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搜索文档
泰康稳行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快讯· 2025-05-28 14:58
泰康稳行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金十数据5月28日讯,第二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传来大消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了最 新一批完成备案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其中,泰康稳行引发关注。泰康稳行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 金管理人备案登记,泰康稳行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 投资基金,泰康人寿作为单一持有人,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该基金作为长期投资试点基金, 将以基本面分析为出发点,精选境内市场和香港市场的优质上市公司。 (中国基金报) ...
鸿鹄基金二期,将发起设立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21:33
新华保险设立鸿鹄基金二期 - 新华保险签署基金合同,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份额,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1][2] - 鸿鹄基金二期属于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项目,投资范围集中于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1][4] - 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可延长),贯彻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获得稳健股息收益 [4] 鸿鹄基金系列进展 - 鸿鹄基金一期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共同出资500亿元设立,2024年3月启动投资,截至2024年末账面价值263.58亿元,净利润9.17亿元,综合收益27.16亿元 [6] - 鸿鹄基金三期已获批复,将由新华保险、中国人寿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投资目标为具备良好股息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 [7] 保险资金入市提速 -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复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目前已批复和即将批复试点规模超过2000亿元 [8] - 寿险"老七家"均已获批试点,包括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等 [8] - 试点采用特殊会计计量方式,有助于平滑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同时在偿付能力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8] 行业影响 - 试点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有利于扩充资本市场"耐心资本",改善资金供给结构 [1] - 险资通过试点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有利于缓解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损压力,更好匹配寿险保单长期负债需求 [9] - 试点有助于解决险资入市堵点,降低权益投资对保险公司的资本占用与偿付能力消耗 [8]
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点评:风险偏好提升,权益增量持续
国信证券· 2025-05-22 17: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债券市场收益率上行,险资加大债券投资力度,人身险公司债券配置余额达16.1万亿元,环比增加超1万亿元,占比首破51%创历史新高;权益方面,受政策等因素催化,人身险及财险机构提升股票配置比例,占比分别达8.4%及7.6%创近年新高;在“资产荒”背景下,拓宽保险投资渠道是稳定中长期投资收益的重要手段,看好长久期债券和高分红股票配置机会 [2][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险业2025年1季度资金运用情况及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7% [2] 评论 固收 - 2025年一季度债券市场利率中枢回升,吸引险资增配,截至一季度末,10年期及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年初分别上升20.5bp及18.3bp,低利率叠加“资产荒”使债市下跌吸引险资增加长债类资产配置 [3] 权益 - 权益类资产是险资收益突围关键,一季度人身险公司股票持仓市值2.65万亿元,长期股权投资规模2.60万亿元,合计占比超16%,较2024年末显著提升;从前10大重仓行业看,除房地产持仓市值同比下降28.1%外,非银金融、银行等多个行业持仓市值同比大幅提升 [5][6] “资产荒”犹存,险企持续加大债券及股票配置力度 - 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加大债券及股票配置,人身险行业加大长债等资产配置规模,截至一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债券配置余额达16.06万亿元,环比增长6.7%,占比首破51%创历史新高,财险公司债券配置规模达9093亿元,环比增长4.6%,占比突破40%;权益方面,2024年以来上市险企加大资本市场股票直投规模,港股配置受重视,部分保险机构加大港股配置比例;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扩张,预计为资本市场带来中长期增量资金,试点在多方面获政策支持,有助于减少险资权益投资约束,提升入市积极性,试点基金主要投向境内外优质上市公司 [10][12]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增量保费比例的联动分析 - 梳理2023年三季度以来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及行业整体单季度资金运用余额增量占当季保费收入的比例,分析保费收入节奏与资金配置规模转化率,解读险企资产配置节奏受保费收入影响情况;每年四季度及一季度因负债端“开门红”资金入账,保险行业资金配置诉求高,四季度末险企或提前配置资产调整偿付能力并把握配置时点,资金转化率较高,如2023年四季度及2024年一季度行业整体资金转化率为73%及83%,2024年四季度保险资金配置转化率达123%;二季度及三季度受销售团队调整、保费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险企资产端配置诉求下降,资金转化率略低于四季度及一季度,如2023年三季度及2024年二季度资金转化率分别为36%及67%;公司自身资产到期节奏、资产配置战略以及市场行情等因素也会影响保险业资产配置节奏 [16][18] 投资建议 - 持续看好长久期债券和高分红股票的配置机会 [19]
险资“多线并举”加大入市力度 有望增配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证券日报· 2025-05-15 00:13
