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

搜索文档
给自动驾驶感知工程师的规划速成课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09 00:04
>> 点击进入→ 自动驾驶之心 『 规划控制 』 技术交流群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在我们熟知的模块化自动驾驶系统中,通常包含感知、预测、规划和控制等几个部分。截至2023年,机器学习带来的巨大影响主要发生在感知部分,但对下游组 件尚没有产生太大的变革。有趣的是,虽然规划栈中AI的渗透率较低,但端到端的感知系统(比如鸟瞰图BEV感知)已经大规模在量产车上得到应用。 作者 | Patrick Liu 编辑 | 自动驾驶之心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706193528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传统的基于人工设计的系统更加容易解释,而且一旦在现场测试中发现问题,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快速调整。而机器学习驱动的功能可能需 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才能解决问题。尽管面临这些挑战,让大量现成的人类驾驶数据闲置不用,显然是不可取的。此外,增加计算能力比扩充工程团队要更具 可扩展性。因此,机器学习在下游模块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幸运的是,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都在积极推动这一状 ...
“我们也深陷残酷价格战”,德资巨头中国区高管警告
虎嗅· 2025-08-03 15:11
行业商业模式分歧 -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明确反对免费策略,强调所有车型辅助驾驶功能必须收费[1][4]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特斯拉FSD定价6.4万元,华为ADS高阶包3.6万元,而比亚迪/零跑等推行10万元以下市场智驾平权[5][10][11] - 主机厂面临收费变现或免费获取数据的战略选择[7][8] 市场渗透与竞争态势 - 中国乘用车NOA功能标配率半年内从9.5%跃升至24.1%[9] - 主流车企集体发力价格下探:比亚迪将高阶智驾下放至10万元级,奇瑞猎鹰智驾版下探至6万元级[10][11] - 华为ADS高阶包近期降价至3.2万元,反映价格战压力[13] 成本结构分析 - 比亚迪4000人智驾团队月人力成本达10亿元[17] - 纯视觉方案硬件成本已降至4000元以内,但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等持续投入压力大[18][19][20] - 年度履约成本包含通信费/数据费,单辆车需预提数千元[15] 行业盈利困境 - 2025年1-5月汽车行业营收增7%但利润下滑11.9%[20] - 除华为/宁德时代外,多数供应商陷入价格竞争[20] - 免费策略可能对智能辅助驾驶行业造成灾难性后果[20] 技术发展动态 - 域控制器整合成为有效降本方向(如泊车控制器/监控控制器整合)[19] - 硬件成本随技术发展持续下降,但需保持研发投入维持技术领先[18][20]
德资巨头中国区高管警告:智驾绝不能免费,否则会给全行业带来灾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14:22
商业模式分歧 -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强调智驾功能必须收费,反对免费推广和平权策略[1] - 行业呈现两种商业模式分化:特斯拉FSD定价6.4万元,华为ADS高阶包3.6万元;比亚迪等车企推行10万元以下车型智驾平权[1][6][7] - 收费模式可摊薄研发成本,免费模式则能获取更多数据推动算法迭代[3] 市场渗透现状 - 中国乘用车市场NOA功能标配率从半年前9.5%攀升至24.1%[4] - 比亚迪将高级别智驾系统下探至10万元市场,奇瑞小蚂蚁智驾版下探至6万元级[6] - 零跑汽车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并向已付费用户退款[6] 成本结构分析 - 比亚迪4000人智驾团队每月人力成本达10亿元[11] - 智驾硬件成本持续下降,比亚迪纯视觉方案硬件成本已低于4000元[13] - 年度履约成本包括通信费、数据费,单辆车需预提数千元费用[10] 行业竞争态势 - 华为乾崑智驾高阶功能包价格从3.6万元降至3.2万元[8] - 除华为与宁德时代外,多数供应商陷入价格竞争[13] - 1-5月汽车行业营收增7%但利润下滑11.9%[13] 技术发展路径 - 整车架构整合成为降本方向,如将多个控制器整合至域控系统[13] - 硬件降本压力传导至供应商侧,涉及域控制器、传感器等环节[11] - 需平衡成本与体验,建立服务付费共识推动行业成熟[13]
