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制裁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最新警告!
证券时报· 2025-09-08 08:35
特朗普对俄罗斯制裁立场 - 特朗普确认准备对俄罗斯实施第二阶段制裁但未提供具体细节 [4][5] - 此前威胁若俄方拒绝停火协议将实施严厉经济制裁 [5] - 声称美国尚未启动对俄第二或第三阶段制裁 [6] 俄乌领导人会晤动态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在莫斯科会晤坚持普京应访问基辅 [6] - 俄罗斯总统普京提议莫斯科为会谈地点否认要求乌方投降 [6] - 双方就是否举行会晤存在分歧乌方称俄方意图推迟会晤 [6] 巴以冲突与特朗普调解 - 特朗普向哈马斯发出最后警告要求接受停火条件并释放人质 [3][8] - 以色列总理称以军行动已使10万平民离开加沙城并持续打击哈马斯设施 [9] - 加沙地带累计死亡64455人受伤162776人新增5例饥荒死亡病例 [9][10] 军事与人道状况 - 加沙过去24小时接收87具遗体及409名伤者 [9] - 饥荒相关死亡达387人含138名儿童 [9] - 以色列目标为消灭哈马斯确保加沙不再构成威胁 [9]
遇经济危机知道怂了?立陶宛商界首次服软,喊话中国停止“制裁”
搜狐财经· 2025-09-06 11:08
事件背景与直接经济影响 - 2021年立陶宛允许台湾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 违反中国一中原则 [2] - 中国于2021年8月召回大使 11月将外交关系降至代办级 [2] - 2021年12月中国将立陶宛从海关系统删除 进口申请全部拒绝 导致立陶宛对华出口下降90%以上 年贸易额从数亿美元降至零头 [2] 经济结构与产业冲击 - 立陶宛经济规模较小 国土面积6.5万平方公里 人口280万 GDP约700亿美元 外债达400亿美元 [4] - 激光技术 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订单流失 企业库存堆积 资金链紧张 [4][8] - 2022年头几个月出口损失超过1亿欧元 失业率上升 [8] 供应链连锁反应 - 中国对使用立陶宛零部件的国际公司实施间接施压 德国大陆集团等企业被警告若继续使用将无法在中国市场经营 [4] - 欧盟供应链受到严重干扰 德国在立陶宛的分公司向政府施压 威胁工厂关闭和工作岗位流失 [4] - 2022年1月德国-波罗的海商会警告德国企业可能从立陶宛撤资 [4] 企业界反应与民意倾向 - 2022年初立陶宛商界首次公开批评政府政策过于激进 认为这是自找苦吃 [6] - 工业联合会成员强调中国是全球经济重要参与者 失去中国市场与供应链将使立陶宛小企业难以承受 [6] - 民调显示87%的立陶宛民众反对政府对华政策 反对党呼吁修复对华关系 [6] 政府政策调整与外交努力 - 2022年11月经济部长承认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 希望中方提供贸易帮助缓解国债压力 [8] - 2022年1月总统公开承认使用"台湾"名称开设代表处是错误的 [8] - 欧盟于2022年1月向世贸组织投诉中国贸易做法 并推出反胁迫工具保护成员国 [8] 近期发展与持续紧张 - 2023年中国开始部分放宽贸易限制 立陶宛激光和食品出口逐步恢复 [12] - 2024年立陶宛加强与台湾经济合作 中国谴责立陶宛宣布三名中国外交官不受欢迎的决定 [12] - 2025年8月中国禁止两家立陶宛银行(乌尔博银行和马诺银行)与中国合作 欧盟敦促中国撤回决定 [14] 地缘政治因素分析 - 立陶宛脱离苏联后采取亲美政策 美国怂恿其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 [10][17] - 立陶宛试图通过台湾问题作为地缘政治切入点 但低估了中国经济反制的影响 [17][19] - 德国企业施压最为强烈 因为其在立陶宛的工厂直接受到供应链中断影响 [17]
特朗普等来了一个坏消息,莫迪做出的决定,直接让他破防了:印度将继续购买!
