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泡沫
icon
搜索文档
买菜大妈一句话“说透”楼市本质?众人坦言:比许多专家看得透彻
搜狐财经· 2025-06-23 13:15
房地产市场需求与储蓄意愿 - 2022年中国老百姓新增存款达15万亿元 但61.8%的居民倾向"更多储蓄" 较上季度增长3.7个百分点 反映经济下行压力下的风险规避意愿 [3] - 新增存款主要流向富裕阶层 真正需要购房的低收入群体仍无力承担 购房需求被搁置 [3] 房价与市场供需矛盾 - 2022年12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均价16177元/平方米 二手住宅均价15876元/平方米 普通住宅总价150-250万元 首付门槛50-60万元 [3] - 96%家庭已拥有至少一套房产 41.5%拥有两套及以上 空置房达1.2亿套 可容纳3-4亿人 市场呈现"供远大于求"格局 [6] 房地产市场调整趋势 - 全国15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超10万套 包括杭州、重庆、天津等 显示投资客撤离迹象 [8] - 保障性住房体系将形成商品房、租赁房、共有产权房三大板块 分流商品房需求并抑制投机 [8] 行业核心矛盾 - 政策刺激与市场现实的背离:房价居高不下与居民购买力不足形成尖锐矛盾 [3][4] - 房地产金融属性弱化:投资炒房失去赚钱效应 市场回归居住属性成为长期趋势 [6][8]
事实证明,未来几年,楼市股市或将成为收割居民财富的两大利器
搜狐财经· 2025-06-23 13:01
房地产市场现状 - 我国居民投资渠道长期局限于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但近年来这两个市场成为吞噬居民财富的主要渠道 [1] - 2000-2022年房地产市场经历持续繁荣的"黄金时代",但当前泡沫破裂迹象明显,以上海为例,2022年400万元房产两年内缩水至265万元,跌幅超30% [1] - 二三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普遍20-25倍,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高达40倍,预示房价仍有较大下调空间 [1] 房地产泡沫破裂原因 - 房价长期暴涨透支未来增长潜力,居民债务杠杆攀升至极限 [1] - 供需失衡:新房和二手房供给远大于需求,导致房价持续承压 [3] - 市场信心崩塌:2022年以来全国房价持续下跌,房地产投资赚钱效应消失,投资者撤离加速房价下行 [3] A股市场困境 - A股市场30年来仅出现几次短暂牛市,多数投资者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人均亏损达5.4万元,预计2024年散户仍以亏损为主 [1][3] - 缺乏投资价值:多数上市公司无现金分红,市场沦为投机场所,投资者仅能通过追涨杀跌博取差价 [5] - 高发行价泡沫:新股发行PE普遍30-40倍,透支未来上涨空间,导致高开低走长期调整 [5] A股市场机制缺陷 - 投机资金主导:上涨依赖短期投机资金推动,获利后迅速撤离导致"牛短熊长" [5] - 健康牛市需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实体经济复苏及稳定现金分红支撑,才能吸引长期资金 [5]
房地产市场迎来“寒冬期”,为何房价还迟迟不降?黄奇帆说出实话
搜狐财经· 2025-05-17 23:26
房地产市场现状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数量达58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数量达63个 [2] - 2025年一季度全国百城住宅均价环比下降1.7%,同比下降3.8%,连续第九个季度环比下降 [2] - 开发商采取"买房送装修"、"买房送车位"、"买房零首付"等促销手段应对销售压力 [2] 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 地方政府、开发商和金融机构形成特殊利益联盟共同维持虚高房价 [4] - 开发商不愿大幅降价促销的原因包括:地方"限跌令"限制、担心前期购房者抗议、潜在购房者观望情绪加剧 [6] - 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全国超80%城市财政收入与土地出让金挂钩 [8] - 金融机构担忧房价大跌导致断供潮和开发商贷款违约风险 [8] 房地产市场结构性问题 - 国内住房总量过剩,住建部数据显示现有6亿栋房屋且每年新增千万套商品房 [10] - 房价收入比严重失衡,一线城市达40倍,二三线城市达20-25倍,远超国际7-8倍合理水平 [10] 政策建议方向 - 短期稳定房价避免剧烈波动,长期通过"时间换空间"实现软着陆 [12] - 开征房产税替代土地财政,增加炒房成本并建立地方新税源 [12] - 加大保障房供应力度解决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 [12]
日美为何刺破房产泡沫?2025中国楼市:核心区涨5%,三四线跌20%
搜狐财经· 2025-05-02 17:06
背景与泡沫形成 - 日本1985年《广场协议》后实施宽松货币政策,M2增速从8%提升至12%,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2] - 1986-1989年日本房价翻倍,东京房地产价值占全球总值五分之一,房价收入比从5倍飙升至12倍[2] - 1991年东京房价暴跌65%,"踩踏式抛售"持续三个月,制造业贷款占比大幅下跌[2] - 美国2001-2005年房贷宽松政策下,次级贷款激增,房价收入比从8.27倍升至9倍,部分城市房价翻倍[5] - 美联储2004-2006年17次加息后,2007年美国房价暴跌40%,次贷违约率达20%[5][10] 泡沫破裂影响 - 日本1990年代失业率升至5%,20家银行倒闭,经济陷入"失去的20年"[4] -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GDP萎缩4.3%,失业率达9.6%,房地美次贷亏损5000亿美元[5][10] - 日本房地产占GDP比重达20%时实体经济萎缩,1990年制造业投资下降30%[9] - 美国2006年房地产贷款占银行资产40%,挤压科技投资空间[9] 转型与产业调整 - 日本泡沫破裂后汽车和动漫产业崛起,2024年丰田利润达2万亿日元[12] - 美国科技投资成效显著,2024年苹果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科技研发占GDP3.5%[12] - 日本房地产占GDP比重降至1%,低于科技研发占比2.8%[12] 中国楼市现状 - 2025年中国核心区房价涨幅3%,三四线城市跌幅超10%,核心区成交量增15%[13] - 三四线城市挂牌量上涨32.6%,五一新政和房票政策利好刚需[13] - 核心区学区房和地铁房抗跌性强,等额本金贷款可节省20%-30%利息[13] 未来趋势与策略 - 2026年三四线房价或继续下跌,核心区仍上涨,房地产税扩展至20城[16] - 建议投资者转向REITs或养老地产,分散存款至国有银行[13][14] - 科技投资占GDP比重预计增至3%,需避免房地产泡沫拖累实体经济[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