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

搜索文档
巨头混战Agent,押注背后是真未来还是新泡沫?
36氪· 2025-07-01 18:09
Agent行业概览 - 2024年被称为"Agent元年",AI Agent概念从初创公司Manus的Demo视频开始引爆,随后字节跳动、百度、阿里、腾讯等巨头纷纷入场 [2] - 全球AI Agent赛道2024年融资金额已突破665亿元人民币,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等细分领域最受资本青睐 [2] - Agent被视为"后提示词时代"的新概念,以任务导向、自主规划和多步骤执行为特征,为模型可用性打开新空间 [2] 技术特点与优势 - Agent相比传统对话系统实现从"你问我答"到"交付结果"的转变,提供更具沉浸感与目的性的交互路径 [5] - Manus采用多智能体系统架构,能动态调用不同领域专用大模型,实现"1+1>2"的效果,类似交响乐团指挥协调各乐器组 [3] - 大模型能力提升为Agent提供基础算力保障,GPT-4后在语言理解和多模态能力上达到支撑复杂任务调度的门槛 [5] 主要玩家布局 字节跳动 - 最早高调入场Agent概念,2023年底上线豆包智能体平台,2024年初推出"扣子"平台降低开发门槛 [10] - 截至2025Q1豆包平台已上线智能体超10万个,大部分来自个人开发者和中小企业 [12] - "扣子"专业版集成1万+插件,可调用国内流行大语言模型,1.5版本还集成视觉理解、音乐、图像生成等模型 [12] 腾讯 - 采取"平台+能力"战略,形成面向C端的"元器"和服务企业级的"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双体系 [12] - 推出Qbot浏览器拓展Agent行为边界,具备文件转换、应用操作等能力,未来可望与本地软件打通 [13] - 在汽车、金融、零售、医药等行业展开场景合作,聚焦自主决策、工具调用与工作流编排能力 [15] 阿里 - 延续企业服务深耕路径,钉钉试点智能助理功能并升级为"AI助理中心",2025年开放智能体开发框架 [15] - 推出"心流"智能体应用帮助自动完成报告编写、代码生成等复杂任务,在外贸、智能客服等领域推出多种应用 [16] - 通义千问Qwen系列大模型为Agent提供基础能力,开源Qwen-Agent框架降低开发门槛 [15] 百度 - 推出"心响"APP覆盖200+任务类型,未来计划扩展至10万种以上,定位通用超级智能体 [18] - 文心智能体平台为零代码用户提供全链路任务创作服务,全面拥抱MCP协议提升任务规划精确度 [20] - 发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X1 Turbo优化任务执行速度与性能,通过千帆平台推动MCP生态繁荣 [20] 行业挑战与质疑 - 实际部署需解决环境不稳定、异常处理和及时纠错等问题,多数产品距离真正"智能体"仍有差距 [7] - 部分Agent产品本质是"流程机器人套AI壳",演示环境与真实场景差距大,常需人工监督修正 [7] - 用户体验改变不如想象中"革命性",用户仍需学习正确提示方式,部分产品陷入"套壳Siri"窘境 [8] - 技术底座关键环节如环境建模、记忆系统、长期目标拆解等均未完全成熟 [7] 发展趋势 - Agent被视为大模型商业化阶段性演进,是模型能力、应用框架与用户需求三者交汇的产物 [20] - 字节侧重内容驱动与生态构建,腾讯重视能力组件与业务整合,阿里深耕产业落地,百度专注产品闭环 [20] - 行业将经历"高估—失望—再估值"周期,关键在于泡沫退却后谁能留下可复用架构与真正价值点 [22]
从 Co-pilot 到 Agentic AI,Sierra 如何改变客服的游戏规则
海外独角兽· 2025-07-01 15:26
AI Agent行业核心价值 - AI Agent最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必须由人类处理的复杂业务问题,客户服务场景是其价值最直接试金石[3] - 当前市场多数产品为标准化工具,难以应对真实世界复杂对话场景,导致同质化严重[3] - Sierra AI提出"公司智能体"概念,深度融入企业流程并自主执行任务,成为企业新劳动力[4] Sierra AI核心竞争力 - 行业化定制能力:可深入调整流程配置、语音参数、数据字段,远超"开箱即用"平台[11] - 革命性噪声抑制技术:专有语音活动检测系统性能超越所有其他模型,实现超快速反应[15] - 多任务处理能力:同时进行思考、聆听、对话和反思,确保对话连贯性和准确性[17][18] - 深度系统集成:灵活模块化架构可无缝对接CRM、ERP等各类第三方系统[22] - 混合开发平台:唯一支持无代码与编程式开发的AI Agent平台[23] 商业模式创新 - 基于成果定价:客户仅在AI成功完成任务时付费,与传统技术收费模式形成鲜明对比[30] - 两种主流营销策略:通过成本节省或增量收入增长提成满足不同企业需求[28] - 商业模式本质是与客户商业目标对接,提供"完成工作"的服务[30] - 横向对比显示基于成果模式可最大限度降低客户浪费支出风险[33] 典型客户案例 - SiriusXM案例:定制AI助手Harmony实现高频场景自动化交互,封闭率显著提升[36][37] - Minted案例:节日旺季实现65%案例解决率和95%客户满意度[5][40] - 客户覆盖零售、媒体、健康、金融和电信等需增强客户互动的行业[35]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竞争将围绕具体业务解决方案而非单纯技术[43] - 创业公司焦点从基础建设转向创新和市场差异化[45] - 基础模型市场将形成寡头格局,应用层公司机遇在定制化AI Agent[47][48] - 垂直行业AI Agent潜力大于通用平台,需专注特定行业核心工作流[50] 创始人战略视角 - 技术创新的同时需深刻理解市场需求建立独特价值主张[44] - 创业公司应高度自律,将资源集中于真正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新[46] - AI Agent将改变软件市场范围,从辅助工具转变为实际劳动力市场参与者[34] - 未来可能出现首个万亿美元级别应用型企业软件公司[49]
