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合交通
icon
搜索文档
中部大通道释放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6-07 05:43
中部六省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倡议 - 中部六省(武汉、郑州、合肥、南昌、长沙、太原)联合发起《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合作倡议》,旨在构建中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强化大通道格局 [1] - 该倡议将打破行政壁垒,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经济板块,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 - 通过协同发展,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对接,促进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的融合联动 [1] 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 中部地区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占全国总里程的34.5%,公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 [2] - 民航机场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高等级内河航道里程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 [2] - 武汉和郑州将共建贯通中国南北的物流走廊,强化枢纽地位,其他城市(合肥、太原、长沙、南昌)将打造特色通道,形成差异化分工 [2] 协同发展机制与产业联动 - 中部六省需加强协同合作机制建设,建立省际协调机制和城市间合作平台,实现政策协同、规划对接、项目同步 [2] - 交通建设需与产业布局、空间结构优化协同推进,实现城市交通、产业和空间的协调发展 [3] - 交通网络需从"物理连接"升级为"化学融合",以释放枢纽潜力,支撑国家发展战略 [3]
东莞控股(000828) - 东莞控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2 14:38
公司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推进投资并购,围绕综合交通、新能源及新质生产力产业链上下游寻找细分行业龙头并购机会,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1] 股权结构优化 - 公司推进投资者关系管理,吸引保险资金及其他机构投资;会同控股股东研究股权优化方案,应对大股东持股集中、个人股东偏多问题 [1] 莞深高速改扩建情况 - 莞深高速改扩建工程(含龙林支线)批复概算 1,758,414 万元,资本金比例 25%约 44 亿,测算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5.69% [1] - 贷款利率下降或节约成本,但金额不确定,项目建设期 3 - 4 年 [2] - 主线双向十车道、支线双向八车道扩建;广东省四车道基础费率 0.45 元/标准车公里,六车道及以上 0.6 元/标准车公里,龙林高速改扩建后费率从 0.45 元/标准车公里调至 0.6 元/标准车公里,主线不变 [2] 控股股东资产注入 - 公司推动市交投集团优质路产注入,壮大高速公路产业规模 [2] 改扩建对通行费收入影响 - 改扩建期间车流或受负面影响,公司做好交通组织减少影响;2025 年一季度车流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2]
坚决反对!我驻美使馆发声;最新!美上诉法院恢复实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美联邦法官叫停“哈佛禁令”
第一财经· 2025-05-30 08:25
中美关系与贸易政策 - 美方宣布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 中方已提出严正交涉 认为此举具有政治性和歧视性 将损害留学人员权益及美国国际形象 [2] - 美国上诉法院暂时恢复实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搁置此前国际贸易法院禁止执行的裁决 [3] - 商务部敦促美方彻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 强调贸易战无赢家 保护主义无出路 [6] - 美国切断部分对华半导体技术出口 包括设计软件、喷气发动机技术及化学品 商务部称正审查战略出口许可 [18] 教育与签证政策 - 美国法官要求政府无限期维持哈佛大学学生签证项目 允许继续接收国际学生 [4][5] - 外交部反对美方以意识形态为由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 称此举干扰人文交流 [8] 国内政策与产业动态 - 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 采用"1+N+X"技术架构 数据为重要基础 [9] - 上海出台政策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分摊费用 7月1日起施行 [10] - 上海浦东发布具身智能产业16条政策 最高给予2000万元技术攻关支持 单个项目可达亿元级 [11] - 厦门鼓励海洋新兴产业技术攻关 覆盖药物、生物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 采用揭榜挂帅机制 [12] 能源与交通 - 