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

搜索文档
日用玻璃龙头如今为何债务缠身?ST华鹏回复问询函:行业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加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22:55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玻璃制造业务,包括玻璃瓶罐和器皿,采用"以销定产"模式,部分标准产品需适度备货 [2][3] - 2024年玻璃制造业务毛利率为13.02%,同比提高5.49个百分点,主要因大宗物资采购价格下降及内部管理加强 [2] - 2024年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下降24.17%,较前期高点降幅超50%,归母净利润亏损1.47亿元,连续四年亏损 [3][5] - 营收下降原因包括宏观环境导致消费水平下降、下游需求减少、窑炉大修导致产量降低 [4] 债务与财务风险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7.47%,短期借款4.31亿元,逾期有息债务本金约7.91亿元,对应利息及违约金0.86亿元 [1][6] - 债务逾期可能导致额外财务成本、融资能力下降、诉讼及资产冻结风险 [7] - 公司及控股股东已就债务事项提起仲裁,要求对方支付14.05亿元款项并收购主要经营资产,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7] 资产与减值压力 - 2024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余额5.97亿元,累计计提减值准备4328.82万元 [7] - 在建工程余额6.19亿元,近三年建设进度缓慢,2023年仅投入654.68万元,累计计提减值准备1.51亿元 [8]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2.23亿元,3年以上账龄占比46.71%,长账龄应收账款占比逐年提升 [8]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日用玻璃行业中小企业众多,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战导致行业整体毛利率偏低 [4] - 塑料、不锈钢等材料在包装领域的替代效应增强,挤压玻璃瓶罐市场份额 [4] - 公司拥有瓶罐轻量化技术和高档特型瓶制造技术,客户包括中粮、张裕等知名企业 [3]
聚石化学: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01:09
业绩更正与调整 - 公司对2024年度业绩快报进行更正,主要调整事项包括对冠臻科技业绩补偿款计提减值损失4,362万元、固定资产费用化处理1,163万元、无形资产计提减值损失2,100万元、循环租赁业务固定资产计提减值损失2,175万元 [1] - 冠臻科技2024年净利润为-32,021,367.21元,导致公司计提业绩补偿款减值损失43,616,699.34元 [5] - 公司对冠臻科技长期待摊费用中的厂房装修费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5,355,281.29元,并补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2,568,085.14元 [7] 冠臻科技收购与减值 - 公司2021年以6,000万元收购冠臻科技55%股权,并签订业绩补偿协议,约定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00万元、1,800万元、2,400万元 [2][3] - 冠臻科技2022年净利润为9,818,500元,2023年为-32,021,367.21元,未达业绩承诺 [5] - 评估显示冠臻科技2024年末股权价值为-11,788,400元,公司全额计提6,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 经营业绩分析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0亿元,同比增长10.72%,但归母净利润为-2.36亿元,由盈转亏 [11] - 亏损主要源于对冠臻科技等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以及新业务建设期费用增加 [11] - 聚石化学、湖南聚石、奥智股份、安宝化工四家公司2024年合计净利润为-7,673.82万元,较2023年的24,295.16万元大幅下滑 [34]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改性塑料粒子前五大客户合计交易金额12,650.34万元,占比12.10%,力升集团因北美圣诞树需求增长成为第一大客户 [14] - 塑料制品前五大客户合计交易金额55,015.89万元,占比36.86%,喜星电子因合作模式转为直销导致交易金额大幅增长 [19][20] - 液化石油气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达78.83%,主要为中国石化体系内企业,符合行业惯例 [28] 新业务发展情况 - 奥智光电导光板项目2024年仍处亏损状态,主要因订单不足导致产能利用率低,固定资产折旧费用高 [35][36] - 安庆聚信聚苯乙烯项目2024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614.35万元,财务费用利息支出375.19万元 [37] - 聚石租赁受基建投资减少影响,出租率下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25年计划优化人员至15人 [38] 贸易业务情况 - 2024年贸易业务收入7,171.04万元,同比下降43.8%,但毛利率提升9.29个百分点至21.65% [38] - 贸易业务前十大客户中陕西时芯科技交易金额1,285.81万元,期末应收账款1,005.09万元,2024年末已全部收回 [44] - 公司贸易业务收入确认政策为按交货方式区分总额法或净额法核算 [43]
聚石化学: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聚石化学2024年度报告问询函答复
证券之星· 2025-06-24 01:09
业绩更正与减值调整 - 公司对冠臻科技业绩补偿款计提减值损失4,362万元,固定资产费用化处理1,163万元,无形资产计提减值损失2,100万元,循环租赁业务固定资产计提减值损失2,175万元 [1] - 业绩补偿款调整主要因冠臻科技2024年净利润为-32,021,367.21元,补偿义务人应补偿金额为137,184,338.62元,但实际可收回金额仅为9,480,597.29元 [6][7] - 固定资产费用化处理包括厂房装修费5,3XX万元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以及减少租赁面积相关改造费用1,292,175.75元 [9] 经营业绩分析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0亿元,同比增长10.72%,但归母净利润为-2.36亿元,由盈转亏 [15] - 主要亏损原因包括:冠臻科技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损失6,000万元,冲回已计提业绩补偿款4,361.67万元;新业务建设期导致薪酬、折旧、利息支出增加 [15][32] - 改性塑料粒子前五大客户中,力升集团因北美圣诞树需求增长排名上升至第一,交易金额12,650.34万元,占比12.10% [16][18] 贸易业务情况 - 贸易原材料业务收入7,171.04万元,同比下降43.8%,但毛利率提升9.29个百分点至21.65% [38] - 液化石油气产品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达78.83%,主要为中国石化体系内企业,符合行业惯例 [24][27] - 精细化工前五大客户中,HEUBACH COLORANTS因进入破产程序后继续运营,交易金额大幅增长 [28]
新致软件: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12