搜狐财经· 2025-08-30 12:25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及印度反击措施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 包括25%基础税和25%追加税 [1] - 印度计划在9月将俄罗斯石油进口量增加10%至20% 相当于每日增加15万至30万桶 [1] - 印度暂停部分原材料进口关税并加速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以拓展非美出口市场 [3] 印度对俄罗斯石油进口策略 - 8月印度日均进口俄罗斯石油150万桶 略低于上半年平均的160万桶/日 [6] - 9月预计进口量将增至170万-180万桶/日 俄罗斯石油占印度总进口原油约40% [6] - 印度是全球海运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 采购行动支撑俄罗斯石油出口 [6] 地缘政治与战略考量 - 印度无视美国制裁 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先并强调俄罗斯石油的性价比和供应链稳定性 [5] - 美国试图通过经济制裁切断俄罗斯石油收入 削弱其资金并间接推动俄乌停火协议 [5] - 欧盟将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定为每桶47.6美元 比市场价低15% [8] 市场影响与全球反应 - 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使其炼油厂利润大增 同时支撑全球石油市场稳定 [6] - 若印度减少采购可能导致油价飙升至每桶100美元 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 [6] - 印度通过第三方如阿联酋绕过西方制约 继续将俄罗斯石油卖至全球市场 [8]
从基辅到柏林:欧洲能源价格暴涨300%,谁才是俄乌战局真正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8-28 15:07
伊朗与朝鲜对俄援助 - 伊朗对俄出口仅增长8.7%,主要集中于无人机零部件[2] - 伊朗石油出口因西方制裁受限,无法提供替代能源支持[2] - 朝鲜对俄粮食出口仅12万吨,不足俄军单日消耗量,武器实际交付量为零[2] 中国对俄经济支持 - 中俄贸易额逆势增长26.3%,能源合作成为关键支柱[4] - 中国从俄进口原油1.2亿吨,占俄石油出口总量的43%[4] - 钢铁、水泥、稀土等战略物资供应量同比激增35%,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比达72%[4] 欧洲能源与经济危机 - 欧洲天然气价格较战前暴涨320%,德国工业用电成本突破0.5美元/度[5] - 欧元区制造业PMI连续11个月低于荣枯线,法国汽车产量下降41%[5] - 印度对欧石油出口激增200%,其中70%为转口俄罗斯原油[4] 乌克兰经济崩溃 - 乌克兰GDP预计缩水至战前35%,公务员月薪不足150美元[7] - 全国78%铁路瘫痪,敖德萨港吞吐量下降89%[7] - 小麦出口量仅及战前12%,黑海航线遭俄军封锁[7] 地缘经济格局重构 - 伊朗和朝鲜援助被视为地缘政治装饰品,中国实际支撑俄罗斯战略骨架[8] - 欧洲制裁与乌克兰反抗沦为大国博弈消耗品[8] - 经济生存权成为战争核心,贸易线决定战略主动权[10]
美俄代表每天沟通,美乌团队周末会谈,美称俄已把和平倡议“摆上台面”
环球时报· 2025-08-28 06:53
美国对俄潜在经济制裁与和平推动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若俄罗斯拒绝结束俄乌冲突 将准备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经济制裁 包括代价高昂的制裁或强大关税手段 强调这是一场经济战 对俄罗斯会很糟糕 [1] - 特朗普称美国不再参与资助乌克兰 而是试图阻止战争 北约正为乌克兰提供资金 美国将以后援方式协助欧洲发挥主要作用 [1] -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称美方每天与俄罗斯保持沟通 希望在年底前或更早找到达成和平协议的要素 并透露俄方已将涉及顿涅茨克地区的和平倡议摆上台面 [1]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和谈立场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乌美双方团队将于本周末会谈 讨论乌俄双方举行和平谈判的可能性 并批评俄方正在就会谈和后续进展发出负面信号 指责俄袭击乌城市村庄的行动仍在继续 [2]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乌高层或最高级别接触须做好充分准备 俄方赞赏特朗普推动和平的努力 认为两国就乌克兰问题开展的工作应以非公开形式进行 [2] - 俄方强调愿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俄乌冲突 但反对在乌部署欧洲维和部队 称北约军事基础设施扩张是乌克兰危机的根源之一 任何安全保障不仅应适用于乌也应适用于俄 [2] 西方国家安全保障方案与军事部署 - 美国反对向乌克兰派遣本国地面部队 但愿提供战略支持力量 包括情报 监视侦察 指挥与控制以及防空力量等 [3] - 西方国家制定的安全保障草案包括设立非军事区 并可能在俄乌同意情况下由第三国维和部队巡逻 随后由北约军事力量武装和训练的乌克兰部队防守 另有一支由欧洲领导的威慑部队深入乌境内作为第三道防线 由美国提供后备支持 [3] - 欧洲国家因担心美国可能随时终止情报共享而对向乌派兵持谨慎态度 且各国自身面临经济与政治压力 缺乏独立遏制俄罗斯的能力 [3] 欧盟对俄制裁与俄乌战事进展 - 欧盟正在起草第19轮对俄罗斯制裁方案 但缺乏新的有效手段 将更多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 可能会限制俄外交官在申根区的自由通行 但或许不会涉及能源出口 [3] - 美国对俄罗斯的二级制裁将提高对俄经济压力 若俄乌和谈失败 特朗普或将保留这一选项 [3] - 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控制一个居民点 并在多个方向发动攻势 [4]
宝通证券港股每日策略-20250827
