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债跷跷板
icon
搜索文档
股债跷跷板?当前债市怎么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9:15
债券市场走势 - 8月18日10年国债收益率报1.7850%上行4bps 30年国债收益率报2.050%重回2%以上[1] - 债市出现深度回调 主要受权益市场走强风险偏好提升及基本面逻辑弱化影响[1] - 利率曲线呈现熊陡格局 30年-10年利差升至近两年高位 市场情绪导致超调[2] 逆风因素分析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删除买卖国债表述 提及防范资金空转 引发流动性收紧担忧[1] - 8月政府债发行提速叠加税期冲击 对长端收益率形成阶段性压力[1] - 7月PPI同比下降3.6% 新增贷款转负 社零同比增速由6月4.8%降至3.7%环比转负 显示经济弱现实[1] 中长期支撑因素 - 经济弱平衡格局延续 消费与地产等关键环节偏弱 货币政策宽松基调预计持续[2] - 央行二季度报告提及推动物价合理回升 下半年货币政策仍有操作空间[2] - 资产荒趋势未改 流动性宽松环境对债市形成有力支撑[1][2] 投资策略观点 - 10年国债收益率处于1.75%-1.80%区间 配置价值逐渐显现[2] - 建议逢低配置十年国债ETF(511260) 把握短期冲击带来的布局机会[2] - 历史规律显示短期扰动非趋势性逆转 2024年以来类似场景下债市均快速修复[2]
A股上3700点创十年新高 “股债跷跷板”再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7:13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8月18日站上3700点报3728.03点涨0.85%创近10年新高年内累计涨幅11.23% [1][3] - 深成指涨1.73%创业板指涨2.84%双双突破去年高位北证50指数大涨6.79%年内涨幅达51.92% [3] - A股连续四个交易日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破2万亿8月18日成交额达2.76万亿元较前日放量5195.51亿元 [1][2] 资金流动与开户数据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71%年内累计新开户1456.13万户同比增36.88% [3][4] - 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杠杆资金、量化私募及机构资金共同推升市场活跃度 [2][4] - 银河证券指出居民财富加速向金融资产配置资金持续流入成为行情推动力 [4] 机构观点与配置建议 - 中信证券认为A股流动性驱动行情延续但顺周期板块面临中报业绩压力 [3] - 华泰证券建议保持高仓位关注AI链、创新药、军工及大金融中的保险板块 [4] - 兴业证券提出市场处于"健康牛"阶段建议关注券商、AI扩散、军工及"反内卷"主题 [4][5][6] 债市调整与股债联动 - 8月18日国债期货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1.33%创年内最大跌幅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9% [7] - 华宝证券分析认为债市持续深跌概率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期区间或为1.65%~1.75% [8] - 开源证券预测2025年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1.9~2.2%权益市场有望延续上涨 [9]
债市投资“事倍功半” “跷跷板”效应仅为表象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03:17
债券市场表现 -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1.33%至116.09元,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9%至108.015元,5年期主力合约跌0.21%至105.455元,2年期主力合约微跌0.04%至102.304元 [3] - 现券承压,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个基点至2.053%,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个基点至1.785% [3] - 债券市场呈现加速下跌态势,与权益市场强势上涨形成对比 [3] 市场特征与操作难度 - 债券市场进入低回报、高波动环境,票息回报难以抵御利率波动,一个季度积累的票息收益可能在数日内被利率上行吞噬 [3] - 市场操作难度显著上升,公募基金久期偏长增加风险,债市性价比明显下降 [3] - 债市缺乏持续性上涨行情,除4月因关税因素脉冲外整体走势偏弱 [5] 影响因素分析 - 宏观经济边际变化推动债市下跌,通缩压力大幅缓解,社会财富向资本市场集中,需求侧政策逐步出台 [5] - 债务周期处于"出清阶段",居民与企业中长期信贷负增长,但风险偏好修复,非银存款单月新增量为历史次高 [6] - 配置资金缺位,保险机构对债券兴趣减弱,资金转向股票和长期股权投资,银行因存款利率下调及居民存款外流面临资金压力 [6] - 理财资金增量有限,7月理财规模环比仅增2600亿元,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6]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 - 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提"防空转",政策重心强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7] - "防空转"关注企业-金融间空转,可能通过规范贷款投放的量价约束,而非直接收紧流动性 [7] - 短期内流动性保持宽松,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维护资金面稳定 [7] - 总量宽松窗口可能推迟,因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逆周期政策加码必要性下降,央行对当前流动性宽松程度较为满意 [8]
A股上3700点创十年新高 资金跑步入场 “股债跷跷板”再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2:47
