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验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锚定百年老店王府井以经营之变应对市场变迁
上海证券报· 2025-10-09 02:14
公司核心战略与转型 - 公司以“以变应变”的战略应对消费习惯变化和行业竞争 通过业态创新和存量物业升级驱动长期发展 [2][6] - 公司目标是从70年历史迈向百年老店 在全国七大经济区域38个城市布局78家大型综合门店 总经营建筑面积超550万平方米 [6] - 公司推进“三化”建设 包括业态管理专业化 一业一策体系化 一店一策个性化 以专业化确保核心竞争力 体系化实现高效协同 个性化快速响应市场 [6][7] 奥特莱斯业态升级 - 北京王府井奥莱UPTOWN通过调整改造引入IP快闪店 儿童游乐场 美妆丽人等多业态 从单纯折扣购物转向兼具休闲娱乐功能 [3] - 公司以“奥莱经典+体验特色”双轮驱动升级各地奥莱 沈阳棋盘山小镇推出主题街区萌宠乐园 天津新燕莎小镇提供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4] - 北京王府井湾里WELL TOWN项目招商进度达95% 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为华北最大奥特莱斯 预计12月开业 拥有近500家品牌且超40%面积为体验型项目 [4] 百货业态转型与首店经济 - 北京王府井喜悦百货转型年轻潮流新奇业态 上半年成功签约58家品牌 其中北京首店15家占比26% 如SUPER RARE 万代卡牌中心等 [5] - 百货业态通过引入动漫IP周边店设置互动打卡区吸引年轻消费者 实现从传统购物向兼具娱乐社交属性的消费场所转变 [5] - 公司推动多个存量百货门店重新定位 友谊商店转型为集餐饮购物健康为一体的消费新地标 西安永宁门店打造24小时多元生态引力场 [5] 新业务布局与异业协同 - 公司实现“有税+免税”双轮驱动新格局 拥有离岛免税门店 市内免税店及口岸免税店 覆盖免税主要业务类型 [6] - 公司在创造增量方面于京津冀 华东区 大湾区 海南自贸港连续新开门店 并自2018年加入首旅集团后推进“商业+文旅+酒店”深度融合 [6] - 公司目前正推进湾里项目 西单商场 燕莎商城改造等重大工程 并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与消费变革 [8]
锚定百年老店 王府井以经营之变应对市场变迁
上海证券报· 2025-10-09 01:59
行业趋势与公司转型背景 - 零售业因居民消费习惯变化而加速创新转型,公司作为老牌零售巨头面临新挑战与新机遇 [2] - 公司通过发展新业态项目,如IP经济、首发经济、体验消费,成功聚集年轻消费者,人气旺盛 [2] 奥莱业态升级与项目进展 - 公司对王府井奥莱UPTOWN进行调整改造,引入IP快闪店、儿童游乐场、美妆丽人等多业态,使其功能从折扣购物扩展至休闲娱乐 [3] - 沈阳棋盘山奥莱推出主题街区、萌宠乐园等融合业态,天津空港奥莱提供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北京湾里WELL TOWN项目招商进度达95% [3] - 北京湾里WELL TOWN项目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为华北最大奥特莱斯,品牌近500家,体验型项目面积占比超40%,预计12月开业 [4] 百货业态转型与首店经济 - 王府井喜悦百货转型年轻潮流业态,上半年签约品牌58家,其中北京首店15家,占比26%,包括SUPER RARE、万代卡牌中心等 [4] - 百货业态重新定位,友谊商店转型为集餐饮、购物、健康为一体的消费新地标,西安永宁门店打造24小时多元生态引力场 [5] - 公司推动存量物业转型升级,成功盘活资不抵债的友谊商店,使其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消费新地标 [5] 公司战略布局与未来发展 - 公司在全国七大经济区域、38个城市布局78家大型综合门店,总经营建筑面积超550万平方米,涵盖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及免税四大主力业态 [6] - 公司实现“有税+免税”双轮驱动新格局,拥有离岛免税、市内免税及口岸免税店,专业店近350家 [6] - 公司推进“三化”建设,包括业态管理专业化、一业一策体系化、一店一策个性化,以专业化做深业态,体系化固化标准,个性化响应市场 [7] - 公司在京津冀、华东区、大湾区、海南自贸港连续新开门店创造增量,并整合首旅集团资源,实现“商业+文旅+酒店”深度融合 [6][7]
