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术
搜索文档
6.12犀牛财经早报:超九成百亿级私募实现正收益 何小鹏:汽车公司竞争在下一个5年会非常血腥
犀牛财经· 2025-06-12 09:41
私募基金表现 - 截至5月31日,百亿级私募旗下产品平均收益超过7%,正收益占比超九成,量化私募正收益占比达100% [1] - 截至5月30日,百亿级私募仓位突破80%,多家量化私募积极对接保险机构权益增配需求 [1] - 5月50家百亿级私募平均收益达2.73%,48家实现正收益,量化私募当月平均收益为3%,正收益占比100% [1] 小微盘基金市场 - 小微盘风格表现强势,基金公司因避免规模膨胀采取限购措施,如长盛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基金单日限购100元 [1] - 北证50指数、微盘股指数创下新高,估值达历史较高水平,机构提示交易拥挤但需观察经济数据和政策变化 [1] 保险资管ABS业务 - 截至6月11日,13家保险资管公司登记34只资产支持计划,规模超15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 [2] - 基础资产类型涵盖消费金融、供应链资产、融资租赁等,契合保险资金长期配置需求 [2] 银行可转债市场 - 南京银行南银转债触发强赎,年内多只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市场供应不足导致价格或上涨 [2] - 当前市场共有10只银行转债,浦发转债即将到期,发行规模为500亿元 [2] 银行负债端与同业存单 - 6月逾4万亿元同业存单集中到期,银行负债端压力可控,存单利率上行势头放缓 [3] - 资金面呈"稳中有扰、扰而不乱"态势,流动性运行节奏整体可控 [3]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 - 截至6月11日,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达1083.48亿元,涉及442个项目,占新发行专项债券资金用途的7.75% [3] 草甘膦行业 - 95%草甘膦原粉均价为2.37万元/吨,环比上涨2.6%,行业毛利率从-351元/吨增至1040元/吨 [3] - 6月至8月为出口旺季,远期需求因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和百草枯退出市场有望增长 [4] 小鹏汽车研发投入 - 小鹏汽车预计未来5年竞争激烈,今年45亿元研发费用投入AI,目标四季度盈利 [4] Meta与AI技术 - Meta推出新模型V-JEPA 2,提升AI代理物理推理能力,并发布三个新基准评估模型 [5] 迪士尼与环球影业诉讼 - 迪士尼和环球影业对AI公司Midjourney提起版权诉讼,指控其盗版版权库生成未经授权内容 [5] 安井食品上市进展 - 安井食品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即将在香港公开募股,具体细节未公布 [6] 金种子酒业务调整 - 金种子酒变更经营范围删除"白酒",公司回应称业务无变化,仅为规范表述 [7] 基金经理变动 - 富国基金增聘基金经理,于洋旗下已无独立管理基金,引发离职猜测 [7] 金山云高管变动 - 金山云CFO何海健离职,公司将任命新CFO,变动或与战略调整有关 [8] 嘉必优收购案 - 嘉必优溢价4.4倍收购欧易生物过半股权,方案两度修改,暗藏商誉减值风险 [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标普500跌0.27%,纳指跌0.5%,道指几乎收平 [10] - 量子计算股爆发,IBM涨近2%创历史新高,Ouster因数字激光雷达获批涨27% [10] - 美国CPI公布后美债收益率跳水,美元指数下跌,黄金涨超1%,原油盘中涨超5% [10]
四川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发力 量子“芯”突破 中试架“金”桥
四川日报· 2025-06-11 14:06
中试平台建设与成果转化 - 第二批24家四川省中试研发平台公布 全省中试平台总数达35家 [9] - 全省有数百家各类中试平台 分布在企业、高校院所及独立市场化运行机构 [9][12] - 2023年成都高新区率先全国启动中试平台建设 今年新增44家 累计建成131家省级市级平台 [10][12] - 蜂鸟智造已服务1500个项目 助推300多件产品量产上市 包括智能材质扫描仪、呼吸式捕蚊机等 [12] - 蜂鸟智造发起国内首只中试平台运营的成果转化创投基金 首期规模1亿元 构建"中试+孵化+投资"闭环 [12] - 炒菜机器人项目通过中试平台实现量产 效率提升60% 首批300台投放市场 [9][11][12] 量子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电子科技大学与天府绛溪实验室联合发布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 为量子互联网"心脏" [9][13] - 氮化镓量子光源采用LED材料创新路线 突破硅基主流技术 奠定光量子计算芯片基础 [13] - 成都中微达信推出国内首台量子计算测控系统ZW-QCS560系列 纠错响应时间达300纳秒 [9][15] - "岷江2.0"量子测控系统实现可视化、零代码、自动化标定 提升科研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15] - 四川量子科技实现三大突破:固态量子存储器容量世界纪录、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量子纠缠互联新方案 [14]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金融力量 银行业持之以恒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金融时报· 2025-06-10 09:51
政策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将重点提升科技贷款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培育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提高科技要素密集地区金融服务水平[1] - 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构建科技金融"四梁八柱",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滴灌科技创新领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1] 科技贷款支持 - 传统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支持不足,导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2] - 中国特色科技金融体系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风险分担机制、提升数据赋能水平,精准支持高成长、高风险科技企业[2] - 农业银行浙江温州苍南支行为当地科技企业提供1800万元技术改造项目贷款,支持企业扩展业务版图[2][3] 