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乡村
icon
搜索文档
拓展数字乡村建设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7-08 07:26
数字乡村政策规划 - 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 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提高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 [1] - 数字技术将强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 [1] - 需持续增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 通过数字技术缩小城乡差距 [1] 数字乡村建设现状 - 截至2024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达3.13亿人 "全农码"累计赋码22.76亿个 [1] - 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实现市县全覆盖 数字支付覆盖率提升 数字金融"无感授信"模式普及 [1] - 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达33.78万个 形成"寄递+农村电商+农特产品+农户"新业态 [1] 现存发展短板 - 基础数据资源体系不完善 涉农信息技术工具匮乏 农业数字技术应用范围有限 [2] - 第一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显著低于第二、三产业 [2] 政府与市场协同机制 - 需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制定区域特色化建设细则 [2] - 将加大财政倾斜 设立专项资金 重点投向数字基建与农民技能培训 [2] - 鼓励企业参与建设 重庆奉节县"电商+地头直播+农户"模式节省40%人力运输成本 [2] 数据要素开发与安全 - 将构建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 建设国家级大数据中心 打破数据孤岛 [3] - 河南镇平县通过数据共享提升农业效益 带动农文旅融合 [3] - 需对智慧农田控制系统等关键设施实施等级保护 建立网络安全应急机制 [3] 重点突破方向 - 聚焦数字乡村与粮食安全、农业转型、新型城镇化的衔接 [3] - 通过"县域统筹+村级落地"机制满足偏远地区、脱贫地区特殊需求 [3]
暨军民调研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7-04 10:29
食品安全监管 - 杭州百益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向城区学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配送服务 [1] - 强调优化竞价优选模式并强化执法监管以保障食品安全 [1] - 需建立全链条监管机制覆盖食材准入溯源、采购验收、加工制作、配送分发等环节 [1] 数字乡村与村域治理 - 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以"数字乡村"和"绿色发展"为支撑打造"和梅五治"村域治理品牌 [1] - 重点关注"智慧印章"数字应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农民增收情况 [1] - 强调通过制度引领、流程再造和技术革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1] 监督与整治工作 - 聚焦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监督 [2] - 利用大数据赋能公权力监督并突出制度补漏与执行 [2] - 通过"四督联动"凝聚监督合力靶向纠治顽瘴痼疾 [2]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br/>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辽宁日报· 2025-06-25 09:29
粮食与农产品稳产保供 - 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33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00亿斤左右,推广优良品种和高产集成技术 [2] - 稳定生猪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130万头以上,智能化升级改造畜禽规模养殖场不少于200个 [2] - 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76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000万亩,治理黑土区侵蚀沟227条 [3] - 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加强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支持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4] - 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0万亩,提升蔬菜等农产品供应能力,支持深远海渔业设施和海洋牧场建设 [6] 农业科技与装备 - 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增加农机报废更新机具种类,拓展人工智能、数据等技术应用场景 [4] - 强化气象为农服务,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完成葠窝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和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 [4] - 构建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网络,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 [4] 农村产业与农民增收 - 重点培育海参、人参、梅花鹿等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不少于50家 [10] - 改造升级县域电商直播基地不少于40个,建设乡镇集贸市场60个,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万立方米 [10] - 扩大农民经营性收入,发展特色种养、民宿、手工作坊等项目,建设特色农业县、工业强县和文旅强县 [11] - 推进家政兴农行动,加强劳务协作,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实施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 [11] 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 - 建设农村供水工程300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50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30座 [13] - 推进5G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改造农村危房4000户,建设村级为农服务站点81个 [13] - 建设县域医疗重点专科40个,提升村卫生室3500所,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4] - 新增农村垃圾收集设施1.4万个、转运设施14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0%以上 [15] 乡村治理与改革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推进农垦集团化和农场企业化 [25] - 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资保供机制,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5] - 培育乡村工匠,培训高素质农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等1万名以上,选派科技特派团(组)160个以上 [24] - 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加强"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 [22]
