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出海

搜索文档
从FDA拒绝,到超500亿美元爆单全球!中国创新药十年逆袭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1:30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医药行业从仿制药主导转向创新药引领 十年间完成从me-too到first-in-class的跨越 [2] - 2015年药审改革成为关键转折点 加速审批与国际接轨 激发资本和人才涌入 [6] - 2017年开启创新药元年 资本大量涌入 海归科学家回国创业潮涌现 [7] - 2025年成为出海爆发年 ASCO年会中国73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 创亚洲纪录 [2][10] 行业现状与数据表现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license-out交易额达455亿美元 占2024年全年的近九成 [24][27] - 2025年一季度license-out交易33笔同比增32% 金额366亿美元超2024年七成 [27] - 2025年NMPA批准20余款1类新药 创五年同期新高 [2][10] - 创新药企净利润从2021年亏损290亿元改善至2024年盈利2.25亿元 [34] 出海挑战与突破 - 早期出海面临三大障碍:临床试验设计不符国际规范 专利布局漏洞 资本寒潮 [5][6] - 头部企业建立国际临床团队 将ICH指南融入研发 多中心研究获国际认可 [8] - 专利策略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布局 覆盖晶型/用途/组合物等多维度 [10] - 2024年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31%源自中国 FDA批准的IND超50%来自中国 [15] BD交易趋势与争议 - license-out交易额从2015年25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519亿美元 [12] - 2025年大额交易频现 前十交易中当年金额达273亿美元占比四成 [30] - 交易分成比例从5-10%提升至15-20% 显示技术溢价能力增强 [15] - 存在"卖青苗"争议 需评估管线进展/风险承担/竞争格局三要素 [13]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初夏创新药企总市值突破万亿 ADC/双抗/细胞治疗管线全面开花 [20] - A股创新药指数年初涨幅25% H股涨幅66% [36][37] - 港交所18A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推动14家Biotech 2020年登陆港股 [10] 成功要素与未来方向 - 成功BD需三大要素:first-in-class产品价值 全球权益架构 国际临床能力 [17] - 通过BD接入全球临床资源网络 实现能力跃迁而非一次性交易 [16][17] - 需构建研发/临床/资本/商业化全链条闭环才能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 [18]
美法院推翻特朗普关税政策,港股生物医药板块集体上扬
观察者网· 2025-05-29 18:43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表现 - 5月29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集体上扬,药明生物和君实生物涨幅超9%领涨板块 [1] - 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及泰格医药同步上涨4%-5% [1] 关税政策松绑影响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决特朗普政府时期实施的"解放日"关税政策属于总统越权行为,颁布永久禁令 [3] - 裁决降低中国医药企业海外拓展的政策不确定性,缓解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忧虑 [3] 创新药企出海模式 - 2025年第一季度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逼近2023年全年水平 [3] - 三生制药以首付款12.5亿美元加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向辉瑞授权PD-1/VEGF双抗药物 [3] - 石药集团、复宏汉霖等企业完成超10亿美元量级重磅交易 [3] ASCO年会与中国药企表现 - ASCO年会上中国药企共有71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环节,覆盖ADC、双抗等前沿治疗领域 [4] - 信达生物将公布PD-1/IL-2双抗IBI363和CLDN18.2 ADC药物IBI343的临床数据 [4] - 中国生物制药将公布"贝莫苏拜单抗+安罗替尼"组合挑战默沙东K药的III期临床结果 [4] - 荣昌生物开发的c-MET ADC药物RC108和科伦博泰与默沙东合作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进展受瞩目 [5] 行业研发实力 - 中国药企在ASCO等顶级学术平台展示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持续突破,肿瘤治疗领域研发实力获国际认可 [5] - 后续临床数据披露将进一步催化相关企业价值重估 [5]
