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输出

搜索文档
传媒行业半年度策略:多主线布局,攻守兼备
中原证券· 2025-06-19 17:18
报告核心观点 - 传媒板块近一年表现优异跑赢大盘,2025Q1业绩改善,建议围绕游戏、IP衍生品、出版三条主线布局 [6] - 游戏基本面与政策面共振,AI有望提振估值;IP衍生品文化新消费市场崛起;出版教材教辅需求稳固,高股息标的长期收益优异 [6] - 建议关注恺英网络、完美世界等公司 [6] 行情回顾 近一年表现优异,涨幅明显跑赢大盘 - 截至2025年6月13日,中信传媒指数近一年涨36.04%,跑赢沪深300等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第4 [10] - 走势先抑后扬,2024Q3回撤,2024Q4后因多种因素上涨 [11] - 子板块表现分化,互联网广告营销等涨幅居前,传媒板块当前估值历史分位数77.80% [15][16] 2024业绩下滑,2025Q1复苏显著 - 2024年传媒板块营收稳定但利润下滑,主要因税收政策、公允价值变动、其他收益基数效应 [17][19] - 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影视和游戏板块靠优质内容拉动,出版靠所得税优惠,广电和互联网媒体有下行压力 [20][22][27] 游戏:基本面与政策面共振,AI有望提振估值 游戏市场稳健增长,基本面稳固 - 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规模、用户规模、ARPU值创历史新高,2025年1 - 4月增速高,预计全年延续 [29][34] - 年轻用户群体增加,消费意愿和ARPU值有增长动力,推动市场增长 [35] 海外竞争力持续提升,游戏出海战略坚定 - 2024年国产自研游戏出海重回正增长并创新高,2025年1 - 4月延续高增长 [39] - 中国游戏企业在海外竞争力提升,出海战略将持续推进,动力来自挖掘海外空间和积累经验 [42][48] 政策与基本面共振,打造文化输出新范式 - 国内游戏版号发放数量扩容,节奏更稳定,有利于游戏上线和产业发展 [49] -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表明政府重视可带动产业发展,中国也有相关战略和政策支持游戏产业 [52][54] - 游戏产业经济、文化、科技价值高,未来有望加强实力和海外竞争力 [63][64] AI + 游戏趋势明朗,应用空间广阔 - AI在游戏产业应用前景广,目前渗透率高,在玩法创新、NPC智能化、关卡设计等方面有应用 [65][67][70] - AI可辅助游戏研发环节提升效率,多家公司推出相关工具或解决方案 [76][79][81] IP衍生品:文化新消费市场崛起 IP衍生品消费市场增长强势 - 全球和中国IP衍生品市场规模增长,中国增速高于全球,IP玩具和其他衍生品增长快 [84][85][89] - 国内IP衍生品消费需求旺盛,相关公司业绩增速高于消费指数和社零总额 [92] - IP是产业链核心,不同公司对产业链覆盖情况不同,各环节有不同特点 [93][94][98] 情绪消费蕴藏机遇,未来空间广阔 - 随着消费群体代际和结构变化,以IP衍生品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将持续旺盛 [6] 出版:教材教辅需求稳固,高股息标的长期收益优异 图书市场回暖,需求弹性有望改善 - 2025Q1图书市场需求回升,出版板块业绩平稳,盈利质量好,估值水平低 [6][27] 免税政策回归,释放利润弹性 - 出版板块受益于所得税优惠政策延续 [27] 盈利质量好,估值水平低,长期收益高 - 建议关注低估值、高分红、高股息国有出版公司,部分公司近三年平均股息率超5% [6] 拥抱AI技术浪潮,积极布局研学赛道 - 多家国有出版公司推进基于AI的数字化转型,探索新业态,同时布局研学赛道 [6]
让中国科技“点亮”中国故事(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科技赋能文化表达 - 中国故事通过《哪吒之魔童闹海》《唐宫夜宴》等作品展现"中国式浪漫",并借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科技含量"[1]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首设人工智能展区,机器人表演成为焦点,日本大阪世博会的"AI孙悟空"通过讯飞星火大模型实现多语言互动[1] - 大模型、虚拟现实、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博体验,如《黑神话:悟空》激活传统文化叙事的感召力[1] 科技传递理念与精神 - 