数字浪潮中的乡土回响(中国道路中国梦)
人民日报· 2025-06-23 06:04
数字乡村建设进展 - 村级服务平台已覆盖全国8.2万个村庄 为1600余万村民提供服务 [2] - 农村网民规模达3.13亿人 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推动服务升级和技术进步 [3] - 当前我国已实现"乡乡通5G 村村通宽带" 数字化建设重点转向解决实际问题和增进福祉 [2] 数字化工具应用场景 - 小程序帮助新疆叶城县维吾尔族小伙实现核桃产销对接 将产品卖往全国 [1] - 四川古蔺县村民通过线上平台反映通信杆损坏问题 不到两天完成全部更换 [1] - 广西万村篮球赛期间 平台协助筹集款项和组织后援 相关帖子浏览量达4万多次 [1] AI技术赋能农业 - 开发针对农村场景的"小耕"AI智能体 提供农事咨询如花生追肥时间建议 [2] - 在多地开设"给乡亲们的第一堂AI工具课" 累计培训超11万人次 [2] - AI结合实时气象数据给出的农事建议 被农民评价"比农技站还快" [2] 数字乡村发展挑战 - 需构建"人人会用 时时能用 普遍适用"的乡村AI服务体系 [3] - 需要加快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 产品和服务 [3] - 数字技术要成为村干部的"智能外脑"和村民的"种地帮手" [3]
中国电信山东公司:筑牢数字新基建基座 引领万兆光网新时代
齐鲁晚报· 2025-06-20 15:41
数字中国建设与山东电信发展 - 公司充分发挥网络强国建设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推动新一代云网技术与数字化应用深度融合,构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脊梁" [1] - 公司抢抓"新基建"机遇,以光网建设为核心构建覆盖城乡的全光网络体系,实现从"千兆时代"向"万兆时代"跨越 [3] 农村光网建设与乡村振兴 - 公司启动"基础网络规模大建设"工程,采用ODN3.0、预制光缆等技术构建"端到端"全光网架构,使用户端平均下载速率提升至1.2Gbps,时延降低至5毫秒以内 [4] - 公司构建"1+3+3+N"的"数智乡村"体系,已建成50余个示范点,智慧养老平台成功预警300余次健康风险 [6] - 经过五个月攻坚,行政村千兆光网覆盖率达90%以上,支撑乡村教育、电商发展和"平安乡村"建设 [7] 万兆光网升级与技术创新 - 公司在济南、青岛等地完成50G-PON万兆网络升级改造,实测单用户下行带宽突破9700M,达到千兆网络传输速率的10倍 [9] - 采用FTTR+WiFi7技术实现全屋微米级信号覆盖,支持8K超清直播、VR/AR互动等智慧家庭场景 [10] - 在工业生产领域开展万兆工厂场景试点,支撑设备间实时高速数据交互,推动生产智能化 [10] - 在智慧教育场景开展万兆网络试点,满足校园网络大带宽、高并发、低时延需求 [10] 公司战略与社会责任 - 公司从"村村通宽带"到"户户享千兆",以光网和数智技术助推山东数字经济腾飞 [12]
赋能新农村 畅享新出行——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首站暨江苏如皋站启幕
经济观察报· 2025-06-17 11:24
活动概况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首站活动在江苏如皋启动,主题为"赋能新农村,畅享新出行",融合自然美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2][11] - 活动由工信部、发改委等五部委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机构牵头实施,江苏省及如皋市地方政府联合承办 [4][11] - 现场展出190余辆新能源汽车,覆盖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全场景,配套充电桩、金融维保服务形成"购车—用车"全链条生态 [13]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如皋市积极推动氢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建设中瑞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形成以斯堪尼亚、势加透博为代表的六大特色产业 [15] - 如皋入选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市,加快城乡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15] -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已覆盖所有乡镇,成为全国消费大省和示范标杆 [18] 市场成效与趋势 - 2020年启动下乡活动以来,累计发布10批推荐车型目录共500余款,目录内车型销量近1500万辆 [16] - 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搭建"线上下单—线下交付—售后跟进"服务闭环 [11] - 创新"汽车+非遗+科技"跨界模式,通过非遗市集、3C展销区推动新能源普及与乡村文化科技融合 [13] 产业链布局 - 活动覆盖整车制造、充电基建、销售服务、能源供应全产业链环节 [19]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分别发布乡村消费市场、充电桩建设专题报告 [21] - 东风、理想、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代表及中石化、南通交投等桩企代表参与发言 [23][25]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数字”红利润泽八桂乡村 智慧赋能绘就振兴画卷
央广网· 2025-06-14 13:34
数字乡村建设与文创产业发展 - 富川瑶族自治县通过"文创+直播"模式推动瑶族特色文创产品销售 文创产品包括扎染瑶族耳饰、瑶风镜子、瑶锦冰箱贴等纯手工制品 直播带货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2][4][5] - 返乡创业者利用新媒体展示传统工艺 如陈照文工作室通过慢直播呈现瑶锦织造过程 计划结合短视频吸引年轻观众 [5] - 富川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 2020年以来电子商务交易额累计达56.69亿元 连续四年突破十亿元 [7]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转型 - 富川农产品产业园电商孵化中心开展"新农人"培训 农民通过直播推广脐橙、特色美食和山水风情 形成"村播+"创新模式 [7] - 广西"数商兴农"行动成效显著 2024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9%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14.1% 新增2048个农产品网店和513个县域电商企业 [9] - 广西带货主播超7000名 累计直播127.3万场 同比增长33.7% [9] 智慧农业实践与效益 - 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投资1.07亿元 采用物联网系统实现远程管理 产量比露天种植稳定增长40%-50% [10][12] - 基地规划建设80个大棚 已试种近40个品种 产品销往广东、湖南等地 通过"五金"模式带动农民增收 [12][14] - 2024年基地带动农民打工超1.5万人次 创造230万元收入 扶持10多个致富带头人 [14] 广西农业现代化进展 - 广西设施农业年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 智能化农业项目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变革 [15] - 智能大棚技术解决作物依赖天气问题 实现全年稳定供应 对保障"菜篮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2][14]