自动驾驶为什么需要NPU?GPU不够吗?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26 21:30
自动驾驶芯片技术对比 - 纯GPU方案可实现低级别自动驾驶,但存在延迟高(80毫秒导致车辆行驶1.33米)、功耗大(4颗TITAN X GPU达320W使电动车续航减少30%)和效率低(ResNet-152模型处理4K图像耗时28毫秒)三大短板 [5][6][7] - NPU专用架构在神经网络计算中表现优异:华为昇腾310B含2048个MAC单元,数据流转路径比GPU减少60%;处理相同任务耗时仅8毫秒,比GPU快3.5倍 [12][6] - TPU采用512x512脉动阵列,数据复用率比GPU高3倍,专为TensorFlow优化但灵活性较低 [12][14][27] 芯片架构原理差异 - GPU基于通用流处理器(如GTX1080含2560个),执行AI任务时30%-40%硬件资源闲置 [10] - NPU采用MAC阵列直接映射神经网络结构,华为昇腾310B通过2048个乘加单元实现硬件级矩阵运算加速 [12][15] - TPU的脉动阵列通过数据节拍流动(如TPUv2的512x512阵列)减少访存次数,适合大型矩阵乘法 [14][15] 混合计算方案优势 - 英伟达Thor芯片采用GPU+NPU异构设计:NPU处理YOLOv8目标检测(5毫秒/帧),GPU完成激光雷达坐标转换(3毫秒/百万点云),协同效率提升40% [30] - 混合方案相比纯GPU硬件成本降低25%(单芯片成本500美元 vs 4000美元),电路板空间占用减少50% [31][35][36] - 兼容现有GPU算法可节省18个月适配时间,量产10万台时NPU单位研发成本仅30美元(GPU需80美元) [30][37] 能效与成本数据 - NPU能效比显著领先:特斯拉FSD芯片NPU部分达5.76TOPS/W,是同级GPU方案(1.07TOPS/W)的5.4倍 [34] - L4自动驾驶测试中,纯GPU方案(150W)比混合方案(60W)每百公里多耗电8度,续航减少53公里 [34] - 实现144TOPS算力时,NPU方案硬件总成本1200美元仅为纯GPU方案(5500美元)的21.8% [35][36]
马斯克9次哀叹“处境艰难”:卖不动电车,指望无人出租车
创业邦· 2025-07-25 11:11
特斯拉财报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225亿美元,同比下降12%,创十年最大降幅 [6] - 汽车业务营收下降16%,能源业务下降7%,毛利润下滑15.3%至38.8亿美元 [6] - 自由现金流仅1.46亿美元,远低于预期的7.6亿美元 [6] - 股价受财报拖累暴跌8.2%,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 [6] 销量下滑危机 - 第二季度交付量38.4万辆,同比下滑13.5%,上半年总交付72万辆,同比下滑13.24% [8] - 美国市场销量下滑13%,加州市场连续七个季度下滑,第二季度降幅达21% [9] - 欧洲市场销量10.9万辆,同比下滑33% [9] - 中国市场第二季度销量12.9万辆,同比下滑12%,上半年销量36.4万辆,同比下滑15% [10] - 墨西哥超级工厂项目因产能过剩完全停工,原计划投资150亿美元 [8] 竞争与战略调整 - 中国市场面临比亚迪、小米等品牌竞争,小米YU7 SUV订单超20万,直接蚕食Model Y潜在客户 [17][19] - 美国电动车补贴政策取消,7500美元退税补贴将于第四季度终止 [20] - 管理层重组,北美及欧洲多名高管离职,马斯克亲自接管销售职责 [13] 无人驾驶与机器人业务 - 马斯克将无人车和机器人作为新增长点,计划拓展出租车服务至佛罗里达、内华达等州 [22][30] - 奥斯汀无人出租车测试中多次出现事故风险,安全记录未公开 [28][30] - FSD系统每547公里出现一次严重脱离,技术成熟度远低于Waymo [28][30] - 马斯克宣称明年将实现数十万车主加入无人出租车队,但未获加州运营牌照 [31] 市场预期与估值 - 投资者关注点从电车业务转向AI和机器人,以支撑173倍市盈率 [22][31] - 分析师认为特斯拉需依靠技术叙事抵消销量下滑影响 [31]
马斯克:特斯拉全球第一,中国企业包揽2到10名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25 00:31
特斯拉2025年Q2财报核心表现 - 二季度汽车交付量38.4万辆,同比下降13% [7] - 汽车业务收入166亿美元同比下滑16%,总收入225亿美元同比降12% [7] - 运营利润9.23亿美元同比下滑42%,毛利率17.2%同比降71个基点 [7] - 净利润11.7亿美元同比减少16%,调整后每股收益0.40美元低于预期的0.42美元 [8] - 自由现金流锐减89%至1.46亿美元,现金储备368亿美元同比增20% [7][8] 业务板块表现 - 能源业务收入27.89亿美元同比降7%,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30.46亿美元同比增17% [7] - 研发费用15.89亿美元同比增48%,销售及管理费用13.66亿美元同比增7% [9] - 