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6月5日起下调 800公里以下免征 800公里以上收取10元 此前分别为10元和20元 [13] 科技与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实践二十六号卫星 用于国土普查及环境治理 为长征系列第579次飞行 [14] 国际事件与地缘政治 - 美国务院提交重组计划 将精简合并300多个办公室 [17] - 以色列总理称将继续加沙军事行动直至消灭哈马斯 虽同意停火提案但不信任对方 [21] - 俄乌谈判进展受阻 乌方未回应6月2日伊斯坦布尔第二轮谈判提议 [22] 医疗与生物技术 - 波士顿科学宣布全球退出心脏瓣膜业务 归因于监管审批挑战加剧 其TAVR瓣膜刚在华上市 [28][29] - 巴西首次被认定为无需疫苗接种即可消除口蹄疫的国家 [26] 资本市场与公司动态 - 美股震荡收高 科技股普涨 道指涨0.28% 标普500涨0.40% 纳指涨0.39% [30] - 机构29日净买入四创电子1.17亿元 常山药业4221万元 王子新材4111万元 净卖出尤夫股份4413万元 [31][32][33] - 宇树科技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 称系常规运营变更 [27] 行业风险事件 - 永坤黄金出现兑付异常 "存金生息"模式崩塌 投资者已报案 [35] - 网上农资销售乱象频发 假农药与伪专家夸大功效误导消费者 [36]
美方宣布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我使馆:已提出严正交涉;以总理称将继续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直到彻底消灭哈马斯;世界气象组织:五年内大概率再迎“最暖年份”|早报
第一财经· 2025-05-30 07:56
国际关系与贸易 - 美方宣布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 中方已提出严正交涉 认为此举损害留学人员权益并破坏美方国际形象 [2][7] - 中方敦促美方彻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 此前美国法院判决特朗普关税政策违法 [5] - 美国切断部分对华半导体技术出口 暂停喷气发动机技术及化学品销售许可 [16][17] - 美国上诉法院暂时恢复实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搁置此前国际贸易法院裁决 [14] 地缘政治与军事 - 以色列总理称将继续加沙军事行动直至消灭哈马斯 虽同意停火提案但不信任对方履约 [3] - 俄乌谈判进展:俄方提议6月2日伊斯坦布尔第二轮会谈 乌方尚未回应 [21] 科技与产业政策 - 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 采用"1+N+X"技术架构 数据为关键基础 [8] - 上海浦东发布具身智能产业支持16条政策 单个项目最高可获亿元级资金支持 [10] - 厦门鼓励海洋新兴产业技术攻关 涵盖海洋药物、无人装备等八大领域 [11] 宏观经济与市场 - 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6月5日起下调 800公里以下航线免征 800公里以上收10元 [12] - 美股震荡收高 道指涨0.28% 标普500涨0.40% 纳指涨0.39% 科技股受英伟达业绩提振 [29] - 机构29日净买入四创电子1.17亿元 净卖出雄帝科技1.03亿元 [30][31][32][33] 气候变化与能源 -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5-2029年80%概率出现"最暖年份" 或突破2024年纪录 [4] 国内政策与民生 - 上海出台公积金支持老旧电梯更新政策 7月1日起可提取支付分摊费用 [9] - 我国成功发射实践二十六号卫星 用于国土普查及环境治理 为长征系列第579次飞行 [13] 企业动态 - 宇树科技更名"股份有限公司" 称系常规运营变更 [26][27] - 波士顿科学退出全球心脏瓣膜业务 归因于监管审批挑战加剧 [28]
事关数据产业,六部门集体发声
金融时报· 2025-05-29 21:46
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进展 - 国家数据局等16部门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旨在通过场景需求牵引带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释放数据乘数效应[1] - 行动计划实施一年多来,数据市场化价值化取得积极进展,中央企业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约66%行业龙头企业购买过数据,一批数据主营企业成功上市[1] - 工业领域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数据整合实现高端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以上,库存周期从3个月降至1个月[1] - 农业领域种植企业通过数据赋能施肥环节提升产量5.5%,养殖企业实现海洋生物资源总量增加5.3倍[1] 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应用 - 交通运输部按照"1+N+X"技术架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包括1套通用大模型底座、N个行业垂域大模型和一批智能体[2] - 交通运输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累计汇聚数据27亿条,存储容量74TB,提供服务14亿次,支撑跨部门业务协同[2] - 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方案已制定实施,建立建设图谱[2] 