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胶原蛋白

搜索文档
美容护理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焕新,变革
东海证券· 2025-07-08 16: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美护行业符合悦己需求,消费者对情绪价值追求提升带动悦己型消费升温 化妆品可挖掘国货Alpha机遇,医美关注细分赛道,个护拥抱渠道红利且产品升级有空间 [114] 各部分总结 行情复盘 - 新消费概念兴起,截至2025年6月末美容护理板块累计上涨6.90%,跑赢大盘6.87pcts [7] - 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业绩分化 头部公司稳健增长,新兴材料赛道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个护品牌稳定发展 [9] 化妆品 - 行业进入稳步发展期,虹吸效应强,2025年1 - 5月限额以上化妆品同比累计增长4.1%,较2024年全年的 - 1.1%有所提升 [18] - 2024年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7746.45亿元,同比下滑2.83%,进入成熟期 [19] - 整体渠道红利放缓,线上流量见顶,进入精细化运营;美妆与线下融合需求兴起,国货品牌积极重返线下 [30] - 消费焦点转移到产品本身,拥有核心产品力的品牌与国际大牌表现突出,国产品牌积极创新 [35] - 海外国际大牌发展久,品牌矩阵丰富;国内品牌矩阵多集中中低端市场,有发展空间 [41] - 国内化妆品发展经历“国际品牌主导→新锐品牌突现→国货龙头崛起”,国货市占率持续提升,2024年达55.7% [45] - 618大促周期拉长,平台竞争加剧,综合电商销售总额同比+15.2%,四大平台美妆GMV同比增长超10% [51] 医美 - 中国非手术类医美市场快速增长,注射类/能量源类未来5年CARG有望高速增长 [55] - 国内医美合规化程度提升,具备合规产品的公司有先发优势,上游新产品获批引领下游需求 [56] - 国内重组胶原蛋白技术领先,原料可靠性获认可,原料出海推动行业发展,市场规模预计快速增长 [65] - 国内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竞争格局良好,获批三类械产品少,多家企业布局 [66] - 再生材料功效强、客单价高,2025年获批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加剧,规模有望持续拓展 [75] - 肉毒素功效主打除皱、塑形,受其他市场变化影响小,国内获批6款产品,市场竞争将加剧 [80] - 锦波生物大单品薇旖美产品实力强,拟与养生堂合作加速技术研发 [83] - 爱美客三类械产品多,嗨体发展空间足,“濡白 + 如生”天使前景可期,在研管线有望贡献新增量 [85] 个护 - 2025年上半年个护行情表现强劲,消费者健康护理意识加强,行业有成长空间 [91] - 个护品类线上化率偏低,成长空间大;抖音平台渗透率快速提升,有望推动电商增长 [97] - 润本股份是婴童&驱蚊赛道领军企业,践行研产销一体化战略,加速全渠道建设 [98] - 登康口腔专注抗牙齿敏感领域,多品牌布局,线下渠道稳定,线上电商渠道占比提升 [107] - 百亚股份卫生巾产品营收毛利率双增,渠道端线上抖音表现突出,线下加速全国化扩张 [112] 投资建议 - 化妆品关注国内化妆品龙头且产品矩阵丰富的珀莱雅、产品高速放量的上美股份、聚焦高端奢侈彩妆的毛戈平 [114] - 医美关注重组胶原蛋白龙头锦波生物、国内医美龙头且在研产品丰富的爱美客 [114] - 个护关注婴童&驱蚊双轮驱动的润本股份、专注抗敏口腔赛道的登康口腔、优质卫生巾白马百亚股份 [114]
创健医疗2024年净利腰斩、增员近两成,董事长钱松弟弟任董事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59
盈利能力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88亿元 同比增长1.82% [2]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1.54万元 同比下降50.84% [2] - 扣非净利润2677万元 同比下降58.04% [2] - 基本每股收益0.81元 同比下降53.98%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31% 较上年同期的23.55%大幅下降 [2] - 毛利率73.94% 较上年同期的78.17%下降4.23个百分点 [2] 业务表现 - 终端产品业务营收1.82亿元 同比增长29.95% 但毛利率降至70.81% [3] - 营业成本5320.66万元 同比增长51.18% [3] - 重组胶原蛋白原料业务营收1.04亿元 同比下滑26.23% 毛利率79.24% 同比减少2.09个百分点 [3] 人力资源 - 2024年在职员工503人 较上年末425人增加78人 同比增长18.35% [4] - 硕士学历员工从51人增至83人 本科学历员工从180人增至201人 [4] 公司治理 - 董事长兼总经理钱松持股2450.49万股 占比58.94% [5] - 董事钱晓锦持股747.74万股 占比17.98% [5] - 钱松与钱晓锦为兄弟关系 [5]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注册资本4157.75万元 法人代表为钱松 [6] - 主营业务为重组胶原蛋白原料产品及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 - 公司位于常州市金坛区双龙路28号 [6]
