Workflow
辅助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转发,懂车帝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7:59
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试事件 - 懂车帝上线《懂车智炼场》节目,测试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涵盖小米、小鹏、蔚来、比亚迪、理想、特斯拉等,模拟城区和高速的15类高危事故场景 [4] - 特斯拉CEO马斯克转发测试视频并称特斯拉在中国测试中取得最高成绩,但懂车帝否认进行任何排名 [2][3][4] - 测试结果显示,15个场景中车型的平均通过率为35.74%,高速事故场景模拟测试中特斯拉Model X综合表现为5/6 [7][11] -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回应称不关注排名,强调安全第一,并表示特斯拉持续追求更高安全标准 [10] 特斯拉二季度业绩 - 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20.7% [15] - 营收和盈利下降主要由于销量下降和碳积分收入减少,碳积分收入为4.39亿美元,同比减少超50% [15] - 马斯克表示公司可能经历艰难季度,受EV税收抵免政策突变与关税冲击 [15] - 7月24日特斯拉股价大跌超8%,报收305.3美元/股,创近一周最低点 [15]
冲上热搜!鸿蒙智行14字回怼智驾测试结果;多家车企高层先后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7-25 17:30
鸿蒙智行与懂车帝测试争议 - 鸿蒙智行官方回应懂车帝测试结果 仅以14字微博和长图展示2025上半年辅助驾驶报告 未直接回应测试问题 [1] - 懂车帝测试36款智能汽车辅助驾驶系统 鸿蒙智行4款车型在15种场景下通过率不佳 其中高速公路事故车避障仅2款通过 消失前车场景全部失败 [2] - 测试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多家车企高层发声 特斯拉CEO马斯克称在中国无本地数据情况下已取得最高成绩 计划通过增加训练数据实现全项通过 [3] 车企对测试的差异化反应 - 特斯拉高管表示不关注排名 强调安全要求无上限 认为测试结果具有相对性和短暂性 [3] - 懂车帝回应称测试仅为科普节目 旨在提升公众对辅助驾驶安全边界的认知 未进行官方排名 [4] - 岚图汽车提出行业技术瓶颈 指出高速避险和非标障碍物识别等共性难题 建议将失效兜底能力纳入强制标准 [4] 行业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 测试暴露智能驾驶系统在极端场景下的技术短板 特别是高速公路复杂路况处理能力 [2][4] - 行业需提升感知系统对非标障碍物的识别能力 改进夜间施工区误判率等关键技术指标 [4] - 有车企建议以"最差场景通过率"替代营销话术 推动行业建立更务实的技术评价体系 [4]
【财经早晚报】北京上调最低工资标准;A股回调半日缩量94.5亿;金饰克价2天跌去21元
搜狐财经· 2025-07-25 17:26
宏观要闻 - 市场监管总局暂停充电宝及锂电池8756张3C证书,撤销609张,目前充电宝有效CCC认证证书4967张,获证企业547家,电芯有效CCC认证证书26687张,获证企业1073家 [1] - 北京市自2025年9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由2420元调整为2540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26.4元调整为27.7元 [1] - 河南省从2025年1月1日起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27元,调整范围内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于2025年7月31日前发放到位 [2] 市场动向 - 国内金饰价格普遍下跌,老庙黄金为1004元/克,周生生为1008元/克,老凤祥为1008元/克,周大福为1010元/克,周六福足金999为990元/克,足金999.9为1000元/克 [3] - 科创50指数涨超2%,芯片股集体爆发,寒武纪涨超10%,AI应用股活跃,因赛集团20CM涨停,医疗器械概念股走强,康泰医学20CM涨停,沪深两市成交额1.7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74亿 [4] - 农夫山泉股价涨5.57%至47.4港元,市值重上5300亿港元 [4] - 特斯拉股价跌超8%,市值蒸发8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81亿元) [4] 公司大事 - 饿了么前CEO韩鎏等三人收受供应商行贿款物达4000余万元,赃款赃物分散存放于多处租住房屋内 [5] - 马斯克转发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试视频,称特斯拉在中国测试中取得最高成绩,懂车帝表示该节目仅为科普,未进行官方排名,测试车型在15个场景下的平均通过率为35.74% [5] - 苹果发布iOS26公测版,引入全新设计语言"液态玻璃",这是2013年以来最大的界面改版,将应用于iPhone、iPad、Mac和Apple Watch [6] - 英特尔宣布裁员15%,取消数百亿美元欧洲新建芯片工厂计划,转向AI芯片市场及14A先进制程研发,二季度营收几乎持平 [6][7] - 东方甄选旗下账号停播一天,以悼念东北大学遇难学生 [4]
马斯克转发,鸿蒙智行“不予置评”,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试“火”了!专家:当前的“智驾”均为辅助驾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17:03
