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青岛银行(03866) - 海外监管公告 -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及相关董事会决议和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10-28 20:2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Bank of Qingdao Co., Ltd.* 青 島 銀 行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 於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註 冊 成 立 的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H股股份代號:3866) 海外監管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作出。 如下公告已於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刊登,僅供參閱。 青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 董事會決議公告 (2) 監事會決議公告 (3) 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 特此公告。 承董事會命 青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景在倫 董事長 中國山東省青島市 2025年10月28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景在倫先生、吳顯明先生、陳霜女士及劉 鵬先生;非執行董事周雲傑先生、Rosario Strano先生、譚麗霞女士、Giamberto Giraldo先生及鄧友成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邢樂成先生、張旭先生、張文礎先 生、杜寧先生及范 ...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北京商报· 2025-10-28 20:00
融资增长情况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市场共有98家企业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总额达918亿元 [1]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中,86%为民营企业,9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1] - 同期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为9968亿元,相当于前两年再融资额的总和 [1] 重点领域金融服务 - 建立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政策框架、统计制度和工作机制 [2] - 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调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2] - 推出科创板改革“1+6”政策举措,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推进科技保险发展 [2] - 截至2025年9月末,科技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1.8%,绿色金融贷款增长22.9%,普惠金融贷款增长11.2%,养老金融贷款增长58.2%,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增长12.9%,增速均显著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2] - 超过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约达1.4万亿元 [2]
工行北海分行:深耕科技金融沃土 精准滴灌科创企业成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8 19:39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北海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以金融动能服务区域新质生产力 [1][2][3] 信贷业务进展 - 成功发放首笔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纯信用贷款250万元 [1] - 截至2025年9月末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4% [1] - 截至2025年9月末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34亿元 较年初净增超7.5亿元 增幅达28% [1] - “科创e贷”产品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幅达378%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科创e贷”创新信贷产品 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 提供申贷快、智能批、循环用、方便提的极简服务 [2] - 建立科技创新型企业专项名单库 实施分层分类精细化管理 打造多维度融资服务体系 [2] - 对符合条件企业及时评级建档 纳入专项培育帮扶计划 [2] - 致力于满足科技企业从初创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2] 渠道与能力建设 - 积极组织力量深入工业园区 精准筛选目标客户并推介产品 [2] - 着力锻造专业服务队伍 强化科技支行功能载体 [2] - 深化与产业园区管委会合作 常态化深入园区对接需求 [2]
浦发银行扩容科技(特色)支行至510家
中金在线· 2025-10-28 18:27
公司战略与里程碑事件 - 浦发银行于10月24日举行510家科技(特色)支行集体挂牌点亮仪式,标志着其科技金融服务网络完成全线升级[1] - 该事件是公司践行“数智化”战略、深化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1] - 科技金融被定位为公司级战略,构建起“集团大科创+科技金融专班+总行科技金融部+分行科技金融部+科技(特色)支行全国分布”的立体化布局[1] 服务网络与规模扩张 - 科技(特色)支行数量从去年的156家大幅增长至510家,覆盖全国各大重点区域[2] - 此次扩张是从覆盖范围、服务能级、生态协同等方面的全面升级,而非简单的数量叠加[2] - 公司旨在通过这张“立体网”托起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通服务科技企业的“最后一公里”[1][2] 业务模式与服务生态 - 公司采用横向联结与纵向贯通的协同模式,横向联结上海科创银行、上海信托、浦银国际等子公司,纵向贯通总分支行各层级[1] - 服务模式为“商行+投行+生态”以及“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一体化[2] - 依托“集团大科创”服务体系和浦科“5+7+X”全生命周期产品矩阵,深入实验室、产业园等科创场景提供专业化服务[2]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以此次挂牌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与政府、交易所、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的协同合作[2] - 结合区域产业特点探索适配本地需求的金融服务模式,持续优化服务流程[2] - 目标是通过精心培育科技企业,为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及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2]
东莞松山湖百亿产投母基金完成备案
FOFWEEKLY· 2025-10-28 18:06
论坛: 新一批敲钟人,已在路上 荐读: 重新发现香港:科创时代的新蓝图 榜单: 全国首只AIC产业母基金来了 热文: 投资人"忙疯了" 接下来,松山湖将以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建设和百亿产投母基金起航为契机,与东莞市2000亿规模的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联动,吸引更多行 业头部机构入驻松山湖,计划联合设立天使基金等早期基金、中信产业链母基金、AIC基金等多元化产业基金,进一步撬动国内外优质资本资源流入 松山湖,向千亿级基金集聚生态迈进。 来源:创新松山湖 每日|荐读 近日,松山湖产投母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标志着松山湖首支百亿级母基金正式投入运作。松山湖在新一轮产投基金体系组建、 产业投融资体制创新上迈出重要一步,将有力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和区域产业升级。 松山湖产投母基金由松山湖管委会全资国企-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5亿元,秉承"市 场运作+国企引导"原则,将通过吸引各层级国资资金、产业资本以及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与各大创投机构合作成立系列子基金,形成围绕松山 湖"1+4+1+X"产业、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体系,并通过母子基金、投贷联动 ...
