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

搜索文档
欣旺达赴港IPO,为小米、荣耀供应消费类电池,业绩存在波动
格隆汇· 2025-08-06 15:49
公司概况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高盛、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1] -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包括消费类电池、动力类电池及储能系统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2022年GDR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1] - 总部位于广东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历史可追溯至1997年由王明旺与王威共同创办[4] - 截至2025年7月23日王明旺、王威分别持有欣旺达A股19.60%、7.18%股份为单一最大股东[7] 创始人及股权结构 - 创始人王明旺1967年出生广东茂名人高中毕业后创业经历两次失败后于1997年与堂弟王威创立欣旺达[4] - 截至8月6日收盘欣旺达A股总市值约401亿元王明旺、蔡帝娥夫妇以115亿元财富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295位[4][5] - 王威50岁现任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持有公司7.18%股份[7]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派付股息约1.2亿元、1.49亿元、2.22亿元三年累计派息近5亿元[8]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3月营业收入分别约521.62亿元、478.62亿元、560.21亿元、122.8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2%、12.8%、14.6%、15.4%[23] - 同期净利润分别约7.63亿元、3.31亿元、5.34亿元、0.3亿元2023年因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23] - 2022年至2025年前三个月消费类电池平均售价从66.2元/只降至46元/只动力类电池平均售价从1.1元/Wh降至0.5元/Wh[23][24] 业务构成 - 消费类电池业务贡献53%以上收入动力类电池收入占比20%以上储能系统及其他产品收入占比相对较低[11] - 消费类电池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客户包括小米、联想、OPPO、vivo等2024年销量排名前十的全球手机厂商均为其客户[13] - 动力类电池产品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客户包括理想、小鹏、零跑、广汽等[13] - 储能系统覆盖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等应用场景[14] 市场地位与竞争 - 2024年全球手机电池总出货量4.6亿个市占率34.3%为全球最大手机电池厂商[25] - 以21.6%市占率成为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电池厂商[25] - 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竞争激烈前五大公司市占率约90%均为中国厂商面临德赛电池、比亚迪等同行竞争[25] 行业趋势 - 2020年至2024年全球消费类电池出货量从39.36亿个增长至41.59亿个复合年增长率1.4%预计2030年提升至59.68亿个复合年增长率6.2%[20] - 2024年手机电池出货量13.49亿个占整体消费类电池出货量的32.4%[20] - 2020年至2024年全球动力类电池出货量从183 GWh增长至1002 GWh复合年增长率53%预计2030年提升至3237 GWh复合年增长率21.6%[22] 研发与政府补助 - 2022年、2023年、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约27.42亿元、27.11亿元、33.3亿元[25] - 同期获得政府补助分别约3.04亿元、2.37亿元、3.3亿元、0.53亿元[24] 客户与供应链风险 - 报告期内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8.1%、47.7%、44.3%及40.3%存在客户集中风险[16] - 海外销售收入占比40%以上面临国际贸易政策、关税法规等风险[17] - 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等2022年及2023年初钴酸锂及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17]
派能科技上周获融资净买入2548.01万元,居两市第336位
搜狐财经· 2025-08-05 03:17
融资融券数据 - 上周累计获融资净买入额2548 01万元 居两市第336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1 73亿元 偿还额1 47亿元 [1] 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包括电池 上海板块 专精特新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科创板做市股 储能 钠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 PCB 上海自贸 锂电池 [1] 资金流向 - 近5日主力资金流出2343 44万元 区间跌幅1 95% [1] - 近10日主力资金流出1451 77万元 区间跌幅0 61% [1] 公司基本信息 -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 位于上海市 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24535 9249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348 8973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韦在胜 [1] 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0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24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141条 专利信息510条 行政许可24个 [1] 数据来源 - 金融界 [2]
万顺新材股价上涨1.42% 股东户数连续两期下降
