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电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海陆重工(002255) - 002255海陆重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5:16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有平安基金、中信证券、国海证券、国联民生证券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5日10:00 - 11:3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张郭一 [1] 主营业务 - 包括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光伏电站运营 [1] 核电业务 - 1998年起开始核电设备制造,完成多个国际、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 [1] - 核安全设备包括安注箱、堆内构件吊篮筒体等多种设备,全面参与国内核电建设,在反应堆内核级容器领域取得一定业绩 [1] - 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有序推进,投产后将解决产能瓶颈,扩大产能,优化技术,提升生产能力和盈利水平 [2] 未来战略规划 - 深耕主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力度,加强管理与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通过行政命令来促进核电。(Axios)
快讯· 2025-05-07 02:32
核电行业政策动向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通过行政命令推动核电发展 [1]
中国核电(601985):2024年年报暨2025年一季度报点评:25Q1业绩稳定增长,装机容量有望持续扩张
光大证券· 2025-05-02 13: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772.72亿元同比+3.09%,归母净利润87.77亿元同比-17.38%;2025年一季度营收202.72亿元同比+12.70%,归母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2.55% [1] - 2024年核电发电量同比稍有下降,绿电发电量同比大增;2025Q1核电/新能源发电量分别同比+13.30%/+38.35%,总发电量同比+16.93% [2] - 新能源电价下降显著,所得税费用大幅提升压制公司2024年业绩;在建机组持续扩容,未来增量显著 [3] - 下调公司2025E - 2026E归母净利润,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考虑到公司装机持续扩张,未来增长确定性强,维持“买入”评级 [4] 各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749.57亿、772.72亿、862.85亿、926.23亿、1032.6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15%、3.09%、11.66%、7.35%、11.49% [5]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24亿、87.77亿、104.39亿、112.64亿、133.6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91%、-17.38%、18.93%、7.90%、18.65% [5] - 2023 - 2027E EPS分别为0.56、0.46、0.51、0.55、0.65元,ROE分别为11.68%、7.96%、8.87%、9.01%、9.96% [5]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16、20、18、17、14倍,P/B分别为1.9、1.6、1.6、1.5、1.4倍 [5]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749.57亿、772.72亿、862.85亿、926.23亿、1032.65亿元 [11] - 2023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415.10亿、441.16亿、481.47亿、518.11亿、588.09亿元 [11]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6.24亿、87.77亿、104.39亿、112.64亿、133.64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31.26亿、407.21亿、433.59亿、505.08亿、530.83亿元 [11]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分别为 - 717.12亿、 - 949.45亿、 - 804.19亿、 - 797.83亿、 - 799.70亿元 [11] - 2023 - 2027E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23.32亿、644.90亿、388.93亿、308.59亿、295.48亿元 [11]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总资产分别为5392.67亿、6597.39亿、7266.75亿、7898.96亿、8552.14亿元 [12] - 2023 - 2027E总负债分别为3764.69亿、4503.71亿、5008.89亿、5467.34亿、5914.41亿元 [12] - 2023 - 2027E股东权益分别为1627.98亿、2093.68亿、2257.86亿、2431.62亿、2637.73亿元 [12] 盈利能力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44.6%、42.9%、44.2%、44.1%、43.1% [13] - 2023 - 2027E ROE(摊薄)分别为11.7%、8.0%、8.9%、9.0%、10.0% [13] - 2023 - 2027E经营性ROIC分别为5.3%、3.8%、3.8%、3.7%、3.7% [13] 偿债能力 - 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0%、68%、69%、69%、69% [13] - 2023 - 2027E流动比率分别为0.70、0.83、0.91、1.04、1.27 [13] - 2023 - 2027E速动比率分别为0.43、0.52、0.57、0.66、0.80 [13] 费用率 - 2023 - 2027E销售费用率分别为0.15%、0.08%、0.08%、0.08%、0.08% [14] - 2023 - 2027E管理费用率分别为5.11%、5.21%、4.95%、4.90%、4.85% [14] - 2023 - 2027E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74%、8.86%、9.15%、8.26%、5.66% [14]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红利分别为0.20、0.16、0.19、0.21、0.24元 [14] - 2023 - 2027E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2.28、2.16、2.11、2.46、2.58元 [14] - 2023 - 2027E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82、5.84、5.72、6.08、6.52元 [14]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16、20、18、17、14倍 [14] - 2023 - 2027E PB分别为1.9、1.6、1.6、1.5、1.4倍 [14] - 2023 - 2027E EV/EBITDA分别为13.6、15.9、15.2、14.8、14.3倍 [14]
