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稳定
icon
搜索文档
巴西财政部副部长Galipolo:金融稳定是美国的核心议题。
快讯· 2025-07-09 00:03
金融稳定 - 巴西财政部副部长Galipolo指出金融稳定是美国的核心议题 [1]
印尼金融监管机构:将密切关注美国关税对国家金融部门稳定的潜在影响。
快讯· 2025-07-08 12:18
印尼金融监管动态 - 印尼金融监管机构正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对本国金融部门稳定性的潜在影响 [1]
英国央行行长警告稳定币不断增长所带来的“脆弱性”
快讯· 2025-07-05 04:12
央行与稳定币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指出稳定币若成为新支付方式 央行需确保公众对货币的信任持续存在 [1] - 官方储备当前主要功能被定位为在金融压力时期维护金融稳定 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支撑 [1] - 极端压力情景下 官方储备可能需用于支持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需求 [1]
好书推荐·赠书|《货币之手》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4 18:16
书籍内容与主题 - 聚焦中央银行在当代经济中的角色与影响 探究其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塑造作用 重点分析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期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如量化宽松 负利率政策等 [3] - 深入剖析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 具体措施 以及在稳定金融市场 刺激经济增长方面的成效与不足 同时探讨其带来的负面后果如债务积累 贫富差距加剧 金融市场不稳定等 [3] - 对央行长期以2%通胀率为目标的政策框架进行反思 指出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过时性和局限性 并提出应将金融稳定纳入政策框架的建议 [3] 作者背景 - 约翰·范·奥弗特维德是比利时财政部前部长 欧洲议会预算委员会主席 拥有安特卫普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 长期担任哈瑟尔特大学兼职宏观经济学教授 并有10年以上银行 制造业 建筑业和服装业管理经验 [4] - 斯汀·罗切是比利时弗兰德财政部长政策顾问 安特卫普大学博士 [5] - 译者何平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 清华大学全球贸易与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6] 推荐序核心观点 - 央行决策者如同中世纪的炼金术士 运用"无中生有"的魔法 在危机时期扮演救世主角色 现代央行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演进过程中的必然 [8][9] - 央行的神秘性来源于其伟大力量 专业性和政策表述的模糊性 央行行长在关键时刻需显得信心满满 [10][12][13] - 货币的本质在于信用 央行核心工作围绕货币展开 信用是头等大事 需遵循"孔子的教诲"守护信任 [14] - 央行货币政策滥用可能引发诸多"综合征"如布奇·卡西迪综合征 迈克尔·杰克逊综合征 大卫·科波菲尔综合征等 警示债务攀升和财富侵蚀等问题 [15][16]
欧洲央行决定维持2%的通胀目标
快讯· 2025-07-01 09:23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战略评估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葡萄牙辛特拉举行的中央银行论坛上发布最新货币政策战略评估 [1] - 欧洲央行决定维持2%的通胀目标 [1] - 欧洲央行认为应对通胀率长期大幅偏离目标需采取有力或持续的货币政策措施 [1] 经济环境与政策讨论 - 拉加德指出结构性变化将导致未来经济环境持续不确定且更具波动性 [1] - 论坛议题涵盖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结构性改革和全球经济趋势 [1]
南非金融业前景改善挑战仍存
经济日报· 2025-07-01 06:10
南非金融业韧性评估 - 南非金融体系在2024年表现出韧性,主要得益于电力短缺减少、财政整顿见效及主权信用评级前景改善[1] - 南非国内金融机构在审慎监管下保持有效运转,银行业资本充足且流动性高[3][5] - 南非金融业在非洲地区较为完善且全球化程度较高,具备多元化资金来源和较强盈利能力[5] 2025年金融稳定挑战 - 外部风险包括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地缘政治冲突及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黄金价格大幅上涨[1] - 内部风险涵盖政府债务重新定价压力、基础设施缺失、FATF灰名单滞留风险及公共部门债务比率恶化[2] -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地方主权债务持有量较高,需监测其与银行体系的互联性风险[3] 市场表现与资本流动 - 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非南非居民增持272亿兰特国内债券,但外国持有政府债券份额从24.6%微降至24.5%[4] - 前5个月非南非居民抛售1110亿兰特股票,与新兴市场资本外流趋势一致[4] - 南非股市波动性持续高位,长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上升导致金融环境收紧[4] 长期结构性风险 - 气候变化影响、网络安全威胁及国内经济增长低迷可能放大系统性冲击[4] - 大型商业银行在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中表现较好,但面临数据缺失和建模能力挑战[5]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南非已基本解决FATF灰名单行动项目,中期滞留风险降低[3] - 2024年5月大选后民族团结政府组建成为资产上涨催化剂,股市反应积极[3]