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运用互动装置、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生动呈现"天人合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2] - 科技赋能的"体验式叙事"有助于消弭文明理解鸿沟,增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情感共鸣[2] 表达范式转型 - 国产游戏、虚拟数字人、元宇宙等新兴载体以年轻人熟悉的语态讲述中国故事,如非遗技艺在虚拟世界焕发新生、汉服文化通过直播风靡全球[3] - 从"文化输出"到"情感共鸣"的范式转变,为中国国际形象塑造注入新动能,如国风音乐在短视频平台广为传唱[3] 科技自身作为中国故事 - DeepSeek、春晚机器人表演、亚冬会100%绿电供应等创新成果展现中国科技实力[4] - 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故事与技术创新成果共同构成中国故事的组成部分[4] 未来发展趋势 - 前沿科技普及将让更多普通人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形式更加多元化[4] - 科技助力中国故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更广,如通过个性化表达激发情感共鸣[4]
你以为只有LABUBU?泡泡玛特13个破亿IP揭秘
36氪· 2025-06-18 19:58
泡泡玛特核心业务表现 - 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IP 2024年收入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成为品牌增长引擎 [7] - 其他三大核心IP MOLLY、SKULLPANDA、CRYBABY营收均突破10亿元,四大IP共同支撑高增长 [7] - MOLLY通过迪士尼联名等系列化运营,2024年贡献营收20.9亿元,保持潮玩圈元老地位 [8] - SKULLPANDA "温度"系列累计销量超79.1万套,CRYBABY收入11.65亿元(同比增长1537.2%) [11] - DIMOO实现收入9.0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7.0%,成为13个营收破亿IP之一 [11] 全球化扩张成果 - 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达38.9% [18] - 东南亚市场营收24.0亿元(占比47.4%),增速达619.1% [18] - 北美市场营收7.2亿元(增速556.9%),LABUBU系列4月在欧美销量同比暴涨8倍和5倍 [18][19] - 产品在俄罗斯引发走私现象(查获282盒),欧美出现黄牛抢货和明星带货现象 [2][5] - AliExpress平台LABUBU搜索量升至Top1,全球近百个国家覆盖 [20] IP运营方法论 - 每个IP构建独立世界观:SKULLPANDA走超现实主义,CRYBABY主打情绪治愈,DIMOO传递陪伴感 [11] - 通过跨界合作(如迪士尼联名)持续丰富IP故事线,保持粉丝期待 [8] - 推出实体杂志《play/GROUND》(售价39.9元)拓展时尚内容生态,初刊以"社交"为主题 [11][15] - IP开发始于2016年MOLLY签约,形成持续孵化能力,LABUBU爆火具有必然性 [7][11] 财务数据亮点 - 2024年总营收130.4亿元,较2023年63.0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20] - 毛利率提升至66.8%(2023年为61.3%),经营溢利达41.5亿元 [20] - 经调整纯利率26.1%,较2023年18.9%显著优化 [20] 行业定位与影响 - 公司被视为"港股新消费三朵金花",股价从2022年8.65港元回升至283港元 [16] - 成功打破"盲盒=博彩"质疑,证明IP价值驱动的商业模式 [15][16] - 成为中国文化输出代表案例,被《福布斯》评价为"能打破文化壁垒的IP" [18] - 形成区别于传统玩具的潮玩文化定位,强调无功能性的艺术表达属性 [2]
科技、文化、绿色“三重奏”重构“中国香”
消费日报网· 2025-06-18 10:44