测试背景与核心事件 - 特斯拉CEO马斯克转发懂车帝《懂车智炼场》辅助驾驶测试视频 称特斯拉在中国无本地训练数据情况下取得最高成绩 [1] - 懂车帝测试覆盖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 包括问界 智界 小米 小鹏 蔚来 比亚迪 理想 阿维塔 特斯拉等 模拟城区和高速15类高危事故场景 [1][4] - 测试结果显示40款车在15个场景中平均通过率仅35.74% 城区3类场景通过率超50% 其余12类均低于50% 高速故障车 施工场景表现最差 [3][4] 测试方法与争议 - 测试场景包括城区"大转盘汇入" "故障车躲避"等9类 高速"事故车突现" "消失前车"等6类 无车企能通过全部项目 [4] - 结果与车企宣传及消费者期待差距较大 引发行业质疑 网友指测试方法不严谨 变量控制存漏洞 [6] - 懂车帝回应称测试仅代表特定场景表现 非官方排名 鸿蒙智行官方微博对测试结果不予置评 [3][6] 行业现状与监管动态 - 当前智驾系统均为L2级组合驾驶辅助 非自动驾驶 需驾驶员随时接管 车企存在过度包装L2为自动驾驶现象 [7][8][12] - 科技部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 要求避免夸大宣传 工信部4月会议强调车企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 [8][10] - 中汽协倡议规范宣传话术 上汽通用五菱 比亚迪 华为 岚图等企业已调整表述 特斯拉中国将"自动辅助驾驶"更名为"辅助驾驶" [10] 技术标准与责任界定 - 驾驶自动化分级明确0-5级 L3-L5方可称自动驾驶 目前市面均为L2级辅助驾驶系统 [12] - 专家指出L2系统事故责任归属驾驶人 除非证明产品缺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称尚无认证L3产品上市 [12]
冲上热搜!鸿蒙智行回怼智驾测试结果:已读不回
第一财经· 2025-07-25 16:59
鸿蒙智行辅助驾驶测试争议 - 鸿蒙智行官方回应懂车帝测试结果 仅用14字博文"已看到某平台所谓'测试' 不予置评"并附2025上半年辅助驾驶报告 [1] - 懂车帝测试36款智能汽车辅助驾驶系统 鸿蒙智行4款车型(智界R7 问界M8/M9/M7)在15种场景下通过率表现不佳 [3] - 具体测试结果:高速事故车场景仅问界M9和智界R7能避障 施工路遇卡车场景问界M9失败 高速施工场景问界M8失败 加塞场景仅问界M9通过 消失前车场景4款车型均失败 [3] 车企对测试结果的反应 - 特斯拉CEO马斯克称在中国无本地训练数据情况下已取得最高成绩 正添加世界模拟器数据以实现全项通过 [3] -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表示不关注排名 强调安全要求没有上限 [4] - 岚图汽车CBO邵明峰指出测试反映行业技术瓶颈 建议将失效兜底能力纳入强制标准 用最差场景通过率替代营销话术 [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测试显示智能汽车在高速避险 非标障碍物识别等场景存在技术共性瓶颈 [4] - 行业需要提升感知系统对非标准障碍物的识别能力 特别是夜间施工区误判率等指标 [4] - 当前辅助驾驶系统在极端场景下的失效兜底能力亟待加强 [4]
鸿蒙智行回应某平台测试:不予置评
快讯· 2025-07-25 15:22
鸿蒙智行回应测试事件 - 鸿蒙智行官方疑似回应懂车帝测试结果 表示已看到某平台所谓"测试"但不予置评 [1] - 懂车帝近期发布36款车型辅助驾驶评测 包括问界M9 问界M7 问界M8 智界R7等车型 [1] - 测试结果在行业内引发较大争议 [1]
马斯克:特斯拉在中国测试第一!懂车帝:没有排名
金十数据· 2025-07-25 14:49
测试背景与目的 - 懂车帝推出《懂车智炼场》辅助驾驶大型科普节目,测试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 [1] - 测试场景包括城区9类和高速6类共15种高危事故场景,采用真实道路环境与模拟障碍物结合的方式 [1] - 节目旨在提醒公众正确认识辅助驾驶功能,测试结果显示平均通过率仅为35.74% [1] 测试结果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在6项测试中通过5项,位列前两名 [2] - 其他品牌车型最高仅通过3项测试,包括111 2025款四驱 Max、The Ge 2025款 625长续航Max旗舰版等 [3] - 部分车型表现较差,如ZEEKR 001 2025款、宝骏享境PHEV 2025款等6款车型未能通过任何测试 [4] 行业反响 - 马斯克转发测试视频并称特斯拉在中国测试中取得最高成绩,强调是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实现 [5] - 部分网友和博主对测试提出质疑,认为存在漏洞且过程不严谨 [6] - 懂车帝回应称测试数据均为自动驾驶系统表现,未有人为干预方向盘 [6] - 专家认为此类测试有助于消费者正确认识辅助驾驶功能 [7]
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争取做“世界级电动车企” 目标年销量400万辆
中证网· 2025-07-25 13:53
产品发布 - 零跑汽车推出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零跑B01,定位为"年轻人的高品质智能轿车",搭载最新LEAP3 5技术架构,瞄准A级轿车市场 [1] - 新车推出三种续航共六款版本,官方指导价为8 98万元-11 98万元 [1] - 零跑B01搭载高通8650高性能芯片和激光雷达端到端大模型,算力达200TOPS,配备27颗高精度感知硬件,支持26项辅助驾驶功能 [1] - 激光雷达的加入能够弥补纯视觉方案在极端天气或复杂光线条件下的局限性,提升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冗余 [1] 销量目标 - 公司目标成为"世界级电动车企",目标年销量400万辆 [1][2] - 公司第二季度平均月销量稳定在4 5万辆左右,预计将带动毛利、净利润等显著提升 [1] - 上半年累计交付22 17万辆,全年目标50万辆,并希望"超预期达成" [1] - 年销百万辆是车企生存的基础,公司正朝这一目标加速迈进 [2] 产品规划 - 2026年将是公司的"产品大年",计划推出5-6款新车,包括A系列和D系列车型 [2] - 公司不会切入网约车市场,而是继续聚焦适用家庭的主流产品 [3] 海外市场 - 上半年出口增长显著,全年出口目标5万辆以上 [2] - 随着本地化制造的落地,预计明年在欧洲市场会有显著增长 [2]
36款热门车高危智驾场景测试,“团灭”!