写后端也能很 Vibe?一起从 0 到 1 打造你的 AI 应用!
AI科技大本营· 2025-07-01 14:57
Go语言AI开发生态 - 当前Go语言在AI开发领域缺乏原生框架和工具链 导致开发者需要编写大量胶水代码 难以构建可维护的生产级应用[1] - Python生态拥有LangChain LlamaIndex等成熟框架 而Go语言长期缺乏对应的开发范式[1][3] Eino框架技术突破 - 全新Go语言AI应用框架Eino旨在提供原生的Agent开发范式 改变Go在AI领域的落后局面[2][4] - 框架将实现多Agent协作机制 工具调用等核心功能 支持从研究课题输入到结构化报告输出的完整工作流[4] - 通过复刻基于LangChain+LangGraph构建的Deerflow应用 验证框架在深度智能搜索等复杂场景的能力边界[4] 技术实战与行业影响 - 字节跳动工程师团队将进行实战演示 包含架构解密和Go语言实现两个核心环节[5] - 直播面向三类受众:寻求技术突破的Go开发者 需要高效框架的AI应用开发者 以及关注技术落地的架构师群体[7] - 活动提供PPT源码等独家资料 并设置CloudWeGo定制周边抽奖环节以增强参与度[8] 行业趋势观察 - 该事件反映Go语言社区正积极突破AI开发瓶颈 试图建立与Python生态对等的技术能力[3][4] - 企业级AI应用开发呈现框架专业化趋势 需要针对不同编程语言优化开发体验[1][4] - 头部科技公司通过开源项目和技术布道 持续推动编程语言在AI领域的技术演进[5][8]
从0到1打造全球首个投资交易AI Agent Bobby:RockFlow创始人亲述如何用两年时间创新AI投资体验
RockFlow Universe· 2025-07-01 11:43
核心观点 - AI Agent Bobby 旨在通过自然语言交互降低投资门槛,将生活洞察转化为投资行动,提供从分析到交易的全闭环服务 [17][18][73] - 金融垂类AI Agent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复杂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替代传统功能型APP的交互范式 [23][34][38] - 公司通过两年时间打磨产品细节,构建金融工程壁垒,实现交易场景下的低延迟与高准确性 [55][77][79] Bobby产品特性 - **交互创新**:采用纯自然语言对话形式,支持从灵感发现到持仓管理的全流程,用户案例显示英国用户通过Bobby实现Circle股票翻倍收益 [17][67][73] - **技术架构**:基于数据库+Agent的架构设计,可动态生成800种条件单等传统APP无法实现的复杂功能 [31][34][38] - **用户覆盖**:同时服务小白用户(如自动分配3000美金投资组合)和专业交易者(如特朗普与马斯克事件中建议put期权获利400%) [70][83][85] 行业趋势判断 - **产品形态变革**:计划2024年完全取代原有APP,验证Sam Altman"UI界面消失"的预测,携程等复杂场景应用将被重构 [25][38][42] - **垂类Agent壁垒**:金融领域需处理公司行动等数百种细分场景,依赖行业knowhow积累,团队具备百度凤巢广告系统与二级市场投资经验 [55][100][106] - **商业平权愿景**:推动消费者成为股东,构建"使用产品-持有股票-共享增长"的正向循环,案例包括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生活化投资机会 [113][121][124] 创始人投资方法论 - **认知变现**:强调从生活观察(如Labubu盲盒热销)和工作经验(百度广告系统与中概股关联)中捕捉投资机会 [107][112][113] - **风险控制**:产品设计强调持仓保护机制,单只股票超10%仓位自动触发对冲建议,核心是"留在牌桌上" [127][128] - **代际差异**:Gen Z投资者将交易视为价值观表达(如GameStop事件),需求驱动公司定位从工具转向"投资乐园" [101][105] 研发历程 - **关键决策**:2023年9月立项时面临AI幻觉严重问题,但选择"做船而非塔"的持续迭代路径,每日更新模型版本 [46][49][66] - **性能优化**:将响应时间从20秒压缩至1-5秒,通过调度系统设计平衡token成本与用户体验 [77][78][79] - **资源投入**:公司OKR除交易稳定性外全部为Bobby让步,INTJ团队主导高强度执行 [57][62][65]
科创信息技术ETF摩根(588770)上涨1.37%,近1周涨幅、新增规模均跑赢同类产品,Agent或成为当下应用最确定性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6-30 10:27