债券市场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已落地实施[4] -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逐年扩大,品种不断创新,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等重点科技产业[4] - 国家开发银行发行3只科技创新债券合计2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5] 区域金融服务 - 重点推动北京、上海等13个地区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国际和区域科创中心建设[6] - 深圳市印发《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方案》,探索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新思路[6] - 民生银行深圳分行举办科技金融活动,践行国家科技金融战略,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7]
英媒:英国1/4的人工智能合作是与中国开展的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06:40
中英人工智能研究合作 - 英国约24%的人工智能研究合作与中国开展 高于2018年的18% [1] - 英国五大关键技术中四项(AI 工程生物学 未来通信 半导体)与中国合作日益重要 量子技术除外 [1] - 报告指出若英国计划成为AI领域世界领先者 与中国研究合作可能不可或缺 [1] 合作趋势与挑战 - 学术界虽存在挑战 但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参与解决全球挑战的必要性 [1] - 英国缺乏对中国研究态势的了解 导致双方难以开展负责任的相互往来 [1] - 人工智能 半导体和量子技术被视为中英战略竞争领域 但合作仍在深化 [1] 合作影响与领域 - 若英国因战略竞争减少与中国合作 研究质量可能下降 [2] - 中英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包括清洁能源 环境适应力 全球卫生和流行病防控 [2] - 中国已成为英国关键研究合作伙伴 作为世界第二大研究投入方 合作对英国研究声誉至关重要 [2]
一句话里的科学家精神(纵横)
人民网· 2025-06-10 06:32
科研工作方法论 - 水稻研究强调田间实践验证的重要性,任何实验室结论必须通过田间表型验证才能确保准确性[1] - 科研工作具有长期性特征,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持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保持40年田间工作习惯[1] - 高技术领域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特征,包括智能计算、海洋探测、农产品检测、医疗器械等方向均需持续投入[1] 科研团队动态 - 之江实验室90后团队在智能计算领域开展宇宙起源研究,体现新生代科研力量[1] - 海洋二所李家彪院士团队累计完成3万小时航海观测,持续深化海洋科学研究[1] - 浙江省农科院开发新一代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凝聚多代科研人员成果[1] - 浙大二院心脏瓣膜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成功研发国产心脏瓣膜器械[1] 科研工作特征 - 基础研究突破需要长期积累,公开成果仅代表科研历程中的"高光时刻"[2] - 科研过程包含大量隐性工作,包括数据分析和反复验证等基础性工作[2] - 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成为国际竞争主战场[2]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7月在北京举办 推出6个板块百余项活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6-09 19:19
年会基本信息 -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2025年7月1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 持续一个月 [1] - 年会主题为"示踪科技前沿 助力创新发展" 包含6个板块百余项活动 [1] - 举办地点为中国科技会堂和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两处 [6] 年会板块内容 - 主论坛板块将发布2025重大科学问题 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并围绕量子技术 生物制造(生物医药) 深海科技 人工智能 农业(育种)等主题作主旨报告 [3] - 专题论坛板块涉及10个领域的98场专题论坛 覆盖数理化基础科学 生命健康(含医学) 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 生态环境 制造科技 信息科技 先进材料 资源能源 农业科技(含食品) 空天科技等领域 [3] - 平行论坛板块将举办4场活动包括2025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论坛 港澳科技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座谈会 中国科协主席与青年科技人才见面会 [3] - 发布板块将公布本届年会最具影响力论文与非共识议题 [4] - 宣传与科普板块将线上线下展示中国科技发展新成就 重点对量子技术等前沿科技进行科普解读 [5] - 展览展示与场景体验板块将开展年会系列活动展 历史沿革展 论文展 专家报告展 并举办系列小型学术沙龙促进产学研代表跨界互动 [5] 年会目标定位 - 旨在搭建高端跨界学术交流平台 鼓励学术争鸣 助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 [3] - 聚焦解决关键共性技术 前沿引领技术 现代工程技术 颠覆性技术领域大跨度学科交叉性难题 [3] - 关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落地问题 [3]
十载同行 恒友汇亮相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香港会议
财富在线· 2025-06-09 16:05
