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
搜索文档
量子科技专题解读
2025-11-03 10:35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量子科技行业 具体包括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两大领域[1] * 公司层面提及了国外的IBM 谷歌 Rigetti Quantum Machines等[2] 以及国内的本源量子 国盾量子 链云科技 中科院等[2][5][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路线与中外差距 * 全球量子计算技术路线呈现差异化 美国多技术路线并举 包括超导 离子阱 中性原子及拓扑量子[2][4] 中国则主要聚焦超导和光量子研究 在离子阱和中性原子布局较少[1][4] * 技术差距明显 例如IBM已实现1,121个超导量子比特并计划推出4,000至5,000比特系统 谷歌纠错技术领先 而国内如国盾量子仅达105个可读量子比特且纠错技术未达同等高水平[2] * 中国在光量子计算领域具有一定优势 得益于长期量子通信研究[2] * 生态系统建设存在差距 美国有IBM发起的量子联盟及英伟达开发环境等成熟商业生态 中国目前缺乏类似成熟生态 更多依赖政府及高校推动[1][5] 市场空间与增长预测 * 量子计算市场处于早期应用规模化阶段 预计持续至2028年前后[1][6] 到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可达300-500亿人民币[1][7] 主要增长点来自超导处理器[1][7] * 若考虑量子通信领域 总市场空间将更大 保守估计为计算领域的两倍(600-1,000亿人民币) 乐观估计可达3-5倍 取决于大型企业投资意愿[1][8] * 长期来看 到2035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乐观估计可达8,000亿美元 届时通用量子计算机或可实现[9] 商业化应用与成本分析 * 国内量子计算机租用尚未完全成熟 企业更倾向定制专线服务[11] 单台超导量子计算机及相关项目(硬件 算法研发 后期维护)总费用可能高达两亿元人民币[1][12] * 具体应用(如金融防欺诈)还需额外支付数百万至数千万不等的研发和运营费用[1][12] 商业模式具有累积效应 可带来持续增长的运营收入[13] * 中国量子通信网络建设采取天地一体化模式 已连接京津冀 长三角等区域[3][16] 客户包括银行(如工商银行) 赛事活动 能源电网等[3][17] * 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单节点造价在500至800万人民币之间[3][18] 每10公里左右需部署一个量子加密终端[3][19] 硬件设备生命周期约为5年[3][22] 产业链与关键技术 * 量子芯片制造核心是约瑟夫森结 需纳米加工及低温测试[15] 专用EDA软件方面 国外有IBM Qiskit Metal等 国内有本源量子坤元 链云科技天语等[15] * 设备国产化存在挑战 如新制冷剂曾遭禁运 国产设备在大规模制造和稳定性上与国际有差距[15] * 量子通信核心技术门槛在于单光子探测器和密钥分发云平台(KMS)[3][21] 运维目前主要由设备商(如国盾)负责[22] 人才需求与教育培训 * 企业级用户对量子计算教育培训服务需求较高 但培养专业人才通常需要三到五年时间[1][14] * 培训课程涵盖算法 硬件维护 芯片研究及测控等内容[1][14] 中国专业人才较少且商业化效率低 顶尖人才多集中于少数高校[5] 其他产品与市场延伸 * 当前C端产品以"量子密话"为主 全国用户约60万 其他如"量子印章"等关联度不高[23] C端市场更多是B端市场的延伸[23] * 密码学领域 后量子密码(PQC)研发有几百亿美元规模预期 若独创领先算法市值可达几亿美元[24]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外融资规模差距大 美国约7亿美元 中国仅几千万美元[7] 但中国有政策支持 如"15规划"可能带来几百亿人民币研发资金投入[7] * 量子模拟 人工智能发展及量子通信网络与量子集团结合 将形成新的产业形态[10]
量子科技,“从1到10”
财联社· 2025-11-03 09:35
目前,量子科技可分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核心领域。 国盾量子副总裁周雷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经过十余年发展,量子科技已突破"前沿研究"范畴,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完 成了"从0到1"的跨越。 他认为,"十五五"规划未来产业布局更是将量子科技排在首位。在顶层设计牵引下, 量子科技产业发展路径愈加清晰。随着中国电信等"国 家队"的入场,量子科技产业正在加速"从1到10",把先发优势转化为领跑实力 。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研制团队总负责人郭国平在采访中向《科创板日报》介绍,十五五"期间,量子科技将步入技术 突破、产业落地、生态完善的加速迭代期。 "中国依托政策红利、产业链雏形和持续提升的工程化能力,有望在量子计算领域实现从中等规模含噪声量子计算实用化探索,到容错计算 原型机初步验证的阶段性推进,在药物分子模拟、金融组合优化等专用场景实现深度应用与规模化落地,成为全球量子产业生态的关键塑造 者。" 郭国平也坦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行业应用规模化、国际标准话语权仍是长期挑战。未来十年,量子计算将重塑信息、材料、能源等多领 域竞争格局,为中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新质生产力提 ...
