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搜索文档
 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申万期货早间评论-20251029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 2025-10-29 08:45
首席 点 评 :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指出,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强化国家发展 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挥好产业、价格、就业、消费、投资、贸易、区域、环保、监管等政策 作用,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 政策,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健全预期管理机制,优化高质 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国内期货夜盘收盘涨跌不一。棕榈油跌超 2% ,豆油跌超 1% , PTA 、短纤等小幅下跌;玻璃、菜 籽粕等涨超 1% ,白糖、豆二等小幅上涨。 重点品 种 :贵金属、原油、玻璃 贵金属: 金银大幅回落,昨夜小幅反弹。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突然发布声明称,在哈马斯对加沙地带的以军部队开火后,以 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指示以军对加沙地带实施强力打击。以俄乌为代表的地缘政治风险有所降温。最新一轮中美会谈就解 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美联储主席暗示暂停缩表, 低于预期的 9 月通胀数据 ...
 天风证券:预计四季度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新浪财经· 2025-10-29 08:18
天风证券指出,预计下半年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四稳"。重视黄金,债券 重点挖掘转债。四中全会正式闭幕,公报发布保持了很好的政策延续性。中美第五轮谈判达成基本共 识,不确定性回落。我们预计四季度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强 化货币财政协同效应,"以我为主",应对后续"特朗普不确定"以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升级的潜在影响,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
 发布重磅政策,回应热点关切,金融街论坛有力信号提振市场预期
 环球时报· 2025-10-29 06:39
央行等多部门发声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马晶晶 尹野平】 "中国将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经营和炒作,进一步优化数 字人民币管理体系。""中国央行宣布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以"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 融发展"为主题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27日在北京开幕,香港《南华早报》、彭博社等外媒对当天发布 的一系列政策纷纷予以报道。时值"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点,国际社会对中国 的关注空前高涨。本届论坛年会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嘉宾。27日,多位中国金 融监管核心部门负责人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针对货币政策、国债买卖、稳定币、外汇等问 题重磅发声,释放出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信号,有效提振了市场预期和信心。 为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论坛开幕式上表 示,"近期我们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主要是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 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放宽服务贸易代垫业务管理,更大力度推动贸易创新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奚君羊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金融业高层通过金融 ...
 潘功胜重磅发声,提出六个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3:45
潘功胜表示,2024年11月以来,金融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全 面加强金融监管,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助力统筹做好国内经济工作 和国际经贸斗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关于下一步工作考虑,潘功胜提出了六个方向,即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 融监管、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 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记者丨边万莉 编辑丨曾芳 据中国人民银行10月28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0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 报告。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按照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出台一揽子较大力度的货币政策措施。在存量货币政策效果 持续释放的基础上,2025年以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月份推出新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进 一步降准、降息,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力度,优化支持 资本市场两项货币政策工具。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框架、统计制度和工作机 制。设立债券 ...
 潘功胜重磅发声,提出六个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3:40
 货币政策与执行成效 - 2025年以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月份推出新的一揽子措施,包括进一步降准、降息,并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的支持力度 [4] - 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5] - 下一步将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5]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 - 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继续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6] - 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调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4][5] - 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管好用好现有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有效推进金融支持重点产业提质升级 [6]   金融对外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 [8] - 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基本建成,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与多国二维码支付实现互联互通 [8] - 下一步将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全面提升人民币计价、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推进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9][10]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我国受到高强度冲击,相关部门探索丰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中央汇金公司"类平准基金"作用,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12]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62%,风险明显缓释 [12] - 下一步将继续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2]
 潘功胜: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3: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据中国人民银行10月28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0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潘功胜表示,2024年11月以来,金融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 放,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助力统筹做好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关于下一步工作考虑,潘功胜提出了六个方向,即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 向、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框架、统计制度和工作机制。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创设科技 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调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创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持续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覆盖全面的宏观 审慎管理体系 ...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透露下一步工作考虑 全面提升人民币计价、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
 搜狐财经· 2025-10-28 21:42
10月28日,人民银行公众号披露,日前,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2024年11月以来金融工作情况。 潘功胜提到,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我国金融市场受到高强度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 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打好政策"组合拳",探索丰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拓展货币政 策作用空间,发挥中央汇金公司"类平准基金"作用,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对于下一步工作考虑,潘功胜明确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 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基本建成 在报告金融工作主要进展方面,潘功胜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建立金 融"五篇大文章"政策框架、统计制度和工作机制。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 工具,调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增加支 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创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 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和12.9%,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 ...
 【金融街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大力整治金融机构无序非理性竞争 不断增强监管质效
 新华财经· 2025-10-28 21:17
 货币政策执行 - 2025年以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月份推出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进一步降准和降息 [1] - 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的力度,并优化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 [1] - 流动性保持充裕,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1]   金融市场运行与稳定 - 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我国金融市场受到高强度冲击 [1] -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探索丰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中央汇金公司"类平准基金"作用以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1] - 金融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信心大幅提升 [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 [2] - 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2] - 金融支持重点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 [3]   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 - 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基本建成 [2] - 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第三 [2] - 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4]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和62%,风险明显缓释 [2] - 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2] - 继续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 [4][5]   未来工作方向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相匹配 [3] - 大力整治金融机构无序非理性竞争,加强金融监管协同,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3] - 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 [3]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第一财经· 2025-10-28 20:38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5年10月2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潘功胜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一)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按照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出台一揽子较大力度的货币政 策措施。在存量货币政策效果持续释放的基础上,2025年以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月份推 出新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进一步降准、降息,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 企业、稳定外贸力度,优化支持资本市场两项货币政策工具。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供 应量余额同比分别增长8.7%、8.4%。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4%。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 导进一步强化,流动性保持充裕,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为提振金融市场信 心、改善社会预期、应对外部冲击、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金融业运行和监管工作情况 。一是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2025年9月末, 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520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36%、不良贷款率1.52%,保险公司综合偿 付能力充足率18 ...
 国务院最新报告!潘功胜: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
 证券时报· 2025-10-28 20:33
 货币政策与金融环境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2][8] - 执行好各项已出台货币政策措施 持续释放政策效能 并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 [2][8]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8] - 2025年以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5月份推出新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 流动性保持充裕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4]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 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 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4] - 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4] - 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 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继续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8]   金融市场稳定与风险管理 - 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在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中 相关部门打好政策"组合拳" 探索丰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 发挥中央汇金公司"类平准基金"作用 [3][4]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 [9] - 继续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工作 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 并继续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9]   金融对外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 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基本建成 [6] - 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 [6] - 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 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全面提升人民币计价、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 [8] - 深入推进多双边货币金融合作 建立中欧央行行长会晤机制 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中心试运行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