北交所规模最大定增预案出炉:钟睒睒34亿豪赌“胶原蛋白印钞机”
新浪证券· 2025-07-04 16:27
资本运作 - 公司拟向养生堂定向发行股票募资20亿元 同时实控人杨霞向养生堂关联方杭州久视转让价值14.03亿元股份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间接控制10.58%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1] - 钟睒睒通过"协议转让+定向增发"双轨模式合计投资34亿元入股公司 该交易使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关注度提升 [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2024年营收从2.33亿元增长至14.43亿元 净利润从5739万元增长至7.32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超100% [1] - 核心产品薇旖美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超70% [1][2] 产品与技术 - 薇旖美是国内首个重组胶原蛋白植入剂 也是唯一获批的含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三类医疗器械 主要用于面部除皱 [1] - 定增资金中11.50亿元将用于建设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与AI开发平台 8.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3] 战略合作 - 引入钟睒睒旨在借助养生堂在品牌、渠道、资金等优势突破发展瓶颈 养生堂旗下拥有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等成功企业 [1][2] - 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可与养生堂现有业务形成互补 有望拓展化妆品、食品、药品等新应用领域 [2] 行业竞争 -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竞争激烈 存在技术迭代快、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监管政策不确定等风险 [2] - 公司品牌知名度不及华熙生物、爱美客等同行 主要依赖医美机构渠道 缺乏直接C端营销能力 [3]
首富钟睒睒,34亿押宝“胶原蛋白第一股”
搜狐财经· 2025-07-04 11:00
核心观点 - 钟睒睒通过旗下企业养生堂和杭州久视以最高34亿元投资锦波生物,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 - 钟睒睒此次投资被视为传统消费巨头在面临增长压力下的战略转型 [5][8] - 锦波生物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具备稀缺性和高增长潜力,吸引钟睒睒布局 [6][7] 钟睒睒的投资背景 - 钟睒睒连续四年蝉联中国首富,主要依靠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两家上市公司 [2][3] - 农夫山泉2024年营收428.96亿元(+0.5%),净利润121.23亿元(+0.4%),但包装饮用水业务营收下降21.3% [4] - 万泰生物2024年营收下降59.25%,净利润下降91.49%,市值缩水至780亿元 [4] - 2025年钟睒睒身家缩水至3624.1亿元,失去首富地位 [4] 锦波生物的吸引力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585.7亿元,2030年达2193.8亿元(CAGR 44.93%) [6] - 锦波生物是全球唯一实现冻干纤维、胶原蛋白溶液及注射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产业化的企业 [7] - 2021-2024年营收从2.33亿元增至14.43亿元(CAGR 83.64%),净利润从0.57亿元增至7.32亿元(CAGR 134%) [7] - 毛利率从82.29%提升至92.02%,超过贵州茅台 [7] - 拳头产品"薇旖美®"2024年贡献收入超10亿元,覆盖4000家医疗机构 [7] 双方合作动机 - 锦波生物需要借助钟睒睒旗下万泰生物的300万个零售终端拓展大众消费市场 [8] - 钟睒睒寻求通过投资高增长赛道缓解传统业务增长压力 [5][8]
逾30亿元投资锦波生物,钟睒睒布局千亿重组胶原蛋白市场
新京报· 2025-07-04 10:31