天孚通信:泰国生产基地分两期投产,第一期项目已于2024年年中投入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09:24
天孚通信(300394.SZ)11月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利润率变化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有源 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所带来的影响;泰国生产基地分两期投产,第一期项目已于2024年年中投入使用,目 前正在根据客户需求增加产能;第二期项目今年投入使用,将根据客户认证和订单情况逐步增加产能; 合作伙伴属于公司保密信息,不便披露,敬请谅解。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1、在行业高增长的情况下,中际旭创、新易盛公司的 毛利、净利保持增长情况下,贵公司的毛利、净利却持续下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预计Q4季度及明 年是否会有所改善呢?2、泰国工厂二期产能负荷怎样呢? 3、贵公司与青岛海信宽带的业务关系是怎 样的呢?4、公司是否在量子通信方向有规划?另外国科量子公司是否是贵公司的客户? ...
北信源(300352.SZ):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安全移动通信底座“信源密信”已广泛应用于党政军企等高安全需求的客户
格隆汇· 2025-10-31 22:24
格隆汇10月31日丨北信源(300352.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安全移动通信底座"信 源密信",可以实现私有化部署,全面信创兼容,保护"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安全的即时通 信平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党政军企等高安全需求的客户,装机量达数千万级别,被相关单位选为"指 定安全通信平台"。为进一步提升通信安全性,公司自2019年起开始对量子通信领域进行研究工作,并 于2022年与国内多家主流量子通信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推出了"信源密信(量子版)",将量子安 全技术和信源密信自身的安全机制融合到一起,进一步大幅度提升了信源密信的安全性。针对于政务系 统需求,公司基于信源密信和合作伙伴的量子技术与设备,结合运营商的超级安全SIM卡,联合打造面 向政务系统的量子加密即时通信和其他量子加密业务,为政务系统提供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保护利器, 赋能专业用户。公司将积极探索AI技术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通信的安全性和效率。 ...
久之洋:公司研发的产品暂不直接应用于量子通信,部分技术与量子技术相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4:39
久之洋(300516.SZ)10月3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研发的产品暂不直接应用于量子通信。公 司部分技术与量子技术相关,配套环节形成潜在协同。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研发的产品能否应用到量子通信里面? ...
