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目标
icon
搜索文档
从白酒、新能源汽车和煤炭牛市看银行未来的时间及空间:银行:趋势的力量,坚定的胆量
浙商证券· 2025-07-04 15:25
核心观点 - 本轮中信银行指数自2022年11月上涨已持续2年零8个月,上证指数窄幅震荡时其走出技术性牛市,市场对银行指数是否见顶讨论增加 [1][12] - 复盘白酒、新能源汽车和煤炭牛市,行业走牛需宏大叙事和增量资金,银行具备“资产荒”叙事和潜在增量资金,处于“牛市”中段,中信银行指数PB有望从2022年10月的0.5X修复至0.8 - 0.9X左右 [1][5] 白酒行业(2016 - 2021年) 2016年1月 - 2018年6月 - 股价驱动因素为财富效应、消费升级,房价上涨带来财富效应,消费在经济中驱动力增强,“棚改货币化”刺激房价上涨提升消费能力,白酒量价齐升 [14][18][21] - DDM归因是分子端归母净利润大幅增加,指数从10878点涨至30474点涨幅180%,归母净利润合计值从320.5亿元增至597.8亿元增幅86.5%,PE(TTM)从20.6倍升至30.7倍增加49% [25] 2018年11月 - 2021年2月 - 股价驱动因素为MSCI扩容、核心资产牛市,民营经济座谈会提振信心,QFII额度翻倍、MSCI扩容、美联储无限量QE加速外资流入,外资偏好白酒 [28][29][30] - DDM归因是流动性充沛,估值抬升显著,指数从22372点涨至90047点涨幅302%,归母净利润合计值从659.2亿元增至901.1亿元增幅36.7%,PE(TTM)从20.5倍升至57.7倍增加181.7% [33] 新能源汽车行业(2019 - 2021年) 2019年11月 - 2021年1月 - 股价驱动因素为产业共振、公募增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振,中国提出双碳目标,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公募基金增配电力设备行业 [40][41][44] - DDM归因是估值增加幅度超过250%,指数从1652点涨至2778点涨幅68.2%,归母净利润合计值从598.7亿元降至539.5亿元增幅 - 9.9%,PE(TTM)从24.0倍升至86.3倍增加259.9% [46] 2021年3月 - 2021年11月 - 股价驱动因素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公募基金增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1Q3公募基金超配比例增加至8.45% [50][51][54] - DDM归因是业绩兑现,分子端推动指数上行,指数从2539点涨至4452点涨幅75.4%,归母净利润合计值从579.4亿元增至903.5亿元增幅55.9%,PE(TTM)从67.3倍升至75.8倍增加12.6% [56] 煤炭行业(2020 - 2024年) 2020年3月 - 2022年9月 - 股价驱动因素为供需错配与中美流动性共振,供给侧改革使煤炭产能短缺,需求端发电量增加,中美释放宽松信号推升煤炭价格 [61][64][67] - DDM归因是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指数从1377点涨至3555点涨幅158.1%,归母净利润合计值从935.5亿元增至2282.8亿元增幅144%,PE(TTM)从7.8倍升至8.0倍增加1.9% [72] 2023年6月 - 2024年6月 - 股价驱动因素为资产荒、高股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煤炭高股息特征凸显配置价值 [76] - DDM归因是估值显著提升,指数从3002点涨至3829点涨幅27.5%,归母净利润合计值从2423.2亿元降至1536.2亿元降幅36.6%,PE(TTM)从6.3倍升至13.1倍增加106.5% [80] 银行行业(2022年底 - ?) 2022年10月至今 - 宏大叙事为资产荒大背景,有利于银行提升估值水平,银行股息率高且趋势性上行、盈利稳定性强 [89] - 增量资金为险资OCI账户配置和公募新规下公募补仓,新会计准则使险资增加高股息资产配置,公募新规下公募基金低配银行有望推动价值回归 [93][94] 未来展望 - 银行具备宏大叙事和增量资金,处于“牛市”行情中段,时间上参考白酒和煤炭牛市持续时间推测银行牛市或运行至中段,空间上银行估值扩张幅度距三大行业仍有空间,PB视角下中信银行指数有望修复至0.8 - 0.9X左右 [5][100]
迎峰度夏旺季!电力股大幅活跃,板块指数创近一月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7-04 14:27
