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余热锅炉
搜索文档
【机构调研记录】银华基金调研立讯精密、海陆重工等4只个股(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11-27 08:15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1月26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银华基金近期对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立讯精密 (银华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个股亮点: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具备全产业链核心能力,除电池与部分关节模组外,可自主完成谐波齿轮等关键部件的精加工。;公司的汽 车业务已布局多年,产品矩阵非常丰富。无论是高低压线束、高速线束、特种线束,还是闪充充电枪等,均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 头。;公司办公地址为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北环路313号。 2)海陆重工 (银华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为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 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光伏电站运营。公司核电设备供应堆型包括二代+至三代、四代及热核聚变堆等主要机型,核安全设备涵盖安注箱、堆 内构件吊篮筒体、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等多种产品,全面参与国内核电建设。目前投资新建的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在正常推进中,未来投产后能 有效弥补核电制造产能需求。公司未来仍将深耕主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力度,加强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 ...
海陆重工(002255) - 002255海陆重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26
2025-11-26 16:06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包括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 [1] - 主营业务包括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 [1] - 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电站运营 [1] 核电业务 - 核电设备供应覆盖二代+、三代(华龙一号、国和一号、AP1000、VVER、EPR)、四代(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钍基熔盐堆)及热核聚变堆等机型 [1] - 核安全设备产品包括安注箱、堆内构件吊篮筒体、乏燃料冷却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等 [1][2] - 公司全面参与国内核电建设,在反应堆内核级容器领域取得一定业绩 [2] - 第四代核电装备投资项目正在正常推进,投产后将弥补核电制造产能需求 [2] 未来战略规划 - 未来战略将继续深耕主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力度 [2] - 未来将加强管理与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 [2] - 目标是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海陆重工涨2.03%,成交额5.9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85.1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25 10:4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1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13.04元/股,成交额5.91亿元,换手率7.18%,总市值108.35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36.62%,近5个交易日上涨3.08%,近20日上涨40.67%,近60日上涨43.28%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85.10万元,特大单买入3956.85万元(占比6.69%),卖出5636.77万元(占比9.54%),大单买入1.17亿元(占比19.76%),卖出1.27亿元(占比21.46%) [1] - 今年以来1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11月19日)龙虎榜净买入2.52亿元,买入总计3.73亿元(占总成交额18.46%),卖出总计1.21亿元(占总成交额6.01%) [1] 公司基本情况与主营业务 - 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成立于2000年1月18日,2008年6月25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包括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核安全设备制造销售,以及固废废水处理、光伏电站运营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锅炉及相关配套产品38.47%,压力容器产品31.00%,环保工程服务9.87%,核电产品8.07%,新能源电力销售6.94%,污水处置2.69%,其他2.03%,固废处置0.73%,污水处理工程0.20%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火电设备,概念板块包括龙虎榜热门、煤化工、余热发电、污水处理、节能环保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6.85亿元,同比减少5.27%,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32.67% [2]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7.25万,较上期减少17.57%,人均流通股8801股,较上期增加21.3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033.54万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818.81万股,较上期增加1208.84万股 [3]
海陆重工跌4.06%,成交额4.0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60.9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2 09:4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12日盘中下跌4.06%,报13.24元/股,成交4.02亿元,换手率4.79%,总市值110.0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60.93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371.92万元,大单净买入10.98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40.25%,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1.45%、42.06%、55.75% [1] - 今年以来8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1月11日,龙虎榜净买入-7244.55万元,买入总额3.53亿元(占总成交额9.74%),卖出总额4.26亿元(占总成交额11.74%)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核安全设备制造销售,以及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光伏电站运营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锅炉及相关配套产品38.47%,压力容器产品31.00%,环保工程服务9.87%,核电产品8.07%,新能源电力销售6.94%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火电设备,概念板块包括煤化工、余热发电、核电、太阳能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6.85亿元,同比减少5.27%,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32.67% [2]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7.25万,较上期减少17.57%,人均流通股8801股,较上期增加21.3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033.54万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818.81万股,较上期增加1208.84万股 [3]
