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智能化

搜索文档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五月人倍忙”新解
河南日报· 2025-06-10 07:36
农业现代化转型 - 郏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科技赋能,实现"三夏"生产全链条机械化、智能化作业 [2] - 建立农机大数据平台,整合卫星遥感、气象预报等多源信息,动态监测小麦成熟状态 [3] - 构建覆盖全县的"1小时农机响应圈",实现精准农机调配 [3] 生产效率提升 - 润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实测亩产1400多斤,超出预期 [2] - 现代化农业机械使三四百亩麦田一天内完成收割 [5] - 全县46.6万亩小麦已完成收割,转入夏播阶段 [6] 多元化农业发展 - 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发展红牛养殖、设施农业等多元化产业 [6] - 种植大户实现小麦亩产1100斤与洋葱亩产8吨的双丰收 [7] - 全县加紧播种玉米、红薯、花生等传统秋作物 [8] 科技应用成效 - 智慧农业系统为"三夏"生产节省大量时间 [6] - 农机大数据平台显著提升农业作业效率 [3][4] - 机械化作业使收割、脱粒、除杂等工序一体化完成 [2]
“AI助手”给小麦“全身体检”、农机新装备抢尽风头……多维度解锁“三夏”智变
央视网· 2025-05-30 11:28
智能化农业生产 - 中粮智能工厂采用四五十道工序将小麦加工成面粉,主要由各类机器人完成,大幅减少人工参与 [2] - 智能扦样机器人可在几十秒内完成货车小麦取样,提升入库效率 [2] - AI助手辅助完成小麦品质检测,日处理量达成千上万吨,实现精准高效的"全身体检" [4] - 制粉车间面积达50000平米,清洗、色选、加工环节全封闭自动化作业 [6] 农机装备升级 - 2025年跨区作业主流机型为高性能、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安徽亳州采用新型"纵轴流"收割机减少机收损失并提升效率 [8][9] - 全国投入8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其中20万台参与跨区作业,设立3400多个接待服务站和4800多个农机绿色通道 [11] - 山东东营推出"即过即发"农机驾驶证服务,半天内可完成从报名到领证流程,整合多项业务为"农机全周期一件事" [12] 农业技术创新 - 河南新型农机装备实现小麦收获提速,同时将秸秆转化为养殖饲料,每亩增收30元 [13][21] - 平顶山叶县采用搂草机等高效农机,机收率达99%,96万亩小麦基本完成收获 [15][21] - 2025年新款收割机割台宽度增加40公分,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19]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多部门联动加强农机作业服务保障,简化跨区作业核验程序 [8][11] - 农民通过政策补贴购置新装备,如姜可可成为"农机团长",推动农机服务专业化 [17]
“钢铁农夫”上岗 生产效率猛涨
苏州日报· 2025-05-19 06:19
农业智能化转型 - 全市多条全自动智能育秧流水线投入使用 实现从供盘到码垛全程自动化操作 [1] - 智能化育秧中心每小时可产出秧盘2400盘 满足100亩农田种植需求 [1] - 全自动智能育秧流水线效率比传统模式提升5倍 用工量仅为过去五分之一 [1] 生产效率提升 - 常熟市虞美润合作社每日10小时工作量可完成1000亩农田种植需求 机器加班可达1500-2000亩 [1] - 昆山花桥育秧基地配备全自动及半自动2条生产线 生产效率达2000盘/小时 [2] - 昆山基地用工数从17人减少到4人 人工减少64% 劳动强度降低50% 运秧效率提升100% [2] 技术应用与质量优化 -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秧苗壮苗齐苗 为后续管理打好基础 [1] - 智能化设备替代传统经验种植 秧苗质量更稳定 [1] - 播量精准度显著提升 农户省心省力 [1] 行业资源调配与规划 - 全市已调配育秧流水线716条 插秧机3710台 保障育秧和机插秧需求 [2] - 农机推广部门将聚焦机艺融合 智能化新装备示范推广 推动生产模式向智能化规模化精准化转型 [2]
“新农机+新品种”助力增产增收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丰”景可期
央视网· 2025-05-18 19:00
