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搜索文档
自选股财报季|长江材料业绩会实录:公司产品已应用于3D打印,正逐步扩大规模
全景网· 2025-06-09 12:25
公司经营与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一个核心、两条主线,纵向延伸,适度多元"的发展战略,以石英砂为核心业务,做强铸造材料和压裂支撑剂市场,同时沿产业链纵向延伸发展,包括无机绿色材料及3D打印技术应用 [4] - 彰武石英砂矿完全达产后将提升公司在原砂和覆膜砂市场的份额,新型环保产品推广将成为新盈利增长点 [2] - 公司考虑在未涉足地区新建产能以完善市场布局,当前产能利用率适中并有储备产能 [10]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3D打印并逐步扩大规模,下属公司直接使用3D打印技术为下游客户提供铸件产品,预计随着应用扩大综合成本将显著降低 [5] - 研发低氨、无氨覆膜砂产品,无机覆膜砂可实现铸造过程零排放,含硫/氮废气经处理后排放标准远低于国标 [9] - 目前未涉足高纯石英砂领域,聚焦现有业务 [3][11] 市场与行业分析 - 铸造造型材料行业未来朝环保、低排放、无机化方向发展,3D打印技术普及对材料提出更高要求,企业需具备资源、技术、服务等综合能力 [4] - 原砂和覆膜砂市场因运输半径分散缺乏准确份额数据,但公司拥有完整业务体系、原砂储备和技术优势 [11] - 汽车制造需求上升带动铸造行业整体景气,但细分领域缺乏可比上市公司公开数据 [10] 客户与订单情况 - 下游头部客户包括长安汽车、拓普集团、文灿股份、中国中车、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 [12] - 当前订单稳定,通过与大铸造企业合作及区域设点推进废砂循环再生业务 [9] 财务与分红 - 2025年一季度盈利同比有所增长 [3] - 分红个税政策依据财税〔2015〕101号文件执行,分红方案由股东大会审议决定 [8] 其他业务动态 - 宁夏油气探矿权按计划推进勘探中,具体进展需关注公告 [1] - 废砂循环业务受地区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及运输成本制约,正通过合作扩规模 [9]
英特尔、OMDIA、中科院领衔,500+芯片企业齐聚苏州,提前锁定2025半导体风向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7 10:08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面临"双线战争":向上突破EDA工具、IP核、异构集成等关键技术,向下抓住汽车、AI、IoT等万亿级场景的国产替代窗口期 [1] - 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AI算力需求达千亿级倒逼芯片架构重构,3D封装、Chiplet技术、异构集成与存算一体架构成为突破方向 [7][9] - 汽车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5%,全产业链协同壁垒亟待打通 [10] 第五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ICDIA 2025)概况 - 大会规模:集结500+芯片设计企业、200+整机与终端应用企业、150+AI与系统方案商、3000+专业观众,形成"政-企-研-资"四维协同平台 [2][3] - 四大展区布局:先进设计与创芯展区、苏州产业展区、设计创新联盟展区、AI应用生态展区,集中展示中国IC创新成果与AI前沿技术 [13][15] 高峰论坛核心议题 - 英特尔研究院副院长宋继强将揭示AI驱动的异质-异构集成算力革命,探讨后摩尔时代破局路径 [4] - OMDIA高级顾问宋卓发布《2025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预测》独家数据 [4] - 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解读全球半导体产业逆周期下的突围战略 [4] - 中国家电研究院总工程师徐鸿分析智能家电发展对本土芯片产业的赋能机遇 [4] 产学研协同与人才发展 - 中国半导体协会预测2025年集成电路人才缺口将达30万人,高端人才(芯片架构师、工艺工程师等)紧缺 [6] - 《2025中国集成电路人才发展研究报告》将发布,解析产业人才发展概况,推动产学研合作 [6][11] - 地方政策支持:广东"强芯工程"、苏州"芯谷计划"通过产教融合中心、产业基金加速技术转化 [6]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突破 - 西安交大、奇异摩尔、鸿芯微纳等机构聚焦算法架构协同创新、高速互联技术、AI驱动的EDA工具链升级 [10] - 纳芯微、日月光、西门子、Cadence等企业实现从晶圆到成品的全产业链闭环推演 [12] - 亿咖通、硅基智能、蜜度科技推动大模型在汽车、数字人、教育等场景落地 [10]
Northann Corp. Issues Statement on Recent Stock Volatility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6-07 04:00
公司声明 - 公司表示未发现任何可能导致近期股票交易波动的新重大业务进展或待公布事项 [1] 公司简介 - 公司专注于3D打印技术 为各行业提供前沿解决方案 [2] - 公司以创新为核心 持续突破制造与设计边界 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 [2] 业务领域 - 主营业务为3D打印与制造解决方案 技术处于行业前沿 [2] 投资者联系 - 投资者关系联系方式包含邮箱ir@northann.com及电话+1 (916) 573-3803 [4]
进入创新通道!胸腰椎后路内固定磁控连接棒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6-06 17:56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与展望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4-5日)[1][14][15] 创新医疗器械进展 - 2025年6月3日NMPA公示6款产品进入创新通道,包括爱康医疗的胸腰椎后路内固定磁控连接棒系统 [1] 脊柱疾病治疗需求 - 青少年脊柱侧凸发病率1-3%,传统生长棒需每6-12个月手术调整 [2]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21%(2024年),老年退行性脊柱疾病增多 [2] - 传统胸腰椎后路内固定存在手术次数多、精准度不足等局限 [2] 磁控生长棒技术 - 磁控生长棒(MCGR)通过外部电磁控制器实现非侵入式调节,减少二次手术 [4] - 欧美已广泛应用(如NuVasive MAGEC系统),中国普及率较低 [4] 爱康医疗创新产品 - 胸腰椎后路内固定磁控连接棒系统针对脊柱侧凸等疾病,采用磁控技术减少手术次数 [5] 骨科器械市场分析 - 2024年全球骨科器械市场规模530亿美元(CAGR 5.6%),其中骨科植入物占60%(318亿美元)[6] - 北美占全球市场45%(238.5亿美元),欧洲25%(132.5亿美元),亚太20%(106亿美元)[6] - 中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超600亿元,脊柱植入物占30%(180亿元,CAGR 12-15%)[6] 竞品分析 - NuVasive MAGEC系统2017年获FDA批准,用于早发性脊柱侧凸(EOS)[10] - Medtronic CD Horizon为传统脊柱内固定系统,含多系列产品 [11] 爱康医疗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3年,2017年港股上市(01789 HK),全球最早商业化3D打印骨科植入物企业之一 [13] - 拥有3D ACT等四大技术平台,2015年获NMPA批准3D打印髋关节系统 [13] - 研发中心覆盖北京、上海、英国谢菲尔德,制造基地分布于中国及英国 [13]
3D打印高分子材料新品盘点!PA、PEEK、PLA、PHA、纤维复材......
DT新材料· 2025-06-06 00:13