国网信通20251030
2025-10-30 23:21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国网信通,主要业务涉及电网数字化、通信集采及新兴技术应用[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21.63亿元,同比增长29.24%[9];前三季度累计营收56.87亿元,同比增长5.98%[2][3][9]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1亿元[3],净利润同比下降8.62%[2][9] * 利润总额为4.1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下降主要受重点软件企业退税延迟及亿力科技重组带来的所得税增加影响[2][9]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7亿元,同比增加13.66亿元,主要得益于亿力科技的并购[2][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46亿元,主要由于企业进行现金分红[2][12] 资产负债与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139.98亿元,同比下降15.91%[2][3][10] * 资产负债率为54.91%,较年初增长3.21个百分点[2][10] * 流动资产占比接近80%,整体财务状况稳健,资金状况良好[2][10][13] * 总资产减少主要由于同一控制下收并购导致资本公积及银行存款减少,以及应收应付账款余额下降所致[10] 业务板块表现与驱动因素 * 三季度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数字基础业务板块,特别是通信集采业务[14] * 集采类设备交付是三季度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该业务毛利率较低,拖累整体盈利水平[2][9][14] * 其他业务板块(企业数字化应用、电力数字化应用、能源创新业务)基本维持往年正常水平[14] * 今年新签合同约75-80亿元,在手未转化收入合同超过50亿元[2][15] * 四季度预计软件开发类高毛利项目占比将提升[2][15] 毛利率分析与提升策略 * 单三季度毛利率约16%,相比以往18%左右有所下降[16] * 毛利率下降原因包括:亿力科技并入后其硬件占比高拉低整体毛利、三季度硬件推进进度较快、部分高毛利软件开发项目结项延迟至四季度[16] * 公司计划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管理模式提高议价能力,例如改变支付方式以获得供应商让利[17] * 通过自主化产品研发与推广提高高毛利设备比例(部分设备毛利率超过50%),并推动信创产品发展,实现软硬结合以提升整体盈利水平[17]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国家电网公司在信息化投资方面呈现数字化、智能化趋势,预计十五期间电网数字化投资将稳步增长[4][18] * 公司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新兴业务,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光明大模型,并计划大幅提升算力至2026年的5,000多P[21][23] * 在量子技术方面,公司与量子国盾等合作进行试点项目,重点关注解决算力不足和提升信息安全[22][23][25] * 公司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参与雅江集团等重点项目,将国家电网信息化建设经验复制以实现增量市场突破[26][28] 其他重要信息 * 财务数据包含了亿力科技并入前剥离部分公司的收入,因此实际营收增幅可能更大[2][9] * 公司展望十五五期间,基于前十年的积累,预计将迎来业务的蓬勃发展[19][20]
万亿巨头 冲击涨停 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12:45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4002.83点,再度站上4000点 [2] - 深证成指上涨0.9%,创业板指上涨1.35% [2] 算力产业链 - 受隔夜美股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激活,算力产业链涨势最猛 [2] - 工业富联上午上涨7.16%,早盘一度触及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为1.57万亿元 [2] 大金融板块 - 大金融发力,多元金融、证券、期货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 [3] - 证券板块上涨2.28% [4] - 华安证券涨停,涨幅10.05%,最新价7.01元,流通市值328亿 [4] - 东北证券大涨9.73%,最新价9.59元,流通市值224亿 [4] - 长江证券上涨4.98%,流通市值490亿 [5] - 中航证券表示券商板块正迎来重要战略配置机遇,A股市值已突破100万亿元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改善 [5] 新能源赛道 - 新能源赛道表现活跃,固态电池、光伏设备、BC电池等板块上涨 [6] - 阳光电源上午上涨6.7%,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最新价176.99元,流通市值2814亿 [6][7] - 隆基绿能上涨7.62%,最新价20.34元,流通市值1541亿 [7] -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净利润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 [8] -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 [8] - 中信证券表示光伏板块在业绩、基本面和估值/情绪三重触底情况下,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和右侧拐点 [8] 量子科技板块 - 量子科技板块大涨1.47% [9] - 科大国创涨停,涨幅12.78%,最新价41.84元,流通市值116亿 [9] - 国盾量子上涨9.53%,最新价503.83元,流通市值405亿 [9] - 富士达上涨8.01%,最新价31.68元,流通市值57.2亿 [10] - 英伟达宣布推出NVIDIA NVQLink架构,旨在构建加速型量子超级计算机 [10]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名量子物理学家 [10] - 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通量一体系列成果,展示量子通信领域科技创新路线和最新进展 [11] - 中信证券表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及量子精密测量的商业化均有所加速,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11]
