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完善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 甜蜜升级
环球网资讯· 2025-08-19 11:29
产业现状与挑战 - 夏邑县西瓜产业年产值超20亿元 种植面积17万亩 是当地农业经济重要支柱 [1] - 产业面临品种结构单一 栽培模式落后 果品不佳等问题 严重制约发展 [1] - 传统品种"早佳8424"种植占比高达80%以上 存在皮薄易裂 产量较低 瓤色偏粉红等缺陷 [2] 品种优化突破 - 中国农业科学院团队研发推出中果型新品种"中蜜1号""中锦60" 抗病性强 含糖量高 [3] - 小果型彩虹西瓜"中禹22"具有独特彩虹瓤色 入口即化口感 吊蔓栽培亩收入达2.5万元 是传统品种2倍 [3] - 新品种在河南夏邑及江苏睢宁等地示范种植 获得瓜农广泛认可 [3] - 瓜农反馈"中蜜1号"抗病性强 产量提高 卖相好 口感甜 售价高于普通西瓜 [5] 栽培模式创新 - 传统地爬栽培每亩种植约900株 土地资源利用率低 经济效益有限 [6] - 吊蔓栽培通过立体化管理 种植密度提升至每亩2200-2500株 收入翻番 [6] - 吊蔓西瓜果型均匀 品质稳定 上市早 每斤售价8元以上 效益远超地爬瓜 [6] - 夏邑县投资1600万元建设智能化育苗温室 扶持10家专业化育苗企业 年产种苗超300万株 [6] - 解决分散育苗导致的30%补苗损失 为吊蔓栽培提供充足优质种苗 [6] - 建立300余亩吊蔓小西瓜栽培标准化示范基地 辐射带动周边种植1000余亩 实现增收1210万元 [7] - 推广"西瓜-辣椒"轮作模式 降低拱棚空闲期 每亩效益稳定在1万元以上 [7] 科技支持体系 - 河南省西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开展科技赋能行动 引入品种筛选 施肥策略 管理技术等专业指导 [7] - 形成标准化管理体系 包括设施西瓜品种筛选 施肥策略 管理技术 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 [7] - 瓜农在专家指导下从选种 育苗到田间管理获得全程技术支持 [7] 产业链完善 - 设立132个全国直销点 2024年线上交易额突破2亿元 入选"农产品电商百强县" [8] - "夏邑西瓜"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品牌价值达25.53亿元 [8] - 借鉴太康县与深圳企业合作订单种植80亩吊蔓西瓜案例 保底收入9000元/亩 [8] - 坚持"八有"质控措施 构建全流程追溯体系 包括用药台账 生产记录 产地证明等 [8] - 积极探索订单农业 品牌分级销售等模式提升价格 [8] 行业监管措施 - 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严格落实种苗合同全覆盖管理 [9] - 严厉打击"未登记品种推广""劣质种苗流出"等违规行为 规范种苗市场秩序 [9] - 遏制无序竞争 保障瓜农收入 [9] 发展战略转型 - 以品种更新 模式创新 链条完善 品质升级为四大抓手 [9] - 推动设施西瓜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 [9] - 逐步走出困境实现突围 [9]
林海潮涌 点绿成金
广西日报· 2025-08-12 09:23
行业总体表现 - 2024年广西林草产业总产值达1.069万亿元 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成为全国首个万亿林业产业省区 [2] - 2025年上半年广西林草产业总产值完成5495亿元 同比增长24.26% 其中第一产业1429亿元 第二产业2510亿元 第三产业1556亿元 [2] - 林业一二三产结构占比优化为26:46:28 产业发展更均衡 [6] 细分产业增长 - 木材加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 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4] - 造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7% 头部企业投产推动高位增长 [4] - 覃塘区木业板材家居产业1-5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47% [7] 产业链建设 - 引进油漆、贴面及五金配件等配套企业 建设进口木材交易中心和家具展示中心 [5] - 形成贯穿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的完整产业链 [4] - 建成45个高端绿色家居为主导的林业产业园区 覆盖40%以上县区 [7] 园区集聚效应 - 林业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超100万亩 聚集企业超3000家 贡献工业产值1800亿元 [7] - 6个园区跻身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20个获评自治区级示范园区 [7] - 2024年入园企业219家 产值突破223.5亿元 [7] 企业动态与产能 - 北海三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5万立方米超强刨花板 [2] - 广西祥盛家居冲刺百万吨产能目标 产品供应索菲亚、欧派、宜家等全球合作伙伴 [3][4] - 金桂浆纸业、广西太阳纸业年产值超百亿元 理文、仙鹤、玖龙等头部企业落户广西 [8]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出台《广西打造国家级林业产业集群三年行动方案》及系列政策文件 [9] - "桂惠贷"金融产品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来宾市作为"木材贷"试点累计投放50.29亿元 [9] - 2021-2024年底"来宾木材贷"惠及市场主体831户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61% 降低融资成本1.16亿元 [9] 贸易与合作 - 贸易网络覆盖30多个国家 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兴市场 [8] - 2024年世界林产品及木制品展签约35个重点林业项目 总金额200亿元 [8] - 项目涵盖国家储备林、林木种苗、木材加工、绿色家居、林业科研等领域 [8]
*ST生物:筹划收购慧泽医药51%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8-11 20:54
收购交易概述 - 南华生物医药拟以现金收购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慧泽医药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1]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且不涉及发行股份及控制权变更 [1] 标的公司业务属性 - 慧泽医药是专注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的CRO公司 [1] - 标的公司与公司业务协同性强 [1] - 此次收购旨在完善公司产业链布局 [1] 交易状态与性质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目前签署的为初步意向协议 具体交易方案尚待后续协商 [1] - 最终交易能否达成存在不确定性 [1]
奶皮子酸奶成为“顶流”,农产品消费如何转型升级?
