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投资

搜索文档
东湖高新:拟参与出资设立咸宁东高产业投资基金
格隆汇· 2025-09-05 19:30
基金设立与出资结构 - 东湖高新联合全资子公司及咸宁地方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咸宁东高产业投资基金 规模5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2亿元人民币 占基金规模40% [1] - 全资子公司东湖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 占基金规模10% [1] - 咸宁资本认缴出资1.25亿元人民币 占基金规模25% [1] - 咸宁产业认缴出资1.25亿元人民币 占基金规模25% [1] - 所有出资方均采用货币出资方式 [1] 投资方向与战略布局 - 基金重点投资领域涵盖新材料 先进制造 大健康 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等优质企业 [1] - 基金设立经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批准 [1] - 基金暂定名称为咸宁东高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最终名称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为准 [1]
东湖高新(600133.SH)拟参与设立咸宁东高产业投资基金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9:18
基金设立与出资结构 - 东湖高新与全资子公司东湖投资、咸宁资本、咸宁产业共同发起设立咸宁东高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基金规模为人民币5亿元 [1] - 公司认缴出资人民币2亿元 作为有限合伙人 占基金规模的40% [1]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湖投资认缴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 作为普通合伙人 占基金规模的10% [1] - 咸宁资本认缴出资人民币1.25亿元 作为有限合伙人 占基金规模的25% [1] - 咸宁产业认缴出资人民币1.25亿元 作为有限合伙人 占基金规模的25% [1] - 所有出资方均采用货币出资方式 [1] 基金投资方向 - 咸宁东高基金将重点投资新材料、先进制造、大健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优质企业 [1]
东湖高新拟参与设立咸宁东高产业投资基金
智通财经· 2025-09-05 19:17
基金设立 - 东湖高新联合全资子公司东湖投资、咸宁资本及咸宁产业共同发起设立咸宁东高产业投资基金 规模5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2亿元人民币 占基金规模40% [1] - 全资子公司东湖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 占基金规模10% [1] - 咸宁资本与咸宁产业各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1.25亿元人民币 分别占基金规模25% [1] - 所有出资均为货币出资形式 [1] 投资方向 - 基金重点投资领域涵盖新材料 先进制造 大健康 生物医药及电子信息行业的优质企业 [1]
东湖高新(600133.SH):拟参与出资设立咸宁东高产业投资基金
格隆汇APP· 2025-09-05 19:08
基金设立 - 东湖高新联合全资子公司东湖投资及咸宁资本、咸宁产业共同发起设立咸宁东高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基金规模为人民币5亿元[1] - 公司认缴出资2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 占基金规模40%[1] - 全资子公司东湖投资认缴5000万元作为普通合伙人 占基金规模10%[1] - 咸宁资本认缴1.25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 占基金规模25%[1] - 咸宁产业认缴1.25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 占基金规模25%[1] - 所有出资均为货币出资[1] 投资方向 - 基金重点投资领域包括新材料、先进制造、大健康、生物医药及电子信息领域的优质企业[1] 审批程序 - 基金设立经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批准[1] - 基金名称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登记名称为准[1]
东湖高新:参与出资设立咸宁东高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19:08
基金设立与出资结构 - 东湖高新参与出资设立咸宁东高产业投资基金 总规模5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2亿元 占基金规模40% [1] - 全资子公司东湖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5000万元 占基金规模10% [1] - 咸宁资本和咸宁产业各认缴1.25亿元 分别占基金规模25% [1] 投资方向与重点领域 - 基金重点投资新材料、先进制造、大健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领域的优质企业 [1]
瑞德智能202509004
2025-09-04 22:36