行业与公司创新成果 - 公司自主研发的"留香百时香氛蜡烛"与"三彩系列艺术香氛"入选第十批、第十一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轻工)》,该指南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行业协会编制,自2016年起共发布11批、入选产品914个,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科技创新与品质升级 [1] - "留香百时香氛蜡烛"采用乳木果蜡专利技术,以可再生植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石蜡,碳排放量降至传统蜡烛的7.8%,燃烧时长突破百小时,远超行业平均50小时水平,并实现香气稳定释放,填补国内乳木果蜡烛工艺空白,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2] - 三彩系列艺术香氛将唐代三彩陶瓷"立线"工艺与现代香氛容器结合,融合东方美学与西方调香技术,产品登陆全球100多个国家,成为文化输出载体 [5][6] 绿色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公司通过乳木果蜡专利技术、咖啡蜡杯(咖啡残渣再利用)、冷干成型水泥容器(降低能耗)等创新实现环保与实用双赢,其中"道法自然"系列获中国香氛香水行业金桂奖银奖 [3] - 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制定供应商绿色标准(如FSC认证包装材料),核算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优先选用食品接触级配件及天然扩散材料(藤条、秸秆等),带动上下游共同升级 [4] - 建立严于国际标准的企业产品安全标准(Q/DDLT 002—2022),在有害物质检出等关键指标上超越IFRA要求,牵头制定《蜡烛术语》等11项国家及团体标准,强化行业规范化 [9] 全球化战略与研发体系 - 公司产品覆盖全球101个国家,创立祝安香氛(Aroma Naturals)、Home Lights等品牌,针对不同市场注册十余个商标,2017年启动品牌化战略后影响力持续提升 [6] - 构建横跨欧亚的研发体系:中国大连研发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德国技术中心(精密制造)、法国创香中心(调香资源),形成"全球视野+本土特色"的产品开发模式 [7] - 2024年在伦敦设立全球品牌营销中心,与迪士尼、环球音乐等IP合作开拓新兴香氛品类,同时将国际品牌引入中国市场 [8] 技术研发与市场竞争力 - 香氛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20%,公司两年内申请技术专利80余项、外观设计专利70余项,完成产业化创新项目1200余个,形成"需求捕捉—技术破壁—标准引领"发展路径 [9] - 全球香氛市场呈欧洲(传统优势)、美国(现代代表)、中国(创新三甲)三分格局,中国产量超全球半数,公司通过科技与文化双驱动突破欧美主导领域 [6][9]
618淘天潮玩行业成交规模蝉联第一:市场份额占7成,增长30.7%
环球网资讯· 2025-06-13 18:17
行业增长与市场表现 - 天猫618期间玩具潮玩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截至6月12日已有6个商家破亿 近百个商家破千万 16款单品破千万 近800个单品破百万 超2400家店铺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 破亿商家数与破千万单品数已超越去年618全周期 [1] - 第三方数据显示淘天潮玩行业市占率高达70% 是第二名的近3倍 5月模玩/动漫/周边类目同比增长30.7% 其中盲盒、手办等趋势品类暴涨71.5% [4][6] - 平台连续多年在GMV和人群规模实现高速增长 被公认为潮玩"第一平台" 品牌战略制定重要参考 [12] 国潮IP与文化输出 - "国谷"成交规模与增速全面超越"日谷" 衍生周边从展示型向实用化转变 天猫618期间约2000个IP上新超20万款周边 叠纸心意上新当天破亿成为行业首个破亿店铺 [7] - 国产IP衍生品海外订单同比三位数增长 游戏电竞周边同比增长80% 截至6月8日产生超10个千万级单品 最高单条链接成交近7000万 [7][8] - 影视与明星周边增长迅猛 明星原创OC形象店铺"周可可旗舰店"上新当日破千万 《永夜星河》单日搜索超30万 《藏海传》相关搜索单日达20万次 [8] 细分品类表现 - EDC玩具成交规模突破1.5亿 18-24岁消费者增速极快 618期间成交同比增超4倍 单价1500元以上高端EDC同比增长112% 客单价环比4月翻倍 [10][12] - "娃圈"商品成交同比增超50% 女性消费者占比超80% 新客占70% LABUBU衍生品搜索量超50万次 成交环比增长100% [10] - 爆款盲盒上架秒空被称为"塑料茅台" 老铁匠嘉年华MEGA磁力轮盘开售30分钟破百万 成为EDC类目首个百万单品 [1][10][12]
流媒体时代,中国动漫如何向日本学习?
