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泰海通资管的突围之路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20:12
行业政策导向 - 证监会5月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推动行业从追求贝塔收益向阿尔法收益转变 从规模导向转向投资者利益导向[1] - 指数增强基金因明确基准约束和量化模型驱动特性 在转型中占据有利位置 其业绩比较基准通常是跟踪的特定指数 多数设有跟踪误差要求[1] - 指数增强基金在被动化投资浪潮中迎来新机遇 2025年以来新成立增强型指数基金数量超110只 接近过去三年总和 创下新纪录[1] 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自2021年12月首只公募量化产品获批起 在不到24个月内布齐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三大宽基指数增强产品[2] - 同步推出科创、红利、全市场选股等策略产品 形成从大盘到小盘、从宽基到主题的公募量化全谱系产品线[3] - 量化投资团队核心人员稳定 目前14人中包括7名投资经理和4名专业投研人员 其中4人拥有博士学位 专业覆盖运筹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和金融[3] 量化投资能力 - 团队深耕私募量化赛道十余年 采用基本面+实时量价深度融合模型 基本面赚选股收益 量价赚交易收益[4] - 2011年发行首只对冲基金 2014年布局机器学习 2018年加入实时量价模型 2020年实现量价与基本面结合[4] - 截至8月末 三只指数增强基金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中证1000指增12.45%、中证500指增7.32%、沪深300指增6.43%[4] - 成立满两年的所有公募量化产品近两年业绩均位居行业前20%[4] 策略体系特点 - 构建多基准、多策略体系追求纯粹Alpha 形成五大策略体系针对不同基准定制专门策略[5] - 量化因子库约2000个因子 2024年剔除几百个因子化繁为简 量价因子占比超七成[5][6] - 开放5个交易时间段 主要在下午甚至尾盘交易 每个时间段实时计算所有因子和模型 能及时消化当日信息[6] - 通过全方位产品布局覆盖指数增强、全市场选股、行业主题选股 不同策略相互补充[6] 市场观点 - 当前A股存在赚钱效应 低利率环境下权益类资产配置性价比更高 整体机会大于挑战[7] - 成长相对价值重新进入占优景气周期 未来两年看好偏成长板块 小盘股性价比相对大盘股逐渐下降[7] - 建议将宽基指数增强作为核心配置获取市场整体收益 将全市场选股和科创主题产品作为卫星配置捕捉不同市场环境收益[7]
2025年8月读书课:《如何用deepseek做投资》
虎嗅· 2025-09-16 19:18
2、DeepSeek背景:量化巨头的出圈之作 大家好,又到了我们每月一次的深度分享课。这次换个口味:不谈十几年前的旧书,聚焦2025年大放异 彩的人工智能工具——DeepSeek、Kimi等。它们好用、实用,如何移植到投资战场?怎样借此丰富、 优化我们的交易方法?今天简单聊聊。 想在市场上持续盈利,核心无非三条: 1. 掌握大众未知的信息或数据; 2. 从公开信息中提炼出别人没发现的规律,固化成可持续赚钱的因子; 大纲: 1、引言:AI工具与投资新战场 3、三大应用:提升投资能力的捷径 4、行业研究:扮演你的麦肯锡分析师 5、标的分析:全面财务与风险透视 6、未来展望:知识库与自动化可能 1、引言:AI工具与投资新战场 军情"——把数据巧合当成普适规律,包装得有利可图,实战却劳而无功。这是所有量化团队研发新策 略时都会踩的坑。 这场一夜之间席卷全球的"远程地震",源自中国,却改写了全球大模型竞争版图。功能如此耀眼,就得 把它搬进日常、搬进投资。正如段子所言:过去量化基金在A股赚得盆满钵满,其中不少银子是个人散 户"赞助"的;如今他们掏钱搞出了DeepSeek,咱们必须用起来——毕竟当年"交过学费"。 言归正传 ...
但斌、梁宏旗下“双十基金”创新高!梁文锋掌舵的幻方旗下产品全部新高!