多维发力促消费 泰兴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新华日报· 2025-09-30 05:15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7.24亿元,同比增长7.3% [1] - 消费结构优化,文化娱乐健康类商品消费同比激增25.4% [1] - 居住类商品消费同比激增23.8% [1] 核心商业载体贡献 - 凤栖奥特莱斯于5月开业,首月吸引客流超80万人次,带动消费收入1.5亿元 [1] - 引入长三角首个“唐朝诡事录西行”VR体验馆及2000平方米无穹航天科技馆,通过沉浸式体验填补区域消费空白 [1] - 汇聚200余家国际品牌及“新能源汽车服务中心”等业态,提升对长三角周边城市的消费辐射力 [1] 消费场景与活动创新 - 泰兴森林音乐会与苏超之夜活动结合音乐演出与足球文化,打造“音乐+体育+消费”跨界体验场景,激活夜间经济 [1] - 政策端发放800万元消费券,涵盖购物、餐饮、住宿等领域,累计带动消费近2.2亿元 [2] - 汽车以旧换新800辆,家居以旧换新1.9万件,推动大宗消费稳步回升 [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深化“4+N”消费促进体系,依托常泰长江大桥通车机遇,推动“商业+文旅+科技”深度融合 [2] - 计划加速形成跨江融合消费新格局,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2]
《2025心动酒店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28 12:32
今天分享的是:《2025心动酒店趋势报告》 报告共计:43页 《2025心动酒店趋势报告》指出,文旅消费升级下酒店业从"功能住宿"向"体验消费"深度变革,特色体验型酒店成存量市场增长核心力量,"酒店即生活方 式"理念重塑住宿消费逻辑,抖音等内容生态通过真实分享赋予酒店情感价值,用户决策从"价格比对"转向"情感共鸣"。行业趋势上,酒店业告别"跑量"模 式,进入多元化、差异化、精细化新周期,2022 - 2024年客房数稳步增长但新入局门槛提高;中高端赛道增长强劲,头部集团纷纷布局,下沉市场成新蓝 海,三四线及县域酒店分布广、连锁化率有提升空间;文旅市场火热带动生活方式酒店崛起,2025年新开业主题酒店中其占比及涨幅领先,但酒店整体经营 效能呈下行趋势,供需错配凸显生活方式酒店机遇。消费趋势方面,出行目的上,本地微度假成都市人"去班味"选择,近九成消费者定期短途出行,高收入 群体更愿为品质疗愈买单;亲子度假中"躺平式遛娃"成刚需,亲子友好酒店订单增长显著;反向旅游兴起,下沉市场成核心目的地,女性主导"酒店先行"决 策。选择偏好上,"心价比"取代"性价比",消费者愿为情绪价值买单,酒店成"精神充电站",同时"颜值与 ...
近25%访日中国游客是单人行,女性居多
日经中文网· 2025-09-18 11:45
中国访日游客市场趋势 - 2025年1-7月中国访日游客达569万人次 同比增长47.9% 超过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558万人次 [2][7] - 中国游客数量位居访日游客首位 在1-7月总访日游客2495.54万人次中占比超过2成 [2][7] - 自由行比例从2019年的6成大幅提升至2025年4-6月的近9成 [2][7] 中国游客消费行为变化 - 2024年中国游客消费额中购物费用占比43.1% [6] - 随着个人游客持续增加 体验消费等非购物支出可能增长 [7] - 爆买模式逐渐转变 需要提供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服务 [2] 单身游客结构特征 - 2025年4-6月单独访日中国游客比例达23.5% 较2019年全年的12.2%接近翻倍增长 [4] - 单独旅行者以20-40岁女性为主 整体中国游客中女性占比超过6成 显著高于全球访日游客5成左右的平均水平 [4] - 与家人亲属及公司同事同行的比例有所下降 [4] 市场复苏与增长动力 - 中国游客数量显现完全复苏态势 此前恢复速度慢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7] - 回头客比例逐渐上升 预计中国游客数量将继续缓慢恢复 [7] - 日本因地理相近、安全且环境整洁而成为中国游客青睐目的地 [4]
体验消费逆势崛起,奢侈品营销失灵了
搜狐财经· 2025-09-16 22:59
行业趋势转变 - 传统奢侈品营销逻辑正在失灵,消费者开始寻求更深层次、更个性化、更能触动内心的价值 [2] - 体验消费凭借其独特魅力,正从奢侈品手中抢夺市场,重新定义人们花钱的方式和意义 [2][4] - 全球奢侈品销售额预计在2025年下滑2%至5%,将创近十年以来最大跌幅 [2] 奢侈品行业困境 - 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市值腰斩43.5%,两年财富蒸发944亿美元 [2] - LVMH集团2025上半年营收下滑4%,核心皮具部门收入暴跌8% [9] - 古驰2024年销售额出现断崖式下滑,同比骤降23%,并连续六个季度销售额下滑 [6][9] - 全球奢侈品消费者数量正在萎缩,从约4亿人减少到约3.5亿人,流失的主要是价格敏感的入门级消费者 [9] 消费者价值观演变 - 消费动机出现从“给别人看”到“为自己活”的价值观转变,消费者更注重独特体验而非物质占有 [4] - Z世代的消费逻辑是“体验”,消费是为了创造内容和社交货币,并寻求身份认同 [11][12] - 