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澳大湾区
icon
搜索文档
财报里的南沙:A股216份年度财报提及,超百亿资金涌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7:00
南沙投资吸引力分析 - 南沙凭借《南沙方案》政策红利和税收优势,成为上市公司投资热点区域,2024年A股216份财报提及南沙,超百亿资金涌入[1][2] - 广州港固定资产规模从2022年193.65亿元增至2024年290.67亿元,三年累计增量97.02亿元,2022年融资规模创十年新高[2] - 中远海特南沙子公司2024年营收84.98亿元(同比+65.36%),净利润3.27亿元,总资产23.77亿元[4] 港口与航运业布局 - 广州港投资74.72亿元建设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含4个万吨级泊位和14个驳船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550万吨货物+50万标箱集装箱[3] - 中远海特在南沙成立航运物流子公司,拥有2.86万载重吨自有船舶,累计投资6亿元[3][4] - 佛燃能源通过控股南沙仓储开展保税燃料油业务,2024年油化品销量191.88万吨(同比+67.35%)[6][7] 临港产业发展 - 佛燃能源在小虎岛建设91.83万立方米石化仓储基地,含126个储罐,可存储39种化工品,配套11座石化专用泊位[6] - 小虎岛石化工业区为广州唯一专业化工园区,占地9.7平方公里,定位石化物流及精细化工[7] - 农产品在龙穴岛投资20万平方米食品农产品进出口中心项目,打造华南运营枢纽[8] 高端制造业入驻 - 沃森生物在南沙设立mRNA生产基地和12亿元生物医药基金,子公司2024年按15%优惠税率纳税[9] - 三雄极光将研发中心从番禺迁至南沙,与LED智能照明生产基地合并建设[9] - 天融信在南沙成立网络安全子公司,计划打造安全科技产业集聚地[10][11]
逾250名企业代表研讨运用知识产权在大湾区创造商业价值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4:35
研讨会概况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在广州举办"运用知识产权在大湾区创造商业价值研讨会",超过250名香港及内地企业代表参与 [1][3] - 研讨会旨在支持香港和内地企业通过有效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在粤港澳大湾区及全球市场创造商业价值 [3] 香港知识产权政策与举措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产学研1+计划"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及商品化 [3] - 实施"专利盒"税务优惠减轻企业负担,并将原授专利制度拓展至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3] - 通过"创意智优计划"推动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交易 [3] - 设立亚洲首个跨境IP授权平台——亚洲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文创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的高效交易 [3] 专家观点与建议 - 香港企业在内地高端制造、文化创意、医疗等领域可通过技术创新和优质产品实现知识产权商业价值最大化 [4] - 香港知识产权注册制度简单快捷、费用低、审查时间短,适合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快速建立IP组合 [4] - 内地企业在香港进行知识产权商品化可享受税务、资金等利好,香港作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可提供专业服务 [4] 企业经验分享 - 研讨会安排两场圆桌讨论,6位企业高管分享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商业价值的策略和经验 [5]
马来西亚智库专家翁忠义:外部冲击下,RCEP展现强大制度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0:30
东盟外长会议与区域合作 - 第58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在吉隆坡举行,主题为"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涵盖24场部长级会议,涉及中国、美国、日本等对话伙伴 [1] - 会议重点讨论应对美国关税挑战,特朗普政府将对日本、韩国等国家征收不同税率关税,东盟多国被列入征税名单 [1] - RCEP通过降低区域内关税、协调原产地规则、促进跨境供应链,构建应对机制缓冲外部冲击 [1][6] RCEP机制与区域经济整合 - RCEP涵盖15个经济体,经济规模占全球三分之一,特点是灵活性高、强调企业驱动与包容性 [6] - RCEP实现中日韩在统一贸易框架下协同,统一关税结构并允许成员国增值部分计入区域原产地含量 [7] - RCEP要求一般货物48小时内放行,易腐品6小时通关,显著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7] - RCEP中小企业占比超90%,需建设数字平台、设立支持基金以释放发展潜力 [7] 东盟产业链升级路径 - 东盟在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马来西亚在半导体封测、中端制造领域具备产能优势,但缺乏先进制程能力 [4] - 提升价值链需三方面举措: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创新生态建设、打造技术与人力资本联动机制 [5] - 中国2024年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东盟可与中国合作先进技术研发,如派学生赴华学习AI与数字化技术 [5] 中马合作领域与项目 -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预计2027年投运,将平衡东西海岸经济发展,带动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形成 [10][11] - 中马关丹产业园区促进东海岸投资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10] - 华为在马来西亚通过"未来种子"计划培养145名学生,与45所大学合作建立ICT学院 [12] - 马来西亚与中国可合作绿色能源技术本地化、绿色金融协调、智能电网开发等 [14] 数字经济与粤港澳大湾区机遇 - 马来西亚承接中国科技企业出海,中马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方面协同增强 [12] - 粤港澳大湾区为马来西亚企业提供食品饮料、旅游服务市场,每日10班直航广州 [15] - 大湾区高校与人才政策吸引马来西亚留学生,中马可深化中小企业落户、高校合作等 [16]
