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次元游戏
icon
搜索文档
登顶畅销榜,造百亿富豪!二次元吸金太猛,游戏大厂扎堆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7-03 22:38
二次元游戏厂商实力凸显 - 米哈游在《新财富》2025年"500创富榜"中成为造富人数最多的公司,三位联合创始人及天使投资人宋涛上榜 [2] - 米哈游以1800亿元估值位列《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国十大独角兽"第六名 [2] - 二次元游戏市场热度再现,多家大厂近期布局动作频繁 [2][6] 二次元游戏吸金能力 - 叠纸游戏《恋与深空》与米哈游《原神》在iOS中国畅销榜新版本上线当天分别预估周收入达711.3万美元和774.1万美元 [3] - 叠纸游戏5月iOS月收入预估1.76亿元(2451万美元),环比大涨37.15% [3] - 米哈游5月iOS月收入预估1.33亿元(1859万美元),主要贡献来自《崩坏:星穹铁道》(801万美元)和《原神》(675万美元) [3] - 鹰角网络5月iOS收入环比暴涨264.32%,达8487万元(1182万美元),《明日方舟》六周年庆典推动排名跃升17位至第10名 [3] - 深蓝互动5月iOS收入预估2154万元(300万美元),核心增长点为《重返未来:1999》 [3] 现象级产品与行业影响 - 《原神》自2020年9月上线后成为米哈游的"财富密码",推动公司跻身行业前列 [4] - 《原神》引领行业竞逐"开放世界"赛道,从蓝海发展为红海 [4] - 库洛游戏《鸣潮》2.4版本新角色卡提希娅上线首日全球榜单排名飙升97位,登顶日本畅销榜,国服和韩服分别位列第2和第8位 [5] 大厂近期布局与市场动态 - 乐元素英伦风ARPG《白银之城》首曝PV在B站播放量超600万,该项目为公司历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 [6] - 腾讯《胜利女神:新的希望》国服上线首日下载量超100万次,全球累计营收已突破10亿美元(约72.6亿人民币) [6] - 完美世界《异环》启动"收容测试",定位国内首款都市怪谈题材二次元开放世界RPG,剧情由辰东参与架构 [7] - 沐瞳科技《银与绯》全球公测前国服与国际服预约量分别突破600万和1000万 [7] - 网易《无限大》、鹰角网络《明日方舟:终末地》等开放世界大作备受期待 [7] 泛二次元用户与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03亿,预计2029年将达5.7亿 [7] - 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从2019年近3000亿元飙升至2024年5977亿元,预计2029年达8344亿元 [7] 二次元游戏产业链延伸 - 二次元游戏产业链涵盖上游IP动漫授权和下游周边产品,玩家消费意愿强、忠诚度高 [8] - 叠纸科技官方旗舰店在天猫潮玩618成交榜位列榜首,超越泡泡玛特 [8] - 2024年"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超40% [8] - 游戏IP与商业品牌联动效果显著,如"鸣潮x必胜客"联动套餐上线即"秒空" [8]
《胜利女神》公测遇上《赛马娘》国服回归:两款游戏12天iOS端流水相差近12倍,彼此都不太满意
36氪· 2025-06-05 10:49
《闪耀!优俊少女》国服表现 - 游戏由日本Cygames研发,历经5年开发周期,2017年曝光后通过动画、漫画等多渠道IP布局积累热度 [1][3] - 日本市场首月流水达5.1亿元,2021全年流水超50亿元,2022年登陆韩国及港澳台后年流水48亿元 [3] - 国服2023年8月公测9天后因"技术升级"下架,期间iOS下载量102万、流水1600万 [4][6] - 2024年5月22日低调回归,12天内iOS下载量4.2万(首周3万),单日下载量下滑至不足2000;流水203万(首周125万),单日流水稳定在15万左右 [12][16] - 回归版本调整了赛马元素英文UI及立绘,新增剧情、赛事及优化内容 [10] - 国际服全球累计流水172.3亿元,日本占比93.64%,当前月流水1.3亿元 [17] 《胜利女神:新的希望》国服表现 - 腾讯代理的韩国Shift Up研发产品,国服首日iOS下载量15.3万(未开放预下载),12天累计下载66万(首周58.4万),当前单日下载量下滑至1.1万 [25][32] - iOS端12天流水2400万元(首周1630万),首日流水148万,峰值第5天280万,当前日流水111万 [32][33] - 国服福利包括330抽、4张自选SSR及PC端额外奖励,美术调整保留核心设定并增加中文配音 [25] - 买量策略为"一波流",公测当天素材投放量达2.2万组,远超《鸣潮》《白荆回廊》的50% [28] - 全球市场(不含中国大陆)累计流水59亿元,日本占比45.52%,月流水稳定在1.5亿元 [34][39] 行业竞争与市场趋势 - 两款产品均选择5月22日低调上线,宣推力度弱于行业预期 [1][16][36] - 《胜利女神》国服表现不及《鸣潮》(12天iOS流水4100万)和《DNF手游》(12天4.03亿),但优于《三角洲行动》(12天1300万) [32] - 海外回流产品面临本地化调整挑战,如内容和谐影响泛用户新增及外服玩家转化 [36][37] - 当前二次元赛道头部效应显著,玩家对内容质量及本地化要求趋严,海外大作国内成功率降低 [37]
去年才曝光,前《白夜极光》制作人创业项目已停止研发
36氪· 2025-06-05 08:19
墨犬科技项目变动 - 前《白夜极光》制作人巡回犬(贾晨)于2023年离开腾讯体系后创立墨犬科技,核心团队包括《QQ炫舞》系列制作人OT(孙昱峰)、CTO张首钊等永航科技前成员 [1] - 公司初始传闻获1~2亿启动资金,计划开发高成本二次元3D ARPG《代号:墨犬一号》(UE5引擎),项目含大世界探索、子弹时间战斗等玩法,但研发早期因投资方不看好同类题材竞争而终止 [3][15] - 项目终止时间推测与《白夜极光》停运(2023年底)重合,团队随后转向开发东北工业时代背景的都市进化类游戏,近期招聘转向魔幻写实风格特效岗位 [18] 《白夜极光》市场表现 - 海外版2021年上线初期表现强劲:日本、韩国等市场iOS畅销榜TOP30,首月收入超1700万美元(SensorTower出海榜第23名),但后续下滑明显 [13] - 国服2023年6月上线即登顶iOS免费榜,畅销榜最高第26名,预约量破800万,但收入后劲不足,同年年底全球停运 [13][15] 行业竞争与团队背景 - 二次元+大世界赛道竞争激烈,大中厂投入量大且研发门槛高,初创公司缺乏3D项目经验面临更高风险 [11] - 墨犬科技核心团队过往以2D项目(如《白夜极光》《QQ炫舞》)为主,《白夜极光》因策略连线玩法小众未能持续变现 [11][13] 腾讯永航科技变动 - 永航科技2023年二次元研发线分拆至腾讯IEGG新主体「永星互动」,后者在研二次元开放世界项目「ProjectWitches」 [18] - 创始人厉宇航、姚勇二次创业成立深空交响,开发MMO开放世界游戏《代号:西格玛》 [18] - 中国儒意2024年1月以8.25亿元收购永航科技30%股权,计划探索影游联动模式 [18]
经济第一大省,渴望下一个“爆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23:41
广东游戏产业政策与现状 - 广东首次针对游戏产业出台专项政策《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1] - 2024年广东游戏产业营收达2604.31亿元,同比增长6.26%,但全国占比从80.9%降至79.94%,主因新品上线数量较少[1] - 政策核心任务是破解"精品爆款少"难题,支持原创网络游戏精品生产[4] 头部游戏表现与竞争格局 - 《王者荣耀》2024年全球手游收入达18.7亿美元(约135.3亿元人民币),蝉联榜首但面临后起之秀冲击[6] - 上海叠纸《恋与深空》年内4次登顶iOS畅销榜,米哈游《崩坏:星穹铁道》收入8.709亿美元(约63亿元人民币),《原神》收入7.301亿美元(约52.8亿元人民币)[6] - 上海"二游F4"(米哈游、叠纸、莉莉丝、鹰角)带动二次元游戏热潮,2023年二游收入增速达31.1%[7][11] 区域产业格局演变 - 广东曾为爆款中心(如《梦幻西游》《王者荣耀》),2016年游戏营收1345.2亿元占全国超七成[9] - 上海凭借二次元文化氛围崛起,形成与广东差异化竞争,广东厂商面临"未抓住二游风口"的挑战[11] - 《黑神话:悟空》由浙江诞生,虽主创团队与腾讯(广东)有渊源,但凸显广东在3A游戏领域的缺席[8] 新兴趋势与产业链机会 - 广东库洛游戏《鸣潮》年均研发成本5.5亿元,获苹果CEO库克站台,被视为二游潜力产品[12] - 二次元周边"谷子经济"爆发,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市场规模5977亿元,2029年预计达8344亿元[15] - 广东东莞、深圳工厂为上海游戏公司供应周边产品(徽章、亚克力挂件等),产业链优势显著[18] - 广东小程序游戏2023年营收262.92亿元(同比+119.1%),占全国66%,成为新增长点[19]
首曝10天预约破200万,为什么乐元素也做起了UE5二游?