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观、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提出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11] 品牌营销策略问题 - 奢侈品行业仍沉迷于“符号化营销”,营销策略固化,难以触达消费者深层需求 [5][8] - 行业频繁涨价透支品牌信誉,导致产品与年轻消费价值观脱节、营销与体验经济需求脱节的“双重脱节” [8] - 传统商业模式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和“身份区隔”之上,但在互联网时代其根基正在动摇 [12] 体验经济的崛起 - 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体验式零售市场规模到2025年可能达到8000亿元 [9] - 体验消费的商业模式围绕“服务”和“内容”构建,核心是为消费者创造特定时间、特定场景下的独特经历 [14] - 一些奢侈品牌正尝试“产品+体验”模式转型,通过举办艺术展、开设餐厅等方式将产品销售与高端体验绑定 [14]
加码世界杯福利 苏宁易购海信冲刺99嗨购节
中金在线· 2025-09-10 17:43
营销活动策略 - 苏宁易购与海信联合发起"99嗨购节"活动 依托深度定制新品和多元场景体验激发家电消费新活力[3] - 创新电竞挑战赛 体育赛事直播 脱口秀互动等活动持续将新趋势家电融入真实生活场景[3] - 增设互动挑战 消费者到门店参与体验互动即有机会赢取家电免单 顶级球星签名球衣等稀缺好礼[5]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定制首发激光护眼电视92 S1 Pro 防眩光游戏电视U66Q系列 宁信Pro X510空调 501V5冰箱等新智家电直击Z世代生活痛点[3] - 针对爆品推出0元安装 整机3年保修等无忧服务全方位保障用户品质焕新[3] - 全国门店1:1还原客厅 厨房 阳台等居家实景将科技新品体验与家居解决方案融为一体[5] 销售促进措施 - 套购至高省6000元 大额直播券 双倍积分兑礼等多重福利基础上加码"世界杯福利"[5] - 王者荣耀战队"狼队"空降苏宁易购门店与粉丝组队开黑 互动合影引爆体验消费[1] - 持续深化零售服务商战略 加速实现从买家电向定制家庭场景的升级转型[5]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持续联合头部品牌构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生活场景[5] - 让消费者在边玩边选的过程中体验全新的生活方式[5] - 将科技新品体验 家居解决方案与兴趣社交融为一体[5]
线下零售+AI应用+体验消费,18只核心公司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9-06 01:03
宏观趋势 - 服务消费在整体消费中呈现结构性繁荣 社零总额月度持续超过4万亿元但增速处于中低个位数 而服务业PMI连续两年高于制造业[11] - 需求端呈现质价比 情绪价值和出海三大新趋势 其中情绪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达2.31万亿元 预计2029年突破4.5万亿元[25][26] - 供给端线下消费加速连锁化 2024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升至23% 对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提升空间[38][40] 线下业态重塑 - 即时零售渠道高速增长 2024年规模约7800亿元同比增长20% 预计2026年突破1.2万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约23%[61][64] - 下沉市场零售规模已达20万亿元 县域即时零售2023年规模1500亿元同比增长23.42% 占全国即时零售总规模近四分之一[67][68] - 平台企业加速整合线下零售 2025年7月美团即时零售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 骑手日收入增长111%[70] 餐饮茶饮行业 - 大众便民餐饮市场规模约4万亿元 其中50-100元客单价细分市场2028年有望突破3.4万亿元[76][77] - 茶饮行业进入整合阶段 2025年上半年餐饮企业注销吊销数量超过2024年同期的55%[51][54] - 头部茶饮品牌逆势扩张 古茗2025年门店较2024年底增长32%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已超4000家[2][33] 酒店行业 - 酒店行业开启新一轮品牌洗牌 华住集团在营门店达12137家 亚朵酒店门店数量突破1800家[3][99] - 中高端品牌通过门店升级和下沉市场扩张实现市占率提升 亚朵零售业务2025年Q2 GMV同比增长84.6%[3][99] - 经济型酒店品牌表现分化 汉庭2024年市占率12.5%较2019年提升3.2个百分点 