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发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蔚蓝锂芯锂电高增净利预增超79% 加速全球扩产海外订单占近50%
长江商报· 2025-07-15 07:48
核心观点 - 蔚蓝锂芯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3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79.29%至115.15%,主要受益于锂电池业务出货量持续增加及LED芯片业务贡献提升 [1][2][3] - 公司通过两次战略转型形成LED芯片、锂电池及金属物流三大业务协同发展格局,2024年营收67.56亿元(同比+29.38%),净利润4.88亿元(同比+246.43%) [1][2] - 海外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2024年海外订单营收占比接近50%,并通过马来西亚10GWh圆柱锂电池项目布局海外产能 [1][4][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亿元至3.6亿元(同比+79.29%至115.15%),扣非净利润3.18亿元至3.78亿元(同比+156.05%至204.36%) [2][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28亿元(同比+20.9%),净利润1.42亿元(同比+100.56%),推算二季度净利润1.58亿元至2.18亿元(同比+62.89%至124.74%) [2][3] - **2024年全年**:营收67.56亿元(同比+29.38%),净利润4.88亿元(同比+246.43%),创历史新高 [2] 业务结构与发展历程 - **业务布局**:三大板块包括LED芯片、锂电池(通过2016年收购天鹏电源进入)及金属物流(2008年上市时主业),拥有20多家控股子公司 [2] - **转型节点**:2011年进军LED芯片领域,2016年切入锂电池制造,形成多元化协同发展 [2] - **产能规划**:马来西亚10GWh圆柱锂电池项目一期2025年4月投产,预计2025年国内产能达6亿颗 [5] 海外拓展 - **订单里程碑**:2021年与德国博世签订8700万颗锂电池订单(9585万美元),与史丹利百得达成三年供货协议(2022-2024年累计供应6.4亿至7.2亿颗) [4] - **营收占比**:2024年海外订单营收占比接近50% [1][5]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2020-2024年累计15.99亿元,2024年达4.16亿元,2025年一季度1.24亿元(同比+48.11%,占营收7.2%) [6]
市值蒸发1600亿!暴跌84%,没落巨头靠一针痛风药,再冲IPO
搜狐财经· 2025-07-12 07:53
公司现状与挑战 - 公司股价从峰值500元暴跌84% 市值从2000亿元蒸发1600亿元 2024年净利润腰斩43% [1] - 核心产品生长激素收入占比仍高达87% 但利润已腰斩 面临医保集采价格从千元降至300元的冲击 [3][9] - 新生儿数量连年下滑叠加家长支付能力减弱 导致生长激素黄金赛道触顶 [9] 研发与国际化战略 - 近三年研发投入超60亿元 2024年研发费用率飙升至20% 金赛药业员工新增2518人主要为研发团队 [3] - 启动H股IPO筹备 利用港股允许未盈利药企上市政策缓解资金压力 [3] - 金赛药业海外收入猛增454% 阿尔及利亚等新兴市场成为国际化关键增量 [3] 核心新产品金蓓欣 - 1类新药金蓓欣获批 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直接靶向IL-1β炎症因子 [6] - 临床数据显示:注射6小时快速镇痛 72小时效果媲美激素 单针12周复发风险降90% 24周抑制率87% [6] - 定价2000元/针(诺华原研药2000美元) 年治疗费约4000元 面临医保准入和渠道建设挑战 [7] - 国内竞争对手三生国健SSGJ-613预计落后1年 卫材中国多替雷诺即将入局 [7] 多元化尝试与教训 - 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营收18.2亿元(增速70%) 2024年骤降至12.3亿元 净利润腰斩53% [8] - 减毒活疫苗技术路线保护率不及竞品重组蛋白疫苗 适用人群更窄导致市场份额丢失 [8] - 研发管线覆盖24款临床阶段产品 涉及肿瘤/辅助生殖/罕见病等九大领域 [10] 未来增长方向 - 长效生长激素占比从18%提升至35% 联合GLP-1减肥药拓展成人增肌减脂市场 [10] - 甲状腺眼病抗体药物即将报产 双靶点ADC药物计划年内提交临床申请 [10] - 辅助生殖领域布局长效促卵泡激素水剂 瞄准千亿生殖市场规模 [10]
ESG信披观察 | A股减肥药概念股近一半ESG评级为A级 研发投入头尾部差距较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6:27
行业动态 - 礼来公司GLP-1药物替尔泊肽注射液获中国NMPA批准,成为首个且唯一用于治疗成人肥胖患者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处方药 [1] - GLP-1减肥药赛道竞争从减重疗效延伸至肥胖相关并发症治疗领域 [1] - A股减肥药概念共24家企业,其中15家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率62.5%,高于A股46%的平均水平 [1][3] ESG表现 - A股减肥药概念股中45.8%企业ESG评级处于A级(含A+、A及A-),高于A股全行业25%的平均水平 [1][4] - 11家企业公布碳排放数据,其中3家披露范围三碳排放信息 [3] - 信披违规企业如凯因科技、百花医药、泓博医药ESG评级均处于中下游水平(C+至B级) [3][6] 研发投入 - 恒瑞医药2024年研发投入82.28亿元居首,A股减肥药概念股平均研发投入6.65亿元 [5][9]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10-85亿元,与国际药企(如礼来、诺和诺德)70亿美元以上投入差距显著 [9] - 前五名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22%,尾部企业不足10%,恒瑞医药研发投入占比29.4% [9][10] 企业案例 - 恒瑞医药布局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及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RS-7535,预计2027年上市23个项目 [8][9] - 华东医药聚焦ADC、GLP-1、外用制剂三大产品矩阵,强化内分泌与肿瘤领域创新管线 [9] - 凯因科技、百花医药因信披问题被监管处罚,且未发布2024年ESG报告 [3][6]