十二城巡回宣介收官,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招募全国创客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17:43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概况 - 大赛以"湾创未来 粤聚英才"为主题 旨在为内地创业者搭建链接湾区资源的黄金桥梁 [2] - 活动覆盖北京 上海 杭州等12个城市 举办27场宣介会 吸引超1500名高校师生 投融资机构及初创企业代表参与 [2] - 政企学研多方联动 包括10省市人社部门 港澳特区政府及多所重点高校共同推进 [5] 赛事组织与参与机制 - 设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等五大前沿赛道 [8] - 采用初赛(书面评审) 复赛/总决赛(现场路演)三级赛制 面向所有有意向在湾区创业的团队开放 [8] - 报名截止时间为7月31日 港澳项目可通过注册公司或团队含港澳居民方式参与 [9] 参赛支持政策 - 最高奖金达50万元 配套提供品牌赋能 资源对接等多元化扶持 [8] - 构建"政策支持+赛事引领+长效赋能"生态 提供成果转化 投融资等全链条服务 [8] -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孵化基地展示载体优势 投融资机构现场介绍基金投向 [5] 参赛资格要求 - 项目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无知识产权纠纷 成员无犯罪记录 [11] - 已成立企业须在2020年1月1日后注册 且非上市公司(新三板除外) [11] - 团队不超过5人 港澳项目需满足注册公司或包含港澳居民/在校生条件 [11] 战略意义与区域协同 - 大赛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促进内地与港澳青年深度合作 [5][8] - 通过赛事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 推动创业人才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 [5][8] - 依托大湾区庞大人口与经济规模 为参赛项目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8]
双向客流增 经济活力足 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上半年突破1500万人次
深圳商报· 2025-07-08 06:47
广深港高铁客流增长 - 1-6月广深港高铁累计运送跨境旅客1503.2万人次 同比增长16.1%(208.8万人次)[1] - 跨境客流在6月30日突破1500万人次 较去年提早27天实现[1] - 香港西九龙发往内地旅客736.2万人次(+15.1%) 内地发往香港旅客767万人次(+17.1%)[1] 区域客流分布特征 - 广东省与香港间客流占总客流量近八成(香港→广东583.8万人次 广东→香港606.8万人次)[2] - 深圳与香港间客流占比最高(香港→深圳261.6万人次占35.5% +14.9% 深圳→香港285.8万人次占37.3% +21.6%)[2] - 节假日单日跨境旅客超10万人次 1月31日达峰值13.6万人次[2] 政策与服务创新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动外籍旅客增长35%至66.3万人次 其中免签入境13.8万人次(+110%)[3] - "灵活行"产品服务旅客5.1万人次 同比增长13%[3] 经济意义 - 数据反映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往来日益紧密和经济蓬勃发展[1] - 高铁成为大湾区与国际市场交流合作的重要通道[3]
朱煜:背靠祖国是香港提升金融地位的最大底气
搜狐财经· 2025-07-08 06:27
在金融门户、人民币枢纽之外,作为全球企业与商机的汇聚地,香港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超级 联系人"。产业上,香港的金融服务业规模庞大、体系高度国际化,集聚了大量的金融专才和会计、法 律等专业服务从业人员;文化上,中外文化交融,拥有多元、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这让香港既熟悉 国际规则,又了解中国企业的优势与需求。对于内地企业来说,香港庞大的资金池、高效的金融基础设 施以及跨境资金流通渠道,是出海的最佳孵化器之一。企业以香港为基地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将有力 推动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牵线搭桥、精准对接"。 背靠粤港澳大湾区,香港肩负着金融与科技相互赋能的重大使命。要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 心和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香港在基础科研和金融支持两方面都大有可为。香港发达的金融市场及完 善的金融服务,对大湾区众多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可谓"近水楼台"。跨境融资 渠道进一步拓宽,将为大湾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量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耐 心资本。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大湾区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也为香港提供了丰富的对接平台和应用场景。 在传统的金融服务之外,香港有机会在与离岸人民币 ...