国际清算银行年度报告:经合组织成员国利息支付占GDP比例在2024年已达4%
快讯· 2025-06-30 17:45
国际清算银行年度报告分析 核心观点 - 经合组织成员国利息支付占GDP比例在2024年已达4%并预计继续上升 [1] - 财政可持续性担忧可能引发再融资困难 [1] - 主权债市压力可能传导至通胀和金融稳定领域 [1] 财政与债务动态 - 利息支出占GDP比例突破4%反映债务成本持续攀升 [1] - 再融资风险加剧与财政可持续性直接关联 [1] 市场传导机制 - 主权债券市场压力具备跨领域传导特性 [1] - 潜在影响路径覆盖通胀预期与金融系统稳定性 [1]
“中国持续成为促进全球发展的引擎”
人民日报· 2025-06-28 05:45
中国经济与市场潜力 - 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市场持续扩容提质,创新持续突破跃升,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1] - 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降低外资准入门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投资 [2] -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在太阳能、风能、储能等领域加强合作,建设大型项目 [2] - 荷兰路易达孚集团在中国市场销售额约占全球销售额的1/4,持续加大投资 [3] - 美国伊克赛尔服务控股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稳定且韧性十足,广阔国内消费市场和产供链多元化支撑其重要性 [3] 跨国公司投资与布局 - 空客A310飞机保护活化利用项目开始施工,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第二基地全价值链超级工厂项目在江苏南京开工 [2] - 法国桥智库认为中国工业门类齐全,现代化程度高,积极推动开放创新,为世界带来机遇 [3] - 比利时世索科肯定中国政府采取积极举措促进跨国企业发展 [3] - 万宝盛华集团认为中国是全球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市场之一,深耕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2] 一带一路与全球合作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共建国家贸易往来增长4.1% [4] - 巴基斯坦安格鲁集团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与中国企业共同推动电站项目,改善地区面貌和民生 [4] - 尼日利亚企业积极与中国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尼日利亚发展 [4] 科技创新与产业优势 - 中国企业在光伏、储能等关键领域凭借技术成本、产业链布局、本地化运营等优势成绩显著,同步推进海外建厂和绿地投资 [5] -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约30%,在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备全球领先优势 [6] - 西门子认为工业人工智能将为中国制造业释放更大潜能,推动工业发展更强大、智慧、韧性 [6] - 高通公司认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子制造产业链,在终端侧人工智能领域具备强大发展潜力 [7] 国际合作与未来机遇 - 美国思科公司加强与中国伙伴合作,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创新和研发 [6] - LG化学认为中国创新生态体系为未来伙伴关系打下坚实基础,将坚持深耕中国市场 [7] -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绿色创新等领域持续成为全球发展引擎 [7]
四问鲍威尔口中的“不排除提前降息可能性”
联合资信· 2025-06-26 19:44
美联储议息会议与鲍威尔表态 - 6月18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维持利率不变,点阵图更显鹰派,预计年内不降息委员从4人增至7人[4] - 6月24日鲍威尔称关税对通胀影响可能不大,“提前降息”成为可能,引发市场积极反应[4] 提前降息时间维度 - 5月美国CPI同比增长2.4%、失业率4.2%,观察关税影响至少需2至3个月,“提前”更可能指向9月会议[6] - 7月会议降息可能性不大,CME数据显示概率仅18%,“意外降息”或加剧金融科技板块估值泡沫[7] 美联储内部情况 - 6月点阵图显示7人支持年内不降息,2人支持降息1次(25个基点),8人支持降息2次(50个基点),2人支持降息3次(75个基点)[9] 关税谈判影响 - 美国政府暂停对等关税至7月9日进行谈判,但最终加征关税意图明显,过早降息后白宫可能加码关税[13] 金融稳定问题 - 特朗普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冲突给美国通胀和金融稳定带来不确定性,削弱美联储管控风险能力[14] 对中国的影响 - 中国央行降息空间取决于内部金融稳定与结构性工具运用,人民币弹性增强,外部利率变动资本流动压力可控[18] - 美联储转向若引发全球风险资产普涨,可能对中国股市有正向溢出效应,债券市场牛市或回调[18]
韩国央行预警:持续宽松加剧楼市与债务风险
快讯· 2025-06-25 10:15
韩国金融体系现状 - 韩国金融体系在长期政治动荡和美国关税压力下总体保持稳健 [1] - 上半年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波动加剧但金融体系仍基本稳定 [1] 政治与经济环境 - 前总统尹锡悦遭弹劾导致领导层真空和政治不确定性升高 [1] - 特朗普政府延续对韩贸易施压政策 [1] 楼市与债务风险 - 首尔都市圈房价持续攀升可能加速债务累积 [1] - 家庭债务与降息周期形成碰撞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1] - 央行警告需避免宽松周期引发房地产泡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