战略投资交易 - 锦波生物通过向养生堂定向增发和控股股东股份转让两项交易合计获得34.03亿元资金,其中定向增发融资20亿元,股份转让金额14.03亿元[1][2] - 定向增发部分养生堂将认购锦波生物6.24%股份,股份转让部分控股股东杨霞以243.84元/股价格转让5753267股给杭州久视[2] -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通过旗下两家公司将合计持有锦波生物10.58%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原控股股东杨霞持股比例降至50.73%[3] 资金用途与公司优势 - 募集资金20亿元中11.5亿元将用于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与产品开发平台项目,8.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 - 公司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具有技术壁垒,是国内唯一实现植入级三类医疗器械技术突破并产业化的企业[1] - 核心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和注射用溶液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国内该领域首个和第二个三类医疗器械[4] 合作协同效应 - 养生堂在健康产业的全产业链布局可与锦波生物在原材料、产品商业化、工业化生产等领域形成互补[5] - 公司急需通过战略合作建立大规模生产体系和渠道管理体系,而养生堂拥有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的成熟商业化经验[5] - 合作将助力公司国际化探索,提升在医疗美容、抗衰老等领域的市场渗透率[5]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预计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1738亿元,其中重组胶原蛋白占比62.3%约1083亿元[5] - 重组胶原蛋白在皮肤护理领域的市场份额预计2026年将超过透明质酸[5] - 行业竞争加剧,巨子生物、丸美生物、上美股份、珀莱雅等企业均在2024年加大布局,国际品牌雅诗兰黛也已入局[6]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1年2.33亿元增长至2024年14.43亿元,净利润从5738.72万元增至7.32亿元,期间净利润复合增速超79%[4] - 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放量[4]
风波中的可复美:囤货积压、达人离场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18:52
核心观点 - 可复美胶原棒2.0因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争议导致销量大幅下滑60%-70% [1][5][11] - 公司2024年"6·18"GMV排名近三年首次下滑且未公布销售数据 [7][19] - 控股股东计划增持不低于2亿港元以稳定股价 [29] 产品与销售 - 胶原棒2.0日均销量从200盒暴跌至每周几盒 [1][11] - 28支装液体敷料价格从115元/盒跌至80元/盒 [13] - 京东旗舰店原价379元/盒的胶原棒2.0现批发价仅150元/盒 [2][10] - 抖音"6·18"销售额2.16亿元中5月24日后仅占29.2%(0.62亿元) [18] 渠道影响 - 带货达人数量较"双十一"减少50%至400余人 [16] - 头部主播贾乃亮自5月23日起停带可复美产品 [16] - "电商货"渠道占公司线上直销渠道112.5%增幅 [28] - 批发商库存积压导致每盒亏损10元以上 [10][11] 市场表现 - 抖音美妆排名从第9跌至第13 天猫从第12降至第16 [19] - 股价较历史高点87.1港元下跌近40%至54.7港元 [24][30] - 2024年营收45.4亿元占公司总营收82% [3] -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2.8% 净利润43.5% [23] 公司应对 - 承认检测标准存在局限性但否认虚假宣传 [12] - 管理层称"6·18"损失可控且维持2025年目标 [8][22] - 控股股东已增持5350万港元并计划再增持2亿港元 [29] - 小红书博主透露品牌方曾组织删评 [18]
风波中的可复美:渠道商的囤货卖不出去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6:43
核心观点 - 可复美胶原棒2 0因重组胶原蛋白含量质疑引发市场信任危机 导致销量大幅下滑60%-70% [2][3][5] - 公司首次承认现有质量标准存在局限性 但否认虚假宣传 [6] - 风波导致618大促表现不佳 抖音销售额占比从去年85 7%降至29 2% [8][9] - 控股股东启动5350万港元增持计划 股价较历史高点下跌近四成 [13] 产品与销售 - 可复美胶原棒2 0京东官方售价379元 盒 经销商拿货价约150-160元 盒 [2][11] - 液体敷料价格从115元 盒跌至80元 盒 最低触及74元 盒 [6] - 618期间抖音销售额2 16亿元 其中风波后仅贡献0 62亿元 [8] - 天猫排名从第12降至第16 抖音热卖榜跌出前10至第13位 [9] 渠道影响 - 带货达人数量减少32% 头部主播贾乃亮5月23日后停带 [7] - 电商直销渠道2024年增长112 5% 但当前动销停滞 [12] - 批发商库存积压严重 周销量从200盒 天降至几盒 周 [5] 公司动态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45 4亿元 占公司总收入82% [2] -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2 8% 净利润复合增长43 5% [10] - 管理层称618损失可控 维持2025年目标不变 [4][10] - 控股股东计划未来3-6个月增持不低于2亿港元 [13] 市场反应 - 小红书博主暂停商单 部分内容被要求删评 [7][9] - 下游经销商转向其他品牌 部分尝试拓展抖音新客 [13] - 股价从历史高点87 1港元跌至54 7港元 市值蒸发314亿港元 [10][13]