**瑞德智能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公司概况与战略格局** * 瑞德智能成立于1997年 是智能控制器解决方案厂商 聚焦"1+3+N"产业格局[2][3][9] * "1"指传统家电控制器业务 "3"指三大新赛道(电机电动 数字能源 汽车电子) "N"指多项战略探索业务(医疗健康 低空飞行 宠物科技 机器人及智能家居)[2][9] * 公司拥有四大基地:广东顺德 安徽合肥 浙江绍兴 越南同奈[3] * 公司处于2024-2028年第三个战略发展周期 目标五年内实现30亿至50亿人民币产销规模 2025年业绩考核目标为18亿至20亿人民币[4][5][25] **二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12%至近7亿元[4][7] *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9.76% 现金流增长162%[4][17] * 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改善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 内部管理质效提升 客户结构优化及回款周期改善[17][18] **三 传统业务("1" - 家电控制器)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传统家电控制器业务营收达5亿元 同比增长9.5%[2][21] * 增长受益于海外市场拓展及下游整机厂商出海战略 越南基地于去年9月投产 今年4月实现盈利[2][21][22] * 未来将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每年投入接近7%) 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以及扩展海外基地(如埃及 墨西哥)来提升利润率和产品附加值[21][22] **四 新赛道业务("3")增长强劲** * 汽车电子赛道营收达1.6亿元 同比增长49% 整个汽车电子新赛道同比增长150%[2][7] * 电机电动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扫地机 吸尘器 洗地机和压缩机等电机类控制器 主要客户有追觅 天可和康沃特等[11][23] * 数字能源领域重点提供便携式储能整机 家用储能设备 Pack及电动工具类Pack 拥有BMS和MPPT等核心技术 主要客户包括公牛和品胜[11][12] **五 战略探索业务("N")进展** * 宠物科技领域上半年控制器出货量超1,000万台 正推进宠物别墅 宠物空调等项目量产[2][13] * 医疗健康领域已实现制氧机 医疗冷藏柜及艾灸仪的大规模出货 正设计家用级血压仪 血糖仪等整套方案 预计9月下旬与腾讯联合召开产品发布会[13] * 服务机器人领域(炒菜机器人 泳池机器人等)上半年出货量接近500万台 预计全年订单达2000万台左右[2][14] **六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浙江绍兴新基地已于今年7月投产 整体产能提升50%以上[2][15][25] * 越南同奈基地于去年8月底开业 今年二季度实现盈利 上半年占集团营收6.4% 预计全年占比10% 现有产能接近饱和 正积极寻址扩张 预计2026年规模达现有两到三倍[2][8][16][25] * 公司还在考察东南亚其他地区 北非(如埃及)以及墨西哥等地以拓展海外生产基地[22][25] **七 客户与技术优势** * 2025年上半年前十大客户收入占比为45.58% 前五大客户占比约为35%至40%[20][21] * 主要客户包括苏泊尔 海尔 海信 美的 小米 9号 追觅 天可 石头科技等[10][20][21][23] * 技术优势包括多模态传感技术 物联网协议适配能力 丰富的变频控制技术及BLDC变频解决方案[10] **八 未来展望与增长引擎** * 2025年下半年传统业务预计受益于秋冬季节环境家电需求上升及智能化升级趋势 新赛道业绩预计有所突破[19] * 未来增长核心引擎是现有客户深耕 结构优化以及新赛道业务(汽车电子 电机电动 数字能源)发展 目标将家电控制器占比降至60%左右并进一步降至53%[25][26] * 公司将通过五大战略主轴(创新驱动 结构升级 数字融合 精敏运营 全球布局)以及产业协同与并购参股来实现目标[25][26]
春光科技: 春光科技关于签订《苏州市区产业项目投资发展监管协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9:14
投资协议签署 - 全资子公司苏州尚腾与江苏省吴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人民政府签署《苏州市区产业项目投资发展监管协议》[1][3] 投资规模与项目详情 - 项目一期预计投资人民币2.89亿元,总投资额计划为10亿元[1][5] - 项目名称为年产清洁电器制品800万台新建项目,土地面积21800.1平方米(约32.7亩),土地用途为工业,出让年期30年[5] - 产业准入类别为各类清洁电器制品[5] 投资背景与战略动因 - 苏州尚腾现有生产经营场地为租赁性质,难以满足清洁电器整机代工业务发展需求[3] - 投资旨在节省租金成本、优化场地资源配置、增强产品服务与供应能力[3] - 项目基于公司战略发展需求及对行业市场前景的判断[2] 协议核心条款要求 - 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2549万元,投产后亩均税收不低于100万元[6] - 计容建筑面积不少于54500.25平方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不高于0.0083吨标准煤[6] - 需提交开工及竣工银行履约保函各1万元/亩,建筑物原则上不得出租或转让[6] - 投产后6年内年均亩均税收需达约定标准,年度税收不低于约定值的70%[6] 违约责任机制 - 未达税收标准时需以违约金形式补足差额,并按日缴纳差额金额万分之三的滞纳金[6][8] - 逾期开工每日需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款总额万分之一的违约金[6] - 严重违约可能面临土地被处置或收回的风险[1][8] 项目实施与资金安排 - 公司将分期分阶段投入资金,根据运营和市场情况确定后期计划[1][3] - 资金管理将加强规划,以匹配业务实际需求[2][9] 审批与合规要求 - 需完成建设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前置审批,存在审批延迟或政策变动风险[2][8] - 协议方为政府机关单位,与公司无关联关系[6] 产能与市场目标 - 项目设计年产能为800万台清洁电器制品[5] - 试产及客户引入存在市场变化和产能释放不确定性[2][8] 财务影响说明 - 协议签署预计不会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2][7] - 投资数值为计划数,不构成业绩承诺或预测[2][9]