电力板块市场表现 - 电力股7月4日盘中强势,板块指数放量上涨创1个多月来新高 [1] - 华银电力近4个交易日3度封板,创3年半来新高 [1] - 韶能股份、新中港、金房能源、深南电A等多股大涨 [1] 公司业绩与增长 - 华银电力预计半年度归母净利润1.8亿-2.2亿元,同比增加1.75亿-2.15亿元 [1] - 华银电力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604%-4426% [1] 行业供需与政策支持 - 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中国中东部地区最高气温37℃以上范围扩大,局地超40℃ [1] - 电力进入迎峰度夏旺季,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140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投运 [1] - 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显著提升电网供电能力,解决部分地区负荷过载问题 [1] 电力市场改革 - 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交易范围覆盖五省区 [2]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统一电力现货市场,预计日均交易规模达38亿千瓦时 [2] - 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电价趋势有望稳中小幅上涨 [2] 行业前景与投资观点 - 中信建投认为偏紧的区域电力供需、良好的竞争格局对电价形成支撑 [2] - 信达证券指出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 [2] - 煤电顶峰价值凸显,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持续依赖系统调节手段 [2] - 电煤长协履约率有望边际上升,煤电企业成本端较为可控 [2]
践行绿色公益 守护美好生活 友邦人寿“友爱地球”公益计划零废行动山东站圆满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7-04 11:39
公益活动 - 友邦人寿在济南举办"友爱地球"公益计划零废行动山东站活动,作为7.8全国保险宣传日系列活动之一 [1] - 活动由友邦人寿与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合作开展,志愿者在百里黄河风景区清理2公里河岸线垃圾并进行分类称重 [1] - 活动形成环保闭环,所有垃圾交由专业机构清运,杜绝二次污染 [1] ESG战略 - 友邦人寿2025年"友爱地球"公益计划以"零废弃、'友'未来"为主题,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 [4] - 公司致力于将ESG理念融入战略规划、商业决策及经营行为 [4] - 2024年友邦保险集团启动"AIA CAN"多年期环保项目,构建独特绿色文化 [4] 项目影响 - "友爱地球"公益计划已通过多维度公益活动覆盖超过30万人次 [4] - 山东站活动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并增强当地公众环保意识 [4] - 公司将持续推进该计划,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4]
电力板块走高,华银电力4日斩获3板,韶能股份等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1:22
电力板块市场表现 - 电力板块4日盘中发力走高,韶能股份、深南电A、华银电力涨停,协鑫能科涨超8%,乐山电力、西昌电力、江苏新能等涨逾4% [1] - 华银电力近4个交易日已斩获3个涨停板,公司公告目前经营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华银电力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亿元—2.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75亿元—2.15亿元 [1] 行业供需情况 - 国家发改委初步预计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 [1] - 通过提升发电能力和加强输电通道建设,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好于去年 [1] 电力行业前景 - 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煤电顶峰价值凸显 [2] - 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电价趋势有望稳中小幅上涨,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有望持续推广 [2] - 容量电价机制正式出台,明确煤电基石地位 [2]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持续依赖系统调节手段的丰富和投入 [2] - 发改委加大电煤长协保供力度,电煤长协实际履约率有望边际上升,煤电企业成本端较为可控 [2] - 电力运营商业绩有望大幅改善 [2]