收入下滑主因销量、新能源积分收入及车辆均价下降 [9] 自动驾驶战略进展 - 重申FSD和Robotaxi为核心战略,目标2026年下半年在美国实现超1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 [9][19] - 采用通用仿真模型技术,无需实车测试即可训练极端场景决策方案 [12][13] - Robotaxi成本宣称仅为Waymo四分之一,6月已在德州启动Model Y试点运营 [14][18] - 北美FSD订阅率上升,12版本推出后增速显著,美国市场提供8000美元买断或99美元/月选项 [20] 新产品规划 - 低价车型6月已投产,计划2025年Q4在北美上市 [10][26] - 新车型设计兼容现有产线,核心指标为"最低拥车成本" [27][29] - Cybercab将于2026年在德州工厂与Model Y等共线生产 [22] 人形机器人Optimus布局 - 预计2025年底工厂部署数千台,2030年目标年产百万台 [30] - 2025年底推出Optimus 3原型机,2026年量产 [32] - 供应链涉及1万种新零件,受中国磁铁出口管制影响 [30] AI基础设施发展 - Dojo 2超级计算机预计2026年上线,算力相当于10万张H100 [33] - AI5芯片计划2026年底量产,Dojo 3与AI6芯片将实现架构融合 [33] 行业竞争格局 - 马斯克预判人形机器人领域特斯拉第一,2-10名将为中国公司 [33] - 纯视觉路线受质疑,公司称光子计数技术可应对极端天气 [24]
3600点敲门!是狂欢的终点,还是财富的起点?
天天基金网· 2025-07-23 19:42
市场情绪与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最高涨至3613.02点,接近2024年10月高点,A股两融余额连续12个交易日上升至1.92万亿元,占流通市值2.25% [1] - 前海开源预测下半年有望突破3700点,星石投资认为基本面内生动能增强或催生新一轮牛市起点 [1] 指数冲关的三重动力 - **政策红利**: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实施长周期考核,当年考核权重仅占30%,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3] - **经济数据**: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8%,社融新增4.2万亿,M2增速回升至8.3% [4] - **科技产业突破**:英伟达H20芯片恢复对华供货,AMD重启MI308芯片出口,推动光模块、PCB等算力硬件板块爆发 [5] 市场分化与风险 - **结构性行情**:水利水电、稀土、创新药板块近20日涨幅超20%,银行、券商、半导体滞涨,锂矿股大涨而光伏股跌停 [7] - **增量资金隐忧**:北上资金7月净流出287亿,电子、计算机等成长板块遭主力资金抛售超390亿元 [7] - **外部风险**:美国对华关税加码窗口临近,欧盟或跟风上调关税,外贸高光时刻或难以持续 [8] 行业表现与估值 -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上半年净利润预增超327%,北方稀土预增1883%-3722% [4] - 部分科技板块PE已透支中期业绩,量化交易新规下高频策略退潮或引发波动 [10] 投资策略建议 - **防御型配置**:推荐红利低波基金组合(高股息银行+煤炭+电力),利用分红稳定性和抗波动特性对冲震荡 [13] - **成长型赛道**:聚焦全球AI算力基建(光模块、高阶PCB)和高端制造出海(电动车、摩托车) [14]
具身智能前瞻系列深度一:从线虫转向复盘至行动导航,旗帜鲜明看好物理AI
国金证券· 2025-07-22 16: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具身智能发展处于早期,当前缺乏模拟学习能力,物理AI是构建模拟学习的核心;世界模型约等于空间智能加物理AI;建议重视3D数据资产和物理仿真引擎双主线,看好中国物理AI稀缺资产索辰科技 [4][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生物智能五阶段映射具身智能,模拟、规划能力是当前缺失环节 - 阶段一(关联性学习):生物智能起源于早期两侧对称生物学会“行动导航”,如线虫学会“转向”,“行动导航”是扫地机器人落地前提;早期两侧对称生物具备两侧对称结构、效价神经元、大脑和“情感”雏形;“关联性学习”是对未来初步“预测”的前提 [10][11][13]。 - 阶段二(强化学习):早期脊椎动物学会“试错”,构成“强化学习”基础;“基于预期奖励的时序差分强化学习”有助于缩短试错时间、建立更长预测时间窗口;该机制形成涉及时间感知和空间感知 [15][17][18]。 - 阶段三(模拟学习):早期哺乳动物学会“规划”,即“模拟学习”;构建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困难,因真实世界动作连续、信息嘈杂不完整、奖励复杂;大鼠在“不确定性”情况下触发模拟 [22][24][29]。 - 阶段四(模仿学习):灵长类动物学会“模仿学习”,映射到具身智能,“模仿学习”分为“主动教学”与“逆向强化学习”两种策略 [32]。 - 阶段五(语义处理):人类掌握“语言”,形成大规模协作;具身智能产业中,模拟学习应用相对初级,未来拥有3D空间智能的机器人具备“仿真”能力后将进化为硅基生命 [35][36]。 复盘智能驾驶模型算法演绎历史,世界模型≈空间智能+物理AI - 智能驾驶VS具身智能:智能驾驶是具身智能现阶段落地可行性及商业闭环被验证的场景,众多人形机器人核心创始团队有智能驾驶从业经验;智能驾驶“反物理交互”,人形机器人需高频“物理交互” [37][41]。 - 从特斯拉FSD说起:特斯拉FSD智能驾驶算法经历“模块化”规则驱动算法、感知模块引入BEV+OCC架构实现“端到端”、追求“一段式端到端”三个阶段;VLM、VLA等慢思考模型逐渐发展成熟 [44][46][53]。 - 谈及世界模型、物理AI:世界模型约等于空间智能加物理AI,英伟达Cosmos侧重视频世界模型;空间智能核心是让模型理解3D空间信息,获取3D空间数据有真实数据采集与仿真合成数据两条路线;物理AI解决机器人与物理世界交互及“缺数据”难题 [66][71][77]。 重视3D数据资产+物理仿真引擎双主线,看好中国物理AI稀缺资产索辰科技 - 群核科技:推出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 Verse,为空间智能算法提供产业级工具;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5.53亿元,经调整亏损率收窄至17%;毛利率持续提升,业务以订阅收入为主 [80][84][86]。 - 索辰科技:发布索辰开物平台,将发布“机器人虚拟训练平台”;2024年营收3.79亿元,2020 - 2024年营收CAGR达23.7%;业务分工程仿真软件与仿真产品开发两部分,研发投入强度较高 [92][95][100]。
汽车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产业升级,出海加速
西南证券· 2025-07-21 20:46
核心观点 智能汽车 - 特斯拉FSD入华,2025年城市NOA渗透率有望达12.2%,利好相关零部件标的;Robotaxi元年开启,智驾平权时代到来,重塑主流汽车消费市场格局;爆款及新车型持续催化,加速高阶智驾技术迭代与突破 [4] 新能源汽车 - 2025H1销量累计693.7万辆,同比+40.3%,渗透率达44.3%,预计25年批发销量达1623万辆,同比+32.1%,出海有望贡献重要增量 [4] 商用车 - 2025年重卡销量或因新能源、国四报废更新及非俄出口支撑达102.0万辆,同比+13.1%;客车行业上半年销售26.52万辆,同比增长25.5%,老旧客车报废更新和新能源客车出海成增量主力 [4] 两轮车板块 - 电自三季度产销两旺,行业格局有望改善;摩托车2025上半年交付831.71万辆,同比增长16.11%,大排量车型成增长核心引擎 [4] 相关标的 - 智能汽车推荐伯特利、经纬恒润 -W等;新能源汽车推荐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等;重卡与客车推荐中国重汽、宇通客车等;两轮车推荐爱玛科技、九号公司 -WD等 [6] 汽车行情回顾 整体表现 - 年初至7月6日,申万汽车行业上涨8.2%,子板块中商用载客车、乘用车、商用载货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分别上涨1.8%、3.6%、3.7%、10.5%、3.2% [15] - 4月下旬以来估值触底回升,截至7月6日,申万汽车行业PE(TTM)为25倍,在申万行业中排第17位,累计涨幅排第8位 [22] 各细分市场 智能汽车 - 中高阶智驾爆发,Robotaxi元年到来 [7] 新能源汽车 - 渗透率再度提升,政策带来新机遇 [7] 商用车 - 重卡报废更新政策效果释放,客车出口未来可期 [7] 两轮车 - 电自迎来政策机遇,摩托车出口强劲扩容 [7] 汽车行业供需及市场情况 需求端 - 政策和促销联动支撑需求,2025H1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1565.3万辆/693.7万辆,同比分别+11.4%/+40.3%;国家以旧换新补贴资金扩至3000亿元,截至6月30日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 [26] 供给端 - 2025H1乘用车产量1352.2万辆,同比+13.8%,6月产量244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12.1%/5.5%;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达71.3%,同比降1.7pp,环比降0.6pp [34] 出口端 - 2025H1汽车累计出口量308万辆,同比增长10.37%,出口金额底盘和零配件分别为596.4/477.