粮食生产关键时期 - "三夏"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 抓好"三夏"生产对完成全年粮食产量目标任务至关重要 [1] - 截至5月中旬 今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两成 主要江河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三成 [1] - 水利部科学调度水工程 各流域管理机构强化用水调配 全力保障粮食生产灌溉用水 目前全国春灌面积达3.6亿亩 [1] 黑龙江鸡西智能农机应用 - 黑龙江鸡西农田运用电动轨道运苗车 无人驾驶插秧机 辅助直行导航系统等先进农机装备 使插秧作业省时省力 [1] - 北大荒庆丰农场已在5万亩稻田推广电动轨道运苗系统 同时配套升级宽窄行插秧机 智能巡检无人机等设备600多台套 [5] - 插秧季结束后 电动轨道运苗车可继续作为肥料和农机具的田间运输工具 [3][5] 北大荒兴凯湖农场智能农机应用 - 北大荒兴凯湖农场广泛应用搭载卫星导航辅助系统的无人驾驶插秧机 只需设定参数即可自动精准作业 [7] - 农场部分地块去年秋天进行改造升级 把小格田合并为大格田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为智能农机提供更大施展空间 [7] 南泥湾水稻种植智能化 - 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插秧机首次驶入南泥湾 标志着该地区迈入水稻种植智能化新时代 [8] - 无人设备实现"厘米级"株距控制 将原本需要4到5人配合完成的插秧工作减少到1人 [10] - 南泥湾今年水稻种植过程中实现无人机施肥等作业 全方位提升种植效率 [10] - 南泥湾与北大荒集团合作引进试验水稻品种 使盐碱地水稻产量从亩产700斤提升至1000斤左右 [12] - 南泥湾千亩水稻田成为当地旅游观光增收途径 累计接待游客达120万人次 [12] 四川遂宁小麦收割 - 四川省930多万亩冬小麦陆续成熟 各地抢抓农时开镰收割 [13] - 遂宁市射洪市涪西镇回龙村使用智能农机 可一次性完成小麦收割 灭茬 脱粒等工作 夏收效率提升40% [15] - 农户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与当地企业签订稳定收购协议 收割后小麦烘干后可第一时间完成销售 [15] - 遂宁市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 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 解决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下地难题 [17] - 今年遂宁市小麦播栽面积超过87万亩 比去年增加2.4万亩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 [17] - 目前遂宁市小麦收获超七成 预计5月下旬完成全部小麦收割工作 [17]
农业生产向“智”向“新” “太空紫云英”化为春泥助春耕
央视网· 2025-03-25 18:04
农业科技应用 - 山东省6000万亩小麦进入起身期 农户采用无人机和喷雾机进行精准化智能化管理[2][6] - 江苏省昆山市建设8个农情综合监测站 实现土壤肥料墒情病虫害气象水质等八维数据实时监测[9][11] - 广东省河源市使用无人农机设备 实现翻耕施肥插秧全程机械化 效率较人工提升几十倍[26][27] 智能灌溉系统 - 泰安市大汶口镇推广高效滴灌喷灌节水技术 提高田间灌溉水利用率[4] - 山东省麦田已完成浇水301万亩 占春播面积的21%[9] - 威海荣成市引入数字化控制平台 实时监控灌溉设备作业情况[6] 航天育种成果 - 河源市种植5200亩"航紫5号"太空紫云英 鲜草产量较普通品种提升20%[16][20] - 太空紫云英根系具固氮功能 使每亩稻田化肥使用量减少20%-25%[22][24] - 采用太空紫云英种植的稻米品质显著提升 每亩增收超300元[24] 数字化管理平台 - 昆山市农情监测站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系统和小气候监测仪 农技人员可通过手机软件实时查看数据[11][13] - 东源县无人植保机日作业量达250-300亩 无人施肥机日完成400-450亩任务[27] - 2024年东源县无人农机服务覆盖3.2万亩农田 预计2025年将突破4万亩[26][29] 作物种植规模 - 山东省蔬菜春播面积1425万亩 已播种492万亩[9] - 东源县2025年计划种植2300亩航空稻和2900亩航天水稻制种[26] - 山东省麦田累计施肥2068万亩 占小麦总面积的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