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保险

搜索文档
聚焦“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 中国人保健康长期医疗险全新升级
财富在线· 2025-06-23 17:28
政策背景与行业方向 -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扩大覆盖面并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 [1] - 国家医保局实施DRG新规,商业医疗险作为基本医保补充迎来发展前景,尤其需解决重大疾病患者的高昂医疗费用问题 [2] - 政策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从"事后报销"向全周期健康管理转型 [5] 公司产品升级核心举措 医疗服务网络扩容 - 肿瘤治疗领域新增9地质子重离子治疗机构,尖端放疗技术可及性提升至10倍(原仅1家) [3] - 覆盖340家医院国际特需部及121家高端私立医院,突破传统百万医疗险仅限公立医院普通部的限制 [3] - 中老年产品增设"重度恶性肿瘤先进医院保险金",直连优质资源解决三甲医院"住院难"问题 [3] 药械保障升级 - 先进药械清单从202种扩展至1501种,覆盖2024年国家药监全部新药及大湾区、博鳌特许药械 [4] - 院内外购买符合条件药械均可0免赔额、最高100%报销,解决DRG付费下医院药品供应受限问题 [4] - 政策支持大湾区及博鳌药械覆盖,实现"境内海外同步治疗"可能性 [4] 续保与赔付机制 - 一般医疗保证续保20年,癌症及11种心血管疾病终身保证续保 [4] - 分段报销设计:医保后年自费1万元内报30%,超1万元部分100%报销,癌症及心血管疾病全额报销 [4] - 30岁女性月保费34元可获最高400万元保障 [4] 健康管理服务深化 - 新增"家庭医生"模块,提供7×24小时在线问诊、慢性病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5] - 健康管理服务从10项升级至包含全周期管理功能 [5]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产品升级精准对接DRG/DIP改革方向,将保障缺口转化为创新点,推动行业向"高端医疗普惠化、健康保障终身化"发展 [6] - 公司定位从"医保破冰者"升级为"健康生态构建者",践行"建设世界一流保险金融集团"目标 [6] - 通过金融创新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发展动力 [6]
广东国寿惠民保三年赔付15.92亿 打造湾区普惠保险样本|保险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21:16
普惠金融与普惠保险概述 - 普惠金融旨在为中小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提供可负担的金融服务 [1] - 普惠保险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满足多层次保障需求和引领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1] - 广东省作为经济总量领跑全国的省份,是普惠金融需求热土和创新实践高地 [1] 普惠保险政策发展 -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2] - 2016年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发挥保险公司保障优势 [2] - 2023年10月国务院明确农业保险、普惠型人身保险及养老保险为普惠保险三大基本领域 [2] - 2024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计划五年内建成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 [3] 广东国寿普惠保险业务实践 - 2024年广东国寿总保费648亿元,为超1亿客户提供26.66万亿元保障,赔付50亿元 [5] - 覆盖1388万老年人、114万适龄妇女、203万计生家庭成员,提供2.12万亿元风险保障,累计赔付4.15亿元 [5] - 健康险业务为936万客户提供5.7万亿元保障,赔付24.5亿元 [5] - 小微企业保障项目覆盖4.3万家企业、400万人,保费3.81亿元,赔付超2.5亿元 [5] - "银龄安康行动"覆盖92%老年人,较开办之初增长77个百分点,累计赔付23亿元 [5] - 组建2800人民生服务专员队伍,开设老年人理赔绿色通道,累计提供5.3万人次上门服务 [6]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 - 近三年为广东17地市超3500万人提供保障,累计赔付155.72万人次、15.92亿元 [7] - 打造广州"穗岁康"、珠海"大爱无疆"、江门"邑康保"等品牌矩阵 [7] - 珠海"大爱无疆"累计投保590万人次,2024年覆盖率45.78%,累计赔付7.74亿元,个人最高赔付133.2万元 [7] - "爱健康"行动累计动员30万人参与癌症筛查,发现2万例高风险案例,确诊145例癌症,节省医疗费用4200万元 [8] 多元化普惠保障计划 - 推出"她健康•粤幸福"、"仁军保"退役军人帮扶、"暖新计划"、"爱童行"等专项计划 [8] - 佛山"宝宝托护险"护航计划等覆盖多元人群需求 [8]
广覆盖、低保费,普惠保险如何更好保障民生、健康发展?