3D打印高分子材料行业概述 - 3D打印高分子材料占据市场一半以上份额 主要类型包括光敏树脂 高分子粉末和丝材 [1] - 光敏树脂适用于光聚合技术 需满足化学 光学和流变性能要求 [1] - 高分子粉末主要用于SLS和MJF技术 以PA12为主 PEEK PPS等也受关注 [1] - 高分子丝材主要用于FDM技术 包括非结晶型和半结晶型材料 [1] 应用领域 - 医疗领域用于定制化义齿 骨科植入物 [2] - 汽车领域制造轻质零部件 降低车辆重量和燃油消耗 [2] - 航空航天领域用于发动机部件和隔热材料 [2] - 消费电子领域制作个性化配件 [2] 主要企业及产品 阿科玛 - 展示N3x tDimension®光固化液态树脂和Orgasol® PA12等材料 [4] - Orgasol® PA12S提升表面光洁度 新粉添加比例低至10-20% [5] - Rilsan® PA11具有100%生物基特性 降低碳足迹 [5] 三绿 - 展示PA6-GF PA12-CF等产品 [6] - PA6-GF热变形温度高于210℃ 尺寸稳定 [9] - PA12-CF耐高温175℃ 密度小质量轻 [9] 阿奈索 - 研发CFC专利技术 推出连续纤维3D打印设备 [11] - 连续碳纤维打印强度达900MPa 支持PA6/PA12/PEKK等基体材料 [14] 远铸智能 - 提供PEEK PEKK等材料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16] - PA-CF机器人外壳重量减轻70% 成本降低40% [17] Polymaker - 展示工程材料 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21] - Fiberon™复合材料用于无人机80%零部件制造 [21] eSUN易生 - 展示碳纤增强系列和柔性系列材料 [22] - TPU系列具有优异延展性和耐磨性 [25] Forward AM - 提供光敏树脂 热塑性粉末和金属材料等 [27] 阿博格 - Freeformer系列打印机支持多种工程塑料 [31] 超领智能 - 展示PEEK-CF PETG-CF等材料 [34] 丰原生物 - 推出PLA PHA等生物基材料 [35] - 聚乳酸材料具有快速生物降解特性 [36] 黑格科技 - 开发高透树脂 弹性工具树脂等 [41] 雷孚斯 - 展示碳纤维增强PPS PLA等材料 [43] 行业趋势 - PEEK PEKK等高性能材料应用广泛 [54] - 连续纤维3D打印技术成为热点 [55] - 多场景解决方案和可持续性发展受关注 [56] 行业活动 - 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聚焦航空航天 汽车等领域 [57]
淘宝Vision今年将布局线下 正在酝酿未来旗舰项目
快讯· 2025-06-05 18:30
淘宝Vision线下布局 - 淘宝Vision今年将进军线下市场 正在酝酿未来旗舰店项目 旨在融合线上沉浸式购物体验与线下商业模式 [1] - 首家概念店已在阿里巴巴总部试运行 采用邀约制体验 首批展示小米SU7虚拟试车和智能家居等场景 [1] - 将推出业界首款线下场景完全模拟真人的导购数字人 首个合作项目与伯希和合作 主要应用于电商导购场景 [1] 技术创新应用 - 淘宝最新的3D人工智能数字人将在未来旗舰店亮相 这是公司线下商业场景的重要技术突破 [1] - 虚拟试车等沉浸式体验技术将成为未来旗舰店的核心展示内容 体现公司线上线下融合的战略方向 [1]
独家|淘宝Vision今年将布局线下,正在酝酿未来旗舰项目
新浪科技· 2025-06-05 18:23
据公开信息显示,作为Apple Vision Pro上的首个中国电商购物应用,淘宝Vision2024年4月正式上线, 利用人工智能、空间计算等技术,带给用户全新的3D 沉浸式购物体验。据了解,淘宝Vision目前有数 以亿计的商品,其中3D模型的商品规模在百万级别,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新浪科技统计发现,过去一年,淘宝Vision已经和大疆、小米汽车、梅森马吉拉、魅可、COLMO、 Vidda、芝华仕等数十个品牌建立合作。 有业内人士向新浪科技表示,"这也是电商购物从2D走向3D,从平面走向空间的开始,'体验电商'新模 式能够给用户购物决策提供更丰富准确的信息。"(闫妍) 责任编辑:何俊熹 新浪科技讯 6月5日下午消息,新浪科技独家获悉,淘宝空间购物应用"淘宝Vision"今年将进军线下,正 在酝酿一个未来旗舰店项目,把线上沉浸式购物体验和线下商业模式做进一步融合。 接近淘宝的业内人士向新浪科技独家透露,"淘宝Vision未来旗舰店首家概念店已经在阿里巴巴总部试 运行,首批展示了小米SU7虚拟试车、智能家居等场景,接受邀约制体验。" 其还提到,"淘宝最新的3D人工智能数字人也会亮相,主要应用于电商导购场景,首 ...