环球时报· 2025-06-10 06:29
日本动漫产业现状 - 2023年日本动漫全球创收198亿美元,周边销量是流媒体营收的3倍 [1] - 日本政府将动漫产业提升至"战略意义"高度,认定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 [1] - 日本庞大的漫画作品库中仅小部分被改编成动画,显示行业仍有快速增长空间 [1] 日本动漫的全球影响力 - 日本动漫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审美风格受到全球Z世代青睐,成为文化认同的一部分 [2] - 日本动漫通过数十年积累在全球引发共鸣,为日本文化辨识度奠定根基 [1] - 美国奥运选手诺亚·莱尔斯模仿《龙珠Z》"龟派气功"姿势,显示文化输出影响力 [2] 行业面临的挑战 - 日本创作者待遇普遍低于外国同行,传统"制片委员会模式"亟需改革 [2] - 中国、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在内容制作上加大投入,威胁日本优势地位 [2] - 中国《哪吒2》全球票房超20亿美元,显示亚洲市场竞争加剧 [2]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 - 中国动漫产业正处在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转折点 [2] - 中国拥有《山海经》《封神演义》等东方美学IP资源和技术创新优势 [2]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流媒体市场和人口基数,提供日本难以企及的试错空间 [2] 文化输出战略 - 日本将动漫定位为"国家战略资产",中国需构建文化自信发展体系 [2] - 中国需要整合影视制作、流媒体平台和政府机构,制定统一发展战略 [2] - 中国需将五千年文明转化为当代青年热爱的文化符号,提升软实力 [2]
21社论丨科技与文化正在让中国变得“更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02:15
新消费趋势 - 消费行为从"功能需求"转向"情绪价值",年轻人更重视精神体验而非性价比 [1] - 文化性成为新消费突出特征,国潮、汉服、游戏及影视作品体现中华美学价值认同 [1] - 老铺黄金通过"宫廷古法制金"将黄金作为传统吉祥符号载体,花西子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 [1] 代表性企业与IP经济 - 泡泡玛特潮玩IP(如Labubu)被摩根大通预测为比肩Hello Kitty的全球超级IP [2] - 蜜雪冰城打造"雪王"IP,结合新茶饮与精神消费,推出主题曲及动画片《雪王驾到》 [2] - 2024年全球收入前十手机游戏中四款来自中国,《原神》年收入超10亿美元 [2] - 《黑神话:悟空》海外玩家占比达30%,总玩家超2500万 [2] 国际化与文化输出 -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IP经济企业成为国际连锁品牌 [2] - 小红书、TikTok成为中国文化出海平台,海外用户关注中国美学、美食及价值观 [2] - 中国微短剧在东盟、拉美等地区流行 [2] 技术与文化融合 - 华为、大疆、比亚迪等技术领先企业融入中国审美提升产品魅力 [3] - 《流浪地球》《黑神话:悟空》《哪吒》等作品依赖虚拟技术实现文化创新 [3] - AIGC+艺术创作、数字技术+文物保护等技术应用释放文化乘数效应 [3] 国家软实力提升 - 英国《经济学人》评价中国在科技、游戏及文化输出领域成果斐然 [3] - 全球软实力指数显示中国从2021年第8位跃升至2025年第2位,仅次于美国 [3] 行业变革与战略意义 - 新消费是技术、文化与消费创新互动的结果,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4] - 满足精神消费需求的同时推动中国软实力崛起,成为全球叙事转变的一部分 [4]
镶牙、隆臀、改肤色…欧美人魔改Labubu停不下来,山寨Lafufu也来蹭热度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5-27 13:17
