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性新兴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当好耐心资本“国家队” 国投集团以基金投资践行国有资本功能使命
证券日报网· 2025-05-22 18:45
国投系基金投资概况 - 截至2025年3月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 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其中科创板上市143家 [1] - 突破323项关键核心技术 培育31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1] - 在管基金共50只 管理规模超过2700亿元 其中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11只 规模2300亿元 占比84% [1] 集成电路领域布局 - 278亿元重仓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及下游应用 [2] - 累计投资336个项目 包括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寒武纪、粤芯半导体等 [2] - 目标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 保障半导体产业链安全 [2]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导向 - 国务院《指导意见》提出7方面25条措施 聚焦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 [1][2] - 强调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新质生产力 [2] 母基金运作成效 - 国投创合子基金管理规模超1200亿元 通过"母基金+直投"带动万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2] - 累计培育约4000家创新型科技企业 包括40余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700家"小巨人"企业 [2] - 投资企业中110余家登陆科创板 上市总数超230家 [2] 对被投企业的赋能 - 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 协助开拓客户资源、完善产业链布局、加速研发创新 [3]
证监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2 17:13
政策发布 - 科技部联合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 [1] -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市场生态逐步形成 [1][3] 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措施 - 发行上市条件更加包容适配 为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开辟上市路径 科创板五套上市标准中有四套不要求企业盈利 [2] - 沪深北交易所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近2700家 市值占比超40% [2] -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90%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上市公司集群 [2] 并购重组情况 - 沪深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1400余单 同比增长超40% [2] - 重大资产重组170余单 同比增长超220%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约650单 重大资产重组超80单 [2]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 - 注册制改革以来 90%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及超50%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 [3] - 私募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投项目超10万个 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 [4] 债券市场融资 - 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 [4] - 2024年发行539只科创债 规模0.61万亿元 同比增长64% [4]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4]
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将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
期货日报网· 2025-05-22 16:59
此外,债券市场直接融资作用也在不断凸显。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已经成为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一个 重要渠道,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其中2024年一共发了539只,发行规模0.6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 64%,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5月22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 有关情况。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会上表示,2024年以来,证监会陆续出台 了"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并购六条",还有《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等一系 列政策文件,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加快深度融 合。 严伯进介绍,新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 数量已接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过了4成。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当中,超过9成 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也在持续发力。私募股权创投基 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在投项目超过了10万个,在投本金超 ...
证监会首席风险官:沪深北交易所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四成
快讯· 2025-05-22 16:30
上市公司科技含量提升 - 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接近2700家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超过四成 [1] -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 [1] 硬科技企业上市进展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代表性硬科技企业实现上市 [1]
上海:聚焦前沿科技、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快讯· 2025-05-22 14:08
上海市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 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1] - 政策聚焦前沿科技、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1] - 建立"未来产业基金+高质量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集聚区"体系化布局机制 [1] - 提高概念验证对未来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
上海:聚焦前沿科技、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建立“未来产业基金+高质量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集聚区”体系化布局机制
快讯· 2025-05-22 14:06
上海科技服务业发展布局 - 上海市聚焦前沿科技、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1] - 建立"未来产业基金+高质量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集聚区"体系化布局机制 [1] - 强化技术与市场可行性"双验证"功能,打通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创业孵化与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1] - 提高概念验证对未来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 - 建立市场化运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 [1]
3.8万亿“国家电网”资产整合!首选重组目标浮现,9省电力资产收购完成,随时停牌?
