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快讯
华夏时报· 2025-10-31 15:16
绿色服务贸易的定义与重要性 - 绿色服务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涵盖传统服务贸易的绿色转型及具有绿色低碳特征的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 [2] - 中国正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重点发展节能技术、低碳技术、绿色设计、绿色航运、环境服务、绿色工程与咨询服务、绿色金融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 [2] - 碳排放认证与评价、碳市场与碳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已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能,对重构全球生产和消费网络及推动国际经贸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 金融支持绿色服务贸易的具体工具与案例 - 绿色信贷支持航运服务主体降碳减排,例如中远海运能源获得交通银行2.73亿元转型贷款 [3] - 绿色债券支持船舶低碳零碳技术研发应用,如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公司发行绿色和蓝色双标签债券以支持船舶能源效率升级和清洁燃料开发 [3] - 绿色航运基金和股权融资为绿色服务贸易项目提供中长期资金,有助于解决资金问题并降低转型风险 [3] 未来金融支持的重点方向 - 推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 [3]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评价、废旧资源回收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3] -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并通过金融业双向开放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4]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14:34
核心财务业绩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98.31亿元,同比下降3.18% [9]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 [9] - 利息净收入为144.62亿元,同比下降5.05%,非利息净收入为53.70亿元,同比增长2.24% [9] - 业务及管理费为53.78亿元,同比下降8.28%,成本收入比为27.16%,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 [9] 资产负债规模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达15,580.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02.85亿元,增幅4.72% [10] - 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673.0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0.85亿元,增幅1.60% [10] - 吸收存款本金为11,376.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4.76亿元,增幅6.11% [10]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余额为74.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7%,与上年末持平 [10] - 拨备覆盖率为340.10%,较上年末下降12.25个百分点 [10]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9%、14.52%和16.87%,均符合监管要求 [10] 零售金融业务 - 零售金融资产余额达8,414.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61.06亿元,增幅5.80% [11] - 个人客户数(不含信用卡)达2,617.19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43.97万户,增幅5.82% [11] - 个人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为1,901.2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70%,其中房产按揭类贷款余额增长3.14% [12] 综合金融与对公业务 - 对公贷款余额为4,977.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郊区对公贷款余额占比达61.20% [14] - 对公存款余额为5,196.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1% [14] - 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为989.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50亿元 [15] 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911.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9%,不良率为1.89% [18]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达4,662户,较上年末增长8.98% [20] - 为25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44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服务 [20]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金融资产规模达到993.49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为643.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1% [23] - 报告期内成功发行4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利率为1.67% [24] - 绿色租赁余额为179.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71% [23] 公司治理与重要事项 - 公司章程修订获监管核准生效,公司监事会和监事同步撤销 [26] - 汪明先生副董事长、行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 [27] - 公司实施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4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3.24亿元 [27]
绿色贸易领域首个!多部门最新解读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14:28
政策文件核心 - 商务部印发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1] - 政策具有创新引领的鲜明特点[1] 政策重点方向 - 政策精准聚焦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短板、物流环节降碳潜力待挖掘、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完备等薄弱环节[3] - 制定四方面针对性举措: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拓展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营造绿色贸易发展良好国际环境、建立健全绿色贸易支撑保障体系[3] 绿色贸易市场前景 - 国际机构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产品和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是目前规模的5倍[6] - 中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表现亮眼:今年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增速超过30%[6] - 中国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额超过2000亿元[6] - 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去年首次突破200万辆[6] - 节能环保家电、再生纤维纺织服装等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6] 中小企业支持措施 - 商务部工作重点包括帮助企业扫清转型障碍,提升绿色竞争力[7] - 具体措施为“优服务”加强能力建设、“搭平台”拓展国际市场、“树典型”宣传先进经验[7] - 将持续关注中小企业实际困难,优化公共服务,助力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9] 绿色制造发展目标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创建451家绿色设计企业,开发推广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11] - 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11] - 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13] 全链条绿色转型升级路径 - “源头”上推行绿色设计,面向电子、汽车等行业开发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装备等产品,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产业[13] - “点”上建设绿色工厂,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培育一批零碳工厂[13] - “线”上培育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供应链提升行动,提高供应商中绿色工厂企业比重[13] - “面”上发展绿色园区,实施绿色工业园区提升计划,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园区[13] 金融支持措施 - 金融部门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基金等工具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发展[15] - 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17]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和评价、废旧资源回收等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17] -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17] 绿色产品认证制度 - 深入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支持外贸企业绿色发展[19] - 协同推进:围绕行业需求扩展认证范围,推动认证从产品向产业链、供应链拓展[21] - 强化监管:修订发布《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管理办法》,建立严格透明的监管机制[21] - 宣传推广:加大宣贯力度,营造绿色消费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21] -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绿色产品认证国际互认,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和绿色产品国际影响力[21]
