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眼镜
icon
搜索文档
MIJIA 智能音频眼镜2:AI眼镜拆解及BOM成本报告
维深信息· 2025-07-04 21: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MIJIA智能音频眼镜2是迭代产品,镜腿可拆卸,支持形态自由更换;其BOM成本约52.3美元,综合硬件成本45.3美元,税后综合成本约425.51元;综合硬件成本在种类、供应链、品类、供应链国别等方面有不同占比情况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MIJIA智能音频眼镜2参数配置 - 计算平台:SOC为恒玄BES2700ZP,NOR Flash为128Mb × 2,不支持WiFi,蓝牙为5.4,交互应用是米家眼镜App [10] - 光学:镜片需额外配镜,近视调节需额外定制 [10] - 传感器:接近检测支持佩戴检测,双镜腿触摸支持多种触摸检测 [10] - 交互:支持语音交互和双设备连接 [10] - 设计:重量31.2g(不含镜片) [10] - 电源:电池容量110mAh × 2,有4麦克风阵列 [10] - 声学:双开放式扬声器,抗风噪4.5m/s [10] - 指示灯:LED提示充电状态 [10] - 眼镜盒:重量160g [10] 二、MIJIA智能音频眼镜2逻辑框图 展示了NOR Flash、音频功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锂电池等部件及连接关系 [14] 三、MIJIA智能音频眼镜2拆解:眼镜拆解图 未提及具体内容 四、MIJIA智能音频眼镜2主板分析 (1)左镜脚PCBA正面芯片信息 - 艾为AW32002CSR:用于锂电池充电管理,实现输入电压检测等功能 [23] - 恒玄BES2700ZP:作为眼镜控制中枢,负责执行指令等功能 [24] (2)左镜腿PCBA背面芯片信息 - 肖特基二极管:用于电路保护 [28] - 触摸芯片:基于电容感应原理实现触摸功能及状态检测 [29] - TI TPA2011D:驱动扬声器,提供音频播放功能并支持不同音频模式 [30] (3)右镜腿PCBA正面芯片信息 - 艾为AW32002CSR:用于锂电池充电管理,实现输入电压检测等功能 [38] - 恒玄BES2700ZP:作为眼镜控制中枢,负责执行指令等功能 [39] (4)右镜腿PCBA背面芯片信息 - 肖特基二极管:用于电路保护 [43] - 触摸芯片:基于电容感应原理实现触摸功能及状态检测 [44] - TI TPA2011D:驱动扬声器,提供音频播放功能并支持不同音频模式 [45] (5)主板 - BOM清单表 未提及具体内容 五、MIJIA智能音频眼镜2拆解:左镜腿 未提及具体内容 六、MIJIA智能音频眼镜2拆解:左镜腿组件 未提及具体内容 七、MIJIA智能音频眼镜2拆解:扬声器 未提及具体内容 八、MIJIA智能音频眼镜2拆解:转轴 未提及具体内容 九、MIJIA智能音频眼镜2拆解:右镜腿组件 未提及具体内容 十、MIJIA智能音频眼镜2拆解:镜框 未提及具体内容 十一、MIJIA智能音频眼镜2拆解:眼镜BOM(除主板外) 未提及具体内容 十二、MIJIA智能音频眼镜2综合成本 BOM成本约52.3美元,综合硬件成本45.3美元,税后综合成本约425.51元(不含开模费等) [2] 十三、MIJIA智能音频眼镜2综合成本构成 - 按种类:SOC芯片BES2700ZP成本近五分之一,SOC、结构件、声学模组合计核心成本占比二分之一 [2] - 按供应链:蜂巢科技价值量最高,占比超四分之一 [2] - 按品类:芯片成本最高,占比近三成 [2] - 按供应链国别:国产供应商价值量约51.5美元,占比98.47%;海外供应商价值量约0.8美元,占比1.53% [2] 十四、MIJIA智能音频眼镜2拆解部件重量示意图 未提及具体内容 十五、MIJIA智能音频眼镜2综合重量构成 未提及具体内容
君正ISP,正在抢滩AI眼镜
雷峰网· 2025-07-04 19:07
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现状 - 2025年Q1全球AI智能眼镜总销量达60万台,同比增长216%,但Ray Ban Meta以52.8万台销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 - 中国本土市场虽有雷鸟V3和小米AI眼镜现货供应,但整体仍陷于"发布会火热、市场端冷清"的怪圈 [2] - Meta通过消费级产品定义行业标准,国内产业链仍在技术深水区探索 [2] 产业瓶颈与技术挑战 - 产业面临双重瓶颈:缺乏成熟适配方案(除高通AR1外),系统级设计难度被低估 [3] - 技术复杂度体现在50g重量内需平衡1200万像素拍摄与4小时续航,远超传统可穿戴设备要求 [3] - 大模型成本下探未触及消费级普及临界点,产业准备度不足 [3] 芯片与供应链困境 - 