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平减指数

搜索文档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弱于预期
期货日报网· 2025-05-23 09:04
宏观经济走势 - 外部环境变化是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变量 [1] - 特朗普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强度存在不确定性 [1] - 新动能持续积累成为中国经济穿越周期的核心力量 [1] - 房地产市场已摆脱低谷但触底反弹时点不确定 [1]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快速提振内需但效果有待观察 [1] 出口贸易表现 - 对美出口韧性超预期 在高基数和110%高关税背景下增速回落有限 [2] - 转口贸易强度超预期 2025年4月对东盟和拉美出口增速分别为20.8%和17.3% [2] - 非美市场出口超预期 2025年4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速达10.4% [2] - 转口贸易基本对冲了对美出口下滑 [2] - 关税谈判结果超预期 [2]
日本第一季度GDP平减指数年率初值 3.3%,预期3.20%,前值2.90%。
快讯· 2025-05-16 07:56
日本第一季度GDP平减指数 - 日本第一季度GDP平减指数年率初值为3.3%,高于预期的3.20%和前值的2.90% [1]
日本一季度实际GDP平减指数同比初值 3.3%,预期 3.2%,前值 2.9%。
快讯· 2025-05-16 07:55
日本一季度GDP平减指数 - 日本一季度实际GDP平减指数同比初值为3 3%,高于预期的3 2% [1] - 前值为2 9%,显示同比增速有所提升 [1]
物价的结构特征与阶段性回落压力——4月通胀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5-11 00:03
4月CPI分析 - 4月CPI同比下降0.1%,与预期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5%,与前值一致 [2] - 金饰品价格上涨10.1%,拉动CPI环比约0.06个百分点,金饰品在CPI中的权重占比约0.6% [3][9] - 出行服务价格表现强劲,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13.5%、7.3%、4.5%和3.1% [3][13]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牛肉价格大幅上涨3.9%,创2019年10月以来最高 [3][13] - 房租环比持平,弱于2015-19年同期但好于过去三年同期 [3][13] - 医疗服务价格上涨0.3%,涨幅较过去三年高0.1个百分点 [3][13] - 汽油价格下跌2%,耐用品价格偏弱,汽车和交通工具价格续跌 [4][18] 4月PPI分析 - 4月PPI同比下降2.7%,降幅大于前值2.5% [2] - 国际原油及有色价格波动拖累PPI环比约0.24个百分点,占本月降幅的60% [5][23] - 国内上游领域价格偏弱,煤炭电热和黑色行业合计拖累PPI环比约0.17个百分点 [5][23] - 部分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家用洗衣机、食品制造、专用设备等行业价格回升 [5][23] - 高技术产业带动可穿戴智能设备、飞机制造、服务器等行业价格上涨 [5][23] PPI未来走势 - 2季度PPI同比或面临阶段性回落压力,主要受油价走弱、外贸形势变化和基数压力影响 [6][25] - 经济循环领先指标"企业与居民存款增速剪刀差"连续三个月回升,中期PPI走势取决于经济循环改善幅度 [7][28] 通胀数据述评 - CPI环比上涨0.1%,较过去五年同期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主要由食品、金饰品和出行服务价格带动 [33] - PPI环比降幅持平于0.4%,同比降幅从2.5%扩大至2.7%,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均表现疲弱 [39] - CPI项目环比涨价比例从38%降至24%,处于2016年以来同期的11%分位 [45] - PPI行业环比涨价比例从20%升至27%,处于2013年8月以来的21.4%分位 [48] - 生产资料环比涨价比例从36%降至30%,处于2014年以来的21.5%分位 [51]
策略师:GDP数据信号好坏参杂 引发债市波动
快讯· 2025-04-30 21:35
金十数据4月30日讯,芝加哥DRW公司的市场策略师说,"当你看到最终销售下降2.5%时,这是不包括 库存数据的GDP,你要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疲弱的数字。这是自新冠时期以来最疲软的,在新冠之前,你 必须回到2009年,才能找到一个实际最终销售额较弱的季度。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债券最初上涨的原 因,但重新考虑一下,他们可能会关注通胀指标,GDP平减指数和个人消费支出核心指数,两者都明显 高于预期。因此,这份报告对债券市场产生了一点推动作用。" 策略师:GDP数据信号好坏参杂 引发债市波动 ...
美国一季度GDP平减指数年化季环比初值 3.7,预期 3.1,前值 2.3。
快讯· 2025-04-30 20:31
美国一季度GDP平减指数 - 美国一季度GDP平减指数年化季环比初值为3 7 超出预期的3 1 前值为2 3 [1]
伍戈:推动中国经济“量价齐升”
经济网· 2025-04-30 10:21
宏观经济现象 - 当前宏观经济出现"量价背离"现象,实际GDP增速保持在5%左右合理区间,但价格指标如CPI、PPI、GDP平减指数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1] - 在既往增长周期中,实际GDP增速达到预期目标时价格指数会同步回升,企业利润持续改善,当前背离现象较为少见 [1] 量价背离成因 - 许多行业和企业通过"以价换量"策略,即降价换取市场份额实现量增长,但持续价格下行可能削弱市场信心 [4] - 企业选择"逆周期扩产"是因为商品售价仍高于可变成本,即便无法覆盖固定成本仍继续生产,经营目标转为"亏损最小化"而非"利润最大化" [4] - 统计显示部分上市企业产品售价低于总成本但高于可变成本,仍选择生产,印证"亏损生产"现象存在 [4] 国际经验借鉴 - 日本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调整后实际GDP中枢稳定但GDP平减指数持续下行,初期政策仅关注实际GDP正增长而忽视价格 [5] - 日本后期将通胀目标锚定0-1%效果有限,调整为2%并明确为不可动摇下限后,超常规政策持续直至CPI达标 [6] - 日本经验表明量和价同等重要,2%通胀目标对提振居民预期信心具有实际帮助 [7] 政策目标调整 - 中国去年CPI涨幅目标3%左右,今年调整为更务实的2%左右,中央多次强调对价格关注但实际政策权重仍待提升 [8] - 计量回归显示当前中国货币和财政政策对GDP"量"的权重超过"价",价格权重存在提升空间 [8] - 2025年实现5%实际GDP增长目标可期,但GDP平减指数转正需超常规政策力度,政策框架需考虑更广义价格目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