恒瑞医药港股上市首日盘中涨超29%,A500ETF基金(512050)飘红,机构: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全球竞争优势正在凸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1:13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盘中集体翻红,医药板块情绪整体向好 [1] - A500ETF基金(512050)震荡上涨0.21%,成交额超11亿元,换手率超7% [1] - 成分股中泰格医药涨超6%,科伦药业、贝达药业、康龙化成等医药股集体走强 [1] - 恒瑞医药登陆港交所后盘中涨超29%,带动A股医药股集体走强 [1] A500ETF基金特点 - 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采取行业均衡配置与龙头优选双策略 [1] - 场内综合费率0.2%,为同标的产品最低一档 [1] - 行业分布上超配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新质生产力板块 [1] - 已布局场外联接(A类022430 C类022431) [1] 创新药行业动态 - 中国创新药出海全球竞争优势凸显,License-out交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2] - NewCo模式解决原药企融资难、变现难、研发风险大等问题 [2] - 政策监管态度转向有利,2023年下半年以来集采规则优化、创新药支持政策加码 [2]
深度│重估中国创新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20:56
辉瑞与三生制药合作 - 辉瑞与三生制药达成PD-1/VEGF双抗合作,首付款12.5亿美元创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许可首付款金额纪录,合作总金额超430亿元人民币[1] - 该交易首付款为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的12.5亿美元,最高可达4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两位数百分比的梯度销售分成[8] - 该交易虽未打破百利天恒保持的84亿美元+Co-Co模式交易上限,但成功创下首付款金额新高[8] 中国创新药行业现状 - 2024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10] - 2024年MNC支付5000万美元以上预付款交易中,近30%涉及中国,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3%和20%[10] - 中国创新药临床前开发速度和临床开发速度比欧美公司快50%以上,美国研发成本是中国的5-10倍[17] - 中国药物研发管线整体增速自2015年起保持在30%以上,2019年高达56%,远超全球和美国水平[18] 中国创新药企业表现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2024年全球销售额188.59亿元,美国市场138.90亿元同比增长107.5%,2024年一季度美国销售额40.41亿元占公司收入超50%[10] - 复宏汉霖汉曲优已在49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覆盖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17] - 药明康德化学业务平台服务全球约每6个临床期在研小分子中的1个,2023年全球销售额前十的小分子中有4款由其服务生产[17] 特朗普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要求美国处方药降价30%-80%,并签署药品"降价令",旨在将美国处方药定价与"其他发达国家"对标[2][6] - 美国市场集中全球医药市场70%利润,政策可能迫使药企提高低价市场价格,导致低价市场医疗支出无法承担[7] - 政策变化促使中国创新药企业考虑"价格双轨制"或"多轨制"开发策略,但会增加研发成本和审批风险[12] 中国创新药出海趋势 - 中国创新药正从技术跟随转向创新价值输出,PD-1/VEGF双抗赛道好产品多在中国,外国药企需来中国选择[14] - 中国创新药出海路径正从欧美市场拓展至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17] - 行业认为中国创新药"出海"征途不会终止,企业需集中精力开发真正有颠覆性影响的全球首创药物[18]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新”:如何捕捉创新药出海红利?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9 18:25
中国创新药出海 - 中国创新药出海是医药行业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主线 [1] - 2024年license out海外大药企的交易占比接近30%,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提升 [2] - 中国新药研发的高效率、高产出、高性价比开始吸引世界的关注 [2] - 全球5000亿美金+的新药市场,有望为中国新药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2] - 这一交易占比有望在3-5年转化成全球销售额 [2] 医药行业现状与展望 - 医药行业内需持续回暖 [2] - 随着医药行业监管进入常态化,国内医疗需求和医疗行为逐渐修复 [4] - 2025年产品型企业将迎来恢复性增长 [4] - 各项支持创新药行业发展的政策持续推出落地,支付端、准入端、投融资端均有望看到显著改善 [4] - 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业开始体现长期成长空间 [5] 投资布局方向 - 创新药:产品有全球竞争力和成长空间的pharma和biotech [6] - 进口替代率低,壁垒高的优秀设备耗材龙头 [6] - 医药行业未来2-3年会持续展现出较好的抗周期性和科技属性 [9] 基金经理背景与业绩 - 基金经理张韡是医药科班出身,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专业 [7] - 张韡管理的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4%,汇添富达欣排名6% [9] - 过去一年,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排名前20% [9] - 张韡的前十大重仓很稳定,"创新"是她一以贯之的投资主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