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辅助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WAIC 2025 | 对话吉利林杰:智能辅助驾驶必须以“比人驾更安全”为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2:35
吉利汽车参展WAIC 2025 - 公司携阶跃星辰联合参展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展出极氪9X、领克10EM-P、吉利银河A7和M9等全新产品及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吉利未来出行星座、AI可穿戴设备等"全域AI"技术成果 [1] - 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为全栈自研 备受行业关注 [1]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战略 - 公司坚持全栈自研路线 认为采购方案会导致后期运维升级成本高且难以调头 自研才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并保障未来升级权益 [3] - 智驾硬件配置强调前瞻性冗余 例如极氪9X搭载双Thor芯片达1400TOPS算力 确保至少三四年不落后 [4] - 所有在售车型标配双NVIDIA DRIVE AGX Orin-X芯片(508TOPS)和激光雷达方案 实现同级最高算力配置 [5] L3级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计划2024年四季度落地全新L3技术架构 包含云端WM+基座大模型和车端VLA+端到端对抗安全模型 实现AI训练AI的闭环 [7] - L3架构采用5激光雷达方案(1长距+4dToF补盲)实现四维360度全感知 覆盖高速/城市快速路及城区场景 [7] - 公司认为智驾安全标准必须超越人驾 为此不惜牺牲利润投入冗余硬件配置 [7] 全域AI技术布局 - 智驾技术正成为"根技术" 通过跨域融合实现无感人机共驾(如语音/眼神控车) 提升用户体验 [7][8] - 2021年启动"智能吉利2025"战略 2025年1月发布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 覆盖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全领域 [9] - 已实现AI智能体量产上车 包括智驾域千里浩瀚系统/动力域雷神AI电混2.0/底盘域AI数字底盘等 [9] 智能座舱创新 - 联合发布基于AI Agent的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 采用阶跃星辰Step 3基础大模型 提供拟人化交互体验 [11]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729
第一创业· 2025-07-29 11:12
核心观点 - 看好 PCB 和覆铜板行业景气度持续,今年手机市场销量能维持正增长,看好手机影像细分行业景气度提升,特斯拉智驾技术领先有助于智能驾驶领域发展,中国汽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引领新时代,学大教育业绩超预期且有望释放经营杠杆 [1][2][5][6][9] 产业综合组 - 2025 年上半年我国覆铜板进口量 1.9788 万吨,比 2024 年上半年减少 0.36%,进口平均价格 34.01 美元/千克,同比增长 28.44%;出口量 4.4283 万吨,比 2024 年上半年减少 12.18%,出口平均价格 7.56 美元/千克,同比增长 20.21%;进出口价格涨幅高于 2019 - 2022 年疫情期间,行业高度景气 [1] - 2025 年 2 季度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 6780 万台,同比负增长约 4%,华为、小米、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其余品牌基本负增长;上半年国内手机产量负增长,以消化库存为主;7 月产量同比增长转正,各品牌发布新机型及下半年有消费补贴,市场销量能维持正增长;影像为手机技术升级亮点,看好相关细分行业景气度提升 [2] 先进制造组 - 《懂车智炼场》测试中特斯拉 model3、model X 分别获第一、二名,通过项目达 5 个;7 月 26 日特斯拉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辅助驾驶计划年内在中国进一步落地;多家车企对测评结果不予置评;特斯拉智驾领先证明软件和算法可超越硬件堆砌,加速行业优胜劣汰,推动智能驾驶领域发展 [5] - 6 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 36% 同比提升 4 个百分点,世界汽车销量 806 万台,同比增 3%,环比 5 月增长 2%;中国自主品牌世界份额全面提升,比亚迪第 6 位,吉利第 9 位,奇瑞第 10 