汉嘉设计:技术实力推动破局 加大拓展国际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0:59
香港环保政策与汉嘉设计的角色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和《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倡导"全民减废、资源循环、零废堆填"的愿景 [1] - 汉嘉设计通过子公司伏泰科技提供全栈智能回收解决方案,成为推动香港构建智慧化、精细化城市资源循环新生态的重要力量 [1] 伏泰科技的硬件解决方案 - 产品线全面覆盖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资源(塑料、金属、玻璃、纸张等)以及建筑垃圾等多种分类 [2] - 超过40台智能回收箱部署在香港的购物中心、高校、街市及"绿在沙田"等关键场所 [2] - 智能回收箱具备高耐用性、全天候适应性、人性化防夹设计和低残留一体化结构 [2] - 智能厨余箱融合干湿分离防护、长效除臭技术及电子元件保护设计,高效解决防虫、除臭痛点 [2] 伏泰科技的软件平台 - 开发基于物联网、AI算法和微服务架构的数字化软件平台,实现从数据采集到居民参与、企业运营再到政府监管的闭环管理 [3] - 云端大数据管理平台具备用户激励与行为引导、智能调度与预测管理、实时称重与精准征费以及数据透明与决策支持等核心功能 [3] - 平台深度对接香港环保署的"绿绿赏"系统,实现回收行为与积分奖励的实时联动转化 [3] 伏泰科技的全球布局 - 加快全球市场布局步伐,已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合作伙伴展开深入交流 [4] - 探索智能系统与机器人技术的多层次应用,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高效、智能、可持续的环保解决方案 [4]
全球与中国步进电压调节器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7-04 10:02
步进电压调节器行业现状分析 - 全球配电网自动化需求提升,步进电压调节器广泛用于中压和低压端以保障供电质量与电网稳定性 [3] - 中国市场潜力显著,城乡电网改造、"双碳"目标及农村电气化推动SVR产品应用,中西部和风电并网区需求突出 [3] - 智能化趋势明显,传统机械式控制正被数字控制器替代,支持远程监测、自动换档、SCADA集成等功能 [3] 步进电压调节器发展趋势 - 智能化与数字化控制成为主流,配备数字控制器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及通讯协议集成 [4] - 绿色节能设计受重视,采用低损耗铁芯和环保绝缘油,推动无油或干式结构 [4] - 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增强设备兼容性,简化维护与系统集成 [4] - 市场需求多元化,城乡电网升级、新能源并网及工业高可靠供电驱动应用场景扩展 [4] - 国际化与本地化并行,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同时加强本地制造与售后服务 [4] 全球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53亿美元,预计2031年增至2.14亿美元,CAGR为5.12%(2025-2031) [6] - 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22.28百万美元(占全球14.57%),2031年预计达32.20百万美元(占比15.06%) [7] - 全球Top5厂商(如Eaton、Siemens等)占据67.60%市场份额,中国本土企业如浙江法拉迪电气参与竞争 [10] - 欧美市场以高附加值智能化设备为主,亚太(尤其中国、印度)因城市化与电网升级成为增长最快区域 [10] 技术与市场未来方向 - 行业向智能电子控制系统转型,物联网、大数据及AI技术将提升动态调节精度与运维效率 [11] - 新能源普及使调压设备承担更复杂电能质量管理任务,绿色政策推动材料与结构优化 [11] - 发展中国家配电网改造与工业自动化持续驱动需求,但面临成本压力、技术更新及标准差异等挑战 [11] 产品与应用分类 - 产品类型分为单相和三相,应用领域涵盖配电网、工业及其他场景 [13] - 主要厂商包括Eaton、Toshiba、Howard Industries及中国本土企业如中宝电气等 [13]
宗申动力主业发力半年预盈4.8亿 开拓新兴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长江商报· 2025-07-04 07:34