如家下降4.0个百分点[92] AI应用落地 - 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2023年达2.76万亿元 预计2028年达到5.03万亿元 复合增长率12.7%[104] - 科锐国际旗下"禾蛙"平台2025年上半年运营岗位超3.7万个 推荐量超20万人次 环比2024年下半年提升180%[4][112] - 教育行业AI应用加速落地 天立国际教育AI学伴产品落地全国107所学校 服务师生超25万人[4] 体验消费高景气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 旅游总花费3.15万亿元[5] - 景区收入恢复并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 OTA平台业绩大幅增长 携程一季度净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6%[5][31] - 体育行业支出明显提升 赛事培训健身服务需求高增 我国体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5][10]
质价比/情绪价值/出海成为新趋势,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近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1:0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31%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2% [1] - 科技与新能源板块走强带动市场情绪回暖 [1] - 新消费板块早盘活跃 港股消费ETF现涨近1% [1] 汽车消费趋势 - 2025年8月汽车消费指数为83.3 高于上月 [1] - 预期9月汽车销量高于8月 [1] - 9月进入消费旺季 结婚季和开学季购车需求集中 国庆长假自驾出行拉动新购车和换购需求 [1] 消费市场新趋势 - 国内消费市场进入商品增长趋缓 服务持续繁荣阶段 [1] - 质价比/情绪价值/出海成为新趋势 [1] - AI应用为产品端变革和效率提升带来新动力 [1] 社服行业投资主线 - 线下业态重塑 供需两端共振催生业态迭代 供应链成为连锁消费成熟化关键 [1] - AI应用场景落地 AI大模型趋于成熟在各场景发展如火如荼 [1] - 体验消费高景气 包括服务消费中的文旅体育等成为结构性需求亮点 [1] 港股消费ETF特征 - 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2] - 打包互联网电商龙头+新消费 成分股囊括港股消费各领域 [2] - 包含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名创优品等新消费龙头 以及腾讯、快手、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电商龙头 [2] - 科技+消费属性突出 [2]
华创证券:消费市场供需两端酝酿新变 关注线下重塑、AI应用、体验消费三条主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0:21
核心观点 - 国内消费市场进入商品增长趋缓而服务消费持续繁荣的新阶段 需求端呈现质性价比 情绪价值和出海三大新趋势 供给端通过连锁化 AI赋能和产业链提效实现变革 行业形成三大投资主线:线下业态重塑 AI应用场景落地和体验消费高景气 三大商业模式各筑壁垒 新兴龙头企业有望穿越周期 [1][2][3] 需求端特征 - 服务消费整体繁荣 政策将其作为拉动整体消费市场的重要抓手 [1] - 消费者因收入预期变化和代际更迭 高度注重性价比同时追求情绪价值 需求向细分领域演绎 [1] - 国内消费市场总量增速趋缓且价格承压 海外新兴市场成为重要增量来源 国潮品牌在出海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1] 供给端变革 - 本地生活及电商平台通过即时零售拓宽履约能力 深度融合线下消费场景 并向上游供应链或线下渠道渗透扩展 [2] - 连锁餐饮头部企业产业链纵向整合日趋深化 [2] - 消费品牌通过差异化场景 服务及内容IP打造品牌心智 AI在企业服务和教育等领域为产品变革和效率提升提供新动力 [2] 投资主线 - 线下业态重塑:供需两端共振催生线下业态迭代 供应链成为连锁消费成熟化的关键取胜因素 [1] - AI应用场景落地:AI大模型趋于成熟 在各应用场景落地发展如火如荼 [1] - 体验消费高景气:服务消费中的文旅 体育等体验消费成为当前结构性需求亮点 [1] 商业模式 - 连锁业态:以组织效能下的服务标准把控及产业链综合效率为核心 [3] - 复合单体业态:以稀缺场景和复杂服务内容营造为核心 [3] - 服务分发和赋能平台:以流量 规模和技术优势为核心 [3] - 三大赛道将发生不同程度洗牌 最终走出壁垒夯实且能穿越周期的龙头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