农行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股价年内涨幅超50%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14:28
核心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 [2][3] - 前三季度净利润2223.23亿元,同比增长3.28% [2][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98.77亿元,同比增长13.34% [2][3] - 利息净收入4273.08亿元,同比下降2.40%,净利息收益率1.30% [3] 资产负债与资产质量 - 截至9月末总资产481354.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3% [3] - 截至9月末总负债449602.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1% [3] - 不良贷款余额3414.04亿元,不良贷款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3] - 拨备覆盖率295.08%,较上年末下降4.53个百分点 [3] - 逾期贷款率1.22%,逾期与不良“剪刀差”连续21个季度为负 [3] 重点业务领域发展 - 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增速10.57%,占境内贷款比重40.98% [5] - 科技贷款余额超4.7万亿元,承销科技创新债257亿元 [5] - 绿色贷款余额5.8万亿元,绿色债券投资规模1389亿元,增速20.3% [5] - 普惠贷款余额4.33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523万户 [5]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51万亿元,增速14.9% [5] - 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1.46万亿元,新增1261亿元,增速9.4% [6] 养老金融与资本市场表现 - 实体社保卡客户数2.8亿户,养老金受托管理规模3728亿元,增速17.70% [6] - 今年以来A股股价累计涨幅高达58% [1][7] - 截至10月30日总市值2.74万亿元,居上市银行首位 [7] - 公司表示正积极稳妥推进中期分红相关工作 [7]
邮储银行(601658)2025年三季报点评:对公贷款增长快 业务格局更均衡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27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51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3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2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0.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2.1% [1] 资产负债规模 - 三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1.1%至1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9% [1] - 三季度末客户存款较年初增长6.1%至16.2万亿元 [1] - 三季度末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8.3%至9.7万亿元 [1] - 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5%,较年初提升1.09个百分点 [1] 贷款结构 - 公司贷款较年初增长17.9%,主要投向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 [1] - 个人贷款较年初增长1.9% [1] - 票据贴现较年初略微压降 [1] 净息差表现 - 前三季度日均净息差为1.68%,同比降低21个基点 [1] - 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64%,较二季度下降5个基点 [1] 非利息收入 - 前三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11.5%至231亿元,得益于投资银行、交易银行、托管、理财等业务发展 [2] - 前三季度其他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7.5%至315亿元,主要得益于债券及票据等买卖价差收益增加 [2] 资产质量 - 前三季度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93%,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末不良率为0.94%,较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环比二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末关注率为1.38%,较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环比二季度末上升0.17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末拨备覆盖率为240%,较年初降低46个百分点,环比二季度末降低20个百分点 [2]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精准护航 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14:27
司法保障绿色金融发展 -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肩负着将资本导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新赛道的使命 [1]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意见,明确碳排放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规则及其权属和担保属性 [1] - 人民法院审判涉碳、涉林、涉矿及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交易纠纷,以维护合同效力并引导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 [1] 司法实践与风险防范 - 通过审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和损害赔偿案件,厘清绿色合规的法治边界,为绿色投资明确预期 [1] - 积极探索绿色破产模式在破产案件中的运用,帮助遇到困难的绿色低碳环保产业通过重整恢复清偿能力 [2] - 运用破产重整制度优化债务结构、引入外部投资、重塑治理结构,以助力金融资源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2] 营商环境与服务升级 - 贯彻实施民法典的绿色原则和民营企业促进法,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2] - 为因资金需求大、前期投入高、回收周期长而暂时困难的绿色产业提供支持,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13:51
核心财务表现 - 资产总额48,922.27亿元,较年初增长15.95%,负债总额45,050.82亿元,较年初增长16.62% [6]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5.88亿元,同比下降1.