高通AR1专用SoC成本超60美元,中小厂商面临"有钱买不到"困境,供应链失衡 [6] - 终端厂商自研方案易踩坑,蓝牙/Wi-Fi/ISP/存储芯片选型错误将导致产品难产 [6] - 联发科等芯片原厂对AI眼镜市场持观望态度,更倾向手机市场 [5] AI音频眼镜的突破路径 - Deepseek降低大模型接入成本后,AI音频眼镜依托成熟TWS耳机产业链实现批量出货 [6] - "耳机+对话交互"轻量级形态规避光学设计复杂度,成为市场过渡方案 [6] 君正的技术突围 - 君正C100芯片以5mm*6mm尺寸、0.053g重量实现1080P/30fps录像下280mW功耗 [8] - 像素克制策略(优先低功耗而非高像素)降低存储与电池需求,某客户产品重量从50克降至37克 [9] - 联合蓝牙/Wi-Fi/CMOS Sensor原厂提供稳定解决方案,T/C系列ISP覆盖1080P-4K [9] 市场前景与中国机遇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1280万台,同比增长26% [11] - 君正规划CW系列ISP,进一步小型化并支持更高像素,年底发布或推动"中国时刻" [11] - 本土创新聚焦功耗控制技术范式革新,重构产业链协同逻辑 [11]
小米发布 AI 眼镜,智能眼镜为何迎来大厂扎堆? |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7-03 14:33
小米AI眼镜发布 - 小米正式推出AI眼镜 基础款售价1999元 可变色镜片型号价格更高700元和1000元 镜框重量约40克 [1] - 产品功能与Meta智能眼镜相近 支持语音交互 拍照录像 可通过摄像头进行直播 但未配备显示屏 [1] - 作为国内科技巨头入局 进一步激发市场对AI眼镜品类的关注 [1] - 发布会后12小时京东平台销量约8000件 优于其他品牌 但不及小米电动车发布时的数十万人预约量 [7] 行业发展现状 - AI眼镜赛道重新热闹 国内Rokid 影目科技等初创企业已抢先发布产品 Meta 苹果 谷歌 Snap等海外公司也在积极布局 [2] - 京东平台AI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8倍 [2] - Meta与雷朋合作的智能眼镜累计销量已超过200万副 国金证券预测年销量有望达到600万副 [4] - 2025年或将成为智能眼镜全面爆发的一年 Meta已证明无内置显示屏的智能眼镜同样拥有广阔市场 [5] 技术供应链 - Meta率先打通智能眼镜供应链 其他厂商可借用其体系快速推出类似产品 [6] - 雷朋智能眼镜中成本最高的零部件为高通芯片 单价约55美元 存储与音频模块主要来自佰维存储 歌尔股份等中国企业 [6] - 国产AI眼镜产品中 九成以上核心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商 [6] - 大语言模型进步降低交互成本 部分供应商提供免费额度 使AI眼镜能以较低成本接入高性能模型 [6] 产品痛点与挑战 - 当前智能眼镜核心要素在于"好看"和"轻便" AI功能尚未成为刚需 [9] - 主流AI眼镜在进行视觉识别等任务时 平均响应时长高达4到6秒 [9] - 翻译功能需先拍照识别文字再翻译 无法实现真正"同声传译" [9] - 制造商难以在成本 轻薄与功能三者间实现完美平衡 产品同质化严重 应用场景单一 [10][11] - 拍摄功能受用户关注 但续航能力明显不足 需在续航 重量与芯片算力间寻找平衡点 [11] 市场竞争格局 - Meta智能眼镜成功推动公司内部重视 已拆分元宇宙部门 延长与雷朋合作 并有意收购其母公司股份 [4] - 苹果计划2026年底前推出智能眼镜 与Meta正面竞争 [5] - 谷歌有意入股雷朋母公司 并收购HTC头戴设备和眼镜部门部分业务 [5] - 国内至少50个团队在研发AI眼镜 但产品距离"下一代超级硬件"仍有差距 [10]
A股晚间热点 | 高层部署!加快产业创新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22:55
新型工业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 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强调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核心方向包括实体经济着力点、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塑造 [1] 资本市场改革与A股吸引力 - 证监会提出以"两创板"改革为抓手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优化制度与活力 [2] - 重点推进自主开放举措,提升A股市场吸引力与竞争力 [2] 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 - 广州拟启动"商转公贷款"政策,个贷率低于75%时实施,高于90%时暂停 [3] - 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包括额度管控和预约申请等措施 [3] A股市场开户数据 - 2025年6月A股新开户165万户,同比增长53%,上半年累计新开1260万户 [4] - 月度波动显著:2月环比翻倍至284万户,4月因关税摩擦下降37.22%,6月环比回升5.84% [4] 中国品牌国际化 - 蜜雪冰城等品牌海外扩张反映中国制造向品牌升级,依托完整产业链和创新研发 [5][6] - 外交部称中国品牌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多元选择,支持跨国品牌互鉴 [6] 海洋经济与高端装备 - 中国船厂占据全球海工订单三分之二份额,金额达236亿美元 [7] - 高端领域表现突出:FPSO和FLNG订单占全球87%,金额158亿美元 [7] 传统产业与周期板块 - 钢铁板块异动,港股重庆钢铁一度涨120%,A股多只个股跟涨 [8] - 政策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叠加需求端地产与基建改善,行业配置价值凸显 [8] 代糖产业与产能布局 - 新型代糖D-阿洛酮糖获多国法规许可,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4.23亿美元 [13] - 百龙创园1.5万吨产能已投产,保龄宝规划3万吨年产能,三元生物推进1万吨产线 [13] 美股与加密货币动态 - 特斯拉Q2交付量384122辆推动股价涨2%,霸王茶姬加速香港布局 [10] - 加密货币市场超10万人爆仓,比特币跌1.5%,"大而美"法案引发抛售 [11] 上市公司业绩与风险 - 贵州茅台回购338万股耗资52亿元,宗申动力上半年净利预增70%-100% [18] - 诚邦股份提示子公司业务规模较小风险,筑博设计实控人拟减持3%股份 [20]
7月2日十大人气股:好上好人气突破千万
证券之星· 2025-07-02 16:10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7月2日双双收跌 成交量萎缩 钢铁和光伏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元件和通信设备板块跌幅居前 [1] - 人气股中亚星锚链收于涨停 安妮股份和长城军工跌幅居前 [1] 十大人气股排名 - 好上好以35.16元收盘 涨幅4.77% 人气值达1,069.62万 位列榜首 [2] - 红宝丽收盘价10.8元 涨幅6.82% 人气值551.33万 排名第二 [2] - 恒宝股份收盘价18.82元 跌幅1.57% 人气值522.65万 排名第三 [2] - 安妮股份收盘价10.49元 跌幅10.03% 人气值462.83万 排名第四 [2] - 长城军工收盘价29.6元 跌幅7.38% 人气值407.88万 排名第五 [2] 个股点评 好上好 - 早盘低开后宽幅震荡 午后持续拉升 一度封涨停 最终收涨4.77% [3] - 涉及存储芯片和AI眼镜概念 基于TWS蓝牙芯片开发的智能眼镜方案支持多种音频格式和AI语音 项目已批量交付 [3] 红宝丽 - 早盘高开高走 盘中逼近涨停 最终收涨6.82% [4] - 3-4月股价涨幅超200% 5月中旬后走弱 近期再度活跃 [4] - 主营业务为环氧丙烷衍生品 包括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和异丙醇胺系列产品 [4] 亚星锚链 - 早盘大幅高开 震荡后封涨停 尾盘回封涨停 [5][6]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司涉及海工装备概念 主营业务为船用锚链和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 [6]
巨头血拼AI眼镜:苹果的野心与Meta的护城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0:38
苹果智能眼镜布局 - 苹果正在开发至少七款头戴式设备,包括三种Vision系列XR头盔和四种智慧眼镜系列产品 [1][2] - 预计2027年首先大量出货类似Ray-Ban的智慧眼镜,出货量300万-500万部 [1] - 2026年不会推出新款头戴式设备,2027年起将有多款新产品问世 [1] - 智慧眼镜可能取代部分TWS与手机拍照功能,是短期内成长能见度最高的类型 [2] - 苹果正针对智能眼镜进行核心主芯片自研,可能基于智能手表芯片经验调整 [3] Meta智能眼镜市场地位 - Meta在2024年独占全球智能眼镜市场份额60%以上 [7]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60万台,同比增长216%,其中Ray-Ban Meta销量52.5万台 [7] - Meta已推出第三代产品Oakley Meta,定位运动市场,续航8小时,起售价399美元 [6] - Meta计划2025年推出高端产品"Hypernova",售价超1000美元 [7] - Meta将Ray-Ban Meta智能眼镜年产能目标调至1000万副 [6] 行业竞争格局 - 谷歌联合三星推出Android XR操作系统,并与Xreal达成战略合作 [11][12] - 国内市场2024年末出现"百镜大战",但初期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13][14] - 三类参与者竞争:互联网厂商(Meta/谷歌)、手机厂商、初创公司 [14] - 互联网厂商在AI大模型和软件生态有优势,手机厂商在硬件制造和渠道体系有优势 [14] 技术发展趋势 - 轻量级AI眼镜成为当前硬件市场主要选择,与产品实用性和可普及度一致 [3] - 业界认为AR眼镜是未来必然路径,当前AI眼镜是为未来积累技术和生态 [3] - AI眼镜面临主芯片与ISP芯片适配、散热、功耗等技术挑战 [14]
国产AI眼镜爆发 智能穿戴开新篇
北京青年报· 2025-07-02 02:24
行业动态 - AI眼镜成为科技巨头、AR/VR厂商及新兴品牌竞逐焦点,小米入局推动从极客尝鲜走向大众消费 [2]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1280万台(同比+26%),中国出货量275万台(同比+107%) [7] - 研究机构预测AI眼镜年销量未来十年内突破5500万副,2035年或达14亿副 [7] 国内厂商进展 - 魅族2023年11月推出AR眼镜MYVU,43g为全球最轻量产AR眼镜,探索版71g为最轻双目全彩AR眼镜 [3] - 华为2024年发布VisionGlass2,搭载HarmonyOS4及盘古AI大模型,支持全天候智慧交互 [3] - 雷鸟创新2025年1月推出V3AI拍摄眼镜,配备1200万像素索尼IMX681传感器,AI响应速度1.3秒 [3] - 雷鸟X3Pro采用全彩Micro-LED光引擎,实现43英寸3D透明屏显示,支持AppleWatch控制 [5] - Rokid与蓝思科技联合开发AI+AR眼镜,集成通义千问等大模型,支持声纹支付及"看一下支付"功能 [5][6] 国际厂商动态 - Meta与Oakley合作推出AR眼镜OakleyMetaHSTN,配备免提摄像头及MetaAI技术,7月11日预售 [7] - Google与XREAL合作发布ProjectAura,为首款安卓XR平台AR眼镜,预计搭载GeminiAI助手 [7] 产品技术亮点 - 小米AI眼镜配备1200万像素主摄,内置超级小爱,采用双芯片方案延长续航,推出电致变色版本 [4] - 雷鸟X3Pro应用纳米光刻刻蚀RayNeo光波导技术,支持五维导航、语音等多模态交互 [5] - RokidGlasses集成多款AI大模型,实现智能提词、实时翻译、AI识物等综合功能 [5][6]
小米AI眼镜,就这?
36氪· 2025-07-01 12:42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小米推出首款AI眼镜,定位为"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具备耳机、拍摄、AI交互功能[1] - 产品开售12小时京东销量突破1万台,电致变色款3分钟售罄[1] - 标准版售价1999元,电致变色款2699-2999元,硬件成本约1300元人民币[5][7] - 北京多家小米之家门店反映产品热度高,部分门店24小时售出6台[3] 产品功能与技术参数 - 支持近视验光配镜,配备摄像头实现第一人称视角拍摄[5] - 接入"超级小爱"AI助手,支持连续对话和智能家居控制[1] - 采用低功耗双芯片设计,续航8.6小时,重量40克[10][12] - 对标Meta Ray-Ban产品,宣称更适合亚洲人佩戴且续航更长[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Meta Ray-Ban全球出货量超180万台[5] - 2024年1-5月中国智能眼镜零售销量约30万副,预计全年增长超130%[19] - 国内AI眼镜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先发壁垒[23] - 主要竞争者包括华为、李未可、雷鸟创新等品牌[23] 市场反馈与用户评价 - 产品被部分用户认为重量偏大,长时间佩戴不适[8][10] - 功能被评价为"有用但不多",缺乏明确使用场景[12][18] - 目标用户主要为科技发烧友和有拍摄需求的群体[18] - 部分行业观点认为产品更像具备社交属性的"玩具"[18]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小米入局被视为推动AI眼镜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关键一步[23] - 公司展示一季度业绩强势,体现生态链整合能力[20] - 行业期待通过迭代解决重量、续航、佩戴舒适度等核心痛点[24] - 潜在细分市场包括视障人群辅助工具等垂直应用[25][26]