业绩表现 - 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79亿元—5.64亿元,同比增长70%—100% [1][3] - 扣非净利润预计4.56亿元—5.36亿元,同比增长70%—100% [3] - 一季度营业收入32.43亿元,同比增长39.11%,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88.28% [3]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2.53亿元—3.38亿元,同比增长50%—108.64% [3] - 2024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105.06亿元,归母净利润4.61亿元 [1][5] 业务驱动因素 - 通用机械和摩托车发动机业务规模增长是业绩增长主因 [1][4] - 联营企业投资收益显著提升,一季度贡献4310.11万元(上年同期仅81.48万元) [4][5] - 新能源业务收入从2023年1.33亿元增至2024年5.79亿元,占比从1.67%提升至5.58% [8] 产业转型升级 - 从摩托车发动机延伸至通用机械、航空动力、新能源及高端零部件领域 [7] - 2023年出资3.24亿元收购新能源电池及储能公司,布局储能业务 [7] - 新能源业务覆盖电驱动系统、储能(便携式/家庭/工商业)、氢燃料电池三大赛道 [8] - 高端零部件产品涵盖汽车四驱系统、变速箱等数百种品类 [8] 研发投入 - 近两年每年研发投入超3亿元,2024年达3.28亿元 [2][8] - 2020—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从2.06亿元增至3.28亿元 [8] 历史财务表现 - 2007年起年度盈利均超2亿元,2020—2024年归母净利润区间为3.62亿—5.88亿元 [5] - 上市以来未出现亏损,盈利能力稳定 [1][5]
“十四五”内燃机行业向“绿”而行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内燃机销量41561万台环比下降674但同比增长1231 [2] - 1-5月累计销量216427万台同比增长1636 [2] - 行业呈现"环比下降同比增长"的复杂态势反映出经济复苏中的韧性 [1][2] - 季节性需求变化与供需短期失衡导致环比下滑国民经济复苏带动刚性需求增长 [2] 燃料类型分析 - 5月柴油机销量401万台环比下降1646同比微增147 [3] - 5月汽油机销量37496万台环比下降556同比增长1357 [3] - 1-5月柴油机累计销量22494万台增长377汽油机193636万台增长1799 [3] - 汽油机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乘用车市场持续火热 [3] 应用领域表现 - 5月乘用车用内燃机同比增长1037商用车用增长187农业机械用增长350船用飙升2020 [3] - 工程机械用发电机组用通机用领域同比下滑 [3] - 乘用车增长受消费能力提升与汽车消费升级驱动商用车受物流回暖与基建拉动 [3] - 船用领域因水运复苏与船舶更新需求集中释放 [3] 行业集中度与规模 - 多缸柴油机市场前十企业占据7736份额 [4] - 行业年产销量连续14年超7500万台"十四五"期间稳定年产8000万台 [4] - 年产值近8000亿元带动上下游年产值超20万亿元 [4] 技术创新成果 - 排放标准全面落地热效率显著提升柴油机提升50汽油机达40-42 [4] - 燃料多元化突破天然气二甲醚甲醇等技术商业化应用 [4] - 潍柴20M61发动机功率达5450kWm打破进口品牌垄断 [6] - WP13甲醇发动机成本降40排放减80 [6] - 12M55NG天然气发动机采用电控燃油系统实现低油耗与环保 [6] - 350千瓦氢内燃机发电效率44关键部件100国产化 [6] 未来发展方向 - 企业加速向高效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 [7] - 需加大绿色能源技术高效燃烧技术尾气净化技术研发 [8] - 探索氢内燃机甲醇内燃机等多元化燃料应用 [8] - 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将深度融入产品提升性能与效率 [8]
磁悬浮热泵“零摩擦”,领跑节能新赛道
齐鲁晚报· 2025-07-04 05:30
磁悬浮地源热泵技术应用 - 国内首台磁悬浮地源热泵机组在潍坊市坊子区地质家园小区投入运行 向2 7万平方米区域提供制冷供暖服务 采用磁悬浮核心技术实现"零摩擦"静音运行 比传统地源热泵平均节电30% 一个采暖季节省电费23万元 [1] - 磁悬浮热泵机组转速达每分钟3万转 通过电磁场使转子完全悬浮 消除机械摩擦 实现近乎零摩擦损耗的高效运行 相比依赖机械轴承的传统热泵(转速仅每分钟几千转)具有显著节能优势 [1] 传统地源热泵的局限性 - 潍坊城区潍京水岸小区使用传统地源热泵机组占地400平方米 年供暖费用约150万元 冬季日均运行成本约8000元 极寒日破万元 若改用空气能初装成本更高达350万元 [2] - 进口螺杆式热泵存在噪音大 维护成本高 电费高等问题 而磁悬浮热泵电费大幅下降 噪音明显降低 设备运行更平稳 后期基本实现免维保 [2] 技术研发与合作 - 磁悬浮热泵技术源于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与山东天瑞重工的技术合作 