私募排排网· 2025-09-16 11:59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私募排排网"。 (点击↑↑ 上图查看详情 ) 8月份,A股三大股指继续强势上涨,同时,成交额来到了历史高位水平,市场交投活跃。8月份,上证指数的涨幅为7.97%,深证成指的涨幅为 15.32%,创业板指的涨幅为24.13%。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 有 3321只私募产品(在私募排排网有业绩展示且成立满1年)在今年8月份净值曾创下历史新高,占成立满1年的私募产 品的比例约为71.19%。 按产品类型来看,量化产品占 1303只,非量化产品占2018只 。 按照产品策略(一级策略)来看,股票策略产品最多(主要是主观多头和量化 多头),有 2135只,占比约64%; 其次是多资产策略产品占471只,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占305只,债券策略产品占302只,组合基金产品占 108只。 按公司规模来看,来自5亿以下规模私募的产品最多,有1347只,占比超4成;来自百亿私募的产品有456只。 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笔者在创新高私募产品中按照产品策略分别梳理出了 "股票策略-主观多头、股票策略-量化多头、期货及衍生品策 略、多资产策略、债券策略"近一年收益居前20强的私募产品(公司规模在5亿以上); 此 ...
2025 ALPHA进化论·Alice AI指数增强擂台赛正式开赛
Wind万得· 2025-09-16 07:32
在指数化投资深入发展的新时代,资管行业正经历结构性的变革。如何在可控风险下实现稳定超额收益, 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课题。指数化投资不仅为被动投资者提供了低成本、高透明度的配置渠道,也 为传统主观投资者开启了"系统性、可复制、可验证"的投研新范式。主观判断与量化逻辑的结合、数据驱 动的投资决策,正成为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选择。 Wind 始终致力于用科技与数据重构投研流程。基于对指数策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Wind 重磅推出 2025 ALPHA 进化论 ·Alice AI 指数增强擂台赛 ,依托全球首个自然语言生成指数策略增强平台 —— Wind Alice AI 指数策略平台 ,旨在打造一个人人可参与、高手齐竞技、思想与策略共振的专业舞台。 本次大赛面向 Wind 金融终端全部用户 开放,不设门槛、鼓励探索。你可以用最天马行空的想法、最独特 的策略视角,在这个没有代码壁垒的平台上,尽情展现你的策略创造力与投资洞察力。风起于青萍之末, 浪成于微澜之间。在技术跃迁与理念变革的交汇点上,让我们共同见证,谁将引领 ALPHA 进化新浪潮。 【评选规则】 Alice Al 指 数 增 强 擂 台 正 / 式 / ...
主力13天扫货106股,九成人还蒙在鼓里!
搜狐财经· 2025-09-15 23:15
引子 第二是冷热假象。就像现在,传媒、新材料板块被机构持续加仓,但多数散户还在追逐前期热门题材。 最近市场热闹非凡,上证指数稳稳站上3400点,成交量持续放大,个股涨跌比达到2.57:1。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个遍地黄金的行情。但作为一 个浸淫市场多年的量化投资者,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106只个股连续5天以上获得主力资金净买入,其中万凯新材和长江传媒更是连续 13天被机构青睐。这让我想起格雷厄姆那句警世箴言:"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 一、牛市里的四大迷思 市场越是火热,假象就越是层出不穷。我总结出当前市场最典型的四个认知误区: 第一是待涨假象。很多人看着指数上涨就认为所有股票都会雨露均沾,实际上即便在如此"牛市"中,涨幅超过6%的个股也不到五成。 第三是涨跌假象。股价上涨未必是真涨,下跌也未必是真跌,关键要看背后的资金性质。 第四是高低假象。估值高低不能简单看PE,更要看资金介入程度。有些看似高估的股票反而被机构持续买入。 二、焦虑的根源在于视角 投资中最折磨人的不是亏损,而是焦虑。涨了怕踏空,跌了怕套牢;赚钱怕回吐,亏钱怕深套。这种煎熬我太熟悉了——十年前我刚入市时也 是这样患得患失。 后来我 ...