齐鲁晚报· 2025-08-01 10:57
农产品消费转型升级趋势 - 乳制品行业呈现多元化创新趋势,奶茶、奶皮子酸奶、奶酪棒等产品成为消费热点 [1] - 陕西富平县通过奶山羊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年产值22亿元,羊奶粉、羊酸奶等差异化产品覆盖全国市场 [2] - 行业通过技术升级推出非氢化基底乳等健康产品,替代传统奶茶中的奶精以降低反式脂肪酸风险 [2] 供需匹配与市场拓展案例 - 湖北洪湖藕带通过保鲜技术升级和电商渠道拓展,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达65亿元 [2] - 全国"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8.4万个,绿色有机产品成为破解低价竞争的关键 [3] - 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农村电商推动产销对接效率提升 [3]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优化 -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推出《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涵盖供给优化、流通创新等23条举措 [4] - 行业需加强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延伸产业链价值以提升综合效益 [4] - 搭建产销信息共享平台成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价格波动的重点方向 [4] 渠道创新与消费场景构建 - 新农人群体通过直播电商推动农产品对接"云市场",激活城乡消费潜力 [3] - 需完善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以解决产业链短板,构建全链条网络 [3] - 消费场景创新如健康饮品细分市场展现强劲增长潜力 [2][4]
河北迁西发展板栗产业——绿了山间富了乡亲
经济日报· 2025-06-08 05:58
行业概况 - 河北省迁西县板栗产业已形成规模化种植 目前种植面积达75万亩共5000多万株 年产量8万余吨 鲜栗销售额超9亿元 产业总产值达25亿元以上 [1] - 当地自然条件优越 山区片麻岩含铁量高 特别适合板栗生长 形成"七山二水半分田"的特色地貌 [1] - 通过科学管理手段 栗农采用新品种嫁接技术使老栗园果品质量提升 产量增加20%-30% 每亩增收数百元 [1] 生产模式创新 - 采用"围山转"治山植果模式 在25度以下荒坡开垦环山水平梯田种植板栗 行距3-4米 梯田规格深1米宽2米 [2] - 实施林权改革制度 明确"谁开垦谁管理谁受益"原则 已开发山场绿化面积160多万亩 [2] - 该模式使全县绿化率提升至63.5% 成功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双赢 [2] 科技应用与研发 - 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建立100亩优种采穗圃 收集燕山地区128个优种 筛选出2个高产优质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3] - 开展22万枝新品种接穗试验性推广 通过授粉树嫁接技术使单产从每亩50斤提升至300斤 [3] - 建立板栗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涵盖品种选育 栽培管理 土壤改良 产品研发等环节 [3] 产业链延伸 - 发展板栗副产品综合利用 将修剪树枝转化为食用菌培养基料 黑洼村年产鲜蘑700吨 带动160人就业 年收益超千万元 辐射20余个村庄 [3] - 开发30多种深加工产品包括炒栗子 板栗粉 栗蓉包等 年加工量达3000吨 通过6家直营店和电商平台销售 [3] - 全县形成35家板栗企业 其中4家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4] 经济效益 - 产业带动当地栗农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4] - 喜峰口合作社3万亩基地年加工3000吨板栗 产品实现全国范围销售 [3]
神马股份投建年产5万吨己二腈项目 解决卡脖子关键材料供给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21:31
募投项目调整 - 公司拟使用已终止的"年产24万吨双酚A项目(二期)"剩余募集资金中的3.28亿元实施控股子公司河南神马普利材料有限公司20万吨尼龙6切片项目 [1] - 拟使用剩余募集资金中的2.73亿元实施全资子公司河南神马艾迪安化工有限公司5万吨/年己二腈项目 [1] - 5万吨/年己二腈项目将建设己二腈和氢氰酸主要生产装置及配套辅助生产项目、公用工程项目 [1] 己二腈项目进展 - 项目建设周期总时间计划为3年 已于2021年11月开工建设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累计实际投入金额10亿元 [1] - 项目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导致建设周期延长 预计2025年12月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1] 己二腈生产工艺 - 己二腈生产工艺主要有丙烯腈电解二聚法、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和己二酸催化氨化法三种 [2] - 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具有过程简单、路线短、投资低等优势 是目前理想的己二腈生产技术 [2] - 项目关键生产设备采用国内外先进可靠的工艺及设备 确保生产安全稳定并降低能耗 [2] 己二腈行业现状 - 己二腈是生产尼龙66中间体己二胺的关键原材料 2019年以前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 [2] - 国家出台多项鼓励政策推动己二腈技术国产化突破 [2] - 公司作为国内尼龙66盐主要生产企业 目前每年需要进口约30万吨己二腈 [2] 尼龙6切片项目 - 20万吨尼龙6切片项目将建设3条先进的尼龙6连续聚合产品生产线和1条特种尼龙新产品开发试验线 [3] - 项目采用伊文达进口工艺技术 对标巴斯夫、聚合顺等国内外一流企业 [3] - 产品定位于差异化、高端化尼龙6切片 涉及汽车、家电、风电、医疗等多个应用领域 [3] 尼龙产业发展 - 平顶山市将"中国尼龙城"建设作为城市转型发展重要载体 推动千亿级尼龙产业基地建设 [3] - 项目建成将完善"已内酰胺-聚合-工程塑料/纺丝-织造-印染"一体化完整产业链 [3] - 尼龙6产业链产品市场潜力大 市场前景广阔 [3]
万华化学(600309):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资产减值及毛利率下滑影响业绩,关注聚氨酯扩张及石化产业链完善