海陆重工的前世今生:负债率34.25%低于行业平均,毛利率30.53%高于同类5.93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2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18日,于2008年6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苏州市,是国内工业余热锅炉等设备制造及环境综合治理服务的领先企业 [1] - 主营业务包括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以及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和光伏电站运营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 - 其他电源设备Ⅱ - 火电设备,概念板块包括核聚变、固废处理等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6.8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二,行业平均数为24.88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西子洁能营收43.33亿元,行业中位数为16.85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锅炉及相关配套产品收入3.97亿元,占比38.47%,压力容器产品收入3.2亿元,占比31.00%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2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一,行业平均数为1.94亿元 [2] - 行业第二名西子洁能净利润2.26亿元,行业中位数为2.26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4.25%,低于去年同期的42.40%,且远低于行业平均的63.62%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0.53%,高于去年同期的25.56%,且高于行业平均的24.60%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徐元生,其2024年薪酬为98万元,较2023年减少3.25万元 [4] - 总经理徐冉2024年薪酬为138万元,较2023年增加40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25万,较上期减少17.57%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8801.2股,较上期增加21.32%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818.8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208.84万股 [5]
调研速递|苏州海陆重工接受华西证券等3家机构调研,核电业务成关注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6 15:57
调研基本信息 - 2025年9月16日10:00-11:30在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举行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机构包括华西证券 华泰柏瑞基金 华夏未来资本的代表人员 [1][2] - 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张郭一 [2]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工业余热锅炉 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制造销售 [3] - 业务包括固废 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 [3] - 同时经营光伏电站运营业务 [3] 核电业务发展 - 公司自1998年涉足核电设备制造 拥有20多年发展历程 [3] - 完成多个国际 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 [3] - 核安全设备产品包括安注箱 堆内构件吊篮筒体等多种设备 [3] - 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正有序推进 投产后将突破产能瓶颈 [3] 生产经营状况 - 2025年至今生产经营情况符合预期 各项目正常推进 [3] - 公司计划在深耕主业基础上加大技术创新与管理力度 [3] - 将强化管理与成本控制 优化资源配置以增强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3]
海陆重工(002255) - 002255海陆重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15:26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包括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 [1] - 主营业务包括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 [1] - 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电站运营 [1] 核电业务 - 公司从1998年起开始核电设备的制造,拥有20多年核电领域经验 [1] - 核安全设备包括安注箱、堆内构件吊篮筒体、乏燃料冷却器等十余种关键设备 [1][2] - 全面参与国内核电建设,在反应堆内核级容器领域取得一定业绩 [2] - 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有序推进,投产后将解决产能瓶颈 [2] - 项目投产后有利于扩大产能、优化技术,提升核电装备生产能力和盈利水平 [2] 经营与战略 - 2025年至今生产经营情况符合预期,各个项目正常推进 [2] - 未来战略包括深耕主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力度 [2] - 未来战略包括加强管理与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 [2] - 未来战略目标是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海陆重工上半年净利增50%,71岁徐元生与儿子分任董事长和总裁、同领百万年薪
搜狐财经· 2025-09-05 15: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2亿元同比下降10.44% [1][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50.03%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56.29% [1]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23元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0.32%同比上升6.74个百分点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18.55%同比上升7.73个百分点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7.89亿元同比减少0.23% [5]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10.86% [5] 成本控制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1.02亿元同比减少2122.79万元 [1]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9.90%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90% 管理费用减少4.31% [1]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6.05% 财务费用减少69.51% [1]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徐元生2024年薪酬98万元 [3] - 总裁徐冉2024年薪酬138万元 [3] - 徐元生与徐冉系父子关系 [3] - 徐元生1954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 [3] - 徐冉1982年出生本科学历 [3] 公司概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5] - 成立日期2000年1月18日 上市日期2008年6月25日 [5] - 主营业务包括工业余热锅炉、压力容器、核安全设备制造销售 [5] - 业务涵盖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及光伏电站运营 [5]
海陆重工股价微涨0.47% 中报净利润预增超48%
金融界· 2025-08-06 01:03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盘价为8.6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47% [1] - 当日成交金额1.46亿元,换手率2.66%,总市值71.62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余热锅炉、核电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制造 [1] - 产品应用于钢铁、化工、电力等多个领域 [1] - 入选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1] 财务表现 - 被纳入"2025中报预增"概念板块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9亿至2.05亿元,同比增长48.92%至60.68%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6.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01%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4842.8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88% [1]
海陆重工:公司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仍在有序往前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9:15
公司业务与项目进展 - 公司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有序推进 未来投产后将解决产能瓶颈 扩大产能并优化技术 紧跟国家核电发展政策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业余热锅炉 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 核安全设备制造销售 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及光伏电站运营 [1] -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亿元至2.05亿元 主要因订单质量改善及新能源板块盈利恢复 [1] 核电业务与技术积累 - 公司自1998年起制造核电设备 完成多个国际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 产品包括安注箱 堆内构件吊篮筒体 乏燃料冷却器等 [2] - 公司全面参与国内核电建设 在反应堆内核级容器领域取得业绩 [2] - 核电行业2024年核准11台机组 连续3年超10台 截至2024年底国内在运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共102台 总装机1.13亿千瓦 全球首位 [2] 行业趋势与国产化进展 - 中国核电设备国产化率大幅提升 反应堆压力容器 蒸汽发生器等关键部件已实现100%国产化 [3] - 华龙一号 高温气冷堆技术代表中国核电技术世界领先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3] -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模块化小型堆示范工程 国际合作为行业提供发展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