A股市场表现 - 8月18日A股成交额达2.76万亿元,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实现双破"2万亿" [1] - 上证综指站上3700点,创近10年新高,年内累计涨幅11.23% [1]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环比6月增加31.72万户,环比增幅近两成 [1] - 2024年前7月A股合计新开户1456.13万户,同比增长36.88% [1] 债券市场动态 - 8月18日国债期货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1.33%,创2025年3月17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1] - 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9%,5年期跌0.21%,2年期跌0.04% [1] - 30年期国债ETF跌1.26%,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 [1]
酷暑天债市遇冷 债牛行情要降温?专家详细解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22:45
债市表现与市场动态 - 8月18日各期限利率债集体下跌 10年期国债活跃券到期收益率上涨约2.5BP至近1.80% 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突破2.0%且上涨超4BP [1] - 7月以来A股持续上涨突破3700点 同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转向上扬 长期国债表现尤为明显 [3] - 债市下跌反映市场对债券资产冷落 与去年债牛行情形成对比 [1][3] 债市疲软核心原因 - 利率债票面利率较低导致配置性价比不足 机构失去兴趣 [3] - 去年债市大牛透支收益空间 长债收益无法覆盖资金成本 市场对利空因素敏感易引发抛售 [4] - 保险机构净投资收益率均值从2017年5.35%下滑至2024年3.6% 债券资产收益率无法满足盈亏平衡要求 [5] 配置盘资金动向 - 保险资金转向股票及长期股权投资等权益资产 债券配置盘增量资金较去年无显著增加 [5] - 银行因存款利率下调及居民存款迁移导致负债端流失严重 [5] - 7月理财规模环比仅增2600亿元 远低于过去4年季节性水平1.8万亿元 [5] 市场逻辑与短期表现 - 债市短期逻辑从"基本面+流动性"转向"大类资产配置" 对基本面数据脱敏但对利空敏感 [8] - 短期债市阴跌可能引发赎回负反馈 但中期仍属调整而非反转 [8] - 1-7月社融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 同比多增5.12万亿元 7月新增人民币存款5000亿元且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7] 长期趋势与机构观点 - 债市长期逻辑仍基于基本面 无风险收益率中枢处于下行趋势 [7] - 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 房地产阵痛及地方化债问题持续存在 [7] - 市场对传统债牛逻辑动摇 新债牛逻辑需时间验证 [7]
股市大涨债市却被错杀,长债收益率一路上行,30年期升破2%
第一财经· 2025-08-18 22:26
A股市场表现 - 8月18日A股延续上行趋势,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1] - 上证指数收报3728点,创近十年新高,两市超4000只个股上涨 [2] - 全天成交额超过2.8万亿元,创年内新高及历史第三高,环比上周五增加5000多亿元 [3] 债券市场表现 - 债市全线下跌,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1.33%,创3月17日以来最大跌幅 [2] - 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上行6.35BP至2.0575%,时隔4个多月重回2%上方 [2] - 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29%,5年期及2年期主力合约分别跌0.21%和0.04% [2]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上行,30年期及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分别较上一日上行4.3BP和2.5BP [2] - 不同期限国开债及信用债市场上银行“二永债”收益率普遍大幅上行,最大上行幅度超过10BP [3] 市场现象与原因分析 - 股债市场呈现“跷跷板”效应,A股大涨分流资金是债市下跌重要原因 [3] - 风险偏好回升强化了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的预期 [3] - 债市回调亦源于债基及券商自营系统性主动降低久期 [5] - 债市尤其长债利率上周已因供给压力和买盘偏弱呈现明显回调趋势 [3] 政策与机构操作 - 财政部决定于8月19日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操作方向为随卖,涉及3年期和2年期国债,金额分别为2.7亿元和2.8亿元 [4] - 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出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删除“降息”表述 [4][5] 机构后市展望 - 多数机构对债市后市持乐观态度,支撑因素包括经济基本面偏弱、资金面宽松预期及银行等机构配置需求仍在 [5] - 有观点认为股市对债市的扰动是阶段性的,债市最终将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并与之脱钩 [5] - 支撑债市的因素包括央行货币政策持续宽松、银行负债成本有望下行、信贷需求偏弱及政府债券净发行高峰已过 [5] - 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到1.8%以上,央行可能重启国债买入 [5] - 考虑到消费增速回落及投资增速走低,年内经济下行压力可能上升,四季度降准降息必要性增加 [5] - 未来一周被视为债市方向选择的重要岔口,资金面是支撑短期情绪的关键 [6]
股市大涨,债市却“被错杀”!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8 22:25