七年冲击四次IPO,第五次菊乐股份能否冲击成功
搜狐财经· 2025-07-09 23:39
公司概况 - 四川菊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成都菊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1996年进入乳制品行业,深耕含乳饮料及乳制品领域二十多年,拥有完整产业链,是西南地区规模乳制品企业之一 [1] - 公司近期通过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正式获得IPO申报资格 [1] IPO历程与问题 - 公司7年内4次冲击IPO失败,主要问题包括内部控制缺陷和研发投入不足 [5][6][7] - 2014-2019年期间,公司眉山分公司出纳挪用资金9577.89万元,公司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内控漏洞 [6] - 公司存在利用个人账户对外收付款项的情况,直至2021年12月才注销该账户 [6]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仅0.29%,远低于同行超过1%的水平,2020年研发投入仅199.66万元 [7] 财务表现 - 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8.29亿元、9.94亿元、14.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3亿元、1.58亿元,净利润率从13.39%下滑至11.12% [8] - 2020-2024年营收从9.94亿元增长至16.41亿元,增长65.09%,净利润从1.3亿元增长至2.32亿元,净利润率从13.08%回升至13.58% [8] - 2024年四川地区营收12.40亿元,占总收入76.03%,电商渠道同比增长73.81% [9] 业务结构 - 含乳饮料是公司主要业绩支撑,2024年占总营收58.2%,毛利率超40%且呈上升趋势 [9] - 公司将牦牛乳品作为未来20年发展重点,已注册3家相关子公司 [9] - 2023年国内牦牛奶市场规模26.24亿元,牦牛存栏量超1600万头,年产奶量超90万吨 [9] 市场定位 - 公司95%营收来自四川省,其中70%来自成都,区域特征明显 [8] - 公司正通过牦牛乳品及产业链创新增强竞争力,但牦牛奶市场规模仍有限 [9][10]
隆鑫通用两大主业发力半年预盈超10亿 持续完善产品矩阵总资产增至170.4亿
长江商报· 2025-07-09 07:01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10.05亿元—11.2亿元,同比增加70.52%—90.03% [1][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6.46亿元,同比增长40.98%,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96.79% [3] - 2024年全年营收168.22亿元,同比增长28.74%,归母净利润11.21亿元,同比增长92.19% [2] - 2025年上半年盈利水平已接近2024年全年 [4] 业务发展 - 摩托车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126.88亿元,同比增长34.01%,其中无极系列产品销售收入31.54亿元,同比增长111.43% [6] - 通用机械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35.35亿元,同比增长29.32% [6] - 公司发布自主高端品牌"无极",布局电摩和全地形车等自主品牌业务 [5] - 摩托车发动机领域形成三大产品矩阵,拥有超70款发动机产品,首款四缸发动机KEN660推出 [5] 财务与研发 - 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170.4亿元,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度末增长6.04% [1][6]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1亿元,上年同期为-5054万元 [1][6] - 2021年—2024年毛利率从13.77%增长至17.59%,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达18.9%,同比增加1.19个百分点 [1][5] - 2020年—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21.24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5.13亿元 [6] - 截至2024年底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1591件,其中发明专利350件 [6] 行业地位 - 公司2006年—2024年连续19年蝉联中国摩托车出口规模第一 [2] - 公司为全国摩托车领军企业,2012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2]
昊创瑞通IPO:近八成收入依靠国家电网,研发实力弱于同行,账面资金充足下仍募资补流
证券之星· 2025-07-08 16:32