小米对AI眼镜进行了一次“平庸”的试探
虎嗅· 2025-06-30 20:58
小米AI眼镜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小米AI眼镜发布会仅用7分钟简要介绍功能点及价格,未深入技术细节,显示其战略重要性但非当前业务重心[1] - 产品定位为"随身AI入口",但实际更像是为小米YU7发布铺垫的前菜,反映公司对AI眼镜生态布局的长期看好与短期资源倾斜有限[1] - 首销表现强劲:京东开售12小时销量突破10000台,线下小米之家体验用户激增,体现强势渠道优势[7] 产品竞争力分析 - 定价高于预期:标准版1999元/单色版2699元/彩色版2999元,超过竞品雷鸟V3(1799元)和Ray-Ban Meta(299美元),叠加近视镜片成本影响大众购买意愿[5] - 差异化功能有限:主要亮点为手机联动拍摄(第一视角)和电致变色技术(四档变色),AI能力多为小爱同学功能移植[5][6] - 拍摄能力呈现两极分化:白天静态场景获认可,夜间及运动场景表现欠佳[6]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竞争维度将聚焦成本控制与时尚属性:需降低硬件成本(当前估算1290元)同时增强科技潮玩特性[3][8] - 电致变色版本热销显示时尚设计权重:彩色版虽贵700元且不支持度数镜片仍售罄,验证外观溢价能力[8][9] - 国际品牌布局更快:Google分别投资1.5亿美元与Warby Parker合作、1亿美元获Gentle Monster股权;Meta已与Ray-Ban/Oakley/Prada建立合作[11][12] 技术发展方向 - AI应用构建壁垒困难:基础功能同质化严重,如"看一下支付"功能被竞品快速复制[10] - Agent交互将成为关键:眼镜场景更适合Agent式快应用而非完整App,百度云等已在构建AI应用池[14][15] - 产业链融合加速:需要眼镜制造业与智能硬件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小巧轻便酷"的产品形态[12] 供应链现状 - 成熟度不足:硬件成本占比达64.5%(1290/1999),重量/功耗等技术指标仍需优化[8] - 技术整合待提升:双芯片设计(高通AR1+恒玄2700)未形成显著性能优势[5]
3巨头押注下一个十亿级入口:当小米、字节、华为盯上 AI 眼镜,争的不是硬件是交互主权
犀牛财经· 2025-06-30 14:51
小米AI眼镜产品发布 - 小米发布首款AI眼镜,起售价1999元,半小时内小米商城售罄,京东首日销量突破7000台 [2] - 产品定位为"随身的AI入口",重量仅40克,续航8.6小时,超越Meta Ray-Ban的4小时续航 [3] - 搭载高通骁龙AR1芯片与索尼IMX681传感器,1200万像素摄像头,针对亚洲人脸型优化 [3] - 采用"软件定义硬件"理念,内置"超级小爱"AI助手,支持多模态交互和跨设备操作 [3] - 70%组件实现国产化,光学模组成本较2024年下降30% [4] 市场策略与供应链 - 内部预期销量"三十万台往上",相比Ray-Ban Meta全球200万台销量保守 [5] - 针对中国52.7%青少年近视率,与400家眼镜门店合作提供配镜服务 [6] - 歌尔股份为独家整机代工厂,欧菲光供应摄像头模组,瑞声科技提供扬声器 [3] 技术挑战与竞争格局 - 高通AR1芯片在3D建模等重度任务可能存在性能不足 [7] - 近视用户佩戴后重量增加约30克,与"无感佩戴"设计形成冲突 [7] - 全球智能眼镜2025年一季度出货量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中国市场贡献49.4万台 [8] - IDC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550万台,中国市场275万台 [9]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成为行业转折点,Meta与雷朋合作产品销量突破300万台 [8] - 阵列光波导+Micro-LED技术商用落地,模组重量压缩至8克 [9] - 科技巨头将AI眼镜定位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 [10] - AI眼镜光学组件单机价值量达TWS耳机6倍,歌尔股份等企业率先受益 [11] 行业竞争与投资 - 百度、华为加速布局,三星、字节跳动、亚马逊计划发布新品 [12] - 2024年多家AI眼镜厂商获得单笔数千万元融资 [11] - 雷鸟创新AI眼镜已覆盖全球25国,北美及日韩市占率超4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