36氪· 2025-05-28 14:09
公司战略转型 - 乐元素以《开心消消乐》等休闲游戏闻名 此次推出二次元游戏《白银之城》标志着向年轻用户市场的战略拓展 [1] - 公司并非首次涉足二次元赛道 曾开发《梅露可物语》《偶像梦幻祭》及虚拟偶像企划 具备相关经验积累 [2] - 上海团队规模超700人 多项目并行开发 《白银之城》作为重点3D项目获得充足资源支持 [15] 产品表现与市场反馈 - 首曝PV在B站播放量超600万 全球全平台预约人数突破200万 市场热度达到B站全站第1 [5] - IGN YouTube频道播放量超120万 玩家反馈包含长篇建设性意见 显示高度参与度 [5][6] - 采用UE5引擎打造维多利亚时代场景 融合写实场景与二次元角色 美术风格引发行业讨论 [5][10] 研发进展与挑战 - 项目处于"工业化前夜"阶段 首曝主要目的为验证玩法方向 核心玩法聚焦"侦探推理"机制 [8] - 技术团队正攻克UE5多平台优化问题 首曝实机已出现掉帧现象 承诺将提供优秀体验 [12] - 承认面临《原神》等竞品压力 强调内容向游戏需持续更新 正在建立工业化生产体系 [13][15] 美术风格定位 - 采用写实材质光影还原维多利亚时代气质 区别于传统二次元渲染 追求新艺术运动美学 [10] - 角色设计坚持非写实风格 以维持二次元情感共鸣 场景与角色美术割裂问题引发玩家质疑 [5][10] 团队构成与行业认知 - 核心成员来自成功二次元项目 公司持续招聘相关人才 打破"非二次元"刻板印象 [17] - 认为二次元赛道本质是内容驱动 需构建独特世界观与角色故事 满足用户情感需求 [18]
腾讯、完美世界、B站再掀“开放世界大战” 能否重振大厂二次元游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5:38
二次元游戏市场动态 - 腾讯《异人之下》启动百相测试招募 支持PC与移动端双端数据互通 标志着公司又一二次元游戏进入市场 [1] - 2025年5月中国二次元游戏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 完美世界《异环》获批 成为继网易《无限大》、诗悦网络《望月》后又一获批的二次元开放世界大作 [1] - B站《闪耀!优俊少女》复服 腾讯《胜利女神:新的希望》首周冲至畅销榜Top13 乐元素首曝《白银之城》 沉寂半年的赛道升温 至少7款头部产品展开"开放世界大战" [1] 市场历史与现状 - 过去4年二次元游戏是中国游戏行业最热赛道 《原神》《明日方舟》《崩坏:星穹铁道》等成功案例证明市场潜力 [1] - 2024年市场进入"冷静期" 新游数量锐减 停服潮持续 [1] - 2025年5月出现阶段性复苏迹象 但大厂战略收缩背景下能否开新局仍是问题 [2] 头部厂商战略调整 - 腾讯布局明显收缩 自研项目减少 通过投资库洛科技、上海烛龙等间接参与 业绩电话会显示公司更关注"坚守竞技游戏基本盘"而非追逐二次元热点 [2] - 网易砍掉多个二游项目如《四方域之诗》《代号:云图》 态度从"必须做"变为"谨慎试水" 主要让小团队低成本验证玩法 [3] - 米哈游寻求转型 新作《星布谷地》脱离传统二次元框架 转向"模拟经营+社交"玩法 [3] 用户与市场规模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从2019年3.54亿人增长至2024年5.03亿人 预计2029年达5.70亿人 [4] - 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从2019年2983亿元增至2024年5977亿元 预计2029年达8344亿元 [4] - 年轻用户偏好二次元游戏 产品留存率高 厂商仍选择在该市场发力 [4] 产品表现与差异化策略 - 腾讯《胜利女神:新的希望》上线首日登顶iOS免费榜 畅销榜最高排名第13 稳定在前20名 [5] - 腾讯青睐"二次元美少女+射击"类产品 如《命运扳机》 回归擅长赛道同时以二次元风格作为差异化标签 [5] - 网易重塑《阴阳师》IP "阴阳师之父"金韬重新带队 接管长线运营 致力于重振该IP [6]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市场迎来新一轮洗牌 成熟IP厂商注重产品长青 后来者通过差异化世界观和玩法冲击市场格局 [6] - 开放世界赛道竞争白热化 厂商需精准捕捉年轻用户需求 平衡内容创新与长线运营能力 [6] - 未来破局关键在于结合二次元视觉红利与打动Z世代的内核 [6]
《原神》光环褪去,米哈游如何突围?