市值蒸发300亿后,陕西女首富“认输”了,但市场仍在追问真相
凤凰网财经· 2025-07-02 21:50
核心观点 - 巨子生物因"大嘴博士"质疑其重组胶原蛋白含量问题而陷入舆论风波,最终发布声明承认公司现有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存在局限性[2][4] - 事件导致巨子生物市值蒸发超330亿港元,创始人范代娣持股价值缩水约169.2亿元人民币[10] - 618期间可复美品牌排名下滑,从去年双11美妆热销榜第4跌至今年618天猫榜单第16名[10] - 事件背后是巨子生物与华熙生物两大医美护肤巨头的成分之争,涉及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的市场竞争[14][15] - 行业缺乏统一的重组胶原蛋白检测标准,暴露了监管滞后与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17][19] - 华熙生物借机推动行业标准建立,提出"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新时代[21][22] 事件经过 - 5月24日:美妆博主"大嘴博士"发视频质疑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为0.0177%,远低于标注值0.1%,导致巨子生物市值当日蒸发近120亿港元[9] -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回应称产品胶原蛋白含量高于0.1%,质疑检测方法权威性[9] - 6月1日:巨子生物公布检测机构道歉声明,但被指内容篡改[9] - 6月1日深夜:华熙生物公开发声支持"大嘴博士"[9] - 6月2日:"大嘴博士"指出巨子生物误导公众,重申HPLC氨基酸定量法的科学性[9] - 6月4日:巨子生物再次公布检测结果坚持产品合规[9] - 6月11日:"大嘴博士"复测结果仍显示含量仅0.02%[9] - 6月13日:"大嘴博士"相关内容被平台下架[9] - 6月23日晚:巨子生物发布声明承认体系存在局限性[9] 市场影响 - 巨子生物股价从87.1港元跌至53.9港元,市值蒸发超330亿港元[10] - 创始人范代娣持股价值缩水约169.2亿元人民币[10] - 可复美618表现不佳,未进入短视频平台美妆品牌榜前十,天猫排名从去年第12下滑至第16[10] - 事件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核心用户群体产生质疑[12] 行业竞争 - 华熙生物是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市场龙头,占据44%市场份额[14] - 巨子生物自诩"全球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2009年实现量产[14] - 两者业务结构差异:华熙生物覆盖原料、药品、医疗器械等多板块;巨子生物主要依赖可复美和可丽金两大护肤品牌[14] - 券商研报曾将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对立,称后者更具前景[15] - 华熙生物指出"重组胶原蛋白优于玻尿酸"说法缺乏科学依据[15] 研发与标准问题 - 巨子生物2024年销售费用20.08亿元,研发投入仅1.07亿元,占比不足2%,显著低于同行[17]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缺乏统一检测标准,不同机构检测技术差异大[17] - 行业存在将成分功效放大或模糊化宣传的现象[17] - 华熙生物联合国家级机构进行检测方法学验证,推动行业标准建立[21] 行业趋势 - 消费者认知从"为概念买单"向"查成分、看数据"转变[23] - 事件可能加速行业监管补课,引发行业洗牌[22] - 缺乏核心研发能力、依赖概念营销的企业将面临淘汰[22] - 具备技术积累与质控体系的企业将在新竞争中占据优势[23]
重组胶原蛋白之争未休:巨子生物承认局限性,华熙生物送检润百颜
新京报· 2025-07-02 09:19