新华社· 2025-06-13 11:38
普惠保险发展现状 - 保险行业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普惠保险项目,提供买得到、买得起的保险服务,助力民生保障[1] - 全国多地推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具有政府指导、投保门槛低、保费低、保额高的特点[2] - 2024年中国人寿新增承保老年群体1.4亿人次,乡村人口人身保险新增承保2.7亿人次、赔付463万人次158亿元,学生群体保险惠及超7000万少年儿童[3] 普惠保险覆盖范围 - "穗岁康"等产品不限既往症、不限年龄,自费药品报销不限病种范围,实现低门槛、广覆盖[2] - 江门市"银龄安康"项目全面覆盖60周岁以上老人,累计赔付12.8万人次,赔付金额超1.16亿元[4] - 保险公司通过智能投保、全流程无人工理赔等技术提高效率,2024年智能化审核赔案超1700万件,个人线上理赔使用率96.7%[7] 普惠保险定价机制 - 多地"惠民保"年保费在200元左右,特定人群产品年保费不足50元[4] - 浙江省要求"浙里惠民保"资金赔付率达90%以上,珠海市"大爱无疆"项目运行成本不超过总保费的8%[5] - 保险公司通过科技赋能降低运营成本,确保普惠保险"买得起"[4] 普惠保险可持续发展 - 面临"死亡螺旋"风险,即健康人群退出导致高赔付人群比例上升[8] - 珠海国寿通过癌症筛查等附加服务增强产品吸引力,4年多累计动员28万人参与筛查,发现1万例高风险案例[8] - 多地"惠民保"实施补充赔付机制,如绍兴"越惠保"对报销不足100元的补足至100元,广州"穗岁康"计划开展"二次补偿"[9] 普惠保险运营模式 - 采取政保合作模式,由政府指导、保险机构运作[2] - 部分地方政府出资统保,减轻百姓负担、扩大保障面[4] - 保险公司需强化产品定价回溯分析,加大长周期评估考核力度,促进长期健康发展[9]
每月发500元养老金、免费做癌症筛查 惠民保如何做到更普惠
经济观察报· 2025-06-07 16:45
惠民保业务发展现状 -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是保险行业发展最快、覆盖最广的普惠金融业务之一 [2] - 2023年全国共推出193款惠民保产品 覆盖30个省份 参保人次达1 68亿 [11] - 广东省惠民保参保率领先 如珠海"大爱无疆"2024年投保率达45 78% 居全省首位 [9] 特色惠民保项目案例 - 江门"邑康保"创新结合医疗保障与护理保障 重度失能参保人可获每月500元照护保险金 已覆盖50家定点机构 累计支付2480万元 [4] - 珠海"大爱无疆"利用结余资金推出"鼻咽癌西江计划" 2025年计划完成1万例筛查 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超90% [6][7] - "大爱无疆"累计动员30万人参与癌症筛查 发现2万例高风险案例 确诊145例癌症 [8] 产品设计与保障内容 - "邑康保"年保费150元 涵盖医保内外住院费用 特定药品及港澳药械通等责任 总保额未披露 [4] - "大爱无疆"年保费190元 恶性肿瘤自费药报销90% 辅助生殖1万元内全额支付 总保额达259万元 [9] 行业挑战与应对措施 - 惠民保平均参保率仅18 9% 远低于有效分散风险所需的70-80%临界值 [11] - 年轻健康人群参保积极性低 乡镇居民触达成本高 老年人线上理赔存在障碍 [12] - 提升获客策略包括增加健康管理服务 连续投保补贴 以及政企合作强化宣传 [13][14]
每月发500元养老金、免费做癌症筛查 惠民保如何做到更普惠
经济观察网· 2025-06-07 12:28
惠民保业务发展现状 -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是保险行业发展速度最快、覆盖人群最广的普惠金融业务之一,2023年全国共推出193款产品,覆盖30个省份,参保1.68亿人次 [9] - 广东省是惠民保业务较早试点地区,中国人寿作为主承保险企,在江门市"邑康保"项目中2025年参保人数达80.9万人,保费150元/年,涵盖住院医疗、自费药品及照护服务等责任 [4][5] - 珠海市"大爱无疆"项目自2019年累计投保590万人次,2024年投保人数113.81万人,投保率45.78%,总保额259万元,覆盖恶性肿瘤、罕见病等六大项保障 [8] 特色保障模式创新 - "邑康保"首创医疗保障与护理保障结合模式,重度失能参保人可获每月500元照护保险金,已覆盖50家定点机构,累计支付2480万元 [5][3] - 珠海市利用惠民保结余资金推出"鼻咽癌西江计划",2025年目标筛查1万例,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超90%(晚期仅40%),并建立健康档案和绿色通道 [6][7] - "大爱无疆"项目延伸健康管理服务,推出"防癌卫士"等行动,累计动员30万人参与癌症筛查,发现2万例高风险案例并确诊145例癌症 [7] 业务挑战与应对策略 - 惠民保参保率均值仅18.9%,低于70%-80%的风险分散临界值,续保率受免赔额等因素影响 [9][10] - 年轻健康人群参保积极性低,乡镇居民和小微企业触达难,老年人线上理赔存在障碍 [10] - 公司通过网点优势加强宣传,提供理赔直付、重大疾病一日赔等服务,并增加健康管理、连续投保优惠等措施提升获得感 [10][11] 政企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 政府出资(医保/财政基金)是政策性普惠保险重要筹资来源,公信力助力业务扩面 [11] - 需加强数据支持以扩大可承保范围,同时深化教育宣传提升社会对普惠保险的认知 [11]