36氪· 2025-05-26 19:02
米哈游收入表现 - 2025年4月米哈游位居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榜第四位,收入增长51%主要由《崩坏:星穹铁道》月收入激增192%带动 [1] - 自2024年10月以来公司已连续七个月跌出收入总榜前三 [1] - 《原神》2024年全球收入约5.14亿美元,较2022年15.6亿美元峰值大幅下滑,也不及2023年9.44亿美元表现 [2] 核心产品分析 《原神》 - 5.0"纳塔"版本因角色强度失衡(老五星角色弱于新四星)、抽卡机制(180抽大保底需2880元)引发玩家流失 [2][4] - 剧情设计遭诟病:节奏拖沓(三幕扩至五幕)、火神角色塑造单薄 [8] - 上线五年后热度明显下滑,移动端月营收峰值达30亿元(70%来自海外)但近期表现疲软 [15] 《崩坏:星穹铁道》 - 2025年4月借二周年庆实现收入反弹,推出240万册免费纪念册并举办演唱会 [13] - 优势在于依托《崩坏》系列成熟IP,玩家黏性较高 [13] - 采用回合制战斗玩法但未实现破圈,处于"红而不爆"状态 [9] 《绝区零》 - 上线40天即跌出iOS畅销榜百强,市场反响未达预期 [1][9] - 尝试融合ARPG和"肉鸽"玩法但未能打开大众市场 [9] 行业环境 - 2024年国内二次元游戏市场总营收293.48亿元,同比下滑7.44% [9] - 二次元品类面临流量池局限问题,需破圈获取增量用户 [9][12] - 竞品《鸣潮》等分流有限二次元玩家群体 [12] 战略挑战 - 核心商业模式依赖抽卡机制(命座/专武/圣遗物系统),玩家付费意愿渐趋饱和 [12] - 海外市场占比70%但缺乏新爆款支撑,未形成"双轮驱动"格局 [15] - 需复制《原神》"开放世界+多端互通"的技术破圈路径 [15]
3年增长超10倍,经历过“二游大逃杀”的它怎么越活越好了?
搜狐财经· 2025-05-22 21:32
行业趋势分析 - 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二次元游戏行业经历显著衰退,头部游戏支撑下整体收入仍同比下滑超7% [2] - 2025年行业出现拐点,中厂测试2.0时代IP产品,非二游厂商跨界进入赛道,射击/MMO/SLG等品类大量融入二次元元素 [4] - 市场误判"满地荒芜",实际存在《碧蓝航线》等顶流产品逆势稳定,用户体量与产品热度双回升 [8] 标杆产品表现 - 《碧蓝航线》八周年版本打破行业生命周期定律,畅销榜排名稳定性远超同类脉冲型产品 [6] - 核心数据突破:满科研人数从5周年8000增至10万+,全图鉴成就人数创历史新高,反映新老用户持续流入 [9][11] - 用户留存机制:科研系统吸引回流,全图鉴需3年以上积累,形成稳定用户基底 [13] 产品研发策略 - 内容创新持续突破审美疲劳:新角色"狮"未实装即引发Cosplay热潮,换装设计获玩家555刷屏好评 [13][14] - 系统优化降低入门门槛:关卡进度调整为1次通关100%,科研系统向轻量化迭代,促进新人转化 [19] - 陪伴体验为核心竞争力:宿舍功能升级光照/渲染效果,新增"岛屿计划"测试版含多类休闲玩法 [23][26] 运营生态构建 - 线下活动扩大至上海/广州/重庆三城,夏日清凉节强化玩家群体归属感 [31] - 跨界合作覆盖支付/零食/电竞/文旅等领域,实现生活场景全方位渗透 [28] - 付费模式差异化:弱化数值付费,强化情感付费,皮肤外内容全免费 [21] 市场竞争格局 - 当前市场处于新品空窗期,未来半年将面临用户流向洗牌,《碧蓝航线》有望进一步扩大优势 [34] - 非二游品类竞争反而凸显其优势:深耕8年的二次元审美理解与陪伴体系形成壁垒 [35] - 用户诉求明确化:玩家更倾向选择已验证的长线产品,避免投入随阶段产品泡沫化 [35]
12款大作突然集中爆发:二游“退烧”了吗?我看未必
36氪· 2025-05-20 11:19