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1%/4.4%,上半年出口均价1.7万美元,同比 -8% [36] 库存端 - 经销商库存系数年初较高后逐步下降,6月略有回升至1.42;5月以来库存预警指数同比下降,6月因半年度考核回升至56.6%,整体库存合理波动 [40] 价格情况 - 2025年乘用车市场价格竞争激烈,4月均价15.61万元,同比降9.4%,环比降0.4%;终端优惠2.95万元/辆,同环比分别+19.4%/+4.2%;未来价格竞争成主要手段 [43] 成本情况 - 2025年初至7月7日,汽车主要原材料中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13.3%,铝价涨2.6%,铜价涨4.03%,天然橡胶价格涨9.9% [45] 政策端 - 2025年国家多项政策助力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如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发布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征求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意见等 [57][58] 智能驾驶 发展趋势 - 符合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趋势,配备ADAS功能汽车可减少50%以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消费市场对智能驾驶和座舱关注度提升 [63] 技术变革 - AI定义汽车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简化开发流程、提升测试和部署效率及数据闭环效率,推动汽车从交通工具向“超级智能体”演变 [65][67] 智驾方案 - VLA智驾方案兴起,理想、华为、小鹏、小米、吉利等企业积极布局,拥有数据、算力和爆款车型的企业将掌握行业话语权 [70] 渗透率提升 - 城市NOA渗透率持续提升,2025年1 - 4月为10.1%,预计全年达12.2%,2027年达17.5%;中高阶智驾渗透率也在提升,2025年4月L2.9装配率达11.1%,L2.5 + L2.9渗透率达22% [73][81] 智驾平权 - 2025年是智驾平权爆发年,15万左右车型高速NOA + 城市NOA成竞争热点,城市NOA将成国民出行“普惠品” [77] Robotaxi发展 - 2025年成Robotaxi元年,行业进展不断,Waymo、萝卜快跑订单量增长,特斯拉Robotaxi上路;预计2030年中国和全球市场规模分别达4888亿/8349亿元,2035年分别达1.6万亿/3.2万亿元 [84][89] RoboX行业爆发 - Robovan用于无人配送,政策推动其从试点迈向规模化商用,新石器获多地路权,九识智能有望下半年港股IPO [102] 智能汽车零部件 产业秩序重塑 - 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云端集中式转型,主机厂与供应商关系变为合作共生,关注增量零部件机会 [105] 激光雷达 - 2021 - 2024年国内乘用车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量快速增长,2025Q1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华为合计占92%市场份额 [108] ADAS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 - 2024年ADAS摄像头前装标配搭载7615.34万颗,同比增长39.20%;前装标配舱外毫米波雷达2868.08万颗,同比增长29.3% [112] 域控出货量 - 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座舱域控制器交付674.99万套,前装标配搭载率29.45%;前装标配辅助驾驶域控方案上险量358.69万台,渗透率15.65% [115] 线控制动与5G车联网 - 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电子液压制动(EHB)交付新车1182.27万辆,搭载率51.58%;前装标配5G车联网功能交付348.69万辆,同比增长101% [119] 智能汽车板块投资建议 投资逻辑 - 特斯拉FSD入华,城市NOA成标配,利好相关零部件标的;Robotaxi元年开启,利好运营商、整车商及供应商;爆款车型催化,加速高阶智驾技术迭代 [121] 相关标的 - 整车推荐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智能驾驶推荐传感器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智能座舱推荐数字大屏及液晶仪表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 [123] 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 销量及结构 - 2025H1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693.7万辆,同比+40.3%,渗透率达44.3%;纯电占63.6%,销量441.5万辆,同比+46.2%,插混销量252.1万辆,同比+11.4% [131] 