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惠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惠蓉贷”规模达2023.47亿元
新华财经· 2025-10-28 00:39
业务规模与增长 - 业务总规模已达2023.47亿元 [1] - 实现跨越式增长:首年突破300亿元、三年跨越1000亿元、五年迈进2000亿元 [1] 服务核心与范围 - 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核心,并涵盖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 [1] - 服务对象排除“两高一剩”及房地产行业,覆盖国民经济中除房地产业外的所有行业 [1] - 合作金融机构数量达55家 [1] 重点服务领域与成效 - 园区发展领域:累计向园区企业投放贷款超1180.12亿元,占总投放规模的58.32%,覆盖成都市52个产业园区 [1] - 民营经济领域:累计为民营企业投放贷款1864.96亿元,占总量的92.17% [2] - 科技创新领域:累计为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创新型等企业投放贷款568.48亿元 [2] 业务优势与运营机制 - 具备覆盖广泛且供给多元、机制完善且权责清晰、效率优先且流程优化三大优势 [1] - 依托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秒级响应”的贷款效率 [1]
2025金融街论坛|李云泽重磅发声!“十五五”时期保险领域锚定点公布
北京商报· 2025-10-27 22:44
保险业“十五五”发展方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提出优化贸易融资、出口信用保险等跨境服务,加快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加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1] 出口信用保险 - 从去年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到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政策,均强调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3] - 出口信用保险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外经贸促进工具,承保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保护本国出口商收汇安全 [3]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可降低企业海外风险成本,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并通过融资增信与规则输出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3]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能降低企业出口风险、助力小微企业通过保单融资缓解资金压力,推动银行与保险机构协同升级金融服务 [3] - 对中长期海外项目的支持可延伸人民币境外应用场景,为促进贸易发展、畅通双循环提供助力 [3] 普惠金融与民生领域 - 提出有效满足教体文卫等民生领域金融需求,丰富养老健康保险产品,完善灾害保险保障体系,拓展小微、民营、"三农"金融覆盖面 [4] - 在老龄化加速与健康需求升级驱动下,养老健康保险正从"可选补充"加速转向"民生刚需" [4] - 保险公司可聚焦"产品+服务"双轮驱动,开发精准化、全周期产品,整合医疗资源构建健康生态,以科技优化风控与体验 [4] - 丰富养老健康保险产品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4] - 保险公司可创新分红型、账户式产品形态,将带病群体、罕见病及医疗新技术纳入保障,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医疗医药深度融合 [4] 灾害保险保障体系 - 保险业全力应对灾害,例如南方暴雨灾害已接报案估损6.19亿元,北京冰雹灾害累计估损金额4.09亿元 [5] -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构建系统性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已刻不容缓 [5] - 年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政部印发通知,提出要发展完善巨灾保险制度 [5] - 面对频繁的极端天气,需依靠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努力,形成"防""救""赔"有机融合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 [5]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推动更多金融政策在京先行先试
搜狐财经· 2025-10-27 22:09
金融服务模式与支持重点 - 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2] - 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 - 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更多金融资源 [2] - 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强化全周期综合金融保障 [2] - 围绕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并优化跨境服务以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2] - 拓展小微、民营、"三农"金融覆盖面,让普惠金融精准滴灌 [2] 金融改革与开放 -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机构布局更加合理,提升发展质量和韧性及国际影响力 [3] - 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 [3] - 加快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引导金融机构树牢正确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坚决纠正无序竞争 [3] - 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3] - 提高中资机构跨国经营管理能力,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 [3] 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 坚定履行防风险首位主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4] - 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 [4] - 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4] - 加快金融法律和监管规制"立改废释",健全导向鲜明、精准有效的分级分类监管框架,强化科技赋能 [4] - 深化央地协同和部门联动以增强监管合力,并加强全球协调以织密金融安全网 [4] 北京金融发展 - 北京金融总部集聚效应持续释放,立足首都、辐射全国的功能更加凸显 [5] - 目前已有4家大型银行在京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邮储银行AIC也正在筹建 [5]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更多金融政策在京先行先试,引导更多优质金融资源汇聚首都 [5]
李云泽,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10-27 19:30