“十五五”规划建议: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北京商报· 2025-10-28 17:49
北京商报讯(记者 宋亦桐)10月2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规划建议》指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 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
青岛这场会,解锁科技金融 “新经验”→
金融时报· 2025-10-28 17:05
在两位主办方代表致辞后,此次经验交流会特别设置了"讲述青岛科技金融故事"的环节。远届测控设备 有限公司、青岛迈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浦发银行青岛分行的三位代表讲述"投(保)贷"的前世今生; 青岛农商银行和海尔集团的两位代表分享了科创债为科技企业注入活力动能的故事;工商银行青岛市分 行、青岛融资担保集团、国联证劵、人保财险青岛市分公司的四位代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今年刚 刚创立的"青岛科技金融联盟"如何以协同创新之力促进科技企业高效融资的故事。 青岛科技金融的故事让参会的嘉宾真切地感受到了青岛在科技金融创新方面的有益实践与探索。之后, 中国证劵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的负责人从监管部门的角度分 别介绍了青岛科技金融的发展情况。丁倩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介绍了山东省在科技金融领域的 工作成效。余剑做了总结发言,他对青岛市在科技金融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介绍了中 国人民银行近期在科技金融领域推出的政策及其实效,并对科技金融下一步工作重点做了部署。 此次青岛市科技金融经验交流会的成功举行,既是对青岛市科技金融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又是金融 时报社与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联 ...
南京银行前三季净利增8%总资产逼近3万亿 贷款总额9个月增1550亿
长江商报· 2025-10-28 16:35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徐佳 长三角头部城商行南京银行(601009.SH)规模稳步扩张。 10月27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业绩。2025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19.49亿元,同比增长 8.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180.05亿元,同比增长8.06%;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78.69亿元,同比增长8.39%。 其中,第三季度,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4.69亿元,同比增长9.12%;净利润53.86亿元,同比增长 6.26%。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2025年前三季度,南京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52.07亿元,同比增长 28.52%,在营业收入中占比60.09%;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67.42亿元,同比下降11.63%,在营业收入中占 比39.91%;成本收入比23.27%,较上年末下降4.81个百分点。 南京银行的非息收入中,2025年前三季度,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8.02亿元,同比增长8.5%;投资 收益128.55亿元,同比增长21.6%,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3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0.1亿元。 截至2025年9月末,南京银行资产总额超2.96万亿 ...
前三季度增加值达6700亿元,北京金融业再亮相
北京商报· 2025-10-28 15:0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召开,凸显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地位,其金融业发展以“五篇大文章”为指引,构建了政策协同、高水平开放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1][10] 政策框架与协同 - “五篇大文章”政策框架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方向,旨在实现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 [2] - 北京是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系统落实“五篇大文章”的地区,构建了“1+N”的完整政策框架,强调跨部门和多金融工具的协同 [2] - 政策协同效应显著,截至2025年6月末,北京市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余额达6.8万亿元,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5.2个百分点 [3] 科技金融领域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末,北京市科技贷款余额超4万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0.9%和14.3% [3] -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自2023年8月开板以来,已支持超960家中小企业,累计融资规模突破300亿元 [3]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已设立基金14只,落地规模超130亿元,认缴规模及落地项目居全国前列 [3]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成效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累计成交量超32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突破2.67亿元 [4] - 普惠金融方面,创新型中小企业首贷贴息比例提升至40%,通过“畅融工程”举办55场活动,服务金融机构616家次,对接企业817家次 [4] 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发展 - 个人养老金账户数及缴存资金规模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商业养老金试点有效开户11.6万户,资产规模达257.4亿元 [4] - 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累计发布31个项目,19个顺利“出箱”,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有28个项目进入试点,13个转为常态化运营 [4] 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践 - 通过“两区”建设推动金融开放从“要素流动型”向“规则制度型”转变,引进中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接近200家 [6] - 法巴天星财险于2024年10月获批落户,高盛中国证券成为2025年北京首家取得基金销售牌照的外商独资证券公司 [6] 跨境金融创新与成效 -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升级,惠及1700家成员企业,跨境收支规模超1500亿美元,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超10亿元人民币 [7] - 北京地区支持办理本外币合一账户业务的银行网点超700家,累计开户近11万户 [7] - 2024年北京地区涉外收支规模增长67.4%,达2.4万亿美元,占全国16.9%,2025年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收支达6.2万亿元,占比提升2.5个百分点 [7] 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 - 数字人民币试点深化,累计开立个人钱包近2000万个,累计交易5.4亿笔,金额近3000亿元,支持受理商户近200万家 [8] - 应用场景拓展至境外支付示范区、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及担保贷款,实现了资金的封闭管理和自动还款 [8] - 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升级至2.0版本,支持企业数量由1万家扩大至超3万家,升级后一个月内落地首批3笔科技研发贷,金额合计2亿元 [9] 金融业整体经济贡献 - 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金融业增加值达6700亿元,同比增长9%,占GDP比重17.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 [1][9]
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落地宁波市首笔“中试保融通”业务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8 14:36
项目启动与目标 - 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与中国人保宁波分公司联合启动“中试保融通”综合金融服务项目 [1] - 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加快中试平台建设的部署,促进中试资源整合与科技成果转化 [1] - 活动目标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宁波路径 [1] 金融服务方案内容 - 发布“中试保融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推出“贷—保—补”三方协同的组合服务 [1] - 未来三年将为中试全链条提供银行端1000亿元综合金融支持和保险端1000亿元保险保障 [1] - 方案旨在加速推动科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1] 具体合作案例 - 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为甬江实验室孵化的某科技有限公司定制授信方案 [1] - 与某国家级半导体材料及核心装备中试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通过“金融+保险”双重支持为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动力 [1] 未来战略规划 - 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将继续深化科技金融战略布局,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 [2] - 公司计划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提升全市中试平台建设水平 [2] - 未来将满足各类创新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中试金融需求,为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