茂名首富又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9-03 14:3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97年由王明旺、王威两兄弟创立 以消费电池代工业务起家[3][6] - 早期通过低于市场30%价格与康佳集团合作 随后进入飞利浦、苹果、联想、OPPO等国际品牌供应链[6][7] - 2008年正式布局动力电池领域 后通过收购东莞锂威进入电芯核心环节[7] - 201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022年发行GDR登陆瑞交所 2024年递交港交所主板上市申请[3][7][8]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1.62亿元、478.62亿元、560.21亿元 期内利润分别为7.63亿元、3.31亿元、5.34亿元[10] - 消费类电池业务为业绩支柱 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61.4%、59.6%、54.3%[10] -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从2022年126.87亿元增长至2024年151.39亿元 营收占比从24.3%提升至27%[11] - 储能系统收入从2022年4.55亿元增长至2024年18.89亿元 占总营收3.4%[11]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2024年全球手机电池市场市占率34.3%位居第一 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电池市占率21.6%位列全球第二[10] - 2024年全球销量前十手机厂商均为其客户 并成功跻身全球前十动力类电池及储能电池厂商[10][11] - 动力电池客户涵盖理想、小鹏、零跑、广汽、上汽、日产等主流新能源汽车厂商[7]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分拆子公司欣旺达动力拟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截至2023年6月累计融资超120亿元[14] - 通过直投89次投资73家企业 累计投资金额超65亿元 主要聚焦电池与储能技术领域[14] - 作为LP出资星航资本、大米创投等机构 例如出资2700万元参投星航新能基金[14][15] - 海外扩张策略包括匈牙利电池工厂(投资近20亿元)以及越南锂威项目、泰国动力工厂[11] 创始人背景与财富 - 创始人王明旺1967年生于广东茂名普通家庭 17岁带几十元到深圳打工 后通过自学电子知识创业[5][6] - 1995年借助索尼电池厂火灾事件囤货生产赚取第一桶金[6] - 王明旺与蔡帝娥夫妇以115亿元财富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295位 成为茂名首富[3]
拓邦股份:公司积极关注与公司具有上下游协同的产业投资机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8:43
公司战略与投资方向 - 公司结合市场情况和战略积极关注上下游协同的产业投资机会 [1] - 公司将适时开展并购优质标的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又见“股神”!600410,靠“投资”大举扭亏!股价暴涨260%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07:2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62亿元 同比增长5.11% [2] -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8331.05万元 主业持续亏损 [12] - 投资收益达2.38亿元 主要来自参股公司股价上涨 [2][4] 产业投资业务 - 直接持有泰凌微1786.19万股 占总股本7.42% 期末参考市值8.56亿元 [4][6] - 泰凌微上半年股价涨幅达45.47% 远超上证指数0.71%涨幅 [5][6] - 间接投资的海博思创科创板上市 总市值202亿元 [9] - 间接投资的优优绿能创业板上市 总市值72亿元 [9] - 间接投资的屹唐股份科创板上市 总市值958亿元 [10] - 上半年实现投资回款9431万元 [10] 核心主业状况 - 数字化服务业务连续5年亏损 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11亿元 [12] - 主营业务受头部企业挤压 传统云计算产品服务下滑 [12] - 正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12] - 需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短期难以盈利 [12] 战略协同布局 - 投资聚焦芯片、储能、半导体设备等硬科技领域 [12] - 与被投企业建立产业协同关系 支持独立上市 [12] - 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布局 部分基金进入退出回收期 [10] - 投资生态提供转型窗口期 需将账面利润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13]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8日收盘价26.10元/股 总市值286亿元 [14] - 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达260%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