金融服务模式与产业支持 - 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3] - 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更多金融资源 [3] - 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3] - 围绕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并优化跨境服务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3] - 拓展小微、民营、三农金融覆盖面,让普惠金融精准滴灌千企万户 [3] 金融业改革与开放 -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机构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 [5] - 加快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引导金融机构树牢正确经营观,坚决纠正无序竞争行为 [5] - 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5] - 提高中资机构跨国经营管理能力,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 [5] 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 坚定履行防风险首位主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巩固风险处置成果 [7] - 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 [7] - 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7] - 加快金融法律和监管规制立改废释,健全分级分类监管框架,强化科技赋能以支撑五大监管 [7] - 深化央地协同和部门联动以增强监管合力,并加强国际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金融风险和挑战 [7] 北京金融发展 - 北京金融总部集聚效应持续释放,已有4家大型银行在京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邮储银行AIC正在筹建 [8]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更多金融政策在京先行先试,引导更多优质金融资源汇聚首都 [8]
山东: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新华财经· 2025-10-27 17:55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省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贷款增长表现强劲,各项贷款增速均显著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其中养老金融贷款同比增速最高,达44.3% [1] - 山东省通过开展“金融五篇大文章全面推进年”行动,推动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其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1] - 截至8月末,“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达6.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前8个月新增贷款7570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78.4% [1] 贷款增速表现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3% [1]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4% [1] - 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0% [1] - 养老金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3% [1] - 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0% [1] 政策支持与实施效果 - 山东省推动新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包括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 [1] - 这些工具的落地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1] - “五篇大文章”贷款(剔除子类间重复后)余额为6.6万亿元 [1] - 前8个月“五篇大文章”贷款增加7570亿元 [1] - 新增贷款占全部贷款增量的比例为78.4% [1]
瞭望 | 北京金融街:提升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质效
新华社· 2025-10-27 17:47
北京金融街的战略定位与经济贡献 - 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其核心区面积为2.59平方公里,占北京市土地面积的0.02% [1][2] - 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占北京市比重超过70% [1][2] - 贡献了北京市三分之一以上的金融业增加值及约70%的金融业税收 [1][3] 资产管理高地建设 - 截至2024年末,西城区驻区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0万亿元,占北京市总量的50%左右,占全国的12.5%左右 [4] - 构建了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全领域的资产管理体系,是全国头部资管机构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4] 对外开放与创新实践 - 区域内共有外资金融机构120余家,涵盖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商业银行、金融集团及支付组织的中国区总部 [3] - 创新实践成果包括高盛高华证券成为北京首批外商独资券商,以及全国首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等 [3] - 戴德梁行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5年一季度,金融街租金水平和十年历史平均吸纳率等指标均居领先地位 [3] 金融服务机制与平台 - 创新构建了北京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北京金融街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金融街论坛“四位一体”服务机制 [5][12] - 首创“双管家”服务模式,深化集监管支持、机构运营、环境优化等为一体的“6R”服务体系 [5] - 打造了包括金融街研究院、《金融街观察》、“金融街发布”在内的“六大平台”以强化服务支撑能力 [5] 科技金融发展 - 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四年多来已汇聚27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 [7] -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速约15%,高于一般贷款增速 [8] - 截至2025年9月末,北京地区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超过2100亿元,居全国前列 [8] 绿色金融进展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北京市绿色贷款余额逼近2.4万亿元 [8] - 2024年科创公司债券、绿色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分别达2155亿元和741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8] - 国家外汇管理局“科汇通”试点落地,便利国际绿色科研资金跨境使用 [8] 普惠金融成效 - 截至2025年8月末,北京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8%,创业担保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近40% [9] - 国家外汇管理局搭建的外汇衍生品银企服务平台,已服务超2300家企业累计签约业务129.4亿美元,其中中小微企业家数占比超九成 [9] 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 - 北京地区银行新发放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及养老产业贷款累计超过140亿元 [10] - 作为北京市首个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街区,截至2025年8月末,北京市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近2000万个,交易笔数达5.4亿笔,金额逼近3000亿元,支持受理商户近200万家 [10] - 证监会累计将27个项目纳入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多个项目源自金融街机构 [11] 未来发展规划与国际合作 - 将着力构建更具韧性和国际化的现代金融体系,重点提升全球顶尖金融资源集聚能力 [14] - 以北京证券交易所为核心引擎,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生态圈 [14]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国际化水平创新高,海外分会场增至5个,辐射东南亚、中东、欧洲、北美等关键区域 [13][14]