博鳌2025香港会议概况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于6月6日至7日举行 由博鳌亚洲论坛及香港特区政府联合主办 [1] - 会议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专家学者参与 [1] - 恒友汇作为博鳌亚洲论坛连续十年的官方合作伙伴 携盛世财富代表出席 [1][4] 会议背景与目标 - 博鳌亚洲论坛自2020年起每年举办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ISTIF) 已吸引30多个国家5000余政商学代表参与前三届 [2] - 本届论坛首次落户香港 旨在提升香港在创科领域的世界竞争力 扩大国际创新网络 [2] - 香港正加速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 [2] 会议内容与议题 - 会议主题为"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驱动转型" 包含10余场分会、前沿对话和圆桌会议 [3] - 讨论议题包括量子时代、人工智能+、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2030议程等 [3][4] - 强调需构建全球科技创新包容生态 建立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国际治理框架 [4] 参会企业动态 - 恒友汇2023年11月发布自研大语言模型"恒纪元" 推出三款智能机器人产品 [4] - 2024年11月宣布"六大智能应用" 2025年2月推动"恒纪元"接入DeepSeek [4] - 盛世财富表示将加大科技应用 创新服务场景 提供定制化海外资产配置服务 [5] 香港科创发展 - 香港正打造"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生产应用"全链条产学研融合创科生态 [2] - 香港特区政府强调创新繁荣需国际合作 将倡导自由贸易和经济开放 [4] - 香港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 推动大湾区与全球创新网络深度链接 [2]
汇聚全球智慧 共促科创发展——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侧记
新华社· 2025-06-07 22:54
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聚焦"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转型"主题,汇聚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人士,推动国际科技合作迈向新高度 [1] - 中国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致力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链升级 [1] - 科技创新是引领全球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也是重塑世界发展格局的关键变量,中国等亚洲和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科技创新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 [2] 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角色 - 粤港澳大湾区以"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为引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其创新密度和协同效应已成为国际标杆 [1] - 香港在大湾区创新集群中担当国际研发中试枢纽、人才门户与资本连接器的角色,通过强化政、产、学、研、投协同推动大湾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全球典范 [2] - 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是粤港澳大湾区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的关键节点 [3] 会议议题与讨论 - 会议设立10场分论坛,800多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未来出行、全球科技治理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2] - 香港专场以"发挥内联外通优势拓展环球创科合作"为主题,强调香港将继续倡导自由贸易、经济开放和跨境投资,确保科技成为合作桥梁 [3] - 会议聚焦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风险,致力于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2]
博鳌亚洲论坛科创论坛首度在香港举行
快讯· 2025-06-07 15:37
行业活动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次在香港举行 主题为"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驱动转型" [1] - 活动汇聚近800名全球顶尖专家 包括前外国元首 国际组织代表 科学家 企业创始人和青年领袖 [1] - 举办十场分会论坛及圆桌会议 涵盖全球科技治理 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 量子技术 金融创新等议题 [1] 区域发展 - 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全力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重点推动AI与医疗科技融合 [1] - 会议聚焦创新集群 生命科学 未来出行等领域 促进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1]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举行
新华社· 2025-06-06 16:18
会议概况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于6月6日至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由博鳌亚洲论坛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主办 [1] - 会议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参与 [1] - 会议主题为"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转型",聚焦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现状、问题、趋势及风险 [1] 会议内容 - 会议设置10场分论坛和全体大会,涵盖全球科技治理、可持续发展、创新集群、生命科学、未来出行、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金融创新、青年领导力等前沿话题 [1] - 香港专场活动探讨如何利用香港内联外通优势促进政产学研投协作,推动环球创科合作 [2] 会议意义 - 会议搭建国际科创领域交流、对话与合作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自2019年发起以来已在澳门、广州、珠海举办三届,成为科创领域重要交流平台 [2] - 论坛在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