公司基本情况 - 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前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发起人共同设立,企业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0006075916282 [1] - 公司于2020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类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26,521.7244万股,注册地和总部地址均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杉路308号 [1] - 主要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5G通信技术服务等,涵盖IT解决方案全产业链 [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编制 [1] - 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日本子公司采用日元为记账本位币,合并报表时统一折算为人民币 [1][7] - 会计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营业周期为12个月 [1] 企业合并与投资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 [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确认合并成本,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差额确认为商誉或当期损益 [1] - 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23][24] 金融工具处理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损益三类 [8]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以摊余成本计量两类 [9] - 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准备,逾期超30日即认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 [15][16] 收入确认政策 - IT解决方案收入在项目验收合格后确认,软件开发外包按客户验收的纳品书确认 [48][49] - 创新业务收入依据金融机构平台显示的当月服务费确认,IT产品销售在货物签收/验收后确认 [49][50] - 合同成本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确认为资产,按收入确认基础摊销 [50][51] 资产会计政策 - 固定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45年,电子设备/运输设备5年,残值率5% [29] - 无形资产按使用寿命摊销,电脑软件5-8年,软件著作权3-5年,专利权3年 [32][33] - 存货发出采用个别认定法,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17][18] 特殊事项处理 -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收益相关两类,资产相关补助冲减资产账面价值或分期计入损益 [52][53] - 租赁资产按租赁期开始日现值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短期租赁(≤12个月)直接费用化 [57][58] - 股份支付分为权益结算和现金结算两类,权益结算按授予日公允价值确认成本费用 [40][41]
神州高铁踩雷诉讼16亿投资四年未追回 近五年累亏45亿背债38亿财务承压
长江商报· 2025-06-16 08:51
投资纠纷与诉讼 - 神州高铁2019年向河南禹亳铁路增资16亿元获得13.25%股权 但2021年起因工程停工导致投资目的无法实现 触发回购条款[3][4] - 公司要求漯周界高速履行16亿元股权回购义务被拒 仲裁胜诉后对方仍拒不执行 近期又提出不予执行申请获法院受理[4][5] - 针对禹亳项目已计提14.2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 显示该投资基本无法收回[6] - 子公司国润祁连1.488亿元股权回购款逾期未收回 已计提0.36亿元坏账准备[8]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涉及36起未结诉讼 显示法律风险高企[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0-2024年连续五年亏损 合计亏损额超45亿元 其中2024年亏损5.45亿元[11][13] - 五年间资产减值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达35.91亿元 是亏损主因[12] - 2024Q1营收2.23亿元同比增23.62% 但净利润仍亏损0.43亿元[13] - 2019年营收32.2亿元 2020-2024年营收均萎缩至20亿元左右[11] 财务状况 - 2024Q1末资产负债率69.31%创历史新高 有息负债达38.91亿元[13] - 2020年起连续五年未派发现金红利 反映现金流紧张[1] 业务发展 - 通过并购实现从酒店服务向轨道交通业务转型 2015年总资产35.89亿元 2020年扩张至128.28亿元[9][10] - 商誉规模2019年达36.63亿元 显示并购溢价较高[10] - 形成轨道交通运营检修装备和维保服务两大板块 在高铁检测系统等细分领域具技术领先优势[10] - 三洋铁路项目是公司首个长里程货运铁路整线运维项目 拥有永久运营权和自主定价权[3]
*ST迪威: 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5 16:12
关于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 公司2024年期末净资产为正值,符合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 [1] - 2024年度审计报告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强调事项包括股权分散和重要岗位兼任问题 [1] - 公司已向深交所提交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申请 [1] 重大债务和解事项 - 公司与黑龙江建工达成和解协议,需在2025年7月1日前支付2000万元 [2] - 和解协议冲回原计提预计负债5636.92万元,增加投资收益3632.92万元 [3] - 该事项增加公司2024年净利润3632.92万元,增加净资产3632.92万元 [3] 股东捐赠事项 - 公司董事长季红和第二大股东李艳梅向子公司无偿捐赠2100万元 [5] - 捐赠资金主要用于支付货款(67.55%)、归还借款(15.11%)等经营用途 [10] - 该捐赠增加公司资本公积2100万元,增加净资产2100万元 [9] 子公司股权出售 - 出售陕西延中35%股权和中视华晟64%股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 [13] - 两项股权出售分别减少投资收益113.39万元和187.85万元 [18] - 交易对方与公司无关联关系,交易价格公允 [15][16] 经营情况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下降4.56% [35] - 综合毛利率19.72%,同比上升3.17个百分点 [35] - 净利润亏损收窄至834.3万元,同比减亏75.63% [35] 应收账款管理 - 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减少1.02亿元,降幅显著 [37] - 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3712.23万元,同比减少49.81% [37] - 公司成立专门小组加大催收力度,采取司法手段追讨欠款 [31] 商誉减值测试 - 网新新思商誉余额517.7万元,未计提减值 [56] - 网新新思近三年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达1486万元 [56] - 测试显示子公司累计贡献利润已超过商誉价值 [57]
*ST中利: 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对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02 16:48