深耕医疗供应链,中信银行济南分行助力破解小微融资难题
齐鲁晚报网· 2025-10-27 15:34
政策背景与业务方向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1] - 中信银行济南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 推出供应链普惠金融服务方案以服务实体经济 [1] 产品方案与业务模式 - 公司依托“中信易贷”供应链产品体系 针对医疗供应链上游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出服务方案 [1] - 方案聚焦“强场景、真普惠” 针对医院上游供应商推出“订单e贷+信e链”融资服务组合 有效盘活上游企业应收账款 [1] - 公司采用“一企一策”服务方式 安排专人跟进对接企业需求 提供从业务开通到融资发放的全流程指导 [1] 市场痛点与解决方案 - 医保支付改革与结算周期延长导致医院账期延长 其上游的医疗器械、药品供应商等小微企业面临应收账款积压和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1] - 公司的供应链普惠金融服务方案旨在缓解小微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压力 实现以点带面服务一片小微企业的效果 [1] 业务成果与未来规划 - 截至9月 中信银行济南分行已为多家医院的上游供应商提供资金2.5亿元 累计服务企业100余家 [1] - 公司未来将继续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初心 在深耕医疗供应链金融基础上持续深化普惠金融创新并拓展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2] - 公司将积极践行“进万企-信服惠企”工作要求 助力更多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
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深耕普惠金融 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服务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7 14:51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在普惠金融领域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扩面、增量、降本、提质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1] 普惠贷款规模与成本 - 截至2025年9月末,普惠贷款余额超过4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120亿元,余额与增量均稳居全区同业首位 [2] - 通过政策引导和产品创新持续推动普惠贷款降本让利,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 [2] 产品创新与区域特色 - 创新推出涵盖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口岸经济、民生保障等领域的40余款专属场景化融资产品 [3] - 区域特色方案贷款余额近80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特色经济繁荣发展 [3] 服务流程优化 - 累计为6000多户小微客户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近80亿元,优化续贷流程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 [4] 科技应用与合作 - 上线银担业务系统直连平台,通过系统接口实现数据高效传递,大幅提升普惠涉农业务办理效率 [5] - 深化与担保机构合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担保类贷款在普惠贷款中的比重,拓宽涉农主体融资渠道 [5]
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服务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10-27 13:49
普惠贷款业务规模与成本 - 截至2025年9月末,普惠贷款余额超过4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120亿元,余额与增量均稳居全区同业首位 [2] - 通过政策引导和产品创新持续推动普惠贷款降本让利,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 [2] 产品创新与区域特色产业支持 - 创新推出涵盖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口岸经济、民生保障等领域的40余款专属场景化融资产品 [3] - 区域特色方案贷款余额近80亿元,通过特色产品精准对接支持地方特色经济繁荣发展 [3] 客户服务与流程优化 - 累计为6000多户小微客户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近80亿元,优化续贷流程践行支持小微企业稳定经营的承诺 [4] 科技应用与渠道拓展 - 上线银担业务系统直连平台,通过系统接口实现数据高效传递,大幅提升普惠涉农业务办理效率 [5] - 深化与担保机构合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担保类贷款在普惠贷款中的比重,拓宽涉农经营主体融资渠道 [5]
这五年,向新而行的申万宏源!——“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答卷
光阴流转,时至2025年金秋,"十四五"即将收官。回眸"十四五"这五年,是证券行业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申万宏源跨越发展、向新而 行的五年。五年来,申万宏源坚持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一流投资银行建设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和业务转型为总抓手,勤奋务实、力 争上游、走在前列,盈利性、功能性、竞争力、品牌力大幅跃升,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始终坚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新质生产力精准有效 作为以"投资+投行"为特色的资本市场服务商,申万宏源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将服务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重要战略 方向,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十四五"时期,公司服务企业融资总规 模达13,675亿元,其中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融资规模达1,018亿元、服务绿色企业股权融资规模296亿元,发行绿色债券525亿元,持续当好服务实 体经济的排头兵、金融服务创新的先行者、体制机制改革的践行者。 我们持续擦亮"普惠金融"品牌。作为头部券商中拥有成建制新三板业务团队的先行者,二十多年相伴成长,申万宏源形成了覆盖挂牌、督 导、发行、研究、投资及做市的企业全生命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