位;燃油车时代落幕,中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引领新时代 [6] - 2023 年至今乘用车销量波动上升,CR10 从 2023 年的 59%提升至 2025 年的 65%左右,CR3 从 27%提升至 35%;新能源行业集中度更高,CR3 达 50%,CR10 达 80%左右;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未明显出清;未来行业将“外争份额、内求生存”,弱势品牌退场,新能源品牌竞争残酷,具备核心技术等实力的企业将推动市场更成熟集中 [7] 消费组 - 学大教育 2025 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 2.28 亿 - 2.59 亿元,同比增长 41% - 60%,中值对应增速 51%;扣非归母净利润 2.10 亿 - 2.44 亿元,同比增长 38% - 60%,中值对应增速 49%;二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 1.54 亿 - 1.85 亿元,同比增长 39% - 66%,中值对应增速 52%;扣非归母净利润 1.51 亿 - 1.85 亿元,同比增长 43% - 74%,中值对应增速 58%;业绩超市场预期 [9] - 收入增长由量价齐升驱动,招生量增长为主,涨价次之;2024 年网点扩张,2025 年产能扩张持续,招生规模增加;二季度为消课高峰,叠加客单价提升推动收入增长;公司有全日制培训基地 30 余所,2025 年学习中心数量恢复;个性化教育需求上升,公司扩张产能,利用率提升后有望释放经营杠杆 [9][10]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对 3 周岁以下婴幼儿按每孩每年 3600 元标准发放补贴,至婴幼儿年满 3 周岁;为我国首个普惠性现金补贴政策,标志现金补贴领域全国性制度突破,后续政策或动态调整 [10]
特斯拉二季度财报:营收达225亿美元 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将扩容
搜狐财经· 2025-07-24 15:42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北京时间7月24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达225亿美元(约1609亿元人民 币)。 根据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的全球交付总计超38.4万辆。据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二季度交付量为19.1万辆,较一季度环比增长 10.98%;其中6月国内销量为6.1万辆,环比上涨59%,同比上涨3.7%,创下二季度单月最高国内销量。同时,储能业务实现了9.6吉瓦时的装机量。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电话会上表示:"过去的第二季度是成果丰硕、充满亮点的季度。"在保持电动车与可再生能源的领导地位的同时,特斯拉开始引领人工 智能、机器人及相关服务的发展。 6月,特斯拉迎来重要里程碑——柏林超级工厂成功下线第800万辆特斯拉整车。目前,特斯拉正在全球所有工厂提升焕新Model Y的产量。特斯拉在中国市 场6月国内销量达6.1万辆,环比上涨59%,刷新了二季度单月销量纪录,焕新Model Y以超4.4万辆的成绩稳居国内乘用车销量榜首。 北京时间7月24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达225亿美元(约1609 ...
“智驾”事故谁担责?公安部明确→
第一财经· 2025-07-23 23:01
行业监管动态 - 公安部明确"智驾"系统功能定位和责任划分 当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均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仍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 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 [1] - 行业标准GB/T40429-2021将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定义为2级驾驶自动化 要求在设计运行条件下持续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 [1] - 工信部6月公示《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划定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底线 [3] 技术发展现状 - 当前自动驾驶行业处于"辅助驾驶向高阶智能过渡"关键阶段 L3级被视为从辅助走向自动的分水岭 [1][2] - 目前车企推出的智能驾驶功能普遍为L2级辅助驾驶 业内专家指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尚不能做到万无一失 [1][3] - 岚图汽车高管强调L3级自动驾驶需要主机厂将技术冗余做到极致 保证技术功能稳定性及冗余边界 [4] 市场宣传规范 - 部分车企在宣传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时存在夸大渲染现象 导致用户对系统功能产生盲信盲从 [3] - 公安部将督促车企严格遵守《广告法》 杜绝夸大和虚假宣传 严格履行产品功能告知义务 [5] - 要求车企强化新用户培训 帮助用户熟悉掌握辅助驾驶功能使用方法和禁止事项 [5] 法律体系建设 - 公安部将推动细化《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明确0到2级辅助驾驶系统"人机共驾"法律属性 [5] - 探索将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辅助驾驶操作规范纳入驾驶人教育培训和考试范围 [5] - 驾驶人"脱手脱眼"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 [1] 用户教育引导 - 公安部强调驾驶人始终是行车安全第一责任人 需清楚认识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 [6] - 要求用户在购车和使用时全面了解辅助驾驶系统功能特性及操作方法 [6] - 使用过程中需清楚认知技术边界 "脱手脱眼"将面临严重交通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 [6]
观车 · 论势 || “人机共驾险”落地打响明辨智驾事故责任第一枪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3 09:16
近日,平安产险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中汽中心")与问界推出的全国首 个"人机共驾"事故责任判定解决方案,以技术为矛、制度为盾,为智能驾驶时代的责任认定难题提供了 破局之道。这一创新不仅重塑了保险行业的逻辑底牌,也成为智能辅助驾驶产业迈向成熟的里程碑。 当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从代码世界驶入拥堵的城市道路,一场关于"事故责任该由谁承担"的世纪难题也应 运而生。传统车险的底层逻辑建立在"驾驶员过错"这一单一责任主体之上,但随着L2级辅助驾驶的逐渐 普及,事故原因往往交织着人类操作失误、算法缺陷、硬件故障等多重因素,责任认定陷入"公说公有 理,婆说婆有理"的僵局——传统法律框架与保险逻辑在智能驾驶的复杂场景前屡屡碰壁。 长期以来,责任归属模糊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智能驾驶的推广之路上。消费者因担忧"出事无 人担责"而不敢使用,车企则难以获得海量数据对系统进行优化。而此次方案通过明确不同场景下的责 任边界,构建了"技术可信、责任可溯、司法可依"的保障体系,使消费者在享受辅助驾驶便利的同时, 无需担忧事故责任归属问题,为行业注入强心剂。 此外,保险公司甚至可基于车辆使用频率、智能驾驶系统激活时长、行驶路 ...
车型有边界,享界 S9T 没有
晚点Auto· 2025-07-21 23:28
鸿蒙智行战略布局 - 鸿蒙智行已推出7款车型覆盖不同动力形式和车身类型,包括问界M9、享界S9等中高端市场代表车型[2] - 公司下一阶段目标聚焦旅行车细分市场,首款车型享界S9T定档2023年秋季上市,预计售价40万元[2] - 该车型旨在填补自主品牌在豪华旅行车市场的空白,挑战保时捷Panamera Sport Turismo等传统燃油车型主导地位[4] 产品设计与技术特性 - 享界S9T车身尺寸5160×2005×1492毫米,轴距3050毫米,采用1:2轮高比与大倾角D柱设计,风阻系数优于SUV[5][13] - 搭载"寰宇美学"设计语言,配备星河大灯、贯穿式星云尾灯及仙踪绿车色,车尾采用一体成型鸭尾扰流结构[7] - 提供纯电/增程双动力,增程版CLTC续航达1305公里,支持车顶行李架扩展,后备箱容积超同级[7][9] 智能化配置突破 - 搭载HUAWEI ADS 4智能驾驶系统,覆盖全国50万停车场车位到车位导航,支持高速/城市NCA功能[9] - 感知硬件配置包括192线主激光雷达+3颗固态雷达,或新增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强化静态物体识别[10] - 可选装百万像素智慧大灯、智能电动门及电子外后视镜,科技配置对标百万级豪华车型[10] 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 目标用户为预算40万元、在轿车与SUV间摇摆的消费群体,强调"设计+空间+智能"综合体验[11][15] - 电动车低重心特性与旅行车结构结合,提升高速稳定性,差异化竞争传统SUV[13] - 享界S9基于6月交付4000台的销量基础,S9T进一步强化功能延展与视觉辨识度[14] 行业趋势洞察 - 智能化重塑旅行车品类价值,电动化技术解决传统旅行车风阻与续航痛点[13][15] - 新势力车企打破传统车型定义框架,以场景化需求驱动产品创新[14] - 中国旅行车市场仍缺兼具设计完成度与智能体验的自主品牌主导车型[4]
改款智界R7亮相!智驾升级增配置,剑指Model Y?
