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搜索文档
地产及物管行业周报:国新办会议推金融组合拳,下调LPR及公积金利率-2025051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1 1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房地产及物管“看好”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去年9月底“止跌回稳”仍是目前政策主基调,稳房价对房地产和消费至关重要,近期贸易战下我国强调扩内需应对,稳地产战略重要性提升,中央定调房地产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预计政策将进一步发力,包括房贷降息、加量好房子、优化收储、推进城改等,在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下,行业竞争格局将进一步优化,产品力房企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数据 - 新房成交量:上周34城周成交环比下降29%,一二线环比下降31%、三四线环比上升6%;5月34城月成交同比上升9%,一二线同比上升11%、三四线同比下降6% [3][5][7] - 二手房成交量:上周13城周成交环比-9%,5月成交同比+12% [3][12] - 新房库存:15城上周推盘49万平,可售面积环比-0.3%、去化月数环比下降0.8个月 [3][22] 行业政策和新闻跟踪 - 地产行业: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包括LPR下降10BP、PSL利率下降5BP、公积金利率下降25BP;上海成交4块宅地,2块溢价率超20%、2块底价成交,保利置业以42.41亿元竞得杨浦宅地 [4][27] - 物管行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国家标准《完整社区设施服务指南》 [31] 重点公司公告 - 地产公司:4月部分房企销售额有不同表现,如首开股份15亿元(-12%)、金地集团28亿元(-55%)等;1-4月销售额也有差异,如首开股份79亿元(-10%)、金地集团109亿元(-52%)等;华发股份和招商蛇口进行了股份回购 [34] - 物管公司:贝壳-W、招商积余、万物云、越秀服务等进行了股份回购 [37] 板块行情回顾 - 地产板块:SW房地产指数上涨0.41%,沪深300指数上涨2%,相对收益为-1.59%,板块表现弱于大市,排名第31位;个股涨跌幅排名前5位为亚太实业、南国置业等,后5位为滨江集团、新城控股等 [4][41] - 物管板块:物业管理板块个股平均上涨0.27%,沪深300指数上涨2%,相对收益为-1.74%,板块表现弱于大市;个股涨跌幅排名前5位为宋都服务、浦江中国等,后5位为建业新生活、佳源服务等 [4][48]
金融政策积极作为,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动力可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01:36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要求 [1] - 人民银行提出十项措施,包括降准降息等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政策,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1] - 政策旨在促进刚需和刚性改善需求,降低楼市门槛和交易成本,夯实止跌回稳局面 [1] 降准降息对楼市的影响 - 存款准备金率从6.6%降至6.2%,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银行对购房者和开发企业的贷款能力 [2] - 央行政策利率下调10个基点,预计带动LPR下行,按揭贷款利率相应下调 [2] - 五年期以上公积金首套房利率从2.85%降至2.6%,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拉开公积金与商贷利率差距,激发刚需和改善型购房动力 [2]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惠及专项借款、再贷款,PSL利率从2.25%降至2%,支持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项目 [2] 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金融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指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3] - 房地产新发展模式需要新的金融模式辅助,包括全口径资金监管制度,以应对存量时代的资金需求 [3] - 存量盘活需转向不动产现金流导向的投融资模式,告别大拆大建,转向综合整治、微改造等可持续现金流创造模式 [4] 金融政策对经济基本面的修复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增至8000亿,新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5000亿元,稳定就业、收入、消费等经济基本盘 [5] - 政策工具旨在夯实高质量发展确定性,为房地产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 [5]
法院首次召集聆讯顺利通过 旭辉(00884)经营修复稳步推进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08:44