量化基金“专业买手”说,筛选管理人时,这些才是重点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9-15 19:33
近几年,量化投资凭借出色的收益,规模持续增长。然而,对于很多个人投资者而言,如何筛选靠谱的量 化私募管理人,仍是一项难度不低的工程。 为此,我们特别邀约 中泰资管组合投资部副总经理陈静思 以问答的方式来分享她的建议。 陈静思拥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国泰君安资管研究员、投资经理。她擅长大类资产配置,最高管理规 模百亿以上。2020年10月加入中泰资管,深耕FOF投资领域。作为量化基金的"专业买手",陈静思所管理 的产品曾获得2022年度一年期FOF型金牛资管计划、2023年度三年期FOF型金牛资管计划、2024券商资管 英华产品示范案例(三年期FOF)。 提问 常见的量化策略有哪些?它们的收益来源分别是? 陈静思 量化投资包含丰富的策略,以下是常见的积累策略: T0策略, 这是一种高频策略,需要在当日内完成一买一卖,即通过高抛低吸来赚取差价。该策略对交易 速度要求极高,但与大盘走势的相关性较低,Alpha(超额收益)相对稳健。 中低频策略 (如指数增强),这类策略会借鉴主观选股的框架,利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数据、股票当日 交易的价量数据或舆情等另类数据, 每家量化公司根据自己的逻辑给全市场股票打分,按 照一定 ...
量化组合跟踪周报:动量因子占上风,公募调研选股组合表现佳-20250915
光大证券· 2025-09-15 18:54
2025 年 9 月 15 日 总量研究 动量因子占上风,公募调研选股组合表现佳 ——量化组合跟踪周报 20250915 要点 量化市场跟踪 大类因子表现:上周(2025.09.08-2025.09.12,下同)beta 因子、动量因子和 规模因子获得明显正收益(0.70%、0.46%和 0.16%),市场动量效应显著,大 市值风格占优;其余因子表现一般。 单因子表现:沪深 300 股票池中,上周表现较好的因子有 5 日反转(3.11%)、早 盘收益因子(2.31%)、对数市值因子(2.24%),表现较差的因子有单季度营业利润 同比增长率(-1.80%)、下行波动率占比(-1.96%)、营业利润率 TTM(-2.27%)。 中证 500 股票池中,上周表现较好的因子有市销率 TTM 倒数(1.60%)、标准化 预期外收入(1.55%)、5 日反转(0.65%),表现较差的因子有 5 日平均换手率 (-1.97%)、成交量的 5 日指数移动平均(-2.06%)、6 日成交金额的移动平均值 (-3.19%)。 流动性 1500 股票池中,上周表现较好的因子有市销率 TTM 倒数(2.75%)、标准 化预期外盈利( ...
明汯投资:科技为先,人才为本,打造国际化人才生态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16:40
明汯投资始终坚持"科技为先,人才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将人才视为驱动量化投资技术创新的核心引 擎。通过构建多元化、扁平化、体系化的人才梯队建设机制,公司致力于为员工提供全球化成长平台, 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行业人才建设的社会责任。 广纳全球英才 构建三维人才生态体系 国际化与多元化布局:全球视野 多元碰撞 一是选拔机制。 "逆商+自驱力+工程能力"的多维评估,面试中通过灵活多变的代码问题考察实战能力,弱化单一标 签,聚焦技术深度与工程能力。 二是培养体系。 新人配备完整"导师制",通过项目实践快速成长。投入指数级增长的算力资源(高性能计算集群+混合 云方案),支持AI等前沿技术研究。 自成立以来,明汯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量化投资公司",在"成为国际主要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拥 有国际一流人才梯队与组织文化"两个维度同步发力。在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招揽全球英才的过程 中,前瞻性推进全球人才网络建设。目前已在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枢纽设立办公室,吸 引海外顶尖量化人才。团队学科背景覆盖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等多领域,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碰 撞激发创新活力,确保在不同市场中都 ...
节前预制菜板块火爆,假日产业链正被发掘!