宝通证券· 2025-08-27 11:0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304点或1.2%收报25524点[1] - 国企指数下跌99点或1.1%收报9148点[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42点或0.7%收报5782点[1] - 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5点或0.39%收报3868点[1] - 深证成份指数上涨32点或0.26%收报12473点[1] 美股及国际事件 - 道琼斯指数上涨135点或0.3%收报45418点[2] - 标普500指数上涨26点或0.4%收报6465点[2] -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94点或0.4%收报21544点[2] - 特朗普警告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若乌克兰未停火[2] 中国企业业绩(负增长) - 中国石油纯利840.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3] - 中国平安纯利680.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3] - 中国中免收入281.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 - 中国中免纯利26.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7%[3] 中国企业业绩(正增长) - 紫金矿业纯利232.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4%[4] - 海螺水泥纯利46.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8%[4] - 青岛啤酒净利润39.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4] - 华润置地纯利11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4] - 农夫山泉纯利7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3] 金融及服务企业 - 华润万象生活纯利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5] - 保诚新业务利润12.6亿美元(固定汇率)同比增长12%[6]
“对俄实施严厉经济制裁”,特朗普发出威胁
第一财经· 2025-08-27 09:33
地缘政治风险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经济制裁 若俄方拒绝达成停火协议[3] - 美方强调需通过经济手段而非军事冲突解决俄乌问题 避免引发世界大战[3] - 谈判被强调需双向妥协 乌克兰方面也需做好相应准备[3] 事件背景 - 表态发生于白宫内阁会议期间 时间为当地时间8月26日下午[3] - 回应针对"俄乌领导人会晤推迟时美国是否发出最后通牒"的记者提问[3]
特朗普威胁对俄实施严厉经济制裁
央视新闻· 2025-08-27 09:04
地缘政治风险 - 美国威胁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经济制裁以迫使停火协议达成 [1] - 制裁手段明确为经济措施而非军事行动 避免引发世界大战 [1] - 谈判条件需俄乌双方共同配合 乌克兰方面也需做好相应准备 [1]
特朗普警告普京:不结束冲突,就开打“经济战”
金十数据· 2025-08-27 07:44
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经济制裁立场 - 特朗普威胁若普京不同意停火将加大对俄经济制裁并引发经济战争 称后果将非常严重 [2][3] - 特朗普表示经济战将是可怕的 对俄罗斯非常糟糕 但希望避免这种情况 [2][3] - 每周有成千上万人在俄乌冲突中丧生 特朗普强调通过制裁挽救生命的意愿 [3][4] 俄乌领导人会谈进展 - 特朗普曾在普京与泽连斯基之间进行穿梭外交 外界一度期待双方实现三年来首次面对面会谈 [3] - 阿拉斯加峰会已过一周但未安排新会面 白宫称普京已同意会晤而克里姆林宫未确认承诺 [3]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普京会在议程准备好后与泽连斯基会晤 但议程尚未准备就绪 [3] 泽连斯基的立场与西方援助 - 泽连斯基敦促普京举行会晤 提议土耳其 海湾国家或欧洲国家作为谈判东道主 [4] - 泽连斯基高级顾问称基辅紧急寻求西方提供更多武器 因俄罗斯对和平不感兴趣 [4] - 特朗普指责泽连斯基对美国援助不够感恩 并称其是和平障碍 但表示现在关系已不同 [4] 特朗普的关税与制裁措施 - 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 乌克兰或任何国家使用强硬关税制度强制实现和平 但未提供细节 [4] - 特朗普决定将印度进口商品关税提高一倍至50% 以回应其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 [4] - 特朗普一再威胁对莫斯科及购买俄油的国家实施制裁 但尚未对其他购油国采取进一步行动 [4]
特朗普300%关税重击台湾半导体,全球芯片股应声暴跌
搜狐财经· 2025-08-22 02:25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拟对台湾半导体征收300%关税 引发全球芯片股下跌 [1] - 20%关税叠加新台币升值12% 使台湾企业实际成本增加32% [7] - 成本竞争力显著弱于日韩 韩国通过能源合作获得15%税率 日本通过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获得同等税率 [20] 企业倒闭与就业冲击 - 瑞升金属工业因财务困难停业 该企业拥有51年半导体材料生产历史 [5][9] - 台中市33家厂商实施无薪假 影响487名员工 桃园市预估6800家厂商受影响 近28万人面临失业风险 [11] - 台湾2024年经济增长率或从2.8%降至0.9% 失业率可能从3.4%升至5.1% 影响约15万就业岗位 [40][42] 产业转移趋势 - 台商对大陆投资申请增长47% 对越南投资增长156% [30] - 联发科、联电等芯片设计企业加速"去美化"进程 [32] - 台积电在美国投资1650亿美元建厂 但美国产能仅占全球5% [22] 贸易结构变化 - 台湾对美半导体出口占总产值约40% [24] - 台湾去年对大陆出口约1500亿美元 实现贸易顺差700亿美元 [38] - 2023年美国对台贸易逆差达427亿美元 占美国总贸易逆差4.2% [47] 竞争力影响 - 台湾出口竞争力指数可能从全球第4位下降至第12位 [42] - 100%关税将彻底摧毁台积电等企业的价格竞争力 [24] - 中小企业受影响严重 桃园市超80%受影响厂商为中小企业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