万亿巨头,冲击涨停,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12:32
上证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4002.83点,深证成指上涨0.9%,创业板指上涨1.35% [3] 算力产业链 - 受隔夜美股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影响,算力产业链表现强势 [1] - 工业富联股价上涨7.16%,早盘一度触及涨停,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达1.57万亿元 [1] 大金融板块 - 大金融板块发力,证券、多元金融、期货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 [4] - 证券板块中华安证券涨停,东北证券等个股大涨 [4] - 广发证券股价23.90元,上涨4.00%,市值1411亿元 [6] - 中航证券表示券商板块正迎来重要战略配置机遇,A股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市场交易活跃度改善,前三季度日均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两融余额持续攀升创下新高 [6] 新能源赛道 - 新能源赛道表现活跃,固态电池、光伏设备、BC电池等板块上涨 [7] - 阳光电源股价上涨6.7%,盘中创历史新高,市值2814亿元 [7][9] -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净利润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 [9] -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 [10] - 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龙头股三季报业绩被视为光伏、储能产业基本面好转信号 [10] - 中信证券表示光伏板块在业绩、基本面和估值/情绪三重触底后,随着需求复苏和供给侧自律限产,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和情绪右侧拐点 [11] 量子科技板块 - 量子科技板块大涨,科大国创股价上涨12.78%,市值116亿元 [12][13] - 天融信股价上涨10.02%,市值126亿元 [13] - 神州信息股价上涨9.99%,市值163亿元 [13] - 国盾量子股价上涨9.53%,市值405亿元 [13] - 英伟达推出NVIDIA NVQLink系统架构,旨在将GPU计算与量子处理器耦合构建量子超级计算机 [14]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名量子物理学家,表彰其在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14] - 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通量一体系列成果,展示其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科技创新路线和最新进展 [14] - 中信证券表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及量子精密测量的商业化加速,建议关注量子信息领域相关投资机会 [15]
刚刚,直线涨停!重磅利好来袭!
券商中国· 2025-10-29 11:53
量子科技概念股市场表现 - 10月29日A股量子科技概念股集体走强,神州信息、天融信直线涨停,科大国创、国盾量子、富士达大涨超10% [2][3] - 具体个股表现:科大国创涨幅15.39%至42.81元,国盾量子涨幅11.74%至514.02元,富士达涨幅10.94%至32.54元,天融信涨幅10.02%至10.76元,神州信息涨幅9.99%至16.73元 [4] - 西部超导、志特新材、格尔软件等个股跟涨,涨幅分别为9.15%、6.47%、7.70% [3][4] 行业技术催化事件 - 英伟达推出NVQLink互联系统,能将量子处理器与AI超级计算机相连接,为新一代超级计算机铺路,有助于降低量子比特错误率 [4][5] - 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公司与17家量子计算公司和9家科研实验室建立合作,目标是将量子计算机从几百个量子比特扩展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个 [2][6] - 谷歌在《自然》杂志发表量子算法突破性进展,其"量子回声"新算法运行速度比世界最好超级计算机快1.3万倍 [6]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7] - 中国量子科技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97.58亿美元,2024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估为37.45% [7] - 量子科技三大主要应用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产业处于技术突破、应用探索、产业培养同步推进的关键期 [7][8] 机构观点与商业化应用 - 量子计算已成为最具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预计未来5到10年可能出现实质性进展 [8] - 量子计算机未来将与经典计算机构建新超算集群架构,专注于解决量子模拟、组合优化、赋能人工智能、算法定义优势四大核心领域难题 [8] - 国内量子计算发展呈现"硬件多点开花、软件工具补齐、产业协同发力"态势,量子与AI产业协同创新为双方发展注入新动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