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0.64亿元,同比增长0.26% [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86%,盈利水平保持稳健 [6] 业务规模与结构 - 贷款本金总额23,730.46亿元,较年初增长7.38%,占资产总额48.51% [6] - 存款本金总额26,354.77亿元,较年初增长7.60%,占负债总额58.50% [6] - 金融市场管理表内外业务规模5.9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09% [19]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率1.29%,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 [7] - 守牢风险底线,深化全面风险管控,运用智能预警系统强化风险信号识别 [7] 零售银行业务 - 零售客户突破3,100万户,AUM余额突破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4% [8] - 私行客户达20,586户,较年初增长17.90%,私行AUM规模2,240亿元,较年初增长14.39% [8] - 个人贷款余额7,056.84亿元,同比增长1.99% [8] 公司银行业务 - 公司存款规模18,255亿元,较年初增长7.12%,公司贷款(不含贴现)规模14,341亿元,较年初增长11.98% [14] - 深耕清洁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赛道",累计落地业务规模超6,700亿元,覆盖客户超4,400户 [15] - 北京地区人民币公司贷款(不含贴现)规模4,783亿元,较年初增长7.66% [14] 特色金融业务发展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4,377.10亿元,较年初增长20.16% [17]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654.56亿元,较年初增长26.20% [17]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08.10亿元,较年初增长16.91% [17] - 文化金融贷款余额1,434.52亿元,较年初增长26.74% [17] 金融市场与托管业务 - 托管资产规模29,477.50亿元,较年初增长29.74%,实现托管业务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15.47% [20] - 公募基金托管规模较年初增长47.78%,托管公募REITs产品3支,数量并列全市场第二 [22] - 全口径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同比增长59.26%,对公结售汇规模同比增长39.42% [16] 数字化与科技创新 - 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近2,000万户,同比增长12.01%,MAU超750万户 [10] - 依托"智投e合"系统上线"e融资"模块,推动企业融资从"被动等待"向"精准触达"转变 [18] - 开放银行累计新增财资一体化客户同比增长92.07% [18] 战略布局与品牌建设 - 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123456"战略为指引,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5] - 打造"儿童友好型银行""成就人才梦想的银行""伴您一生的银行"品牌体系 [8][9] - 儿童金融客户数突破238万户,个人养老金账户190万户,北京地区占比67.89% [9]
交行三季报透视:单季度营收同比劲增3.9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3:4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2.77亿元,同比增长3.92%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39.78亿元,同比增长2.46%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96.45亿元,同比增长1.80%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99.94亿元,同比增长1.90%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95.72亿元,同比增长2.70% [3] 盈利能力与收入结构 - 2025年1-9月公司净经营收入为2,000.59亿元,同比上升1.86% [4] - 2025年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为1,286.48亿元,同比增长1.46%,占营业收入的64.44% [4] - 2025年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93.98亿元,同比微增0.15%,占营业收入的14.73% [4] - 三季度末净利息收益率为1.20%,同比下降8个基点,但在国有六大行中降幅最小 [4] - 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为0.62%,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48% [4] 资产负债规模 - 截至9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达15.5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2% [4] - 截至9月末公司负债总额为14.2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7% [4] - 截至9月末股东权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为1.2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9% [4] 贷款业务 - 三季度末客户贷款余额为90,714.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4% [5] - 公司类贷款余额为59,819.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6% [5] - 个人贷款余额为28,460.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36.21亿元,增幅3.40% [5] - 票据贴现余额为2,434.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8% [5] 存款业务 - 三季度末客户存款余额为92,630.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6% [6] - 公司存款占比55.09%,较上年末下降0.59个百分点 [6] - 个人存款占比43.10%,较上年末上升0.72个百分点 [6] - 定期存款占比67.84%,较上年末上升2.86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占比30.35%,下降2.73个百分点 [6] 资产质量 - 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145.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7% [7] - 不良贷款率为1.26%,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7] - 拨备覆盖率为209.97%,较上年末上升8.03个百分点 [7] - 拨备率为2.65%,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7] 重点领域发展 - 截至三季度末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5,000亿元,服务获贷企业超6万户 [9] - 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72%,绿色债券投资余额增长52.35% [9] - 普惠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8.29% [9] - 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上升41.75% [9]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上升11.13%,互联网贷款余额上升23.06% [9] 业务拓展与市场互联互通 - 公司已与65个市级重大项目、191个区级重大项目建立合作关系 [8] - "债券通"交易量达6,501亿元,"互换通"交易量达6,344亿元 [8] - 上海地区国际收支规模2,156亿美元,跨境人民币收付量13,183亿元 [8]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权威辅导材料:研究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综合考核评价制度 加大专项金融债发行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3:45
政策导向与支持体系 - 政策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以提升金融支持的强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 [1] - 将强化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科学设计并精准实施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1] - 将研究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并加大专项金融债券发行 [1] - 金融政策将与科技、产业、财政等政策加强协同,并健全标准体系及信息共享、融资对接等配套机制 [1] 金融机构业务指引 - 政策旨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并优化信贷结构 [1] - 将优化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1] - 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增信分险作用 [1]
拓展绿色贸易,多部门详解新举措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13:43
10月3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拓展绿色贸易相关情况。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近日,商务部印发了《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 见》,作为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充分体现了创新引领的鲜明特点。 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 李成钢表示,将持续提升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绿色含量"。在已经签署的自贸协定中,推动纳入了贸易与 环境的相关内容。商务部将持续推进自贸谈判,大力推动双向市场开放、削减非关税壁垒、提升规则承 诺水平,推动标准与合格评定合作,为企业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谈及金融支持绿色服务贸易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金融部门主要通过绿色信贷、绿 色债券、绿色股权基金等工具,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发展。 王信说,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支持绿色服务贸易发展:推动绿色金融、转型 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 放认证和评价、废旧资源回收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 资门槛和成本。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