中国核电(601985):漳州机组投运带动电量增长 新机组核准成长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5-01 08:27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年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增长;24年核电上网电量略降,Q1因机组检修减少和新机组投产电量增加;电价下滑和所得税费用增加影响业绩;在建机组持续推进,未来成长性较强;预计2025 - 2027年盈利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1][2][3]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72.72亿元,同比+3.09%,归母净利润87.77亿元,同比-17.38% [1]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202.73亿元,同比+12.70%,归母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2.55% [1] - 2025 - 2027年公司预计分别实现96/103/114亿元,同比分别变化+9.42%/+7.32%/+10.77% [3] 电量情况 - 2024年公司累计上网电量2039.23亿千瓦时,同比+3.28%,其中核电上网电量1712.60亿千瓦时,同比-1.83% [1] - 2025年Q1公司累计上网电量同比+17.17%,其中核电电量同比+13.41%,新能源电量同比+38.35% [1] 影响业绩因素 - 2024年核电/光伏/风电平均上网电价(含税)较2023年分别+0.4/-9/-3分钱,拉低对应业务营收增速 [2] - 2024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60.11亿元,同比大幅+68.34%,导致归母净利润跌幅扩大 [2] - 2025年Q1新能源板块因上年发行两期类REITS、市场化债转股稀释归母净利润,增资引战导致归母比例下降,使得Q1新能源归母净利润同比-51.32%,总业绩仅微增 [2] 机组建设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核电在建及待核准机组18台,装机容量2064.10万千瓦 [3] - 2025年1月1日,福建漳州核电站1号机组投入商运,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变为17台 [3] - 漳州核电2号机组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2025年商运 [3] - 2026年公司计划江苏核电田湾7号机组和海南核电小堆机组投运 [3] - 2027年公司计划辽宁核电徐大堡3号机组、田湾8号机组、三门核电3号和4号机组投运 [3] - 2025年4月28日,浙江三门核电项目5号、6号机组获得核准 [3] 估值情况 - 2025年4月30日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77/18.42/16.63倍 [3]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3]
国证国际:十台机组获核准 中国核电保持高速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10:12
核电行业政策支持与项目核准 - 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计10台新机组包括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 [1][2] - 新项目均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含8台华龙一号机组预计拉动超2000亿投资按单台百万千瓦机组200亿元计算 [1][2] - 四大核电集团均有收获项目中广核集团获批项目最多包括广西防城港和广东台山项目 [2] 核电技术发展与产业链影响 - 此次审批彰显中国核电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华龙一号等技术已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安全性经济性得到保障 [2] - 下游核电站建设进度加快将推升上游设备制造及核燃料需求利好上游铀资源开发公司和核电设备制造公司 [1] - 核电设备标的包括东方电气(01072)上海电气(02727)核电运营标的中广核电力(01816)天然铀标的中广核矿业(01164) [1] 核电装机规模与市场前景 - 截至2024年末中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44台装机容量5235万千瓦在运在建规模全球第一 [3] - 2024年核电装机容量占比约2%发电量占比约5%未来提升空间大 [3] - 中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保持常态化审批节奏2024年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1469亿元较上年增长520亿元创历史新高 [4] 全球铀资源供需格局 - 2022年全球天然铀产量49,355吨铀需求65,651吨铀产量与需求缺口依赖二次供应弥补未来缺口或进一步扩大 [5] - 哈萨克斯坦是全球最大铀矿生产国产量21,227吨铀占比43%铀生产国与需求国存在互补需求 [5] - 铀资源缺口扩大将推升国际铀矿价格利好上游铀资源开发公司 [1][5]
中国广核(003816):电价下滑成本提升导致业绩承压 核准节奏稳健保障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4
财务表现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28亿元,同比增长4.41% [1] - 归母净利润30.26亿元,同比下降16.0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9.28亿元,同比下降15.94% [1] - 研发费用支出2.92亿元,同比增长158.45%,主要因研发进度差异 [2] 运营情况 - 2025年Q1总发电量601.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5% [1] - 总上网电量566.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1%,主要因换料大修时间缩短及防城港4号机组投运 [1] - 广东省2025年电力年度交易成交均价0.392元/千瓦时,较2024年下降超7分钱,影响营收增速 [1] 在建与核准项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管理16台在建核电机组,其中2台调试、3台设备安装、3台土建施工、8台FCD准备阶段 [2] - 2025年计划投运惠州1号机组 [2] - 2025年4月27日获核准台山3号/4号(单台1200MW)及防城港5号/6号(单台1208MW)机组,均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112/121亿元,同比变化+0.30%/+3.60%/+7.28% [2] - 2025年4月28日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44/15.86/14.79倍 [2]
我国新核准5个核电项目,都建在哪儿?