以旧换新政策 - 促进新能源中低端车型增长,25年1 - 5月各价格段销量有不同程度变化,10万元及以下价格段发力明显 [133] 海外市场 - 出口呈高速增长态势,25H1出口101.1万辆,同比+71.3%;插混出口走强,25H1出口36.2万辆,同比+186.3%;地域集中在亚洲、欧洲,拉美需求猛增;美国渗透率低于10%,欧盟销量增长,渗透率为20.8% [139][143][148] 销量测算 - 假设25年乘用车批发销量增速8%,内销增长30%,外销增长50%,预计25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1623万辆 [149] 投资建议 - 新能源需求提升,政策发力,出口强势,建议关注比亚迪、吉利汽车等具备出海竞争力的优质公司 [153] 商用车市场情况 重卡行业 销量表现 - 2025H1累计销量53.9万辆,同比+7.0%,行业集中度高,中国重汽集团占龙头地位 [159][164] 支撑因素 - 新能源重卡增速亮眼,2025年1 - 6月累计销量7.9万台,同比+185.7%,渗透率达22.3%;非俄市场支撑出口,25年1 - 5月非俄市场出口累计11.7万辆,同比+30.8% [169][181] 发展机会 - 2025年是重卡报废更新拐点;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纳入天然气重卡,若油气价差扩大,其销量增速有望转正 [182][184] 销量预期 - 预计2025年重卡销量达102万辆,同比+13.1%,内销74万辆,同比+21.2% [191] 客车行业 销量趋势 - 2025年上半年销售26.52万辆,同比增长25.5%,大中客车市场集中度高且呈提升趋势 [193][198] 新能源客车 - 2025年上半年销量8.03万辆,同比增长52.4%,渗透率为30%;出口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出口8843辆,同比+108.9% [200][214] 出口市场 - 亚洲、中东、拉美为燃油客车主要出口地区,欧洲、亚洲、拉美为新能源客车主要出口地区,宇通客车出口份额最高 [222][227][241] 板块观点 - 新能源、非俄出口和政策刺激支撑重卡销量增长,客车市场稳健,出口空间广阔,推荐重卡中国重汽、潍柴动力等,客车宇通客车、中通客车 [243] 两轮车市场情况 电自行业 政策机遇 - 新老国标切换,厂家8月31日停生产、渠道11月30日停销售老国标产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25H1换新量是2024年的6.1倍 [247][264] 行业格局 - 长期格局有望改善,头部品牌如九号、爱玛份额增长 [265] 摩托车行业 整体表现 - 2025上半年交付831.71万辆,同比增长16.11%,内销小排量车型需求疲软,大排量车型成增长核心引擎 [270] 细分市场 - 大排量细分市场内外双爆,1 - 6月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同比激增50%;出口市场分化,拉美、欧洲增长强劲 [277][286] 市场格局 - 大排量市场格局多维变化,内销春风领先,外销隆鑫相对稳定 [288][295] 板块观点 - 电自三季度产销两旺,行业格局改善;摩托车海外需求爆发,推荐爱玛科技、九号公司 -WD等 [297] 重点推荐标的 禾赛科技 - 全球激光雷达龙头,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CAGR为44.3%,维持“买入”评级 [300][301] 耐世特 - 全球转向系统龙头,盈利能力回升,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37/0.47/0.59港元,归母净利润CAGR为45.4%,维持“买入”评级 [305] 伯特利 - 线控制动龙头,营收利润稳健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2.49/3.27/4.18元,归母净利润CAGR为28%,维持“买入”评级 [309] 华阳集团 - 汽车电子快速增长,新产品不断突破,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67/2.21/2.72元,归母净利润CAGR为29.9%,维持“买入”评级 [314] 宇通客车 - 销量持续增长,产品矩阵丰富,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14.0%,维持“买入”评级 [320] 中通客车 - 客车产品竞争力强化,新能源出口可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39.1%,维持“买入”评级 [325] 中国重汽 A股 - 费用管控好,内需和非俄出口利好,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17.5/22.2/25.