搜狐财经· 2025-05-21 19:05
央企并购重组特征 - 战略聚焦性:80%以上重组案例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电投通过整合白音华煤电将褐煤产能从4800万吨提升至6300万吨 火电装机规模增长超40% 新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0% [3] - 市场化导向:证监会"并购六条"提高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估值包容性 华润集团以138亿元入主长电科技切入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 [4] - 产业链深度整合: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后造船完工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突破25% 吨钢采购成本降低12% 交付周期缩短18% [5] 政策支持力度 - 顶层设计:国务院国资委要求2025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达35% 较2022年提升10个百分点 [7] - 地方政策:上海提出三年培育10家头部企业形成3000亿元并购规模 深圳设立"并购重组14条"专项基金 北京证券交易所开通绿色审核通道 [7] - 监管创新:证监会将重组审核周期压缩至45个工作日较传统流程缩短60% 允许定向发行可转债支付对价 [7] 重点公司重组动态 - 远达环保:拟收购五凌电力和长洲水电股权 可能成为国家电投境内水电资产整合平台 [8] - 大唐发电:整合内蒙古 山西煤电资产并配套风光项目推进煤电与新能源协同转型 [9] - 洪都航空:通过资产置换注入洪都科技实现航空工业集团内部资产优化配置 有望继续参与军工资产整合 [9] - 电投产融:拟置入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100%股权成为国家电投核电资产整合平台 [9] - 国家电网重组标的:已收购9省电力公司所属电网节能业务及资产 近期主力净流入超10亿 [10]
重庆北碚20亿元母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5-21 18:02
对接需求请扫码 子基金需在北碚区累计完成返投金额不少于母基金实缴出资的1.5倍,包括直接投资本地企业、引 进企业落地、促进总部经济回迁等多种形式。 来源:重庆产业引导基金 每日|荐读 热文: 社会LP去哪了 热文: 购基金井喷,巨头们开始"买买买" 报告: 独角兽的"新双轮驱动":《2025中国CVC影响力报告》发布 报告: 哪些LP在活跃出资?——《LP全景报告2024》发布 重庆北碚母基金发布招募公告: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及北碚区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 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部署,聚焦"先进制造+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区 域产业投资,重庆渝创兴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北碚母基金")现 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子基金管理机构。 北碚母基金由重庆市北碚区国有平台公司与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20亿元。子 基金将重点投向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摩托车、通用机械、生 物医药、先进材料、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及文旅融合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领域。 通过新设子基金、参股子基金或设立SPV等多种方式进行市场化投资,进一步发挥财 ...
国企改革收官“撞上”新蓝图:国资委部署“两非”“两资”处置,万亿资源重构新兴赛道
华夏时报· 2025-05-21 12:1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改革的谋划之年。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释放强烈信号:要确保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并重 点部署了"两非""两资"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将资源更好地集中到主责主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形成主 业更突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业务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还强调要高起点谋划好下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 "两非""两资"攻坚下的资源重构 会议重点部署了"两非""两资"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这一举措旨在将资源更好地集中到主责主业、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上来,形成主业更突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业务布局。通过处置"两非""两资"和治理亏损企业,可进一步 优化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两非""两资"是指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事实上,早在2022年3月,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 业"两非""两资"剥离清退完成率就超过了85%,全国纳入名单的"僵尸企业"处置率超过95%,重点亏损子企业三年 减亏83.8%。 "要把国有 ...
浙江: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达3.17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5-20 12:26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浙江省金融机构获得再贷款金额居全国前列,带动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达3.17万亿元,同比增长19.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9个百分点 [1] - 浙江省出台《浙江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实施细则》,推动金融机构设立"四专"服务机制(专业团队、专属产品、专门流程、专项考评) [1] - 杭州和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4.8%和27.5%,高于全部贷款增速6.1和18.8个百分点 [2] 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 银行机构发展认股权贷款、并购贷款等产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信贷投放 [2] -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与浙江省科技厅推出"浙科贷"专属融资服务,配套支小再贷款、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 [2] - 嘉兴银行探索"孪生投贷"模式解决外部投贷联动难题,杭州银行与第三方投资机构开展"认股选择权"投贷联动 [2] 区域科技金融布局 -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指导杭州、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构建"政策支持有力、组织机构专业、金融服务健全、科技赋能有效"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2] - 杭州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速显著 [2] - 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速表现突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