行业现状 - 二次元游戏市场去年经历严峻挑战,小厂商退出、爆款稀缺导致悲观情绪蔓延,"二游泡沫破裂"等观点被反复提及[1][2] - 当前入局门槛显著提高:小型产品需面对同体量竞争和玩家质量高要求,大型产品需匹配第一梯队的资源投入(如大世界、3D等高成本标签)[2] - 2024年市场出现转机,半年内涌现12款高规格新作,涵盖多种风格玩法,预计2025-2026年将迎来产品集中上线期[4][6][29] 厂商动态 非传统二次元厂商布局 - 乐元素凭借《白银之城》(维多利亚风悬疑题材)首曝即获B站600万播放量,展示跨品类突破能力[9][12] - 腾讯通过自研《代号:RIDER》(机车+回合制+ML要素)改变纯投资策略,强化二次元基因[14] - 网易押注《无限大》(二次元GTA概念),带动诗悦网络《望月》、完美世界《异环》等同赛道产品跟进[16][17] - 完美世界《异环》(UE5+新怪谈)和英雄游戏《二重螺旋》(刷宝割草)通过美术升级应对玩家反馈[12] 传统二次元厂商创新 - 米哈游双线推进:《崩坏:因缘精灵》整合IP角色完善世界观,疑似《原神千星奇域》UGC项目曝光新玩法方向[18][20][23] - 鹰角网络《明日方舟:终末地》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玩法,子公司疑似开发《湍流》拓展动作类新作[24][26] - 蛮啾网络《蓝色星原:旅谣》(帕鲁like+ARPG)和散爆网络《Project:NET》(少前IP+TPS)加速海外测试[26][28] 市场趋势 - 产品差异化成为核心竞争策略,同一赛道(如二次元GTA)出现多形态变体(轻喜剧、抓宠建造等)[17][29] - 开发节奏显著提速,老牌厂商如鹰角、米哈游新作曝光频率高于历史水平[28][29] - 玩家需求从单一美术表现转向综合创新,"新就是好"成为共性诉求,推动厂商探索题材/玩法突破[30][31]
鸣潮这一年,米哈游想通了
36氪· 2025-05-19 18:33
二次元游戏市场竞争格局 - 《鸣潮》成为米哈游关键竞争对手 上线一年后流水与声量显著回升 首周流水9470万元 约为《原神》首周流水的1/3 [1][9][13] - 米哈游三款主力产品(《原神》《绝区零》《崩坏:星穹铁道》)2024年流水较2023年超500亿元下滑近百亿元 2025年出现复苏迹象 [3][14][23] - 行业三足鼎立格局松动 米哈游2024年10月起连续七个月跌出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Top 3 [15] 产品表现与运营策略 - 《鸣潮》研发成本年均5.5亿元 首月宣发投入6亿元 Steam上线24小时峰值1.1万同时在线 好评率87% [7][16][17] - 米哈游通过版本更新(如《崩铁》"走过安眠地的花丛"版本)实现2025年4月收入环比增长51% [22][23] - 《鸣潮》周年庆福利缩水引发玩家抗议 暴露运营问题 [18][19] 行业趋势与厂商动态 - 2024年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收入293.48亿元 同比下降7.44% 被小游戏市场(398.36亿元)反超 [27] - 腾讯测试《星痕共鸣》切入"MMO+二游"赛道 网易开发《无限大》瞄准"都市+二游"空白领域 [29][30] - 2024年多款二次元游戏停服或停研(如《阿涅瓦》《白夜极光》) 显示市场集中化加剧 [26][27] 产品生命周期与竞争影响 - 《原神》效应降温 《崩铁》《绝区零》买量策略未能复制其爆发式增长 [22] - 《鸣潮》刺激行业军备竞赛 推动米哈游放弃躺平策略 迭代商业体系与投放效率 [20][21][22] - 玩家口味被头部产品定义 非顶级品质游戏难以存活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