筑牢数字乡村建设底座
经济日报· 2025-06-07 05:43
数字乡村政策规划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方向,旨在通过新要素激活农村主体、要素和市场,改变农业生产、治理和生活方式[1] - 政策目标包括2025年实现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提高、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1] - 我国已构建数字乡村建设框架,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通5G行政村占比超90%[1] 数字乡村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12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67.4%,涌现"透明农场""数字花卉""电商+网红"等数字化应用场景[2] - 东西部协作模式成效显著,如杭州余杭区通过技术、人才、资源输出支持四川苍溪县数字乡村建设[2] - 政务服务、教育、医疗等数字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数字乡村"一张图"智治模式逐步普及[2] 基础设施与农民赋能 - 需强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重点提升网络与信息服务供给水平,推动传统设施数字化升级及数据平台互联互通[3] - 涉农数据资源将助力智慧农业发展、乡村新业态壮大及治理效能提升,需探索适合乡村特点的可持续建设模式[3] - 通过优化数字资源供给、加强培训降低应用门槛,培育数字新农人,形成供需适配的良性循环[3]
沂蒙山有个“数字桃花源”:联通AI让小山村C位出道
齐鲁晚报· 2025-06-06 11:44
AI赋能乡村数字化转型 - 2024年大上峪村电商销售额突破2036万元,黄桃溢价超300%,游客量达4.2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连年上涨[1] - 山东联通通过铺设千兆光纤网络和部署AI感知系统,实现网速从几兆跃升至千兆,为智慧农业奠定基础[3] - 全村3700亩桃园部署1260个物联网传感器,AI模型实时分析气象土壤数据,黄桃优果率从65%跃升至91%,农资浪费降低18%,亩均增收上千元[4] AI驱动农业产业链升级 - 区块链溯源系统采集97类生产数据,生成不可篡改的数字档案,支撑品牌溢价300%[6] - AI视觉分拣系统以0.1秒/颗速度检测桃子,糖度误差≤0.5°,果径分级精度98%,商品化率从35%提升至89%,损耗率从23%降至7%[7] - 配套预冷库和真空包装线延长保鲜期5天,实现长三角18小时配送,带动62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8万元[7] AI助力农产品营销创新 - 农业直播AI培训培育12名新农人,"沂蒙二姐"系列视频播放量超500万,带动果园增收9.8万元[9] - "365天生长慢直播"实现286棵桃树3小时售罄,单棵最高拍出3888元,全村23家抖音店铺创造26个就业岗位[9] - 5G+8K多机位直播吸引132万网友观看,智能打卡点生成2800份个性化游记,社交平台话题阅读量破亿[12] AI守护乡村生态安全 - 无人机搭载双光热成像仪自动巡航16公里林区,AI模型实时分析火险,响应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8分钟[11] - 2024年累计预警37次,拦截3起重大隐患,护林成本下降65%,监控盲区彻底清零[11] - 智慧消防站结合气象数据和历史火点库,实现林火防控效率提升80%[1][11] AI激活乡村文旅产业 - AI生成超千份个性化游玩路线,实现错峰游玩,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5天增至3天[12] - 村级民宿入住率达95%,桃花酥等衍生品贡献37%营收,全村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万元,较改造前增长18倍[12] - 数字技术推动青壮年返乡创业率提升至29%,形成"白天采摘、夜间带货"的新农忙模式[13]
多措并举打造智慧农业好前景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0
智慧农业发展趋势 - 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是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重要体现 [1] - 全球主要经济体加速布局智慧农业,如德国推进智慧养殖技术、荷兰深耕智能温室农业、日本发力小型智能装备研发 [1] - 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87.7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00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约15% [1] - 中央和地方政策支持智慧农业发展,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 [1] 智慧农业面临的挑战 - 中国农业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数据质量不高、智能技术普及率较低 [2] - 需要完善智慧农业支撑体系,包括政策顶层设计、金融服务体系、人才保障等 [2] 智慧农业数据体系建设 - 需要深化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整合,制定统一的农业数据采集传输标准,拓宽遥感、物联网、互联网等多元数据采集渠道 [3] - 加快构建跨层级跨业务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嵌入智能分析与动态风险评估模型 [3] -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李家坑村通过"田间智慧农业系统"智能调节灌溉量与施肥比例,提升农业作业精度和效率 [3] - 借鉴浙江"乡村大脑"数据平台模式,统一数据格式、语言体系,打通"数据孤岛" [3] 智慧农业发展路径 - 北方平原地区聚焦"无人化农场"建设,推进大型农机智能化改造,如北大荒集团建成16个无人驾驶示范农场,农机年自主作业面积达1.3万亩次 [4] - 南方山区丘陵地区侧重小面积农田精细化管理,推广适配山地的小型智能农机,如重庆伏羲农场的"鸿鹄T70"农机 [4] - 探索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培育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提升智慧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