农业农村数据赋能 - 农业农村领域精准播种、变量施肥等新技术逐渐普及,建设8类15个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3] - "农事直通"APP注册用户达108万,"全农码"累计赋码超22.76亿,实现"地、人、物、财、事"关联[3] - "浙江畜牧产业大脑"累计辅助251个养殖场抵押授信7.24亿元,处置安全风险2万余次,降低经济损失6500万元[3] 科学数据要素流通 - 中国科学院拥有32个科学数据中心,涵盖天文、地理等领域,数据总量达260PB[5] - 发布国内首个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隐私计算平台,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5] - 机器化学家平台、碳循环模型改进、ScienceOne智能科研平台等创新成果涌现[5] 医保数据平台建设 - 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覆盖13.3亿参保人、100万家定点医院药店,年处理约100亿人次结算[6] - 平台数据日均新增超1亿条,累积达2.73万亿条,总数据量4.11PB[6] - 药品追溯信息累计采集392.36亿条,日均扫码验药超500万人次[6][7] 应急管理数据应用 - "数据要素×"大赛应急管理赛道设置3方向:安全生产监管能力提升、自然灾害监测评估、应急管理智能化[8][9] - 高危行业企业多维度数据挖掘可识别安全风险,多行业数据融合辅助发现违法违规行为[8] - 探索大模型训练数据集构建及智能机器人在巡堤查险等场景应用[9]
交通运输部:正按照“1+N+X”的技术架构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
快讯· 2025-05-29 11:40
交通运输行业技术架构 - 交通运输部正按照"1+N+X"技术架构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 [1] - 技术架构包括1套通用大模型底座、N个行业垂域大模型、一批面向应用的智能体 [1] 数据体系建设 - 交通运输部制定实施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方案 [1] - 建立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图谱 [1] - 加快制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以促进公共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利用 [1]
杭州加速迈向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杭州二绕建设进展 - 柯诸高速主线23座桥梁、7座隧道及路基工程主体基本完成,3个沥青摊铺班组正全力推进路面施工 [2] - 苏台高速(二期)项目3标全线完工,桐乡服务区进入建设阶段,目标年内通车 [2] - 柯诸高速全长39.3公里,北接杭绍台高速,南接诸永高速,通车后绍兴柯桥至诸暨车程缩短至半小时 [4] - 苏台高速(二期)主线长度24.5公里,联络线19.5公里,连接申嘉湖高速与钱江通道北接线 [4] - 两项目计划2025年内通车,届时杭州二绕将形成272公里闭环 [4] 杭州二绕组成部分 - 杭州二绕由7个路段组成,包括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149.2公里)、杭绍台高速、钱江通道等 [4] - 诸永高速2010年通车,钱江通道2014年开通,杭州绕城西复线2020年开通形成"西半环"和"北半环" [4] - 杭绍台高速2022年通车衔接钱江通道,目前仅剩柯诸高速和苏台高速(二期)未贯通 [4] 杭州二绕分流效应与经济影响 - 杭州绕城高速日均车速仅57.3公里/小时,9个互通54个方向饱和度为0.72 [5] - 杭州绕城西复线开通后日均车流量3万辆(货车占比44%),缓解绕城高速拥堵 [5] - 二绕成环后将进一步分流过境车辆,提升运输效率 [5] - 串联德清、柯桥、诸暨、桐乡等节点,促进珍珠、纺织、生物医药等产业联动 [5] - 柯诸高速通车后柯桥轻纺城/诸暨珍珠小镇15分钟可上高速 [5] 杭州中环规划与建设 - 杭州中环规划全长264公里(杭州段214.1公里),定位为"开放式、立体化、不收费"快速环线 [6] - 途经杭州5区及绍兴柯桥、嘉兴海宁/桐乡,计划2027年基本建成 [6] - 东段104国道河庄至衙前段全面开工,西段320国道进入桩基施工阶段 [6][7] - 建成后富阳与余杭可实现15分钟免费通行 [7] - 配合《方案》目标:2027年实现都市区1小时通勤,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 [7]
一条高铁激活四城经济,山东在京沪间再造200公里“直线走廊”
齐鲁晚报网· 2025-05-20 15:26
项目概况 - 滨淄莱高铁启动方案研究工作 新建正线长度约150公里 从津潍高铁滨州站引出 经滨城区、沾化县、桓台县、张店区、博山区至莱芜北站 [1] - 该项目是滨临高铁通道组成部分 规划总长约238公里 包含滨淄莱高铁和莱临高铁两段 [2] - 线路填补鲁中高铁"真空地带" 解决滨州-淄博-莱芜间居民异地乘车、绕行等问题 [1][2] 战略定位 - 纳入山东省"八纵六横"高速铁路网的"纵四"通道 定位为城际高铁新通道 [5] - 北接京沪二通道津潍高铁 南连规划中的莱临高铁 形成滨州-淄博-莱芜-临沂全线 [2][5] - 解决济莱高铁"断头路"问题 通过莱芜北站实现与济莱高铁互联互通 [7][8] 建设进展 - 2018年首次列入《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规划》 2023年纳入《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3] - 2024年2月发布滨州段方案研究招标 