电动车公社· 2025-07-21 23:26
品牌焕新与产品升级 - 智界发布全新六边形车标,采用镍合金材质和微米级电铸工艺,设计源于"LUXEED"的X四向留白,象征探索未知[1][2] - 改款智界R7登陆工信部,外观、智驾硬件、配置和舒适性全面升级,车身长度扩展至4956mm/4982mm,高度扩展至1649mm/1650mm[4][5] - 新车提供多样化选装配置,包括后视镜样式、轮毂、前后保样式、尾翼、摄像头等,储能装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由江苏时代新能源提供[5] 智能化与安全性能提升 - 智界R7智驾硬件与问界M8看齐,增加4D毫米波雷达和后向固态激光雷达,提升悬空障碍物探测能力(垂向3米、横向10米)和后向追尾预警距离(夜间增加70%)[7][8][10] - 软件升级至华为ADS 4,支持车位到车位智能辅助驾驶和泊车代驾功能,现款车型也将同步更新[13][17] - 改款后拥有30万以内最强的智能辅助驾驶和主动安全能力,符合市场智能化趋势和用户需求[14][15] 产品定位与市场竞争 - 智界R7定位家庭用户,侧重辅助驾驶、空间和舒适度,与小米YU7的年轻化、驾控导向形成差异化[31][32] - 主要竞争对手为特斯拉Model Y,华为智能辅助驾驶的强背书是核心优势,曾单月销量达1.5万辆[33][36] - 需通过鸿蒙智行渠道能力、智能化技术展示和产品力增强来重建用户信心[40] 营销策略与市场前景 - 智界邀请10万+用户参与新车标共创,联合高德地图、得力文具等品牌营销,传递"不被定义"的品牌理念[44][45][47] - 现款R7起售价降至22.98万元,处于价格低点,明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将调整为减半征收[49][50] - 下半年行业将面临"抢订单大战",交付能力成为关键,智界需平衡订单、产能和交付周期[51][52][53]
威马即将复活?披露复产规划和未来经营计划!贾跃亭时隔8年再次发布新车!理想i8 35万起开启预售!丨一周大事件
电动车公社· 2025-07-20 23:27
新车上市 - 沃尔沃EX30上市,售价17.98-23.38万元,采用EX90设计语言,长宽高4233/1850(1838)/1573(1555)mm,轴距2650mm,四驱版前后电机最大功率115kW/200kW,后驱版200kW,CLTC续航530/590km [2][3][4][6][8] - 贾跃亭发布FX Super One,定位大6座MPV,定价8万美元以内,已获10034台订单,年产能3万台,设计类似魏牌高山9但前脸改为AI屏幕 [12][13] - 理想i8开启预售,预售价35-40万元,风阻系数0.218,长宽高5085/1960/1740mm,轴距3050mm,双电机四驱400kW,CLTC续航670/720km,搭载MindVLA智驾系统 [22][24][26][28] 工信部新车 - 特斯拉Model Y L轴距加长15cm至3040mm,采用6座布局,四驱版前后电机142/198kW [31][34] - 智己LS9长宽高5279/2000/1806mm,轴距3160mm,四驱版前后电机160/230kW,匹配112kW增程器 [35][37] - 享界S9T提供纯电/增程版,纯电版单电机227kW,增程版搭载118kW 1.5T增程器 [39] - 奥迪A6L e-tron长宽高5073/1942/1522mm,轴距3076mm,搭载260kW电机 [40][42] - 吉利银河星耀6搭载79kW 1.5L发动机+电机插混系统,长宽高4806/1886/1490mm,轴距2756mm [43][45] - 别克至境L7搭载252kW电机+110kW 1.5T增程器,长宽高5032/1952/1500mm,轴距3000mm [46][49] - 尚界H5纯电版续航655km,增程版综合续航超1300km,长宽高4780/1910/1657(1664)mm,轴距2840mm [50][52] 车企动态 - 比亚迪上线车手互联功能,兼容华为、小米等主流手机品牌,支持投屏、导航流转等功能 [53][55] - 大众全新CEA电子电气架构将落地,控制单元减少30%,2026年推出4款新车型,研发周期缩短30% [56][57][59][61][63] - 享界S9T官图发布,尾部改为旅行车造型,搭载华为ADS 4智驾系统 [64][65][67][69][70] - 新威马计划9月复产EX5/E.5,目标2025年产销1-2万台,2026年10万台,2027-2028年25-40万台,2030年挑战100万台 [71][74][75][77] -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中国本土化智驾系统,基于AI大模型提供全场景辅助驾驶 [78][80] - 吉利汽车将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实现私有化,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 [81][83] 行业数据 - 豪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7月20日起施行 [84][86] - 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10.27%,纯电占比69.23%,上半年新注册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 [87][90][91] - 美国拟对中国石墨产品加征93.5%关税,总税率达160%,将导致电池成本上涨约3% [92][93][94]
