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结构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兴业银行首席风险官赖富荣:“反内卷”有利于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和客户结构
北京商报· 2025-08-29 12:59
反内卷政策影响 - 短期政策将出清传统低效产能、新兴过剩领域和技术落后项目 可能导致相关贷款违约风险上升 [1] - 长期政策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并改善供需关系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基本面 [1] - 政策驱动金融资源向高端制造和绿色经济等国家重点领域倾斜 优化银行资产结构与客户结构 [1] 银行战略方向 - 跟进国家调控政策变化 按有进有退导向细化客户分层 支持高端产能供给并退出低效产能 [1] - 应用技术流评价体系及绿色金融、投资银行优势 为企业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兼并重组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1] - 发挥综合牌照优势 按区域+行业维度梳理重点清单 坚持优势区域和优质龙头策略 [1] - 制定重点行业营销指引 实施差异化授信政策 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国产替代和产业升级机遇 [1] 风险管理措施 - 建立产能过剩行业限额管理机制 针对重点区域和行业进行精准管控 防范行业集中度风险 [1] - 结合产能出清方向加强存量客户排查 定期重检并及时掌握客户情况 做好风险客户分类处置 [1]
建设机械:与恒达智控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8-22 17:55
合资设立 - 建设机械与郑州恒达智控科技共同出资设立陕西陕煤恒达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建设机械认缴出资5100万元持股51% 恒达智控认缴出资4900万元持股49% [1] 战略目标 -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聚焦煤矿智能化开采控制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 [1] - 提供全面安全可靠高效的煤矿智能化开采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1]
IPO雷达|行业下滑它爬坡?瑞尔竞达“逆行”业绩被聚焦,募投“下注”未来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8-21 23:2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3亿元、4.67亿元、4.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85.03万元、9226.62万元、8484.37万元 [3] - 2024年综合毛利率达39.72%,较2023年37.74%提升1.98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15.86% [4][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67%,较2023年20.65%下降4.98个百分点 [4] 业务结构特点 - 境外收入显著增长,报告期各期分别为8725万元、1.32亿元、1.32亿元,2023年起俄罗斯北方钢铁成为主要增量来源 [5] - 其他不定形耐火制品毛利率从2022年19.22%提升至2024年30.30%,主要受益于境外销售溢价 [6] - 高炉本体内衬产品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81.12%下降至2024年62.10% [10][12] 行业对比差异 - 在耐火材料行业产量下降背景下,公司业绩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及境外市场拓展 [4][5] - 毛利率变动趋势与可比公司背离,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从2022年18.86%持续下降至2024年15.86% [5] - 公司产品专注于炼铁环节耐火材料,与可比公司集中于炼钢、轧钢环节的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 [6] 募投项目调整 - 募集资金总额从4.73亿元调减至3.35亿元,取消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8][9] - 募投项目包含年产410吨非金属炉箅子及支柱产品,尽管该产品2023-2024年未产生收入 [7][9][10] - 项目调整涉及剔除前期已投入资金共计1277.84万元,其中碳捕集项目调减1156.77万元 [9] 产能利用状况 - 2024年高炉本体内衬产品产能利用率62.10%,较2023年下降19.02个百分点 [12] - 其他不定形耐火制品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66.26%增长至2024年76.68% [12] - 智慧主沟产品2024年营业收入1.33亿元,较2023年1.67亿元下降20.36% [12]
韩政府拟对本国石化产业进行结构调整
商务部网站· 2025-08-21 11:58
政策转向 - 韩国政府政策重心从行业自律转向强力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1] - 政府计划于本月底出台追加措施实施强力引导 [1] - 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公开暗示石油化学产业将面临高强度结构调整 [1] 企业要求 - 总统提出石油化学企业需推进事业重组与设备调整 [1] - 政府呼吁行业内企业共同参与自发性重组 [1] - 对试图搭便车及不配合企业将采取坚决应对措施 [1] 历史政策 - 去年12月政策重点关注减少调整对就业及地区经济的负面影响 [1] - 此前政策重心一直放在行业自律上 [1]