第一财经· 2025-07-25 12:50
辅助驾驶测试表现 - 36款测试车型在15类辅助驾驶高危事故场景中无一全部通过,整体通过率偏低 [1] - 城区道路场景中3类场景通过率超50%("转盘内汇入"77%,"过马路四小学生"58%,"刹停电瓶&斑马线上的儿童"58%),"开进大转盘"通过率最低仅23% [6] - 高速公路场景通过率更低,"施工路遇卡车"最高47%,"消失的前车"14%,"莽撞横穿的猪"仅5% [7]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表现最佳,分别通过5/6和5/6高速场景测试 [10] - 智界R7、问界M9、腾势Z9GT EV在城/高速场景通过率均超50%,价格区间30-50万 [10] - 方程豹豹5、阿维塔07、阿维塔12城区通过率约70%,价格30万左右 [10] 价格与性能关联性 - 辅助驾驶能力与车价无正相关,最便宜车型(比亚迪海鸥7.28万)和最贵车型(Model X超70万)表现差异显著 [3][11] - 高速场景测试前10名包含15万以下车型(广汽AION RT、广汽丰田铂智3X)和20万级车型(小鹏G6) [11] - 52.99万的小米SU7 Ultra仅通过1项测试,7.28万比亚迪海鸥通过"施工路遇卡车"测试 [11] - 垫底15款车价格横跨10-40万,包含比亚迪宋Pro DM(10万出头)和极氪001(30多万) [11] 行业现状与监管 - 中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但存在宣传夸大和消费者认知不足问题 [15] - 官方明确现阶段"智驾"系统均属辅助驾驶,驾驶人需全程接管并承担事故责任 [16] - 科技部要求自动驾驶系统需具备可追溯算法和风险应对策略,关键数据需接受监管审查 [17] - 国内尚无认证L3级产品,L2级事故责任归属驾驶人(除非证明产品缺陷) [16] 测试方法论 - 测试覆盖20多个品牌近40款量产车,包含问界、小米、特斯拉等热门车型 [6] - 场景设计基于真实事故案例,包含城区9类/高速6类危险场景 [6][8] - 所有车型为4S店随机自购,测试前升级至最新OTA版本,流程标准化且全程影像记录 [7]
高价≠安全,36款热门车高危智驾场景测试“团灭”
第一财经· 2025-07-25 12:32
辅助驾驶性能测试结果 - 36款测试车型无一能全部通过15类高危事故场景模拟测试,城区道路3类场景综合通过率超50%,其余12类场景通过率均低于50% [1][2] - 高速场景通过率显著低于城区,其中"施工路遇卡车"通过率47%,"消失的前车"和"莽撞横穿的猪"通过率分别仅14%和5% [2][5] - 测试包含20多个品牌近40款量产车型,覆盖比亚迪海鸥(7.28万元)至特斯拉Model X(超70万元)全价格段 [1][4] 价格与性能相关性 - 辅助驾驶能力与车价无正相关,表现最佳车型包括15万元级的广汽AION RT和20万元级的小鹏G6,而52.99万元的小米SU7 Ultra仅通过1项测试 [4][5] - 30-50万元区间的智界R7、问界M9、腾势Z9GT EV在城/高速场景通过率均超50%,但同价位问界M9未能通过"施工路遇卡车"测试 [4][5] - 7.28万元的比亚迪海鸥通过部分高速测试,表现优于部分30万元以上车型 [5] 行业技术现状 - 国内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但所有市售系统均未达到自动驾驶标准,需驾驶员全程接管 [6][7] - 测试采用真实事故场景模拟,包含城区大转盘(通过率23%)、高速消失前车等15类高风险场景,所有车型均升级至最新OTA版本 [2][3] - 现行法规明确辅助驾驶事故责任主体为驾驶人,除非能证明产品缺陷 [7] 技术发展要求 - 科技部要求自动驾驶系统需具备可追溯的决策机制,关键算法变更需记录备查,消除算法偏见 [7] - 系统设计需内置风险应对策略,该策略将作为事故追责重要依据 [7] - 测试方强调当前技术无法应对复杂危险场景,驾驶员必须保持随时接管状态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