科创信息技术ETF摩根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科创信息技术ETF摩根(588770)上涨1 37% 成交额持续扩大 [1] - 跟踪指数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000682)上涨1 55% 成分股思特威(688213)涨5 36% 华虹公司(688347)涨5 28% 芯原股份(688521)涨4 24% [1] - 近1周累计上涨3 71%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前1/3 规模增长411 51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1/3 [1] AI Agent行业前景 - 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7 9亿美元 2030年增至526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46% [2] - AI产业持续迭代 Agent成为应用确定性方向 互联网厂商和创新公司正推动产品落地 逐步渗透工作流场景 [1] 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科创板50家市值较大的下一代信息网络 电子核心 新兴软件 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领域上市公司 [2] - 反映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2] 摩根资产管理科技产品线布局 主动管理产品 - 摩根新兴动力基金(377240/014642)聚焦新兴产业趋势 [3] - 摩根智慧互联基金(001313/016919)专注人工智能领域 [3] - 摩根动力精选基金(006250/013137)覆盖新能源车产业链及人形机器人 [3] - 摩根慧选成长基金(008314/008315)布局A+H优质成长企业 [3] - 摩根太平洋科技基金(968061/968962/968063)投资太平洋地区科技企业 [3] 被动投资产品 - 摩根恒生科技ETF(513890)及联接基金(018577/018578)配置港股科技资产 [3] - 摩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560900)布局中国创新药企 [3] - 摩根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019172-019175)覆盖全球科技龙头 [3]
计算机行业周报(20250623-20250627):小米YU7首销爆单,产业加速迭代升级-20250629
华创证券· 2025-06-29 22: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计算机(中信)指数上升8.09%,金融科技领涨全市场,计算机板块成为市场聚焦前沿,进入7月行情将在业绩下行风险与科技上行驱动中螺旋向上,科技变革主导下半年行情,AI Agent将引发各细分领域产业与行情共振 [6][9][10] - 2025年智驾行业进入“技术 + 法规 + 商业化”共振新阶段,智能驾驶渗透率加速提升,国内智能驾驶产业有望受益 [6][13][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周观点 - 本周计算机(中信)指数上升8.09%,创业板指数上升5.69%,上证指数上升1.91%;板块周涨幅前三为天利科技、*ST广道、同辉信息,跌幅前三为ST任子行、容知日新、恒合股份 [6][9] - 金融科技领涨,计算机板块进入业绩披露期,市场主要矛盾转移,7月行情将螺旋向上,科技变革主导下半年行情,AI Agent引发各细分领域共振 [6][10] 周行情(06.23 - 06.27)回顾 - 本周上证指数上升1.91%,创业板指数上升5.69%,计算机(中信)指数上升8.09%,跑赢创业板指2.4个百分点,行业排名2/30 [15] 资金情况回顾 - 本周A股资金合计净流出497.77亿元,计算机资金净流出352.98亿元 [16] 小米YU7发布,产业加速迭代升级 小米YU7发布并实现首销爆单,引领行业加速发展 - 6月26日小米举办发布会推出小米YU7,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0000台,座舱配备三块Mini LED屏幕及超级小爱语音交互系统,性能上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 Plus,标配智能底盘和可变转向比VGR,安全上车身使用2200MPa超强钢及铠甲笼式结构,电池底部升级并新增横梁 [6][11][19] - 小米YU7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有700TOPS算力,配备4D毫米波雷达等,四合一域控制器优化能效和协同性,经过严苛测试验证性能和可靠性,全系标配带CLIPS版的Xiaomi HAD系统,优化加减速控制和路口通行效率,小米XLA大模型预计下半年升级 [6][11][21] 政策法规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全球企业加速产业布局 - 政策层面,6月23日广州发布计划,目标2027年L2级以上新车占比超90%,培育2 - 3家年产50万辆以上车企,推动自动驾驶规模化运营;6月4日工信部提出标准计划;6月13日美国简化自动驾驶豁免审批流程 [6][12][24] - 行业层面,特斯拉6月22日启动Robotaxi试点;6月23日哈啰等成立“造父智能”进军赛道;6月2日文远知行与Uber合作进军迪拜,计划2026年纯无人运营等 [6][12][24] 投资建议与相关标的 - 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速腾聚创、小马智行等企业 [6][13][27]