水晶光电:多产品稳步增长-20250605
中邮证券· 2025-06-05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创历史新高,营收62.78亿元同比+23.67%,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71.57%,五大业务板块均增长且毛利率正向提升 [2] - 2025Q1营收14.82亿元同比+10.20%,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23.67%,各业务板块有不同表现 [2] - 公司布局全球化资源,建成六大生产基地,在多地设子公司或办事处,与产业链厂家合作,聚焦三大业务板块 [3] - 收购广东埃科思95.60%股权,对构建AR/VR空间感知领域能力和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 [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73.46/85.96/100.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7/14.16/16.6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倍、19倍、16倍 [7]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9.39元,总股本13.91亿股,流通股本13.58亿股,总市值270亿元,流通市值263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27.22/15.14元,资产负债率19.7%,市盈率25.85,第一大股东是星星集团有限公司 [1] 各业务板块情况 2024年情况 - 光学元器件业务收入29亿元同比+18%,占主营业务收入47%,毛利率36.3%提升5.6% [2] -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收入25亿元同比+34%,占主营业务收入40%,毛利率26.7%提升1.2% [2] - 半导体光学业务收入1亿元同比+20%,占主营业务收入2%,毛利率40.3%提升5% [2] - 汽车电子(AR+)业务收入3亿元同比+3%,占主营业务收入5%,毛利率13.5%提升1.8% [2] - 反光材料业务收入4亿元同比+37%,占主营业务收入6%,毛利率30.9%提升1.7% [2] 2025Q1情况 - 光学元器件业务小幅增长,微棱镜产品出货量和产线稼动率提升使毛利提升,安卓棱镜和滤片出货量3月恢复正常 [2] -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小幅增长,非手机业务出货量增长明显 [2] - 汽车电子AR+业务同比有一定增长,HUD、车载元件出货增长 [2] - 反光材料业务小幅增长,行业回归正常水平 [2] - 半导体光学业务金额变动不大 [2] 公司布局与合作 - 建成六大生产基地,土地面积近千亩,分布在浙江台州、江西鹰潭、广东东莞及越南,在多地设子公司或办事处开拓海外市场 [3] - 与产业链厂家开展多样紧密合作,构建产业协同优势,聚焦消费电子、车载光学、AR/VR三大业务板块 [3] - 在消费电子领域深度绑定国际大客户,能力向国际一流水平靠拢,从产品驱动转向技术创新驱动,向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升级 [5] 收购情况 - 2025年4月24日完成收购广东埃科思95.60%股权,其定位提供3D深度视觉识别解决方案,产品覆盖三类3D深度视觉技术路线,具备整体设计和量产能力及稳定供应链体系 [6]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278|7346|8596|10059| |增长率(%)|23.67|17.01|17.02|17.03| |EBITDA(百万元)|1611.64|1957.27|2255.84|2592.4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029.85|1206.51|1416.45|1664.00| |增长率(%)|71.57|17.15|17.40|17.48| |EPS(元/股)|0.74|0.87|1.02|1.20| |市盈率(P/E)|26.18|22.35|19.04|16.20| |市净率(P/B)|2.99|2.76|2.54|2.32| |EV/EBITDA|17.96|12.82|10.73|8.93|[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6278|7346|8596|10059| |营业成本|4326|5016|5860|6856| |税金及附加|59|69|81|95| |销售费用|85|92|107|121| |管理费用|365|367|425|493| |研发费用|408|441|516|604| |财务费用|-86|-44|-42|-54| |资产减值损失|-50|-60|-70|-80| |营业利润|1178|1395|1637|1924| |营业外收入|4|4|4|4| |营业外支出|6|5|5|5| |利润总额|1176|1394|1636|1923| |所得税|133|157|188|225| |净利润|1044|1237|1448|1698| |归母净利润|1030|1207|1416|1664| |每股收益(元)|0.74|0.87|1.02|1.20|[11]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增长率|23.7%|17.0%|17.0%|17.0%| |营业利润增长率|77.2%|18.4%|17.4%|17.5%|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71.6%|17.2%|17.4%|17.5%| |毛利率|31.1%|31.7%|31.8%|31.8%| |净利率|16.4%|16.4%|16.5%|16.5%| |ROE|11.4%|12.4%|13.3%|14.3%| |ROIC|10.3%|11.6%|12.6%|13.5%| |资产负债率|19.7%|21.9%|22.2%|23.4%| |流动比率|2.04|2.08|2.23|2.33| |应收账款周转率|5.57|5.70|5.59|5.69| |存货周转率|5.75|6.00|6.37|6.77| |总资产周转率|0.55|0.60|0.63|0.67| |每股收益(元)|0.74|0.87|1.02|1.20| |每股净资产|6.49|7.02|7.63|8.35| |PE|26.18|22.35|19.04|16.20| |PB|2.99|2.76|2.54|2.32|[11] 现金流量表情况(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1044|1237|1448|1698| |折旧和摊销|508|607|661|724| |营运资本变动|187|-68|27|-46| |其他|48|55|64|77|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87|1831|2200|2452| |资本开支|-864|-739|-737|-748| |其他|-81|-702|5|8|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945|-1441|-732|-740| |股权融资|20|0|0|0| |债务融资|-50|34|0|0| |其他|-685|-491|-572|-671|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15|-456|-572|-67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48|-57|897|1042|[11]