观察者网· 2025-04-28 18:41
核电项目核准 - 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5个核电项目,包括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福建霞浦压水堆1、2号机组、山东海阳三期工程、广东台山二期工程、广西防城港三期工程 [1] - 核准后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1] - 台山核电项目拟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建设2台机组 [1] - 防城港核电项目5、6号机组也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1] 项目具体信息 - 三门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740万千瓦,年发电量600亿千瓦时 [2] - 霞浦核电项目拟建设5台机组,总投资逾1100亿元 [2] - 海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和1台小型堆,3、4号机组预计2027年投产 [2] - 海阳新获批2台机组将采用国产化CAP1000压水堆技术 [2] 核电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核电发电量450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7%,占全国总发电量4.5% [3] - 核电年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1.4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3.7亿吨 [3] - 我国在运核电机组30多年来未发生过2级及以上运行事件 [3] 技术发展 - 我国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业体系的国家 [2] - 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2] - 将大力支持第四代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研发 [3]
公用事业:“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一批核电项目”点评:国常会核准10台机组,看好核电长期成长性
银河证券· 2025-04-28 17: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行业评级为推荐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一批核电项目 [1] - 2022 - 2025年我国连续4年核准核电机组数量≥10台 2019 - 2024年每年新核准核电机组数量分别为4、4、5、10、10、11台 2025年4月27日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装机容量1234.6万千瓦 除2台采用CAP1000技术路线 其余8台为华龙一号机组 [4] - 核电进入积极有序发展新阶段 核准在建装机容量为在运装机的107% 考虑新核准机组 我国核准在建核电机组将达54台 装机容量6506.5万千瓦 四家核电运营商对应弹性不同 [4] - 核电优先消纳且上网电价相对稳定 看好装机增长带来的长期成长性 利用小时数维持高位且稳定 市场化电价波动对核电企业整体影响有限 装机容量增长对业绩影响更突出 [4] - 看好核电机组核准、投产对相关企业的业绩拉动 重点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建议关注电投产融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电项目核准情况 - 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浙江三门三期等5个核电项目 包括中广核防城港5、6等机组 共10台机组、装机容量1234.6万千瓦 技术路线上除2台采用CAP1000 其余8台为华龙一号 [4] 核电发展阶段与装机情况 -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 核准在建机组44台、装机容量5235万千瓦 考虑新核准机组 核准在建核电机组将达54台、装机容量6506.5万千瓦 占在运装机规模的107% [4] - 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国家核电、华能核电在运装机分别为2496.2、3179.8、404.0、21.2万千瓦 核准在建装机分别为2185.9、2422.2、1163.4、735.0万千瓦 对应弹性分别为88%、76%、288%、3483% [4] 核电消纳与电价情况 - 核电作为优先消纳电源 2021 - 2024年利用小时数分别为7778、7548、7661、7806小时 [4] - 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市场化电量占比分别为44.57%(2023A)、50.9%(2024A) 部分省份对核电市场化电价有约束 市场化电价波动对核电企业整体影响有限 中国广核2021 - 2024年上网电价算术平均值为0.368元/kWh 波动幅度分别为 - 2.7%、0.9%、1.7%、0.1% 中国核电2021 - 2023年上网电价算术平均值为0.360元/kWh 波动幅度分别为 - 2.8%、1.7%、1.1% [4] 投资建议 - 看好核电机组核准、投产对相关企业的业绩拉动 重点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建议关注电投产融等 [4]
中原证券:核电核准节奏加速 长期关注核电运营商
智通财经· 2025-04-28 17:04
核电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核电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1] - 2025年核电行业处于加快核准和建设的历史机遇期 [1] - 建议长期关注中国广核和中国核电等大型核电运营商 [1] 核电项目核准情况 - 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 [1] - 中国广核获核准4台机组(台山3/4号、防城港5/6号),单台容量120-120.8万千瓦 [1] - 中国核电获核准2台机组(三门5/6号),单台容量121.5万千瓦 [2] - 国家电投获核准2台机组(海阳5/6号),采用CAP1000技术,单台容量125.3万千瓦 [2] - 中国华能获核准2台机组(霞浦1/2号),单台容量121.5万千瓦 [2] 核电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7805.74小时 [3] - 2024年核电发电量4451.75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4.73% [3] - 截至2025年4月27日,中国在运、在建和核准机组共102台,装机1.13亿千瓦 [3] - 在建机组28台,总装机3365万千瓦 [3] - 商运机组58台,总装机6096万千瓦 [3] 核电发展规划 - "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核电装机达7000万千瓦 [3] - 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核准一批沿海核电项目 [3] - "十五五"期间核电行业将快速发展 [3] 河南省电力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河南省总装机15197万千瓦 [4][5] - 火电占比48.9%(7424万千瓦) [5] - 风电占比16%(2430万千瓦) [5] - 太阳能占比30.1%(4574万千瓦) [5]
我国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发电量持续增长
快讯· 2025-04-27 09:02
今天(4月2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 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 界第一。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8台,总装机容量达到3365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 持世界第一;我国商运核电机组达到58台,总装机容量达6096万千瓦。(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