百元保费撬动百万保障中国人寿打造普惠保险“广东样本”
中国证券报· 2025-06-03 05:16
惠民保产品发展现状 - 穗岁康作为广州市专属惠民保产品,自2020年12月推出以来累计参保超1471万人次,保费超26亿元,累计赔付75.5万人次,赔付支出21.4亿元[2] - 穗岁康参保门槛低、保障水平高,不限户籍、年龄、既往病史,与医保系统衔接实现一站式结算[2] - 穗岁康累计赔付港澳投保居民332.2万元[2] - 江门市邑康保已覆盖照护服务定点机构50家,享受照护服务保险金待遇人次超5.63万,待遇支付金额约2480万元[3] - 珠海大爱无疆项目累计节省医疗健康费用约4200万元[4] 普惠保险服务创新 - 江门市创新推出医养结合的邑康保,为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500元照护服务保险金[3] - 珠海大爱无疆项目实施"防癌卫士"等四个管理服务项目,提供肿瘤、慢性病等患病风险监测评估和早期诊断[4] - 广州市银龄安康行动累计参保超过1836万人次,累计赔付超过28万人次,累计赔付超过3.7亿元[6] - 中国人寿在广州市2800多个社区建立驻点服务工作站,在江门市1330个村居设立政策性保险驻点固定服务窗口[6] 普惠保险业务布局 - 中国人寿已承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80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和130多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7] - 2024年公司新增各类承保老年人群体1.4亿人次[7] - 公司专门出台发展普惠保险的具体方案,在组织架构、管理机制、考核政策等方面更加健全[7] - 广东省分公司推出"重大疾病一日赔"等理赔服务,利用科技手段简化理赔流程[8] 普惠保险发展建议 - 应通过强化保险知识科普、创新宣传手段等方式加强对普惠保险的宣传推广[9] - 建议深化政企合作,加大政策支持、税收优惠力度[9] - 应加强多方合作为普惠保险发展提供数据支持[9]
普惠保险发展全面提质扩容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17
普惠保险政策与定位 - 国家政策明确普惠保险"三大支柱"为普惠型人身保险、农业保险、养老保险,目标为"十四五"末建成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3] - 普惠保险核心在于"普"(覆盖弱势群体)和"惠"(保障公平可得、保费合理、理赔便捷)[3] - 普惠保险是保险行业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功能包括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等[3] 普惠保险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547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521亿元(同比+6%),覆盖1.47亿户次农户,风险保障超5万亿元[4] - 中国人寿2024年承保新市民、残疾人等群体保单超2.5亿件,覆盖2.7亿农村人口及新增1.4亿老年人[4] - 广东成为普惠保险创新"试验田",覆盖农民、残疾人、老年人、外来务工者及慢病人群等多群体[5] 创新模式与典型案例 - "惠民保"模式实现"政府指导、商业运作、普惠为民",代表项目包括广州"穗岁康"(累计参保1828万人次,赔付22.8亿元)、珠海"大爱无疆"(累计投保590万人次,赔付7.74亿元)、江门"邑康保"(服务320万人次,赔付2.5亿元)[6][7] - "穗岁康"特色为"四不限"(年龄、病史、病种、药品),单例最高赔付达百万元[7][8] - 珠海"大爱无疆"创新重大疾病定额现金补偿机制,江门"邑康保"结合医疗保障与长期照护服务[7] 运营优化与科技赋能 - 中国人寿在广东组建民生服务专员队伍,设立476家"三农"服务点和100家综合金融服务站[11] - 通过智能投保、全流程无人工理赔等技术手段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响应速度[11] - 深化政企合作,承办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政府委托项目,建立多元协作机制[11]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补齐服务触达(农村/边远地区)、运营效率(理赔风控成本)、协同治理(政企社资源整合)三方面短板[9] - 推动普惠保险与基本医保、商业健康险等多层次体系衔接互补,拓展至长期护理保险、职业伤害保障等领域[11] - 强化科技支撑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完善顶层设计促进政企协同[12]
【财经分析】数智化赋能互联网保险升级 普惠保险需求正在线上释放
新华财经· 2025-05-29 20:01