核心观点 - 中国泡泡玛特旗下Labubu毛绒玩具在欧美市场引发狂热投机热潮,形成文化输出与商业逻辑重构现象 [1][2] - 该现象本质是消费心理学、社交媒体算法与文化输出的三重叠加效应 [36] 市场表现 - TikTok上Labubu标签浏览量达数千万次,形成病毒式传播 [3] - 线下销售出现秒罄现象,转售价达零售价2-3倍,限量版在StockX平台炒至数百美元 [5] - 抢购引发治安事件导致英国实体店暂停销售 [7] 产品特性 - 香港艺术家龙嘉星2015年原创设计,2019年与泡泡玛特合作实现量产 [10] - 盲盒机制结合限量发售/联名款策略,创造赌博式消费体验 [12] - 产品兼具收藏价值与时尚符号属性,成为欧美"口红效应"典型载体 [13][14] 用户行为 - 欧美玩家发展出睫毛改造/BBL翘臀手术/镶牙钻等魔改文化 [16][18][23] - 改造视频在社媒获数百万播放量,形成恐怖谷效应仿妆风潮 [25][30] - 山寨版"Lafufu"以0.46美元低价流通,形成审丑亚文化 [34][35] 行业影响 - 体现全球消费市场规则重构,展示文化输出的双向创新路径 [36] - 对比迪士尼玲娜贝儿汉服改造案例,显示IP本土化改造的商业潜力 [36]
从内容猎奇到文化共振 国产剧探寻全球叙事
北京商报· 2025-05-25 22:33
中国剧集出海核心观点 - 中国剧集通过本土化改编、精准营销、全球平台矩阵实现从文化输出到全球共振的质变飞跃 [1] - 行业以"悬疑破圈+古装美学+短剧快攻"组合拳在欧美斩获73%好评率、中东创宗教融合剧62%复购率 [1] - 区块链存证技术拦截1.2亿次非法传播应对年损50亿元的盗版黑产 [1] 差异化市场策略 - 《漫长的季节》获Netflix播出版权后IMDb评分8.7分、烂番茄新鲜度89%,并斩获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3] - 《甄嬛传》Netflix版单集点击量突破800万次,YouTube累计观看量超2.8亿次 [4] - 《陈情令》全球播放量68亿次,衍生品销售额超2亿元,WeTV东南亚新增用户同比提升180% [4] 题材多元化突破 - 早期依赖古装剧如《甄嬛传》,现拓展至仙侠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苍兰诀》构建东方情感表达 [6] - 现实题材《山海情》《人世间》通过普遍人性描写实现海外观众从猎奇向共情的转变 [7] - 行业教授指出成功剧集需抓住普遍情感需求,翻拍出海证明故事文本可被国际接受 [7] 技术赋能与文化挑战 - 80%出海影视作品遭遇盗版侵权,《狂飙》上线48小时非法播放量破亿次 [8] - AI翻译与5G技术将提升译制效率,需建立专业翻译团队突破文化壁垒 [9] - 需在全球化语境中寻找情感公约数,东南亚市场持续深耕同时开拓欧美市场 [9]
Hi,我是东方爱情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7:36
作 者丨喻淑琴 编 辑丨杜弘禹 李振 听说,最近全世界的舌尖都在呼唤我的名字? 听说,有人想用我替代情人节玫瑰? 听说,我的出场能让国际贸易都漾起荔影甜香? 没错!我就是那颗让苏轼"日啖三百颗"的岭南奇珍,也是穿越三千年时空的东方浪漫信使—— 广东荔枝,AKA"东方爱情果"。 今天,在中国这个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博会现场,面对中外嘉宾,我想以这颗红 果为引, 与 您 共 话 其 中 的 十 重 诗 意 、 千 年 美 学 , 以 及 它 的 硬 核 出 海 传 奇 , 向 世 界 郑 重 递 出 "东方爱情果" 这张镌刻着岭南千年文脉的 "甜蜜名片"。 为什么说我是东方爱情的终极答案? 玫瑰只会说"我爱你"?巧克力只会融化甜蜜?钻石只能衡量永恒? 东方人的爱情远比这丰富和隽永—— "不辞长作岭南人",是苦涩中的坚守; "一骑红尘妃子笑",化作为爱奔赴的炽热; 潮汕 "五娘投荔",成为冲破世俗的勇气。 剥开我的外壳,你会触摸到十重爱的温度: 甜蜜之爱 不管是在"荔尽一生,枝爱一人"的誓言里,还是在"枝头双荔、连理之果"的寓意中,当《新荔 枝四绝》的"甘露凝冰"融于舌尖,显露出爱情最本真的模样——入口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