【公告全知道】稳定币+区块链+云计算+跨境支付+AI智能体!公司已着手稳定币相关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建设研究
财联社· 2025-06-29 22:11
公司动态 - 公司已着手稳定币相关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建设研究 涉及领域包括稳定币 区块链 云计算 跨境支付 AI智能体 鸿蒙 [1] - 公司完成16亿元算力运营订单验收工作 业务覆盖算力租赁 AI芯片 AI眼镜 机器人 多模态AI 鸿蒙 [1] - 公司签署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等多场景战略合作协议 涉及固态电池 稀土永磁 小金属 国企改革领域 [1] 行业热点 - 数字化解决方案成为行业趋势 涵盖稳定币 区块链 云计算 跨境支付等前沿技术 [1] - 算力运营需求旺盛 相关订单规模达16亿元 涉及AI芯片 机器人等AI产业链 [1] - 新能源材料领域合作活跃 全固态电池技术成为战略合作重点 [1]
周末重点速递丨有机构称“调整可能就是机会”;券商聚焦国际支付、固态电池、AI医疗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9 10:27
主板风险警示股票涨跌幅调整 - 沪深交易所拟将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从5%调整为10% 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 [1] 券商宏观策略研判 - 国盛证券认为"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市场调整即机会 下半年A股或呈偏震荡态势 [2] - 政策分两阶段推进:当前加快政府债券发行等政策落地 三季度或根据经济情况加码财政力度 [2] - "十五五"规划将突出经济、改革、科技、民生4条主线 低利率环境影响股市估值逻辑 [2] 稳定币与金融科技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优势显著 美股代币化和AI Agent是重要应用赛道 [3] - 区块链账户体系简化转账流程 实现支付即清算 传统金融需1-3天结算交割 [3] - 美股代币化加速落地 稳定币账户与AI Agent融合将虹吸全球金融流动性 [3][4] - 相关标的:众安在线、连连数字等港股 四方精创、中科金财等A股公司 [5] 固态电池产业进展 - 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定型 2025H2-2026H1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6] - 硫化物电解质为主流量产路线 2030年产能有望突破100GWh [6] - 投资主线:宁德时代等电池厂商 纳科诺尔等设备商 天奈科技等材料企业 [7] AI医疗应用突破 - 蚂蚁集团发布AI健康应用"AQ" 连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及近百万医生 [8] - 深圳构建千万级人口AI医疗生态 重点推动基层医疗和慢病管理应用 [8] - 关注阿里健康、美年健康等AI医疗厂商 [9]
零帧起手AI Agent,一文看懂「金融智能体」
36氪· 2025-06-28 16:02
核心观点 - 2025年是AI Agent从前沿技术到应用落地的进阶之年,金融行业迎来智能体时代,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如蚂蚁数科、奇富科技已发布相关产品[1][2] - 金融智能体具备自主性,能感知环境、推理决策、规划执行复杂任务并持续进化,相比传统RPA和数字化工具实现质的飞跃[7][9][11] - 金融智能体通过五大颠覆式潜力重塑行业生产力:端到端自动化、实时响应、复杂任务执行、持续学习优化、降低服务门槛[16][17][18][19][20] - 应用场景已渗透至信贷、财富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蚂蚁数科探索超100个深度应用场景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22][24][26] - 技术落地面临数据孤岛(40%企业存在50+孤岛)、人才缺口(2030年达500万)、高投入(百万量级)等挑战[29][30][31] 技术演进 - 传统RPA需预设规则仅能处理固定流程,金融数字化阶段实现部分去人工化(如网商银行"310模式"、保险AI核保)[5][6] - 大模型技术赋予AI自然语言理解/生成/推理能力,金融智能体将其转化为业务执行力实现"端到端交付"[11] - 