水晶光电(002273):多产品稳步增长
中邮证券· 2025-06-05 1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创历史新高,各业务板块齐头并进,2025Q1部分业务仍保持增长态势 [2] - 公司布局全球化资源,携手大客户创新升级,战略聚焦消费电子、车载光学以及AR/VR三大业务板块 [3][5] - 收购广东埃科思95.60%股权,拓展AR/VR战略发展布局,有助于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7] 各部分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9.39元,总股本13.91亿股,流通股本13.58亿股,总市值270亿元,流通市值263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27.22 / 15.14元,资产负债率19.7%,市盈率25.85,第一大股东是星星集团有限公司 [1]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62.78亿元,同比+23.67%;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71.57% [2] - 2025Q1实现营收14.82亿元,同比+10.20%;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23.67% [2] 业务板块情况 - 2024年光学元器件业务/薄膜光学面板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9/25亿元,分别同比+18%/+34%,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7%/40%;半导体光学业务/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3/4亿元,分别同比+20%/+3%/+37%,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5%/6% [2] - 2024年五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均正向提升,光学元器件业务毛利率达36.3%,提升5.6%;半导体光学业务毛利率达40.3%,提升5%;薄膜光学面板业务毛利率达26.7%,提升1.2%;汽车电子(AR+)业务毛利率达13.5%,提升1.8%;反光材料业务毛利率达30.9%,提升1.7% [2] - 2025Q1光学元器件业务有小幅增长,微棱镜产品贡献主要增长;薄膜光学面板业务有小幅增长,非手机业务出货量增长明显;汽车电子AR+业务同比有一定增长,主要是HUD、车载元件出货增长;反光材料业务贡献小幅增长,行业回归正常水平;半导体光学业务金额上变动不大 [2] 全球化布局 - 已建成六大生产基地,土地面积近千亩,分布在浙江台州、江西鹰潭、广东东莞及越南 [3] - 在日本、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地均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 [3] 业务合作与战略 - 与国内外产业链上的知名厂家开展多样紧密合作,构建产业协同优势 [3] - 战略聚焦消费电子、车载光学以及AR/VR三大业务板块,与产业链关键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3][5] 收购情况 - 2025年4月24日完成收购广东埃科思95.60%股权,埃科思定位提供3D深度视觉识别解决方案,具备3D视觉产品整体设计与大规模量产能力等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73.46/85.96/100.5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7/14.16/16.6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2倍、19倍、16倍 [7] 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278|7346|8596|10059| |增长率(%)|23.67|17.01|17.02|17.03| |EBITDA(百万元)|1611.64|1957.27|2255.84|2592.4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029.85|1206.51|1416.45|1664.00| |增长率(%)|71.57|17.15|17.40|17.48| |EPS(元/股)|0.74|0.87|1.02|1.20| |市盈率(P/E)|26.18|22.35|19.04|16.20| |市净率(P/B)|2.99|2.76|2.54|2.32| |EV/EBITDA|17.96|12.82|10.73|8.93|[10]
推理时间减少70%!前馈3DGS「压缩神器」来了,浙大Monash联合出品
量子位· 2025-06-05 16:32
比如编码器容量有限,难以处理密集的多视角输入。 而 ZPressor ,一种即插即用的轻量级模块——可以无缝集成到现有的前馈3DGS模型中,增强模型密集视角扩展性和性能。 在36个输入视图下提升4.65dB,推理时间减少70%,显存占用减少80%,并拓展可输入的视图数目到接近500个。 ZIP Lab和Monash团队 投稿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等前沿应用领域,新视角合成 (Novel View Synthesis,NVS) 正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3D高 斯泼溅 (3D Gaussian Splatting,3DGS) 凭借其革命性的实时渲染能力和卓越的视觉质量,迅速成为NVS领域备受关注的技术方案。 现有的前馈3D高斯泼溅 (Feed-Forward 3D Gaussian Splatting,3DGS) 模型,虽然在实时渲染和高效生成3D场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 展,但仍存在一些关键缺陷。 信息过载:前馈3DGS的"甜蜜负担" 深入分析现有前馈3DGS模型的架构,可以发现其核心症结在于编码器容量的有限性。 当输入视图变得密集时,编码器难以有效处理随之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