光大证券· 2025-04-15 1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受资产减值及新材料毛利率下滑影响未达预期,2025Q1业绩因石化业务营收减少和费用率提升同比下滑,但公司作为全球聚氨酯行业龙头,产能扩张和石化产业链完善将巩固市场地位、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5][6][7][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31.40亿股,总市值1866.58亿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57.88/100.40元,近3月换手率40.03% [1] 收益表现 - 近1M、3M、1Y相对收益分别为-10.09%、-10.53%、-36.56%,绝对收益分别为-16.03%、-11.51%、-30.64% [4] 财务数据 2024年年报 - 营收1820.69亿元,同比增长3.83%;归母净利润130.33亿元,同比减少22.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3.59亿元,同比减少18.74%;2024Q4营收344.65亿元,同比减少19.49%,环比减少31.80%;归母净利润19.40亿元,同比减少52.83%,环比减少33.55% [5] - 聚氨酯业务营收758亿元,同比增长12.6%;石化业务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4.6%;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营收283亿元,同比增长18.6%;聚氨酯、石化产品、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产品销量分别为564万吨、547万吨、2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3%、15.9%、27.7% [6] - 石化业务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聚氨酯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1.5pct,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8.6pct;销售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75pct至6.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43亿元,计提资产报废损失8.90亿元 [6] 2025年一季报 - 营收430.68亿元,同比减少6.70%,环比增长24.96%;归母净利润30.82亿元,同比减少25.87%,环比增长58.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0.40亿元,同比减少26.33%,环比增长25.07% [5] - 聚氨酯业务营收184亿元,同比增长5.3%;石化业务营收163亿元,同比减少11.8%;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20.7%;聚氨酯业务销量145万吨,同比增长10.7%;石化业务销量133万吨,同比小幅减少0.7%;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销量54万吨,同比增长22.7% [7]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1.93pct至15.7%,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提升0.14pct、0.23pct、0.44pct、0.22pct;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472万元和信用减值损失1.45亿元 [7] 业务发展 - 福建子公司MDI装置技改扩能新增70万吨/年产能预计2026Q2完成,第二套33万吨/年TDI装置预计2025年5月建成投产,投产后MDI和TDI产能将分别增至450万吨/年和144万吨/年 [8] - 2024年蓬莱基地一期PDH等项目建成并一次性开车成功,2025年初烟台基地25万吨/年LDPE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子公司拟引进境外化工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保证LPG原料长期稳定供应 [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前值为208)/172(前值为248)/194亿元 [9] 财务报表预测 利润表 - 2025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014.59亿元、2196.53亿元、2395.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89亿元、171.97亿元、193.87亿元等 [10][12] 现金流量表 - 2025 - 2027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21.23亿元、399.56亿元、448.66亿元等 [12] 资产负债表 - 2025 - 2027年预计总资产分别为3244.61亿元、3512.07亿元、3773.03亿元等 [13] 主要指标预测 盈利能力 - 2025 - 2027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15.0%、15.5%、15.7%,ROE(摊薄)分别为13.8%、14.4%、14.6%等 [14] 偿债能力 - 2025 - 2027年预计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62%、61%,流动比率分别为0.54、0.57、0.61等 [14] 费用率 - 2025 - 2027年预计销售费用率分别为0.80%、0.80%、0.80%,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50%、1.50%、1.50%等 [15] 每股指标 - 2025 - 2027年预计每股红利分别为1.58元、1.81元、2.02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7.05元、12.73元、14.29元等 [15] 估值指标 - 2025 - 2027年预计PE分别为13、11、10,PB分别为1.7、1.6、1.4等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