内部控制整改情况 - 2023年内控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涉及关联方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等重大缺陷 [2] - 2024年通过重整规范内部控制体系,审计机构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 - 整改后控制运行的最短期间为15天,最少测试数量为25次,覆盖2024年全年 [4] - 针对资金支付管理和合同审批流程,分别执行穿行测试、抽样检查等程序,确认整改有效性 [4][5] 持续经营能力改善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末的107.32%降至2024年末的74.44%,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67.70% [8]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7,700.76万元,同比改善58.79% [8]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2,337.94万元,2025年一季度增至82,566.32万元 [8] - 通过破产重整消除部分债务,实际控制人变更后治理结构稳定 [8] 资产减值与信用减值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56,252.40万元,主要涉及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 [20] - 资产减值损失合计88,988.89万元,包括固定资产减值56,285.22万元和在建工程减值21,581.36万元 [21] - 光伏组件市价同比下降21%-33%,导致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28] - 对铁岭中晖光伏电站项目应收电费补贴款全额计提坏账,因"批小建大"问题未纳入合规清单 [22] 境外业务与客户结构 - 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9.48亿元,占比40.20%,毛利率仅3.69% [40]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33.01%,前十名客户收入占比53.95% [44] - 近三年光伏板块客户变动较大,因增加受托加工业务;线缆业务客户除子公司转让影响外保持稳定 [48] - 境外存款3,534.04万元,函证覆盖比例79.34%,未发现异常 [42] 退市风险警示撤销条件 - 2024年末净资产14.2亿元,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符合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 [14] - 自查不存在《股票上市规则》第9.3.12条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 [14] - 因2023年财务报告被行政处罚,仍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7]
广信材料: 江苏广信感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12:21
公司基本情况 - 江苏广信感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无锡广信油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25日,最初为外资企业,后经多次股权变更和股份改制,于2016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额为200,415,122.00元,注册地和总部地址均位于江阴市青阳镇工业集中区华澄路18号 [1] - 公司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主营业务为高科技领域适用的感光材料等产品的研究、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为感光油墨,主要产品包括专用油墨和专用涂料两大类 [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解释等规定编制,同时遵循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的要求 [1] - 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某些金融工具外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 [1] - 公司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及收入确认政策 [1]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公司会计期间采用公历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营业周期为12个月,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1] - 重要性标准包括: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占总额10%以上、在建工程金额占总资产0.5%以上、非全资子公司营业收入超过合并报表收入4%等 [1] -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两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1][2]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7][8]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9][10] - 金融资产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根据信用风险阶段分别计量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 [13][14]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 固定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初始计量,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各类资产年折旧率从4.5%至30%不等 [25] - 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按成本初始计量,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 [26] - 研发支出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开发阶段符合条件的支出予以资本化 [26] 收入确认政策 - 收入确认原则为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区分时段履约和时点履约义务 [34] - 国内销售以客户确认验收为收入确认时点,国外销售以取得提单为确认时点 [35] - 合同成本包括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和合同履约成本,符合条件的予以资本化并摊销 [36][37] 其他重要会计政策 -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两类,分别采用冲减资产账面价值或分期计入损益的处理方法 [38] - 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39][40] - 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两类,分别采用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 [30][32]
华发股份:动态跟踪:分红派息保持稳定,投资开工相对谨慎-20250521