股债市场表现分化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创历史纪录 [1] - 上证指数收报3728点,创近十年新高,两市超4000只个股上涨 [2] - A股全天成交额超过2.8万亿元,创年内新高、历史第三高,环比上周五增加5000多亿元 [3] 债市大幅回调 -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1.33%报116.09元,创3月17日以来最大跌幅 [2] - 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29%报108.015元,5年期、2年期分别跌0.21%、0.04% [2] - 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6.35BP至2.0575%,50年期上行6.6BP至2.176%,10年期上行4BP至1.789% [2]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时隔4个月重回2%上方 [2] 股债跷跷板效应 - A股慢牛行情导致资金分流至股市,风险偏好回升强化股债跷跷板效应 [3] - 债市回调受供给压力和买盘偏弱影响,长债利率上周已现回调趋势 [3] - "25超长特别国债02"收益率自8月8日以来累计上行12.5BP [3] 政策与市场预期 - 财政部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涉及3年期和2年期国债,金额分别为2.7亿元和2.8亿元 [4]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物价合理回升 [4][5] - 机构认为债市回调与债基及券商自营系统性降久期有关,与经济基本面无关 [5] 机构观点 - 华源证券认为债市最终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将缓慢与股市脱钩,并列出五大支撑因素 [5] - 华西证券认为债市可能已进入"被错杀"状态,未来一周是方向选择关键时点 [6] - 多数机构对债市持乐观态度,认为经济基本面偏弱、资金面宽松预期等是利多因素 [5][6]
股市大涨债市却“被错杀”!长债收益率一路上行 30年期升破2%
第一财经· 2025-08-18 21:40
股市表现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1] - 上证指数收报3728点创近十年新高 两市超4000只个股上涨 [2] - A股全天成交额超过2.8万亿元 创年内新高及历史第三高 较上周五2.27万亿元增加超5000亿元 [3] 债市表现 -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1.33%至116.09元 创3月17日以来最大跌幅及3月24日以来新低 [2] - 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29%至108.015元 5年期及2年期分别跌0.21%和0.04% [2] - 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6.35BP至2.0575% 50年期上行6.6BP至2.176% 10年期上行超4BP至1.789% [2] - 银行间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 5年期及1年期国债分别上行3.75BP和2.5BP 国开债明显上行 [3] - 银行"二永债"收益率最大上行幅度超过10BP [3] 市场机制动态 - 财政部开展5.5亿元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包括3年期2.7亿元和2年期2.8亿元随卖操作 [4]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强调落实适度宽松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删除"降息"表述 [4][5] 机构观点 - 股债"跷跷板"效应因资金分流及风险偏好回升强化 [3] - 华源证券认为债市回调源于机构主动降久期 与经济基本面和赎回无关 [5] - 华西证券指出若风险偏好维持高位 债市可能面临进一步下跌 [6] - 多数机构看好债市前景 支撑因素包括经济基本面偏弱/资金面宽松预期/银行配置需求 [5]
A股上3700点创十年新高 资金跑步入场“股债跷跷板”再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1:27
A股市场表现 - 8月18日A股市场成交额达2.76万亿元,两融余额再度突破2万亿元,为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实现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破“2万亿” [2] - 上证综指站上3700点,创近10年新高,年内累计涨幅为11.23% [2]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较6月的164.64万户环比增加31.72万户,环比增幅近两成 [2] - 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A股合计新开户1456.13万户,与2024年前7月的1063.79万户相比,同比增长36.88% [2] 债券市场表现 - 8月18日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1.33%,收于116.090元,创2025年3月17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及2025年3月24日以来收盘新低 [2] - 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9%,5年期主力合约跌0.21%,2年期主力合约跌0.04% [2] - 30年期国债ETF跌超1%,收盘跌1.26%,已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 [2]
股市大涨债市却“被错杀”!长债收益率一路上行,30年期升破2%
第一财经· 2025-08-18 21:22
股债市场表现分化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2] - 上证指数收报3728点创近十年新高 超4000只个股上涨 [3] - 国债期货全线下跌 30年期主力合约跌1.33%创5个多月最大跌幅 [2][3]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35BP至2.0575% 时隔4个月重回2%上方 [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超过4BP至1.789% [3] 资金流动与市场机制 - A股单日成交额超2.8万亿元 创年内新高及历史第三高 [4] - 财政部开展5.5亿元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涉及3年期和2年期品种 [5]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 删除"降息"表述 [6] -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风险偏好回升分流债市资金 [4] 机构观点与后市展望 - 多数机构对债市持乐观态度 支撑因素包括经济基本面偏弱及资金面宽松 [6] - 华源证券认为债市最终将脱钩股市 提出五大支撑因素 [6] - 华西证券指出债市可能进入"被错杀"状态 资金面成短期情绪关键 [7]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8月8日以来累计上行12.5BP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