天蓝、地绿、水清共绘多彩生态画卷 生态治理擦亮城市名片 | 看见美丽中国
央视网· 2025-08-20 15:22
空气质量改善成效 - 大同空气质量从全国倒数第三提升至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列 长期稳居山西省首位[1][9][36] - 2022年大同被列为全国25个重点旅游城市 与厦门三亚桂林并列[40] 能源产业绿色升级措施 - 淘汰落后产能 关停非法小煤矿 对保留煤矿实施整合改造与技术升级[15] - 大型煤矿采用自动化采煤设备 安装喷雾装置和净化水幕 露天煤堆改为封闭式管理[15] - 燃煤电厂实施脱硫脱硝+除尘综合治理 全市强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21] - 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后 烟尘排放浓度低于家中扫地扬尘水平 粉尘过滤效率达99.9%以上[23][25] 环保政策与标准升级 - 2013年国家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要求地级市PM10浓度较2012年下降10%以上[18] - 2015年锅炉二氧化硫排放标准从每立方米200毫克降至35毫克[18] - 2015年施行"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 推动集中供暖改造和煤运污染治理[27] 运输污染治理 - 煤炭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 短距离运输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辆[28] - 云冈石窟区域酸雨减少 粉尘污染基本消除 客流量显著增长[30] 产业结构转型成果 - 晋华宫矿山转型为矿山公园 成为旅游打卡点[32] - 低空游旅游项目开发 直升机观光凸显"大同蓝"城市名片[5][7] - 生态环境改善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千年古城实现产城融合转型[40][44]
【看见美丽中国】千年古城焕新颜 走进大同的蜕变之旅
央视网· 2025-08-20 00:12
空气质量改善成效 - 大同空气质量从全国倒数第三提升至全国前列 在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居前列并长期稳居山西省首位[1][17] - 2022年大同被列为国家25个重点旅游城市 与厦门 三亚 桂林等城市并列[19] 能源产业绿色升级措施 - 淘汰落后产能并关停非法小煤矿 对保留煤矿进行整合改造和技术升级[7] - 大型煤矿采用自动化采煤设备 安装喷雾装置和净化水幕减少粉尘逸散[7] - 露天煤堆改为封闭式管理 实现园区内"看不见一粒煤"[7] 环保设施技术改造 - 燃煤电厂实施"脱硫脱硝+除尘"综合治理 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现烟气排放实时传输[9] - 除尘设施过滤99.9%以上粉尘 脱硫设施将二氧化硫转为无害石膏 脱硝将氮氧化物转为氮气和水[11] -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从每立方米200毫克降至35毫克[9] 运输与区域治理 - 煤炭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 短距离运输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辆[12] - 对乡村平房进行集中供暖改造并兴建管网连接发电厂[12] - 云冈石窟区域酸雨减少 粉尘污染基本消失 客流量显著增加[14] 产业转型与旅游发展 - 晋华宫矿山转型为国家矿山公园 成为重要旅游打卡点[14][16] - 大同古城推出低空游旅游项目 通过直升机观光展示"大同蓝"成果[3] - 城市从矿业城市转变为重点旅游城市 实现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和谐发展[19]
(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单位GDP能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新闻网· 2025-08-13 00:04
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 重庆市以年均2.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降至0.310吨标准煤/万元,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1.8% [1]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 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 [1] - 加快布局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1] - 计划巩固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空天信息、具身智能、氢能等未来产业 [1] 绿色化与数字化协同 - 建设重庆市能碳双控在线平台,上线"工业绿效码",实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精准定位和方案定制 [2] - "工业绿效码"归集企业信息,提供升级、技改、融资等定制方案 [2] 绿色制造体系 - 建立区县级、市级、国家级绿色工厂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工业园区16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8家 [2] - 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5% [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 - 统筹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及生态空间,构建城乡一体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2]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 实现长江干流上下游及嘉陵江等重要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覆盖,建成跨省市、跨区县、跨乡镇三级补偿网络 [3]