险资加大权益投资力度 - 险资通过举牌、增持、推进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等方式持续加大权益投资力度 [1] - 低利率市场环境和政策引导共同提高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和意愿 [1] - 预计险企将继续加大权益投资以提升投资弹性 [1] - 险资有望逐步增加对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的配置 [1][3] 险资举牌和增持案例 - 平安人寿增持招商银行347.55万股H股,持股比例增至12% [2] - 瑞众人寿增持龙源电力160万股H股,最新持股比例达16.04% [2] - 险资举牌是指持有上市公司5%股权及之后每增持5%需披露的行为 [2] - 头部险企持续举牌上市银行H股,有望在低利率环境下受益于资本利得和高股息 [2] 政策推动险资入市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市投资 [3] -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升,有望加大对高成长性板块配置 [3] - 六部门方案要求大型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A股 [5] - 监管部门已批复1620亿元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拟再批复600亿元 [5]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进展 - 国寿资产和中邮保险正在申请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资格 [4] - 试点允许险资通过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票,减少市值波动对利润表影响 [4][5] - 已完成首期500亿元投资,后续将有1720亿元长期资金流入市场 [5] - 试点政策有助于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流向资本市场 [5]
鼓励长期投资,增资未雨绸缪
华泰证券· 2025-05-09 10: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保险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7日一行一局一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多项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加大险资入市力度,有利于推动保险资金入市、鼓励长期投资,补充资本是未雨绸缪,政策总体更有利于行业头部公司,建议关注中国太保A/H、友邦保险、中国人保A/H、中国平安A/H [1] 各部分总结 资本补充提上日程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表示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提上日程,当前大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为充足,这更多是为应对低利率下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行业经营潜在不确定性,过去保险行业多以发行资本补充债和永续债补充资本,2020年以来上市公司约发行899亿永续债、1590亿资本补充债,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作正在实施,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做法待明确 [2][12] 下调股票投资偿付能力风险因子10% - 金融监管总局将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下调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这是2023年后第二次下调,保险行业资本监管规则偿二代自2016年落地后多次优化,2021年末偿二代二期较大调整提升权益投资资本消耗,2023年9月微调降低部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此次仍是微调,险资配置还受资负匹配等约束 [3]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迎来第四批600亿 - 金融监管总局拟再批复600亿保险公司长期股票试点,此前已批复3批共1620亿,加上此次试点总规模或达2220亿,局长表示将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政策有助于发挥保险资金作用、维持股市稳定,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契合险资红利策略,2024年保险公司增配红利股,7家上市保险公司存量FVOCI股票同比增加2856亿,未来两三年内寿险公司红利股配置比例有望持续上升,行业欠配规模或达万亿以上 [4] 多项政策稳定市场预期 - 李云泽局长还提出保险业支持外贸、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等内容,新闻发布会提出的政策有助于推动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加强保险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5] 重点推荐公司 |股票名称|股票代码|目标价(当地币种)|投资评级| | ---- | ---- | ---- | ---- | |中国太保|601601 CH|43.00|买入| |中国太保|2601 HK|33.00|买入| |友邦保险|1299 HK|85.00|买入| |中国人保|601319 CH|8.30|买入|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1339 HK|5.30|买入| |中国平安|601318 CH|73.00|买入| |中国平安|2318 HK|72.00|买入| [10]
详解险资入市三大新举措:能撬动多少增量资金
第一财经· 2025-05-08 08:31
险资入市政策三大措施 政策一: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 计划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1] - 风险因子调降将减少资本占用,改善偿付能力充足率,静态释放最低资本364亿元,若全部增配沪深300,对应资金达1349亿元 [2] - 2024年四季度末人身险公司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占比12.5%,其中股票占比提升0.36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合计比例16.33%,股票占比提升0.95个百分点 [2] 政策二:新增600亿元长期投资试点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指保险公司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本批次新增600亿元,累计规模达2220亿元 [3] - 试点通过长期股权投资及FVOCI权益工具组合,降低权益资产市值波动对净利润影响,可能获得偿付能力占用打折等政策优惠 [3] 政策三: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 - 保险资金具有"长钱"特性,但考核周期短制约A股投资,长周期考核可熨平短期波动,提升投资稳定性 [4] - 上月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从10%~45%上调至10%~50%,大型险企仍有配置空间,险资入市可发挥资本市场"压舱石"作用 [4] - 健康资本市场有助于稳定险资中长期收益,在低利率环境下补充利差贡献 [4]
第二批保险系私募基金迎新进展 超百亿元资金即将入市
证券日报· 2025-04-17 00:41