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1][4] - 山东省计划将莱临高铁和滨淄莱高铁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 [4] 区域影响 - 建成后莱芜区1.5小时可达渤海沿岸 1小时抵达沂蒙山区 [9] - 串联滨州、淄博、济南、临沂四市 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协同 [9] - 北向通过津潍高铁连接京津冀 南向通过潍宿高铁对接长三角 形成新出省通道 [10][11] 路网价值 - 弥补京沪二通道"潍坊弯"缺陷 加密淄博地区高铁网络密度 [5] - 未来可延伸形成滨州-合肥通道 并通过临连高铁连接沿海通道 [10][11] - 被业内视为京沪辅助通道 提升山东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地位 [1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倡议 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河南日报· 2025-05-19 07:37
中部地区交通协同发展 -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联合发布《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合作倡议》,旨在构建中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打造中国交通"第五极" [1] - 合作聚焦五大方向:战略协同、设施共建、服务提质、治理联动、开放协作,强化中部大通道格局 [1] - 中部地区具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天然通道优势,战略地位显著 [1] 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 中部地区高铁运营里程占全国34.5%,公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2.5倍,民航机场密度为全国1.4倍,高等级内河航道占全国40%以上 [2] - 郑州、武汉被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合肥、太原、长沙、南昌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2] 郑州的枢纽角色 - 郑州拥有"空陆数海"立体交通网络,是国家空港型和陆港型物流双枢纽 [3] - 郑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超80万吨,中欧班列(郑州)覆盖40多国140多城,开行量居全国前列 [3] - 建成高铁物流中心和多式联运项目,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全链条物流体系 [3] 协同发展具体措施 - 统筹推进"三纵四横"高铁网建设,推动郑州新郑机场与武汉天河机场形成"双枢纽" [4] - 开展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试点,整合长江航运资源,拓展低空经济应用 [4] - 推进旅客联程运输和货物多式联运,促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4]
中部六省会共建中国交通“第五极” 武汉至太原将4小时直达
长江商报· 2025-05-14 08:04
中部地区交通枢纽合作倡议 - 中部六省会城市(武汉 合肥 南昌 长沙 太原 郑州)签署《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合作倡议》 提出构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目标 明确"中部枢纽 六市联动"合作原则 [1] - 中部地区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占全国34.5% 高速公路里程4.5万公里(占全国23.4%) 公路网密度达全国平均水平2.5倍 高等级内河航道里程占全国40%以上 [2] 五大合作方向 - 战略协同:共同谋划构建中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打造中国交通"第五极" [3] - 设施共建:加速推进沿江 京九 呼南等高速铁路项目 实现武汉至太原4小时 武汉至南昌1.5小时 武汉至合肥1小时直达 [3] - 航空协同:推动武汉天河机场与郑州新郑机场形成"双枢纽" 协同花湖国际机场打造国际货运新门户 [3] - 服务提质:试点旅客联程运输"一票制" 货物多式联运"一单制" 探索低碳交通模式 [3] - 开放协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通过人才互派 举办交通论坛促进技术交流 [3] 武汉交通枢纽建设进展 - 水运:一季度武汉港出入境船舶40艘次(同比+33.3%) 货物72054吨(同比+289.5%) 直航业务量连续五年长江中上游第一 [4] - 铁路:一季度中欧班列(武汉)发运210列(欧线去程同比+42.59%) 累计开行5166列 承运货值超1100亿元 [4] - 航空:一季度湖北民航旅客吞吐量1020万人次 货邮29.9万吨 航班8.5万架次 三项数据中部第一 花湖机场已开通99条货运航线 [5] 区域协同发展举措 - 合肥推动合肥港与武汉港 南昌港联动 保障"新三样" 家电产业物流需求 [5] - 郑州计划与花湖机场联动 打造覆盖中部 辐射全国的航空货运网络 [5] - 长沙拟与武汉联合开行中欧班列 推进长江航运信息资源整合 [5] - 六市共同实施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拓展低空经济场景应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