金融界· 2025-08-05 01:15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5.71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2% [1] - 盘中最高价5.72元 最低价5.50元 [1] - 成交量239694手 成交金额1.35亿元 [1] 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铝箔、包装材料、导电膜研发生产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包装、电子、建筑领域 [1] - 属于有色金属行业 涉及锂电池概念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总户数38984户 较上期减少2606户 [1] - 股东户数降幅6.27% 连续第二期下降 [1] - 户均持有流通股由1.73万股升至1.85万股 [1] - 户均流通市值10.39万元 [1] 资金流向 - 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54.55万元 [1] - 净流出额占流通市值比例0.31%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6770.24万元 [1] - 累计净流出占流通市值比例1.65% [1]
分拆、定增计划搁浅,业绩承压,欣旺达赴港上市成色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8-04 23:49
公司概况 - 欣旺达成立于1997年,以消费类电池业务起步,逐步拓展到动力类电池、储能系统及其他相关领域,构建了从锂电池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到检测以及回收的一体化业务布局 [3] - 公司已形成包括消费类电池、动力类电池及储能系统在内的产品矩阵,向全球客户提供自电芯、模块到系统以及电池检测及回收的解决方案 [5] - 公司主导建设的国内首条钢壳电池全自动产线采用磁悬浮物流系统,较传统单位厂房面积产能提升50% [5]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手机、笔记本计算机及平板计算机的合计出货量计,欣旺达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厂商 [7] - 2024年在全球手机电池厂商中排名第一,市占率高达34.3%,且连续五年蝉联桂冠 [7] - 全球第二大的笔记本计算机及平板计算机电池厂商,市占率约为21.6% [8] - 按2023年至2024年的出货量增长率计,该公司是全球十大动力类电池厂商以及全球十大储能电池厂商中增速最快的公司 [8] 客户群体 - 消费类电池领域与小米、联想、OPPO、vivo、荣耀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2024年销量前十名的全球手机厂商均是该公司客户 [5] - 动力类电池产品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客户包括理想、小鹏、零跑、广汽、上汽、雷诺、日产等 [6] - 向全球新能源车厂商销量前十名中的八家客户供应动力类电池 [7] - 向2024年按出货量计全球前五的交流侧储能系统供应商供应储能系统产品 [7]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521.62亿元、478.62亿元和560.21亿元,其中2023年收入同比下滑8.2% [9] - 2023年收入下降的主因是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全行业去库存 [10] - 归母净利润由2022年的7.63亿元腰斩至2023年的3.31亿元,2024年同比回升61.5%至5.34亿元 [1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122.89亿元,同比增长12.0%;归母净利润2991.7万元,同比增长37.2% [12] - 报告期内的毛利率分别为12.0%、12.8%、14.6%和15.4%;净利率由2022年的1.5%一路走低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0.2% [13] 资金状况 - 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160.79亿元,较期初增长34.6%,高于当期17.1%的营收增速 [14] - 截至2025年3月末,应收账款高达142.74亿元 [14] - 同期末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7.52亿元,短期借款达102.97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分别为72.09亿元和177.76亿元 [14] - 曾试图推动旗下公司欣旺达动力创业板上市,估值预期355.6亿元,但因长期亏损未能成行 [15] - 2023年3月启动48亿元定增融资后撤回,2024年4月终止智能硬件宁乡综合生产基地项目和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16]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报考港股上市是出于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竞争力的考量 [3] - 计划将募资金额用于扩展海外新生产设施以及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投入研发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运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潜在投资或收购上下游业务等 [18]
开创电气涨3.78%,成交额6275.94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289.80万
新浪财经· 2025-08-04 16:25
股价表现 - 8月4日公司股价上涨3.78%,成交额6275.94万元,换手率4.54%,总市值30.58亿元 [1] 业务亮点 - 海外营收占比高达91.85%,显著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2] - 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专注细分市场且创新能力强 [2] - 跨境电商业务快速发展,2024年线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64% [2] - 锂电新产品开发取得进展,2023年开发20款新产品,获博世等客户认可,目前锂电产品占总销售不到10% [3]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减少6.68% [6]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29.24万元,同比减少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712.00万元 [7] 主营业务结构 - 切割工具占比49.97% [6] - 打磨工具占比27.62% [6] - 钻孔紧固工具占比11.44% [6] - 配件及其他工具占比10.20% [6] - 废料及其他占比0.77% [6] 资金动向 - 8月4日主力净流出386.11万元,占比0.06% [3] - 近3日主力净流出1289.80万元 [4] - 近5日主力净流出2865.59万元 [4] - 主力成交额2865.59万元,占总成交额9.38% [4] 技术指标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27.36元 [5] - 当前股价在压力位29.80元和支撑位29.09元之间 [5] 股东情况 - 截至7月18日股东户数7201户,较上期减少2.05% [6] - 人均流通股6643股,较上期增加2.10% [6]