行业检测标准争议 - 华熙生物联合国家级权威机构采用HPLC-HRMS技术和"特征肽段-基质匹配标线法"检测润百颜产品中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含量为0.60mg/g(0.06%),并验证该方法能有效避免复杂基质干扰、精准识别重组胶原蛋白且过程准确[2][3] - 华熙生物对六款市场热销产品进行初步检测,结果显示质量参差不齐,但未公布未达标品牌名称,计划进一步测试为制定统一检测标准提供参考[1][3] - 巨子生物承认现有质量标准和方法存在局限性,将联合科研机构优化检测方法,逐步公开原料与成品关键技术参数,并参与国家标准制定[5] 企业技术路线差异 - 华熙生物强调即便在复杂基质中微量添加也可精确定量,认为"没有标准不代表无法验证",批评以无标准为由逃避检验的行为[1][6] - 巨子生物参考医药行业标准YY/T 1947-2025和团体标准T/ZGKSL 004-2023检测显示其可复美胶原棒产品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4][5] 行业规范进程 - 华熙生物主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其检测方法可为监管部门制定标准提供参考[1][3] - 巨子生物表示将加速推进检测方法优化验证,持续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以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5]
化妆品医美行业25Q2业绩前瞻:新消费长坡厚雪,美护板块强者恒强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1 22: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化妆品医美行业25Q2业绩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年1 - 5月化妆品社零累计增速4.1%,较去年同期提升2pct,需求端稳健复苏,叠加板块业绩分化、新消费助推美护板块关注度,25H1板块估值和业绩双击,618大促国货强者恒强,为Q2业绩奠定基础 [3] - 对化妆品、医美、母婴行业25Q2/25H1业绩进行前瞻,并给出投资分析意见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化妆品25Q2/25H1前瞻 品牌矩阵完善,GMV高增 - 上美股份预计25H1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6%/+25%,618韩束品牌稳居抖音GMV护肤榜第一,6月GMV持续高增长,New Page一页放量 [3] - 丸美股份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22%/+28%,丸美品牌两大明星系列品类矩阵不断完善 [3] - 珀莱雅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0%/+15% [3] 把握细分赛道强心智 - 毛戈平预计25H1整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38%/+35%,线上618大促表现超预期 [3] - 若羽臣预计25Q2整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70%/+75%,618大促绽家打入天猫家清品牌排行榜前20,抖音高增长 [3] - 巨子生物预计25H1整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25%/+20%,略低于市场预期 [3] 享受高性价比消费红利 - 润本股份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5%/+15%,略低于市场预期,注重平销,预计25H2婴童/青少年发力,增速预计提速 [3] - 福瑞达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0%/+10% [3] 建议关注 - 贝泰妮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5%/+10% [3] - 上海家化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0%/扭亏为盈 [3] - 华熙生物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0%/10% [3] 医美25Q2前瞻 - 爱美客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 - 10%/-10% [3] - 朗姿股份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8%/+8% [3] - 复锐医疗科技预计25H1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5%/+0% [3] 母婴25Q2前瞻 - 孩子王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0%/+70%,略超市场预期 [3] 投资分析意见 化妆品 - 推荐品牌矩阵完善、品类布局全面、享受直播电商流量红利、GMV增速快的上美股份、丸美生物、珀莱雅 [3] - 推荐把握细分赛道强心智、享受个护、国潮美妆、重组胶原蛋白崛起的若羽臣、毛戈平、巨子生物 [3] - 推荐高性价比消费逻辑、产品创新力强的润本股份、福瑞达 [3] - 建议关注上海家化、贝泰妮、华熙生物、水羊股份、逸仙电商 [3] 医美 - 推荐把握研发拿证壁垒高、盈利能力强的上游环节公司,重点看好大单品驱动、产品管线布局广泛的爱美客 [3] - 建议关注朗姿股份 [3] 电商板块 - 建议关注南极电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