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政策调整
搜索文档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线跳水约5个基点,至4.26%下方,日内整体跌7.4个基点。黄金转而涨0.3%,刷新日高,逼近3350美元。标普涨1.3%,道指涨688点涨幅扩大至超过1.5%,纳指涨265点涨超1.1%。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风险平衡的转变可能需要调整政策
华尔街见闻· 2025-08-22 22:06
市场表现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线跳水约5个基点至4.26%下方 日内整体下跌7.4个基点 [1] - 黄金价格转而上涨0.3% 刷新日高逼近3350美元 [1] - 标普500指数上涨1.3% 道琼斯指数上涨688点涨幅扩大至超过1.5%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65点涨幅超过1.1% [1] 政策动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风险平衡的转变可能需要调整政策 [1]
不能一直等待!美联储戴利:降息时机已临近,预计年内次或超两次
环球网· 2025-08-05 11:27
货币政策立场 - 美联储维持短期借贷成本在4.25%-4.50%区间不变[3] - 戴利认为政策调整可能在每次会议上被考虑 但9月降息并非必然[3] - 美联储6月初步计划今年进行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 戴利认为该计划仍适当[3] 就业市场状况 - 美国就业市场出现走软迹象 上月仅新增7.3万个就业岗位[3] - 前两个月就业数据大幅下修至仅新增3.3万个岗位[3] - 7月失业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4.2% 戴利认为这尚未显示极度疲软[4] 通胀与关税影响 - 没有证据表明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正更广泛渗透到通胀中[4] - 戴利警告若等待过久确认通胀情况 美联储可能会行动过晚[4] - 通胀回升或劳动力市场回暖可能减少降息次数[3] 政策调整考量 - 戴利表示越来越不愿意一再维持相同政策决定[4] - 美联储正接近政策权衡区间 需平衡通胀压力与就业可持续性[4] - 若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走软且无通胀溢出 可能需要降息超过两次[3]
就在刚刚 美联储传来最新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8-01 00:21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任期与政策影响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于2025年7月31日卸任 是否继续担任理事尚未确定 [1] - 鲍威尔在任八年期间主导应对疫情危机 2020年通过快速降息和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挽救美国经济 [1] - 后期转向激进加息以抑制通胀 采取"先救急再治胀"策略 成功稳定美国经济并成为全球政策范本 [1] 鲍威尔的政策执行特点 - 疫情期间果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被比喻为"大冷天送柴火" 直接救助濒危企业 [1] - 通胀高企阶段以罕见力度连续加息 有效压制房价和物价上涨 [1] - 决策过程展现"快准狠"特征 在多重压力下维持美联储市场公信力 [1] 历史政策效果评估 - 2020年危机应对措施使美国经济避免衰退 量化宽松规模达历史峰值 [1] - 加息周期使通胀率从峰值下降 但具体数据未在文中披露 [1] - 政策组合拳被评价为"定海神针"级操作 奠定鲍威尔在央行界的标杆地位 [1]
Mhmarkets迈汇:美联储按兵不动 黄金震荡中显抗压韧性
搜狐财经· 2025-07-31 21:49
黄金市场技术走势 - 黄金价格处于关键技术关口附近波动 整体仍守住每盎司3300美元的重要支撑 [1] - 金价短线震荡后维持偏强结构 多空博弈处于相对均衡状态 [3]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 25%至4 50%区间 保持中性货币政策立场 [3] - 政策声明措辞转为审慎 承认美国经济2025年上半年出现温和放缓 [3] - 两位联储理事Michelle Bowman与Christopher Waller明确支持降息 显示内部分歧 [3][4] 市场预期分析 - 市场已部分计入年内降息预期 预测9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 [4] - 部分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受制于劳动力市场强劲和通胀压力 短期可能仅年底小幅降息一次 [4] - 市场预期超前于美联储实际政策 这种格局将持续影响黄金市场情绪 [5] 黄金市场驱动因素 - 黄金走势反映避险情绪与货币政策博弈的交织 [1] - 后续经济数据若显示增长放缓与通胀趋稳 黄金或获进一步动能 [5] - 若美联储重申维持高利率压制通胀 金价可能面临阶段性修正 [5] 投资策略建议 - 黄金在震荡行情中仍具中长期配置价值 尤其在经济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 [5] - 建议结合技术走势与宏观趋势灵活布局 抓住波动中的潜在机会 [5]
小非农爆冷,大非农火热,市场应该相信哪一个?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17:56
就业数据分化现象 - 美国6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4.7万个,超出市场预期的10.6万个,失业率从5月的4.2%降至4.1% [1] - ADP就业报告显示私营部门就业岗位减少3.3万个,创2023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与预期值9.8万人形成方向性分歧 [1] - 政府部门新增就业7.3万个,占非农就业总增长的近一半,而ADP报告仅统计私营部门就业 [2][3] 就业市场结构性变化 - 私营部门仅新增7.4万个就业岗位,创2022年10月以来最低增幅:商品生产部门增加6000个(建筑业增1.5万,制造业减7000),服务业增6.8万(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占5.9万) [3] - 州和地方教育部门贡献6.4万个岗位增长,季节性调整问题可能导致下月政府部门招聘逆转 [3] - 劳动参与率连续第二个月下滑(5月62.4%→6月62.3%),劳动力规模减少75.5万人掩盖了家庭调查显示的就业减少60.3万人 [4] 数据解读与政策影响 - 花旗认为5-6月数据夸大劳动力市场强劲程度,企业和个人调查均显示招聘放缓,工资增长降温 [5] - 失业率下降可能使美联储本月保持观望,但花旗维持9月降息25个基点预期,明年3月前累计降息125个基点 [6] - 若未来失业率集中上升可能引发美联储鸽派转向,需关注医疗保健/公共教育外行业的就业疲软 [5][7]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了解经济可能的发展趋势后再调整政策
快讯· 2025-06-24 20:53
美联储政策立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目前处于有利地位 [1] - 美联储在调整政策前需要进一步了解经济发展趋势 [1]
鲍威尔这番话可能不被白宫接受
快讯· 2025-06-19 02:48
美联储政策立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当前处于有利位置 可以在考虑调整政策立场前等待进一步了解经济走向 [1] - 这一表态可能不会受到白宫的欢迎 [1]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目前处于有利位置,可以等待获取更多信息后再进行调整。
快讯· 2025-06-19 02:39
美联储政策立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当前政策处于有利位置 可以保持观望态度 [1] - 决策层倾向于等待获取更多经济数据后再进行政策调整 [1]
贝森特提前回国,特朗普新任命或成关键!中美谈判何去何从?
搜狐财经· 2025-06-11 17:05
中美经贸谈判进展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突然提前离场,可能暗示谈判已接近达成共识[1][3] -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加入谈判,表明美国将出口管制问题纳入议题[3] - 双方经过两天20小时高强度会谈,初步形成"基本贸易框架"[4] 谈判细节与策略 - 美方议程紧凑,餐休时间几乎被取消,采用"马拉松式"谈判加速沟通[5] - 中方坚持"平等互利"原则,面对美国不合理要求采取强硬立场[7] - 新达成的框架有望解决稀土出口管制问题,落实5月中美联合声明[7] 未来挑战与不确定性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宽限期不足一个月,时间紧迫但可能再次延长[9] - 特朗普对中方强硬态度表示警觉,其政策反复性增加谈判变数[5][9] - 双方需建立稳定对话机制以落实协议,应对特朗普的不确定性[11] 美方人事变动影响 - 贝森特可能被提名美联储主席,回国首要任务包括与国会讨论谈判进展[3] - 卢特尼克介入谈判反映特朗普政府外交策略变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