国机汽车上周获融资净买入2424.26万元,居两市第353位
金融界· 2025-08-04 07:40
融资情况 - 上周累计获融资净买入额2424 26万元 居两市第353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5484 80万元 偿还额3060 54万元 [1] 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汽车服务 天津板块 破净股 内贸流通 标准普尔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机器人概念 华为概念 独角兽 新零售 车联网(车路云) 新能源车 一带一路 阿里概念 央国企改革 特斯拉 锂电池 滨海新区 参股银行 [1] 资金流 - 近5日主力资金流出822 99万元 区间跌幅2 12% [1] - 近10日主力资金流出5008 69万元 区间跌幅5 7%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9年 位于天津市 从事汽车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49578 8692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102973 6843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戴旻 [1] 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1家企业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50次 [1] - 拥有行政许可3个 [1]
万润新能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402.77万元,居两市第499位
金融界· 2025-08-04 07:40
融资交易数据 - 上周累计融资净买入额1402.77万元,位列沪深两市第499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7236.10万元,融资偿还额5833.33万元 [1] 资金流向表现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84.88万元,期间股价下跌1.64% [1] - 近1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82.95万元,期间股价下跌1.41%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十堰市 [1] - 注册资本12611.8463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6177.0055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刘世琦,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业务领域与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电池、湖北板块、破净股、专精特新、沪股通、融资融券、预盈预增、机构重仓、储能、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锂电池 [1] 企业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1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49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28条,专利信息266条,行政许可79个 [1]
金发科技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404.77万元,居两市第498位
金融界· 2025-08-04 07:39
融资交易数据 - 上周累计获融资净买入额1404.77万元 居两市第498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11.42亿元 偿还额11.28亿元 [1] 资金流向表现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88亿元 区间股价跌幅7.01% [1] - 近1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10亿元 区间股价跌幅5.32%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3年 位于广州市 从事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 - 注册资本263661.2697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263661.2697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陈平绪 [1] 业务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包括塑料制品 广东板块 富时罗素 沪股通 中证500 [1] - 涉及合成生物 碳纤维 PEEK材料 机器人概念 储能 [1] - 涵盖固态电池 降解塑料 垃圾分类 氢能源 5G概念 [1] - 包含医疗器械概念 特斯拉 参股保险 太阳能 锂电池 新材料 [1] 企业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3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23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281条 专利信息3548条 [1] - 获得行政许可312个 [1]
三孚新科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502.52万元,居两市第481位
搜狐财经· 2025-08-04 07:37