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30] H股 - 内需受政策刺激,抢抓新能源机遇,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70.4、82.0、91.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36] 爱玛科技 - 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34.5/38.4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速为24.5%,维持“买入”评级 [341]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7月21日
格隆汇· 2025-07-21 08:57
全球股市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42.30点至44342.19点,跌幅0.32% [2] - 纳斯达克指数微涨10.01点至20895.66点,涨幅0.05% [2] - 标普500指数微跌0.57点至6296.79点,跌幅0.01% [2] - 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17.92点至5359.23点,跌幅0.33% [2] - 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19.48点至8992.12点,涨幅0.22% [2] - 法国CAC40指数微涨0.67点至7822.67点,涨幅0.01% [2] - 德国DAX30指数下跌81.42点至24289.51点,跌幅0.33% [2] - 俄罗斯RTS指数上涨7.51点至1120.15点,涨幅0.67% [2] - 上证指数上涨17.65点至3534.48点,涨幅0.50% [2] - 深证成指上涨40.22点至10913.84点,涨幅0.37% [2] - 恒生指数上涨326.71点至24825.66点,涨幅1.33% [2] - 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33.37点至8986.47点,涨幅1.51% [2]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89.98点至5538.83点,涨幅1.65% [2] - 台湾加权指数上涨269.85点至23383.13点,涨幅1.17% [2] - 日经225指数下跌82.08点至39819.11点,跌幅0.21% [2] - 韩国KOSPI指数下跌4.22点至3188.07点,跌幅0.13% [2] - 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下跌501.51点至81757.73点,跌幅0.61% [2] - 泰国SET指数上涨8.47点至1206.58点,涨幅0.71% [2] - 越南VNINDEX指数上涨7.27点至1497.28点,涨幅0.49% [2] 日本政治局势 - 日本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去过半数席位,这是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都未能取得过半数席位 [2] 美国政治与金融 - 特朗普表示不需要财政部长贝森特向他解释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市场的不利影响 [4] - 特朗普政府开始审查SpaceX与多个联邦政府机构之间的合同 [8] 伊朗核谈判 - 伊朗同意与英、法、德三个欧洲国家于7月25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新一轮副外长级别的核谈判 [4] 韩国税收政策 - 韩国政府考虑提高股票交易税以弥补因股息收入税收优惠减少的收入 [5] - 韩国政府还在考虑恢复放宽的资本利得税起征点 [5] 英国自动驾驶政策 - 英国就自动驾驶汽车服务许可计划征求意见,意见征求将于9月28日结束 [6] - 首批类似出租车、私人租赁车和公交车的自动驾驶车辆服务有望从2026年春季上路 [6] 伦敦证券交易所 -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考虑推出24小时交易或延长交易时段 [7] 英伟达动态 - 英伟达告知中国客户H20芯片供应有限且不打算重启生产 [8] - 英伟达CEO黄仁勋减持7.5万股公司股票,价值约1294万美元 [8] 特斯拉技术升级 - 马斯克宣布将把奥斯汀Robotaxi项目技术升级整合到FSD通用版本中 [9][10] - FSD升级版在欧洲及中国等地还需等待监管部门批准 [9] OpenAI发展 - OpenAI CEO表示到年底将有超过100万个GPU上线 [11] 苹果操作系统 - 预计苹果iOS 26公测版下周推出 [12] - 苹果即将启动iOS 27开发工作,优先开发针对折叠屏iPhone的软件功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