韩终雪讲师-投融资培训讲师
搜狐财经· 2025-07-05 10:26
宏观经济与政策方面 - 我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解析 [3] - 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调整-----供给侧改革 [3] - 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路径选择---以珠三角为例 [3] - "一带一路"与产业布局分析 [3] - 其他有关宏观经济问题 [3] 金融与投融资方面 - 我国金融制度的沿革与未来的改革方向 [3] - 我国资本市场系列制度解析—以股市为例 [3] - 我国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管理与债务风险防范 [3] - 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 [3] - 区域精准招商模式比较分析 [3] - 其他有关金融、投融资等方面问题 [3] 公共管理方面 - 博弈论与公共政策选择----典型案例的解析 [3] -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粤港澳大湾区、中美贸易冲突的成因、对策等 [3] - 新冠疫情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及对策 [3]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在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
央广网· 2025-07-04 15:10
青年工作与科技创新 - 全国青联学联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动员青年拼搏进取,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风貌[1] - 各级青联学联组织过去5年积极履职,贡献青春力量[1] - 全国青联秘书长强调将贯彻总书记贺信精神,坚定政治方向并深化改革创新[1] 区域发展与青年担当 - 新疆基层青年干部见证边疆青年用奋斗诠释青春价值[2] - 香港青联委员计划搭建内地就业创业桥梁,促进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3] - 澳门青年代表提出应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国家与澳门发展[3] - 台湾省籍青年代表致力于推动两岸青年合作创业,共谋民族复兴[3] 科技领域青年行动 - 高校科研团队聚焦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领域技术攻关[3] - 中科院专家提出凝聚青年力量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4] - 学联代表号召青年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领域[5] 学联组织桥梁作用 - 全国学联主席强调团结青年听党指挥,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5] - 青联学联组织需深化改革创新,更好引领青年奋进新征程[4]
陈美宝:粤港两地商讨粤车入境香港市区
快讯· 2025-06-30 16:56
陈美宝:粤港两地商讨粤车入境香港市区 金十数据6月30日讯,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今日(30日)访问广州,与广东省官员召 开粤港交通工作专班会议,运输署署长李颂恩亦有同行。陈美宝指出,粤港双方一直致力推动各项跨境 通行措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员进一步融合。粤港两地政府在过去两年不断优化"港车北上"安排, 亦正积极为"粤车南下"的安排,包括使用两个邻近大桥香港口岸的自动化停车场到港转机,或办理入境 手续进入香港,以及为粤车入境香港市区作仔细商讨,在有序可控的情况下,为广东省旅客提供选择, 回应市民双向奔赴的殷切期盼,亦为香港带来崭新旅客群,惠及各行业。 (大湾区之声) 订阅粤港澳大湾区动态 +订阅 ...
前5月广东自香港进口黄金196.5亿元 同比增超四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19:56
粤港经贸合作成果 - 2024年广东对香港进出口1.14万亿元,较1997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5.3% [1] - 2024年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进出口4707.7亿元,同比增长7.8%,快于广东整体进出口增速3.8个百分点 [1] - 出口4452.8亿元增长6.7%,进口254.9亿元增长31.1% [1] 进口商品结构 - 前5个月广东自香港进口黄金196.5亿元,增长40.3%,占进口总值77.1% [1] - 进口消费品23.2亿元增长2.4%,占比9.1% [1] - 进口马匹6.4亿元(去年同期无记录),占比2.5% [1] 出口商品结构 - 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出口机电产品3337亿元增长3.7%,占出口总值74.9% [2] - 电子元件出口1288.9亿元增长15.7% [2] - 电脑及零部件出口671.2亿元增长10.1%,电工器材213.3亿元增长26.3% [2] 特色出口产品表现 - 无人机出口增长6.5倍 [2] - 游戏机出口增长1.6倍 [2] - 集装箱船出口增长1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