融资交易数据 - 上周累计融资净买入额1502.52万元 位列沪深两市第481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9680.60万元 偿还额8178.08万元 [1] 资金流向表现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733.57万元 期间股价下跌5.86% [1] - 近1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108.84万元 期间股价下跌1.29% [1] 公司基本信息 - 企业成立于2009年 位于广州市 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9299.44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5000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上官文龙 [1] 业务领域概念 - 所属概念包括电子化学品 复合集流体 固态电池 HIT电池 PCB 太阳能 锂电池 [1] - 板块分类涵盖广东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1] 企业运营规模 - 对外投资2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3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37条 专利信息146条 行政许可39个 [1]
锂钴月报:矿端审批扰动仍在,碳酸锂盘面仍有较大反复-20250803
华泰期货· 2025-08-03 16: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7月产业链各环节情况梳理:原料端锂矿市场呈供需博弈态势,价格走势由碳酸锂需求主导;供应端国内碳酸锂产量环比小幅上涨,进口量预计1.8万吨左右;消费端下游产量小幅增加,多以销定产,刚需后点价结算;成本端锂矿价格大幅上涨,行业整体利润上涨;库存端月内小幅去库但仍处高位,期货库存大幅下滑;市场价格方面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期货受政策影响,现货跟涨但供需支撑有限[4][6] - 策略方面,8月碳酸锂市场预期双增,但价格拉涨过高,供应或增量,库存去化难,价格承压,预计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震荡于6.5 - 7.5万元/吨区间;钴市行情上涨幅度有限仍存下跌空间[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策略摘要 - 碳酸锂期货:截至7月31日收盘,主力合约2509收于68920元/吨,期货贴水电碳3720元/吨,7月内价格上涨9.67%;当日成交量340670手,持仓量216103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3265手;所有合约总持仓696107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057手;当日合约总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82009手,投机度1.23;仓单量5545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586手[2] - 碳酸锂现货:7月28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7.4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报价7.3万元/吨,现货价格对比上月大幅上涨[2] 价格综述 - 据百川,7月28日国内工业级碳酸锂市场均价7.3万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21.67%;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7.4万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21.31%;7月硫酸钴市场月均价5.1万元/吨,较上月上涨6.03%;四氧化三钴市场月均价20.71万元/吨,较上月上涨6.75%[6][10][16] 市场展望 - 碳酸锂市场将回归基本面,供需矛盾仍存,预计短期内偏弱震荡,价格在6.3 - 7.5万元/吨区间[17] - 8月氢氧化锂市场在成本与需求博弈中震荡,价格跟随碳酸锂,预计较7月小幅上移,波动幅度0.1 - 0.5万元/吨[17] - 钴盐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短期内行情稳中偏强,预计下月硫酸钴价格小幅上探,报价5.00 - 5.30万元/吨;氯化钴报价6.25 - 6.40万元/吨;四氧化三钴价格稳中上行,报价21.0 - 22.5万元/吨;氧化钴报价19.0 - 20.5万元/吨[17][18] 供应端情况 - 7月国内碳酸锂产量约84882吨,环比增加4.84%,开工率增加5.74%;氢氧化锂产量约22800吨,环比减少2.35%,开工率减少2.34%;四氧化三钴产量约9560吨,较上月减少1.14%;硫酸钴产量3500金属吨,较上月减少19.35%[41] 中国生产成本及利润 - 截至7月28日,进口锂辉石原矿市场均价673元/吨度,非洲SC5%市场均价530美元/吨,澳洲6%锂辉石CIF市场均价850美元/吨,锂矿市场供需博弈,价格由碳酸锂需求主导[4][53] - 7月硫酸钴成本承压,钴中间品均价12.70美元/磅,月度上涨0.5美元/磅;四氧化三钴成本震荡整理,标准级钴报价15.20 - 16.20美元/磅,合金级钴报价18.00 - 19.90美元/磅,原料系数上调至83.0% - 85.0%[53] 进出口端 - 2025年6月碳酸锂进口总量17697.624吨,主要来自智利,进口省份主要是上海;出口量286.735吨,主要出口到澳大利亚,主要来自河北省[55] - 2025年6月氢氧化锂进口量1482.343吨,主要来自印尼和中国,进口省份主要是江苏省和四川省;出口量6260.074吨,主要出口到韩国和日本,主要来自江西省、广西省和四川省[55] - 2025年6月四氧化三钴进口量0.004吨,同比跌幅99.87%,1 - 6月进口量共计10.576吨,同比跌幅74.8%;出口量161.732吨,同比跌幅47.56%,环比跌幅51.62%,1 - 6月出口量共计2092.792吨,同比跌幅2.03%,主要出口到韩国、比利时等,主要来自江苏省、江西省等[55][56] 消费端 - 锂消费: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8万辆和132.9万辆,政策支持预期仍存;2025年6月中国锂电池总装机量58.2GWH,同比增加35.98%,环比增加1.93%,NCM电池装机量占比18.38%,LFP电池装机量占比81.44%;6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4.4GWh,环比增长27.9%,同比增长22.5%;7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31.0万吨,环比增加5.91%;三元材料产量7.13万吨,环比增加5.94%[75][79][82] - 钴消费:2025年7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6.89万吨,环比增加0.06%,同比增加0.14%,其中高镍占比41.23%,中低镍占比58.77%[104] 库存 - 根据SMM统计,现货库存为14.17万吨,其中冶炼厂库存为5.20万吨,下游库存为4.59万吨,其他库存为4.39万吨[120] 供需平衡表 - 中国硫酸钴供需平衡表展示了2024年1月 - 2025年7月各月的供应、消费及供需平衡情况[116] - 中国碳酸锂供需平衡表展示了2024年1月 - 2025年7月各月的供应、消费及供需平衡情况[118] - 中国氢氧化锂供需平衡表展示了2024年1月 - 2025年7月各月的供应、消费及供需平衡情况[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