IPO进程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IPO申请已递交近两年,近期更新第六版招股书并披露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上会进程或临近[1] - 公司业绩高度依赖国家电网,报告期内对国家电网下属企业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8 92%、91 99%、77 38%,客户集中度远超IPO审核50%的风险阈值[2] - 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和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暂停部分产品中标资格6个月,涉及收入金额分别为229 74万元、0 41%、182 34万元、0 27%和520 09万元、0 60%[3] 研发实力与创新定位 - 公司研发投入率不足4%,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730 3万元、3 09%、2336 20万元、3 47%和3232 70万元、3 73%,显著低于同行业平均5 53%-5 71%的水平[6] - 专利数量仅119项(14项发明+61项实用新型+44项外观),远低于同行东方电子(1367项)和双杰电气(474项),且14项发明专利中11项为2020年后突击申请[7] - 研发人员43人占比11 35%,远低于许继电气(2723人、46 86%)和东方电子(1972人、24 19%)[8]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报告期内销售净利率达12 28%-13%,毛利率25 67%-27 60%,均超行业均值(净利率5 75%-6 90%、毛利率22 26%-24 13%)[9] - 核心产品智能环网柜、智能柱上开关毛利率分别达23 09%-29 91%和33 22%-36 12%,但智能环网柜和箱式变电站毛利率波动较大[10] - 费用控制极佳,2024年整体费用率9 82%(销售4 06%+管理4 24%+财务0 44%),低于行业均值近5个百分点[11] 财务状况与募资争议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 8亿元,短期借款仅1950万元,资产负债率低于40%,2023-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1 98亿元[11] - 募资4 77亿元中1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合理性受质疑[1][11]
芯朋微新产品营收大涨上半年净利预增104% 超72%员工从事研发手握专利120项
长江商报· 2025-07-08 07:42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6 3亿元 同比增长38% 净利润9000万元 同比增长104% 扣非净利润7000万元 同比增长53%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9 65亿元 同比增长23 61% 净利润1 11亿元 同比增长87 18% 扣非净利润7312 2万元 同比增长117 88% [1] - 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 54亿元 2 57亿元 3 0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9 78% 28 41% 48 23% 净利润分别为3331万元 3409万元 4107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178 81% 6322 54% 72 54% [1] - 2025年第二季度预计营业收入3 29亿元 同比增长31 65% 净利润4893万元 同比增长243 19% 扣非净利润3540万元 同比增长120 24% [2] 增长驱动因素 - 新产品门类营收大幅增长 非AC-DC品类半年度营收同比提升70%以上 [2] - 工业市场半年度营业收入预计增长55%以上 [2] - 2024年成功推出逾百款新产品 包括高/低压驱动芯片28款 数字电源芯片5款 智能功率器件及模块11款 电源芯片70余款 [2] 研发投入 - 2021-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 32亿元 1 89亿元 2 11亿元 2 26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加4 65%至5724万元 [3] - 截至2024年末研发人员277人 占员工比例72 89% [3] - 累计取得国内外专利120项 其中发明专利106项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52项 [3]
惠而浦半年预盈2.05亿增559% 加强创新五年研发费7.21亿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40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加559%,扣非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加857%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36.07%,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029.06%,扣非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199.87% [1][2] - 2024年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下降8.8%,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上升148.7%,扣非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上升74.8% [2] 盈利能力提升驱动因素 - 研发创新带动主营业务增长,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提升盈利空间 [1] - 2025年上半年高端产品占比从2024年的18%提升至28%,平均单价较行业均值高12% [2]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1370.26万元,同比下降59.98%,管理费用2107.12万元,同比下降21.04%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0亿元,同比增长267.07%,主要得益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3]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0年—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7.21亿元,分别为1.47亿元、1.14亿元、1.32亿元、1.69亿元、1.59亿元 [1][5] - 2025年上半年新获55项专利授权,同比增长243.75%,涵盖风机系统、集成灶等实用设计 [1][5] - 