光大证券· 2025-05-21 18: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分红派息相对稳定,2024年公司派发每股现金红利0.104元,剔除回购股份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85亿元,约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30.0%,预计后续分红派息策略保持稳定 [1]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下降明显,单季毛利率约为8.8%(2024年全年约为14.3%),继续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725万元,对合联营企业投资亏损2830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归母净利率约为1.0%);一季度销售金额294.9亿元(同比增加45%),销售面积10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销售均价约为2725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8.3%) [2] - 2025年一季度投资开工相对谨慎,新增土地出让面积为37,787平方米,公司拥有该项目30.12%权益,无项目新开工,竣工面积为12.72万平方米,截至一季度末在建面积约为767.80万平方米,出租房地产总面积为99.93万平方米(一季度租金收入约为1.88亿元) [2] - 维持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2亿元,下调2026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6亿元、11.2亿元(原为10.2亿元、12.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的PE分别为17/15/12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633.82亿元、608.03亿元、538.1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65%、 - 4.07%、 - 11.50% [4] - 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8.24亿元、9.56亿元、11.2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13.43%、16.13%、17.30% [4] - 2025 - 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0.30元、0.35元、0.41元,ROE(摊薄)分别为4.06%、4.56%、5.14% [4] - 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7、15、12倍,P/B分别为0.7、0.7、0.6倍 [4] 财务报表预测 利润表 - 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3.82亿元、608.03亿元、538.13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548.96亿元、526.46亿元、464.73亿元等 [10] 现金流量表 - 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60.73亿元、83.69亿元、123.65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分别为 - 50.11亿元、 - 51.53亿元、 - 53.97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4.01亿元、 - 9.51亿元、 - 17.40亿元 [10] 资产负债表 - 2025 - 2027年总资产分别为4516.99亿元、4202.95亿元、4171.09亿元,总负债分别为3200.00亿元、2953.07亿元、2909.86亿元,股东权益分别为1317.00亿元、1249.88亿元、1261.23亿元 [11]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 - 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3.4%、13.4%、13.6%,EBITDA率分别为6.8%、6.6%、6.4%,ROE(摊薄)分别为4.1%、4.6%、5.1% [12] 偿债能力 - 2025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0%、69%、68%,流动比率分别为2.01、2.01、2.03,速动比率分别为0.65、0.68、0.74 [12] 费用率、每股指标与估值指标 费用率 - 2025 - 2027年销售费用率均为3.02%,管理费用率均为2.26%,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5%、0.84%、0.88% [13] 每股指标 - 2025 - 2027年每股红利分别为0.09元、0.10元、0.12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5.84元、3.04元、4.49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7.37元、7.63元、7.93元 [13] 估值指标 - 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7、15、12倍,PB分别为0.7、0.7、0.6倍,EV/EBITDA分别为52.5、54.3、59.4,股息率分别为1.8%、2.0%、2.4% [13]
华发股份(600325):动态跟踪:分红派息保持稳定,投资开工相对谨慎
光大证券· 2025-05-21 14: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分红派息相对稳定,Q1毛利率下降明显,投资开工相对谨慎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分红派息情况 - 2024年公司派发每股现金红利0.104元,剔除回购股份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85亿元,约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30.0% [1] - 2020 - 2024年分红派息比例分别为32.8%、30.5%、30.4%、55.4%、30.0%,预计后续分红派息策略保持相对稳定 [1] Q1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8亿元,单季毛利率约为8.8%(2024年全年约为14.3%),继续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725万元,对合联营企业投资亏损2830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归母净利润率约为1.0%) [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金额294.9亿元(同比增加45%),销售面积10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销售均价约为2725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8.3%) [2] 投资开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新增土地出让面积为37,787平方米,用地性质二类城镇住宅用地,容积率2.10,公司拥有该项目30.12%权益 [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没有项目新开工,竣工面积为12.72万平方米,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在建面积约为767.80万平方米,出租房地产总面积为99.93万平方米(2025年第一季度租金收入约为1.88亿元) [2] 盈利预测调整 - 维持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2亿元,下调2026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6亿元、11.2亿元(原为10.2亿元、12.7亿元) [3] 估值情况 - 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的PE分别为17/15/12倍 [3] 财务数据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2,145|59,992|63,382|60,803|53,813| |营业收入增长率|21.89%|-16.84%|5.65%|-4.07%|-11.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838|951|824|956|1,12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8.71%|-48.24%|-13.43%|16.13%|17.30%| |EPS(元)|0.67|0.35|0.30|0.35|0.41|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8.29%|4.82%|4.06%|4.56%|5.14%| |P/E|8|15|17|15|12| |P/B|0.6|0.7|0.7|0.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