智能体具备"感知-推理-规划-执行-进化"闭环机制,能灵活处理超纲问题并持续自我优化[9][11][19] - 蚂蚁数科定义金融智能体四大要素:金融大模型、知识库、工具集、安全评测体系[12] 行业应用 - 信贷领域:奇富科技推出"信贷超级智能体"实现业务流程重构[22] - 财富管理:智能体可分析客户画像/持仓/市场变化,提供"千人千面"的资产配置建议[24][26] - 应用场景覆盖客户服务、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等六大领域,银行/证券/保险均受益[22] - 单智能体解决简单需求,多智能体系统实现跨领域协作形成虚拟职场生态[32] 实施路径 - 建议从具体业务场景切入试用,逐步扩展至多智能体协同[32] - 需配套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孤岛导致模型精度下降20%-30%)[29] - CEO直接参与对EBIT提升效果显著,需战略级重视[35] - 蚂蚁数科总结四条落地路径(具体内容未披露)[33]
国内自主智能体头部供应商镁伽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机器人圈· 2025-06-27 18:05
公司概况 - 镁伽科技是中国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领先的自主智能体提供商,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智慧实验室与智能制造场景 [3] - 公司依托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与AI领域感知、构思及执行的专有技术,开发多功能自主智能体,具备独立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 [3] - 技术架构由感知、构思及执行三大核心技术体系驱动,形成自我强化的生态系统 [3][4] 产品与技术 - 智慧实验室自主智能体包含六大关键系列:Auflo、CellVue、Seloris、AegisRex、Dismix及Misa,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化工、餐饮及农业等领域 [4] - Auflo是中国首款AI驱动液体处理工作站,CellVue是国产首批商业化通用型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 [4] - 智慧实验室AI原生操作系统Labillion及LibraX是中国首个智慧实验室自主智能体操作系统 [4] - 智能制造自主智能体产品包括Manavis及Fabsil,可实现微显示、晶圆、芯片及锂电池的精密检测 [4] - 智能制造操作系统FusionTwinX通过参数化仿真与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实现数据驱动建模能力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5亿、6.63亿和9.30亿元 [5]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7.59亿、7.42亿和7.80亿元 [5] - 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3.24亿、3.86亿和4.31亿元 [5] - 智慧实验室业务收入2023年同比下降13.5%至1.611亿元,2024年显著增长83.0%至2.948亿元 [6] - 智能制造业务收入2023年同比增长86.8%至5.019亿元,2024年进一步增长26.5%至6.348亿元 [6] 市场地位与客户 - 按2024年智慧实验室场景收入计算,公司位居中国国内自主智能体供应商首位 [7] - 截至2024年底服务客户超880家,2022-2024年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2.5%、57.4%及56.2% [8] - 2022年新获主要客户的复购率达74%,收入留存率达115% [8] - 截至2025年6月21日,公司在手订单大幅增至15亿元 [8] 融资与发展 - 公司已完成1382.4万美元的D轮融资,获得药明康德、高盛、鸿为资本等明星投资机构青睐 [8] - 2023年9月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8] - 2024年3月发布首个AI Agent应用MEGA智能体,宣布奔向Al in Al的镁伽4.0 [8] 行业前景 - 全球自主智能体机器人技术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3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43亿元,四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7.7% [10]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837亿元 [10] - 制造业正加速向智能自动化转型,从机械化的单一操作转向基于实时数据的自主决策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