第四勘探队提出将磁悬浮技术应用于热泵领域的设想 [3] - 天瑞重工凭借10余年技术储备和磁悬浮节能装备的工业应用经验 仅用三个月突破关键部件技术瓶颈 远超最初预估的2-3年攻关周期 [3] - 天瑞重工已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构建"标准—研发—技术—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 牵头制定磁悬浮国家标准体系 [3] 技术鉴定与市场反响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组鉴定认为 磁悬浮热泵机组成功攻克传统设备"能耗高 噪音大 油污染 维护复杂"等痛点 已在地热能利用 工业余热回收 数据中心制冷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4] - 磁悬浮技术在中国地质大会展示后反响热烈 50多位国内外同行主动接洽咨询 技术应用场景广阔 适用于所有需要精准控温的领域 [4][5]
光伏系列专家会- 25H2供需展望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 光伏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需求情况 - **2025年国内需求态势**:集中式稳定建设、户用光伏观望政策、工商业稳步增长。集中式项目落地或延至2026年,分布式受电价政策影响观望,工商业受益于企业用电转型和绿电政策向好[1][3]。 - **2025年第三季度需求**:受政策和市场因素影响,531抢装效应和136号文使装机增长,但集中式项目落地时间晚,下半年需求无大幅增速;分布式因电价政策不明观望,户用受136号文和分布式管理办法影响大,工商业向好,海上光伏下半年有增速[2][3]。 - **“十五五”期间需求**:预计稳步增长,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推动,大基地规划、应用场景拓展、独立电站和微网系统发展支撑需求[7]。 装机量 - **2025年集中式新装机量**:乐观情况下可达270 - 289GW,占比可能超45%,依赖去年提前框定需求和央国企组件采购[1][4]。 排产情况 - **2025年7月各环节排产**:多晶硅产量10.5 - 10.6万吨,较6月增长;硅片排产维持55GW左右;电池片降至57GW左右;组件维持在50几瓦左右[1][8]。 - **组件排产维持高位原因**:部分用于出口中东非、亚太及斯坦国家,供给大型地面电站及工商业项目;上半年国内抢装使海外库存不足,欧洲市场旺季备货需求增加[1][9]。 多晶硅情况 - **头部企业开工率**:基本维持在50%左右,大部分基地停产检修,复产受供水期电压降低和地方政府要求影响[10][11]。 - **西北地区生产情况**:7月未显著增加,厂家观望,社会面硅料库存约40万吨,消化周期需4 - 5个月[12]。 - **地方政府态度**:对复产或减产态度不明确,主要策略是限价[13]。 - **新技改项目成本**:新疆和内蒙古新技改项目现金成本需观察,满负荷运行且含补贴情况下接近30元甚至更低[14]。 - **跨界企业退出情况**:跨界化工企业退出困难,缺乏销售渠道和竞争力,多晶硅质量差异大且成本高,短期内难恢复生产[15]。 - **停炉管线腐蚀问题**:多晶硅停炉超半年有管线腐蚀风险,头部玩家无明显问题,中小企业设备腐蚀及其他问题严重[16]。 - **复产可能性**:难以判断停产企业是否彻底退出市场,历史上有企业停产多年后复产[17]。 价格情况 - **当前硅料价格**:N型致密料报价36元/公斤,混包料低1 - 2元,颗粒硅低2 - 3元,下游倾向颗粒硅[18]。 - **价格影响因素**:下游拉晶水平提高和对较差产品容忍度增加影响硅料价格,原材料降本是拉晶厂重要策略[19]。 - **一季度颗粒硅均价反超原因**:头部棒状硅厂商在混包料中增加较差材料比例,下游选择性价比高的颗粒硅[20]。 - **报价上涨成交情况**:报价上涨后成交少,下游观望,关注政策落实和新报价能否站稳[22]。 - **价格上涨逻辑**:此轮上涨有官方指导,政策执行顺利则小玩家报低价去库存可能性不大[23]。 - **小规模低价销售影响**:小规模低价销售对多晶硅价格大盘无显著影响,前七家主要生产商产量占比大[24][25]。 - **反内卷法案影响**:可能使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一定程度上涨,推动组件价格小幅回调,电池利润空间有望修复,拉金价格跟随硅料走势[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分布式与工商业光伏观望原因**:136号文对新增项目不保量不保价机制,收益率测算复杂且下降超30%,多数新增量等四季度机制电价落地再决策[5][6]。 - **治沙项目进展**:治沙项目因土地审查加严转向沙漠找场地,需当地电视资源产能等条件,可能2026 - 2027年有明显进展[3]。 - **期现商库存情况**:期现商注册仓单约2,900吨,总库存不到1万吨,分布广泛[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