长沙郑州“第二城”之争锻造中部产业新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8-12 08:56
城市GDP竞争格局 - 2024年上半年郑州GDP为7252.4亿元,长沙为7170.21亿元,郑州以82.19亿元微弱优势领先 [1] - 2024年全年长沙GDP反超郑州700多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长沙GDP达7640.38亿元,郑州为7329.3亿元,长沙领先311.08亿元 [1][3] - 1978-2008年郑州经济总量大部分时间领先长沙,2009年后长沙逐步占据优势但差距不明显 [6] 工业发展对比 - 2025年上半年长沙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郑州同比增长8.5% [7] - 长沙工程机械产值规模连续10余年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值的30% [7] - 郑州2025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增长11.8% [8] - 郑州2024年电子信息相关规上工业产值达70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2.9% [8] 进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郑州进出口总额2746.8亿元,同比增长38.7%,是长沙(1367.6亿元)的2倍 [9] 新兴产业布局 - 长沙聚焦先进储能材料,形成国内产业链最完备的集聚区 [10] - 郑州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62.6万辆,带动全市汽车年产量突破100万辆 [10] - 两城产业转型深度体现在技术自主性、产业链控制力和抗波动能力 [10][11] 长期竞争态势 - 两城GDP差距在历史不同阶段反复交替,2018年长沙领先860亿元,2019年郑州反超15.48亿元 [6] - 当前竞争核心转向产业转型深度与抗风险能力 [11]
茶饮出海趋势、算力需求拉动光伏消纳、两融重返两万亿关口
德邦证券· 2025-08-11 12:37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强势上行,指数站上3600点关口,两融余额重回两万亿规模[3] - 周期与成长风格板块领涨市场,传媒、国防军工、机械设备涨幅靠前[15] - 杠杆资金加速进场,两融余额为2015年5月以来首次重返两万亿大关[14] 茶饮行业 - 国内茶饮行业总门店数增长近乎停滞,25年H1仅增长0.74%[23] - 龙头品牌蜜雪冰城门店净增1744间,增速4.69%,而部分中腰部品牌如书亦烧仙草门店减少1049间,增速-18.32%[25] - 美国奶茶市场以9.1%年增速扩张,中国茶饮品牌如喜茶、霸王茶姬已在美国布局近100家和超169家门店[27] 能源与科技融合 - AI数据中心未来3年年增能耗需求约9.8GW,有望优先消化西北和东北地区集中式光伏电能[48] - 西北地区光伏发电利用率持续偏低,新疆、甘肃等地利用率分别为82.4%和89.5%[35] - 国家规划要求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80%[48] 半导体行业 - 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599亿美元,同比增长19.6%[50] - 台积电25Q2营收中3nm和5nm占比合计60%,显著受益AI芯片需求,而联电以成熟制程为主[59] - 全球半导体硅片Q2出货量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14.9%,反映行业整体复苏[62] 产业结构调整 - 电子行业中国500强企业数量从12家跃升至38家,增长26家,成为增长最多行业[6] - 房地产行业企业数量减少16家至29家,石油石化行业营收占比大幅降低11%[7] - 有色金属和交通运输行业企业数量分别增长6家和10家,受益于新能源金属需求和内需流通体系升级[7]
中国第一个出生率暴涨的城市,出现了
新浪财经· 2025-08-11 05:54
人口政策与生育激励 - 国家层面推出生育补贴政策,3周岁前每娃每年补贴3600元,预计每年发放金额至少1000亿 [3] - 湖北天门市成为全国首个出生率显著反弹的城市,2024年出生人口增长17%,2025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3756人,同比增长5.6% [5][6] - 天门市投入3亿多鼓励生育,占全年财政收入42亿的7.1%,提供二孩家庭3.11万、三孩家庭7.04万现金补贴 [10] - 购房补贴力度大,二孩家庭6万、三孩家庭12万,叠加结婚登记补贴后相当于以8万购得80平商品房 [10][11] 生育支持体系 - 提供全方位生育服务,包括免费无创产前筛查、辅助生殖补贴(人工授精3000元、试管婴儿10000元) [13] - 实施"五个一"服务,整合新生儿证件办理、生育红包、购房认购券等流程 [13] - 职场支持政策包括优先职称评审、缩短申报年限等,民营企业如庄品健实业提供0-14岁子女每月500-1000元补助 [13][15] 产业结构现状 - 天门GDP总量785亿元,第一产业占比12.8%高于全省9.1%,服装产业有7000家经营主体但多为代工 [16]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68亿,占GDP比重不足8%,电子信息与绿色循环经济起步晚 [17] - 交通区位劣势明显,未纳入武汉城市圈核心,仙桃/潜江通过沿江经济带实现GDP超千亿 [18] 产业发展建议 - 传统产业升级:建设服装电商供应链基地,打造"天门服装"区域品牌,培育链主企业 [20] - 新兴产业聚焦半导体封装测试、循环经济,联合武汉高校共建产学研平台 [20] - 深化区域协同:承接武汉光谷产业配套,与仙桃/潜江共建千亿级产业集群 [22] - 创新招商模式:运用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绘制产业图谱精准定位目标企业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