合肥全球研发中心2025年新增实验室12个,聚焦智能算法、新材料应用,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70% [5] 行业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30.2%,公司通过高端化、套系化、场景化需求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3] - 洗衣机、生活电器、冰箱三大品类收入占比达90% [2] 全球布局与战略 - 公司通过收购合肥三洋拓展中国市场,成立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中国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4] - 在印度、墨西哥新建生产基地,形成"中国+东南亚+美洲"三角供应链 [4] - 合肥全球研发中心及中国总部于2018年启用,具备工业4.0智能工厂、全球研发中心、中国总部三位一体创新平台 [4][5] - 与海尔、美的等头部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针对细分市场需求定制产品 [5]
《湖北省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5)》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04 15:27
湖北省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 截至2024年末湖北省A股上市公司达151家总市值1.46万亿元数量与市值分别位居全国第10位和第13位 [2] - 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投入率3.97%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领跑 [2] - 湖北省上市公司数量居中部省份第2位2024年新增5家上市公司IPO募资33.9亿元位居中部省份首位 [2] 上市公司行业分布与创新表现 - 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占比进一步提升涌现出华工科技、高德红外、人福医药、九州通及达梦数据等行业代表企业 [2] - 2024年度湖北151家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总额为379亿元连续三年上行中信特钢、闻泰科技等7家企业研发支出超10亿元 [2] - 2024年湖北上市公司授权专利6786件同比增长26.77%重归高增长 [2] 现存问题与发展建议 - 湖北省上市公司存在传统产业占比过高、并购重组不够活跃、整体证券化率偏低等问题 [3] - 建议加快培育资本市场主体健全创新机制体系打造产业链主企业加快各类主体上市 [3] 报告编制与发布信息 - 报告由长江产业集团旗下长江智库上市公司发展研究中心及湖北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联合发布 [2] - 长江新动能公司负责编撰长江产业集团与中金公司联合主办发布活动 [4]
聚胶股份(301283) - 2025年7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07:10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形式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时间是2025年7月3日15:30 - 17:3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廖燕桃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国君资管冯自力、鹏华基金杨浩等 [1] 竞争优势相关 国内潜在竞争者追赶阻力 - 全球前十大卫生用品厂商市场份额大,卫材热熔胶进入门槛高、客户认证周期长 [1] - 公司在技术、服务、成本方面有综合竞争优势 [1] - 公司管理层和核心骨干经验丰富,熟悉海外市场规则和客户标准 [1] - 公司构建了稳固的全球供应链系统,提升供应、服务和应对贸易壁垒能力 [1] 综合竞争优势原因 - 中国卫生用品和化工行业发展,公司贴近下游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商,有原料供应和研发优势,建立创新研发生态系统,实现技术领先 [2] - 公司团队经验丰富、机制反应快,能针对客户和供应商需求做出高效配方 [2] - 公司增强研发创新能力,优化配方,导入国产原材料,保持产品性能和成本领先 [2] - 公司可为客户开发适用热熔胶,提供个性化喷胶技术解决方案,节省成本 [3] 海外布局相关 布局海外工厂原因 - 海外市场份额大,全球前十大厂商工厂分布全球,海外布局是开拓市场和成为本地主要供应商的必要条件 [4] - 波兰和马来西亚工厂是战略投资和海外展厅,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增强客户粘性,应对贸易壁垒,助力业绩增长和战略目标实现 [4] 海外市场业务情况 - 2024年海外收入占公司收入比重达58% [5] 政策及市场因素影响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公司北美市场销售收入占比低,当前影响有限 [6] - 波兰生产基地可支援开拓北美市场,公司推进马来西亚基地建设,完善供应链,提高应对贸易壁垒能力 [6] - 关税政策对竞争对手也有影响,对公司综合竞争力影响不大 [6] 原材料和海运费价格走势 - 原材料价格取决于供需,2025年上半年下降,不排除未来反弹风险 [7] - 国际海运费2025年1 - 5月下降,第一季度未回调至上年同期,5月下旬欧洲、美洲航线跳涨,不排除涨势持续风险 [7] 新卫生要求影响 -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规范卫生用品厂商,加快小型不达标准厂商退出 [7] - 公司已进入多家全球知名卫生用品厂商合格供应商体系,行业集中度向主流厂商集中有利于公司业务发展 [8] - 公司产品符合规定,新卫生要求为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聚焦卫材热熔胶主业,提升全球市场品牌影响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市场份额,尤其是海外和全球前十大厂商份额 [8] - 公司尝试寻找其他应用领域发展方向,打造综合性热熔胶专业公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