港股“科技双雄”你方唱罢我登场!港股互联网ETF(513770)上探2%,创新药热度持续,520880连涨8日
新浪基金· 2025-07-18 20:11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18日港股持续走强 恒指和恒科指均上涨超过1% 科技和创新药板块表现活跃 [1] - 科网板块领涨 哔哩哔哩-W上涨超4% 阿里巴巴-W上涨近3% 快手-W上涨超2% 小米集团-W和美团-W上涨超1% 腾讯控股跟涨 [1]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一度上涨逾2% 收盘上涨1.61% [1] - 创新药板块震荡整理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早盘冲高逾1% 午后回落 尾盘再度发力收涨0.61% 日线转阳 自7月9日以来已连续8日上涨 [2] 行业分析 - 港股稀缺性资产主要集中在互联网 新消费 创新药和红利等领域 基本面修复和资金面改善有望推动港股市场继续上行 [4] - 科技和新消费是港股市场两条成长主线 科技方面建议关注AI 智能辅助驾驶 机器人和创新药等领域 [4] - 宏观环境 AI技术发展和市场结构优化三大因素将共同推动港股下半年维持反转行情 建议关注互联网板块 创新药板块和技术进步催生的消费新方向 [4]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本轮行情启动至6月末累计涨幅超28% 优于恒指和恒科指同期表现 区间最大涨幅达56.21% [4]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近5年涨跌幅分别为2020年109.31% 2021年-36.61% 2022年-23.01% 2023年-24.74% 2024年23.04% [5]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58.95% 领涨创新药指数 前十大成份股合计权重达75.85% [6]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发布以来各年度涨跌幅为2021年-22.72% 2022年-16.48% 2023年-19.76% 2024年-14.16% [7] ETF持仓情况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及其联接基金重仓"ATM三巨头" 合计持有"阿里系" "腾讯系" "小米系"权重达61.06% [4]
华为智驾落地硬派越野,猛士M817用技术换销量
雷峰网· 2025-07-18 08:42
产品发布与定位 - 东风猛士与华为联合推出越野SUV猛士M817 推出Pro Max两个版本 预售价分别为32 99万元 35 99万元 [2] - 整车尺寸达5100×1998×1899/1919mm 轴距3005mm 基于上万个用户调研强调大空间需求 [2] - 定位硬派越野市场 通过智能化技术弥补传统短板 挑战城市SUV主导格局 [4] 性能与续航 - 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140km 综合续航1300km 沙地巡航速度104km/h 高速达153km/h [2] - 系统综合功率505kW 综合扭矩848N·m 轮边扭矩超11000N·m 相当于传统6 0T发动机 零百加速5 2秒 [2] - 配备3kW高压风扇 支持300kW以上持续输出 保障极限越野场景稳定性 [2] 智能化技术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 端到端响应速度提升50% 通行效率提升20% 刹车频率降低30% [3] - 支持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覆盖城市道路 高速公路 地下车库等 接入全国超50万个停车场 [3] - 采用WEWA架构 AI生成极端场景训练 提升鬼探头 急刹车等复杂情况应对能力 [4] 差异化功能 - 支持6种地形自定义调节 最小转弯半径3 5米实现原地掉头 [2] - 纵置P1+P3+P4智能电四驱架构 11种动力组合模式智能切换 [3] - 多模态语音交互 多屏协同 越野可视化路书等车云功能强化智能交互 [4] 行业影响 - 华为首次深度整合智驾 座舱 车云 底盘技术进入硬派越野领域 [3] - 华为城区智驾使用时长占比超50% 技术成熟度成为关键卖点 [3] - 产品尝试将检验硬派用户与技术用户的双重认可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