债务重组进展 - 香港高等法院于4月23日作出颁令,公司计划在不晚于5月12日至28日期间开放债权人投票通道,并预计于6月3日召开债权人会议 [1] - 若重组方案在会议上获得通过,公司将于6月26日完成最终批准聆讯 [1] - 债权人会议的通知及相关计划文件将于5月12日前分发,债权人需立即采取行动保障权益 [1] - 自2022年11月启动境外债务重组以来,公司与债权人保持开放且建设性的沟通,历时近3年努力迎来曙光 [1] 债务规模与影响 - 公司境外债务本金规模为68.58亿美元,占24年末整体有息债务的55%,这一占比高于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 [2] - 重组完成后,公司整体债务规模将大幅下降,流动性压力显著缓解,资本结构持续改善 [2] 发展战略转型 - 公司董事局主席林中展望称,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加速转向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公司战略转型关键年 [2] - 公司将全面转向"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发展模式 [2] - 依托"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政策机遇及公司近20年形成的"全链条、全业态、全国化布局",积极寻求轻资产业务转型 [2]
每周精读 | 2025年一季度房企销售业TOP100、新增货值TOP100 发布(3.29-4.5)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4-06 09:12
文章核心观点 - 聚焦房地产行业多方面研究成果,探讨行业运行逻辑、变数及未来趋势,呈现2025年1 - 3月行业及企业相关情况 [1] 排行榜 - 2025年1 - 3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3月新房成交企稳同比微增3%,百强房企3月业绩环比增长68.8% [2] - 2025年1 - 3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3月土地市场成交量跌价升呈点状火热态势,预计重点城市土地热度维持,投资筑底,央国企保持核心城市拿地积极性 [2] 政策案例 - 南京“房七条”通过需求端、供给端、流通端协同发力,构建全链条政策体系激活改善需求 [4] 土拍逻辑 - 核心城市价值重估、政策精准调控、市场预期修复、企业理性投资构建新发展模式,使2025土拍高热具有必然性 [5] 年报点评 - 华发股份销售规模跻身TOP10,盈利稳健归母净利9.5亿元,保持“绿档”水平,融资成本降至5.22% [7] - 金地集团以现金流为首要任务,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36亿,短期偿债压力大,表外风险敞口需关注 [7] - 龙湖集团2025年负债规模压降至1400亿,运营及服务收入占比2028年有望过半 [8] - 建发国际积极补仓核心区位,2025年计划全口径销售额1500亿元,未来2 - 3年希望保持增长 [9] - 美的置业地产开发业务剥离,持续经营业务营收37.26亿,同比增长33% [10] - 万科地产新管理层上任,计提减值335.5亿元,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 [11] - 绿城中国2024年代建销售占比创新高,拿地权益升,结转毛利率回升,财务稳健,但2025年利润指标仍存压力 [12] 研报 市场行情 - 3月因供给放量、房企营销力度增加,迎来局部“小阳春”行情 [14] 土地市场 - 2025年3月土地市场延续缩量升温,月度溢价率重回2021年高位,政策驱动供地结构优化,投资预期改善促行业企稳 [15] - 2025年3月24 - 30日第13周土地供求规模环比显著增加,热度延续高位,重点城市监测供应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环比上升46%,同比下降10% [17] 企业月报 - 3月百强房企合约销售业绩环比增长68.9%,企业拿地聚焦核心城市优质地块,销售十强领跑一季度投资,单月融资总量环比回升,华润置地获约65亿元境外贷款,中国金茂取消区域架构,龙湖深港与广佛公司合并 [16]
行业透视|政策协同×热度传导:2025土拍高热必然性的三大逻辑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4-04 10:12
土地市场回暖特征 - 2025年一季度土地市场突破三年沉寂,溢价率大幅回暖,呈现"核心城市领跑、优质地块主导"特征,与2019-2021年高热不同 [2] - 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建面同比下降11.2%,但成交金额逆势增长17.6%,核心城市高溢价地块频现,如北京、上海22宗宅地中有7宗总价超50亿且溢价率普遍超10%,虹口区宅地溢价率达38% [4] - 杭州核心板块5日内两度刷新楼板价纪录,上海静安寺宅地楼板价达16万元/平方米成为全国单价地王 [4][9] 供给侧改革成效 - 土地供应持续收缩,2021年下半年至今年均下降22%,2025年1-2月全国土地成交建面0.88亿平方米低于新房成交1.07亿平方米 [5] - 供地质量提升,全国成交土地平均容积率连续14个月未超2.0,北京、杭州、成都宅地平均容积率低于1.6 [5] - 广东发行304亿专项债回收闲置土地,多地启动存量土地收储,预供地总建面同比下降47%但核心城市质量显著提升 [20] 需求侧政策突破 - 构建"好房子"标准体系降低容积率,4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和7.1% [9] - 核心城市稳市场政策加码,北上广深2025年发布5次以上政策涉及公积金优化、税费补贴等 [21] - 南京出台"房七条"后珠江路宅地拍出43.4%溢价率,成交价3.8万元/平方米,周边二手房挂牌价达6.5万元/平方米 [22] 区域分化与投资逻辑 - 一线城市平均溢价率17%,二线21%,三四线仅4%,北京海淀宅地溢价率25%,杭州蒋村宅地溢价115%,成都金融城宅地溢价106% [11][13] - 热度从京沪杭蓉扩散至宁波、济南、武汉等次核心城市,浑南区低密宅地溢价17.5%,楼板价7050元/平方米对应周边售价1.6万元/平方米 [16][17] - 房企投资意愿回升,百强房企新增土储货值同比增长17.8%,金额增长42.2%,头部国央企加速优化土储 [23] 行业长期趋势 - 土地市场从规模驱动转向质量驱动,核心城市价值重估与政策精准调控构建"总量可控、结构优化"新模式 [24] - 北京实施弹性供地(240-300公顷),上海闵行上新容积率1.01宅地对标10万元/平方米别墅售价,强化稀缺性 [20] - 企业端理性投资推动集中度提升,热度向销售端传导有望带动2025年行业企稳回升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