搜狐财经· 2025-09-15 14:15
最近市场热闹非凡,上证指数稳稳站上3400点,成交量持续放大,个股涨跌比达到2.57:1。表面上看,这波行情气势如虹,但细究之下却发现:真正涨幅超 过6%的个股还不到五成。这不禁让我想起格雷厄姆那句警世名言:"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 一、牛市四大假象:散户的认知陷阱 就在市场一片欢腾之际,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悄然通过专家审查。这个看似与股市无关的消息,却折射出当前市场的第一个 假象——待涨假象。就像那些依赖预制菜的餐饮企业,表面光鲜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第二个是冷热假象。看看最近的海运价格全线下跌,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跌11.7%,21条航线中17条运价下滑。这种行业冷暖的变化,往往被牛市 的喧嚣所掩盖。 第三个是涨跌假象。高盛否认上调胜宏科技目标价的传闻给我们提了个醒: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就像那些被归类为光模块概念的青山纸业, 9天6板后不得不澄清事实。 第四个是高低假象。当看到企业贷款利率维持历史低位(8月新发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市场资金充裕。但别忘了同时出现的 股东减持潮——超30家公司发布减持计划,包括 ...
基金经理研究系列报告之八十:中欧基金旗下两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的配置价值分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5 13: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模型多维度提示关注沪深 300 的配置价值,沪深 300 指增长期超额收益明显,发展稳定,中欧旗下两只沪深 300 指增有较高超额收益和较低相关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模型信号:多维度提示关注沪深 300 的配置价值 - 沪深 300 指数成交额占比近期提升,8 月以来显著上升,关注度突出 [4][9] - 沪深 300 是高质量宽基指数,盈利能力 ROE 指标领先、盈利稳健,兼具“偏低估值”与“高质量”特征 [4][14] - 沪深 300 股息性价比突出,近 12 个月股息率 2.63%,超中证 500、中证 1000 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与中证红利股息率差距下滑 [4][15] - 沪深 300 成分股年内高涨幅股票占比偏低,低于指数涨幅的占比超 50%,含美的集团、贵州茅台等高质量股票 [4][20] - 模型提示大盘风格占优,短期内 5 日 RSI 相对 20 日 RSI 大幅下滑,沪深 300 指数相对突出 [4][23] 沪深 300 指数增强基金:投资价值与策略分析 沪深 300 指增的长期超额收益明显 - 2015 年以来(2015/1/6 - 2025/9/5)等权持有沪深 300 指增累计收益率 92.89%,沪深 300 指数为 22.48%,超额收益 70.40%,年化超额收益 5.31% [4][26] - 近十年沪深 300 指增每年超额收益均值、中位数为正,2021 年后不同指增产品超额收益差距缩小,业绩前 25%分位数的近年年化超额收益在 2.5% - 4.5% [4][30] 整体发展情况与基金经理背景分析 - 2016 年至 2025 年沪深 300 指增规模增长超 700 亿元,受市场行情影响小,体现配置需求 [4][34] - 规模靠前的 10 只沪深 300 指增产品集中度相对较高,不同产品跟踪误差、超额收益回撤及相关性有差异 [37] - 11 家管理人旗下有两只沪深 300 指增产品,管理模式多样 [39] - 8 只沪深 300 指增有主动基金经理参与管理,中欧沪深 300 指数增强超额收益回撤控制最好 [40] 如何挑选沪深 300 指增:投资策略分类与分析维度 - 指增基金超额收益来源可分为投资能力、投资广度、投资机会,投资能力由管理人决定 [42] - 量化指数增强基金投资决策流程可归纳为四步,收益预测模型是重要环节,方法论大致分四类 [42] - 公募指数增强基金可分为五大流派,具体策略需结合产品分析 [48] - 分析指数增强基金可关注超额收益环境适应能力和相关指标,今年业绩靠前的 15 只沪深 300 指增中,中欧两只产品入选 [50] 中欧旗下的两只沪深 300 指增:较高的超额收益&较低的相关性 - 两只产品今年业绩突出,投资策略有特色,因子拥挤度低、有效性强,放 FOF 组合可降波动、提收益风险比 [51][53] - 中欧沪深 300 指数增强今年收益率 20.10%,超额收益 6.75%,采用基本面和量化结合方法选股 [56][61] - 中欧沪深 300 指数量化增强今年收益率 17.24%,超额收益 3.89%,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个股收益 [57][61] - 两只产品投资方法和策略有特色,因子暴露、行业偏离情况不同 [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