文章核心观点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取得新进展,泰康资产设立私募子公司获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扩大,新增长期资金有望入市,该试点对险资运用和资本市场有积极影响 [1][2][3] 试点进展 - 4月16日泰康资产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的申请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1] - 第一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500亿元资金全部投资完成,加上第二批获批金额,试点规模总量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保险公司从2家增至8家 [1] - 预计约120亿元新增长期资金近期有望进入股市,还有1000亿元长期资金有望逐步入市 [1] 泰康稳行情况 - 泰康稳行将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泰康人寿为单一持有人,首期投资规模预计120亿元 [2] - 该基金以基本面分析为出发点,精选优质上市公司,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2] - 设立泰康稳行旨在响应改革试点,增加长期投资资产,优化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政策背景 - 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泰康人寿等公司获准参与 [1] - 今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提出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推动第二批试点落地并扩大范围和规模 [2] 首批试点情况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始于2023年10月,第一批获批试点的是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公司制基金 [2] - 截至今年3月,首批500亿元资金已投资落地,取得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 [2] 积极影响 - 保险公司获准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为险资运用开辟新路径,带来丰富投资选择、提升收益潜力、降低投资风险三方面积极影响 [3] - 对保险机构能强化竞争力、推动业务创新升级、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实现金融与产业双赢 [3] - 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助力险资机构优化资产配置、提升权益投资比例、分散风险获取长期收益,稳定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及国家战略 [3] - 试点助力保险公司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影响,拓展投研能力边界,响应政策导向,提升行业竞争力 [3]
超1600亿!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快落地,更多险企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4-14 15:21
保险资金入市正在提速。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第二批保险资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正加快落地,同时还有更多险资筹划申请试 点。 作为险资入市方式的创新探索,今年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规模已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参与 试点的保险公司也从2家增至8家,均为寿险公司。据了解,第二批试点公司正紧锣密鼓地从架构、流程等 方面推动试点落地,推进私募证券基金设立及投资工作。与第一批试点不同,不少公司倾向于单独发起设 立私募证券基金。 试点规模已达1620亿元 "我们也想申请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已经在准备材料。"一位保险资管人士近日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所谓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指的是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去年9月,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各类中长 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的重点工作安排。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委印发了《关于推 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其中要点之一,是提升实际投资比例,包括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 试点扩大等。 公开信息显示,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始于2023年10月。第一批获批试点的是中国人寿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快落地更多险企积极推动资格申请
证券时报· 2025-04-14 01:49
文章核心观点 险资入市正在提速,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扩大、参与公司增多,试点获配套政策加持,多家险企推动试点申请 [1][2][9] 试点规模与参与公司 - 今年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保险公司从2家增至8家且均为寿险公司 [1] - 第一批获批试点为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基金,2025年3月初已投资落地500亿元且业绩良好 [2] - 第二批获批试点的保险公司有8家,规模合计1120亿元,其中首批试点的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继续获批第二批试点,获批金额200亿元将共同发起鸿鹄基金二期,人保寿险获批规模为100亿元 [3] 试点政策背景 - 去年9月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委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提升实际投资比例,包括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2] 试点配套政策 - 会计计量方式有助于保险公司平滑权益市场波动对其利润表的影响,如鸿鹄基金试点权益法核算,契约制基金在不同层面的计量方式也可避免利润表受股票市值波动影响 [5][6] - 通过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票的资本占用,较一般权益投资可获得风险因子七折优待,有利于降低权益投资对险资偿付能力消耗的影响 [6]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申请时为“一事一议”,有的险企相关投资不占用权益类资产额度,有的获得关联交易豁免政策 [6] 投资政策与考核方案 - 中国人寿的鸿鹄基金按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探索“耐心资本”投资规律,选择优质上市公司买入并长期持有,建立与长期投资相适应的投资考核评价体系 [7] - 中国平安将积极配合国家政策推动险资入市,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平衡,投资方向重点关注高股息股票和成长股平衡 [7][8] 险企态度与市场情况 - 多家险企人士希望在其他保险资管公司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上“搭便车”,一些保险资管公司积极推动试点申请 [9] - 公司制基金可发行多只私募基金产品,从投资者角度有指定进入OCI类资产、分红免税等好处,但OCI类资产也有弊端,高分红型公司制基金仍适合投资 [9][10] - 有保险机构因偿付能力紧张、权益投资上限较低等关注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机会,目前1620亿元的长期投资试点规模占保险资金在股市投资规模的比例仍较小 [10] - 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方案提到深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