行业发展趋势 - 互联网保险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成为保险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推动产品设计、服务模式与风险管理持续升级 [1] - 2024年线上购险率从2023年的73%升至78%,线下购险率从85%降至79%,未来两年线上购险率有望超过线下 [2] - 手机上网用户和在线支付用户规模突破10亿,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成为保险市场中坚力量 [2] 技术应用与消费者行为 - 2024年10%消费者使用AI大模型了解保险信息,40%使用智能化推荐工具辅助决策,36%体验智能化理赔工具,行业整体理赔满意度首次突破95% [3] - AI技术重塑消费者购险体验,覆盖购前信息获取、购中决策辅助、购后服务管理等全环节 [2] - 互联网保险中介接受度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迅速上升,从2023年第三位跃升至2024年第二位 [6]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4年政策文件明确互联网保险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规范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合规快速发展 [6] - 互联网保险服务国家"数字中国""健康中国"战略,成为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和金融普惠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5.7万亿元,行业总资产突破35.9万亿元,受益于国民经济5%的稳健增速 [6] - 普惠保险需求在线上持续释放,各年龄段、城市级别、收入群体的线上购险率呈上升趋势 [4][5] 行业创新与未来展望 - 科技助力健康险业务创新,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创新型险种不断涌现 [7] - 行业构建"保险+科技+服务"新生态,满足消费者普适化、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3] - 互联网保险不仅是行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更是服务国家战略、完善社会保障、支持实体经济的关键路径 [4]
“95后”成为线上购险率最高的客群
经济观察报· 2025-05-29 08:41
互联网保险消费者画像 - "95后"为代表的20-30岁年轻群体成为线上购险率最高客群 [1] - 2024年线上购险率从2023年73%升至78%,线下购险率从85%降至79%,线上渠道渗透率首次与线下持平 [1] 保险产品消费趋势 - 60%消费者选择在原产品基础上升级保障,显著高于新增购买保险比例,反映"精细化配置"需求 [2] - 储蓄型保险投资增加29%,保险成为仅次于银行理财的第二大居民财富管理产品 [2] - 三线及以下城市线上购险率从70%提升至75%,普惠人群互联网购险渗透加速 [3] 产品选择驱动因素 - 57%消费者将性价比作为核心决策因素,48%高保费支付群体更关注险种类型而非品牌服务 [3] - 行业呈现从"保单持有"向"保障优化"转型,需求升级体现为:基础风险覆盖→深度保障方案、单一险种→综合保障体系、传统产品→"保险+服务"生态 [2] 普惠保险发展动态 - 政策重点覆盖农民、低收入群体及老年人等特定风险群体,商业机构通过数字技术拓展普惠市场 [3] - 未来5年发展关键在于精准识别消费者风险偏好、建立深度合作机制、强化科技赋能 [4] 行业价值定位 - 保险防御性金融工具属性凸显,产品设计能对冲利率风险并锁定长期养老现金流 [2] - 行业正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产品升级浪潮推动保费增长与服务模式创新 [2]
线上购险率有望超过线下!互联网保险如何接住“泼天的富贵”
北京商报· 2025-05-28 21:29
互联网保险行业趋势 - 2024年"95后"线上购险率达84%,成为线上购险率最高群体 [3] - 互联网保险中介渠道购险率显著提升,成为线上第二大渠道 [3] - 2024年近三成消费者增加储蓄险投资,仅2%增加房产投资 [3][5] 线上与线下购险率变化 - 2024年线上购险率从2023年73%升至78%,线下从85%降至79% [4] - 未来两年线上购险率预计72%,线下71%,线上将首次反超 [4] - 60%消费者选择在原产品上升级保障,而非新增购买 [4] 消费者行为与产品升级 - 57%消费者购险时更关注性价比,48%优先考虑险种类型而非品牌 [7] - 保险成为继银行理财后第二大财富管理方式,29%消费者增加储蓄险配置 [5] - 产品升级趋势推动行业从"基本保障"转向"精细化配置" [3][5] 普惠保险与数字化发展 - 三线及以下城市线上购险率从70%提升至75% [7] - 40%消费者使用智能化保险推荐工具辅助决策 [8] - AI技术重塑理赔环节,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8]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5.7万亿元,同比增长5.7% [10] - 互联网保险前7个月累计保费3663亿元,同比增长15% [10] - 未来五年互联网保险规模有望突破万亿 [11] 技术驱动与未来场景 -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将推动保险服务智能化与普惠化 [11] - 行业从"销售导向"转向"用户价值导向","80后""90后"需求多元化 [11] - 保险角色从"单一补偿"扩展至健康管理、家庭保障等多场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