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宇宙
icon
搜索文档
季为民:破浪共生 构建数字产业新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07:48
2025年7月29日,由《中国经营报》举办的"2025中国数字产业生态大会"在上海开幕。本次大会以"破浪 ·共生"为主题,各行业领袖、专家学者等汇聚一堂,共话前沿、共破难题、共寻机遇,为数字生态产业 化发展建言献策。 中经记者 许礼清 上海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季为民在会上表示,当前,全球数字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迭代升 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数字产业也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 引擎。 季为民强调,中国作为数字经济的大国,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但仍需清醒应对技术壁垒、市场分化及全球化挑战。 数字经济的全球化浪潮,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让时代挑战摆在眼前。 与此同时,数字生态中没有孤岛与独赢,唯有互联与共赢。季为民指出,目前数字生态的产业边界日益 模糊,跨界融合成为常态。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到产学研用的深度联动,从国内生态的构建到全球 网络的拓展,共生、共赢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经济虽有着无限的前景,但挑战和机遇依旧并存。为此,季为民还特别提出当前核 心议题:如何构建"技术+文化+服务"的全 ...
侃股:A股更需要不一样的10倍股
北京商报· 2025-07-29 20:26
具身智能概念炒作现象 - 上纬新材成为年内首只10倍股 仅用15个交易日实现暴涨 [1] - 热门赛道如元宇宙和ChatGPT反复催生速成大牛股 本质是风险投资期货化 将5-10年价值重估周期压缩至数月 [1] 慢牛10倍股特征 - 贵州茅台用16年完成300倍涨幅 宁德时代耗时3年半实现10倍跨越 核心逻辑是以时间换空间 用业绩消化估值 [1] - 企业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30%时 10年可实现12.78倍业绩增长 即使市盈率略有下降也能完成10倍涨幅 [1] 慢牛股培育条件 - 需要行业具备长周期增长空间 如消费升级和新能源发展 [2] - 要求企业构建技术壁垒或强大品牌效应 形成持续盈利能力 [2] - 依赖资本市场理性定价 避免非理性波动 [2] A股市场现状 -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增加 市场成熟度提升但换手率仍明显高于成熟股市 [2] - 中小投资者中长期持股比例不高 短线交易频繁 价值投资理念处于初级阶段 [2] 市场发展方向 - 构建慢牛生态需完善退市制度 使壳资源价值归零 [2] - 上市公司需提升分红比例 用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 [2] - 形成业绩为王的定价体系后 慢牛赛道将自然涌现10倍股 [2] 投资模式对比 - 速成牛股短期放大赚钱效应 但多数与资本运作相关 绝大多数投资者无法分享 [3] - 慢牛模式10倍股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红利 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有机会参与 [3]
把握趋势:小游戏出海的黄金时代—2025年度游戏商务大会圆满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7-29 20:17
为深化游戏行业国际化布局,推动国内外市场资源互补与联动,打造双向赋能、共荣共赢的新发展格 局,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人民政府主办,上海 北虹桥企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游戏客栈、艾克索拉(Xsolla)合作的2025年度游戏商务大会于7 月29日在上海虹桥金沙voco酒店圆满举办。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国资委副主任黄斌兵,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 任委员张毅君,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 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旭波,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游戏工委秘书长唐贾军,上海市委 宣传部网络出版处处长陆以威,上海虹桥商务区投资促进与公共服务事务中心主任朱莹华,嘉定区商务 委主任陈烨,嘉定区北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范意萍,嘉定区江桥镇党委书记甘永 康,嘉定区江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方键等相关领导,以及多家游戏企业代表、媒体记者、投资机构出 席本次大会。 游戏商务大会是ChinaJoy期间的重要亮点活动之一,大会由游戏产业出海发展论坛、新游品鉴与出海流 量大会、游戏新产品及IP交流会 ...
游戏创业的后VC时代
36氪· 2025-07-29 08:14
行业现状与市场数据 - 2024至2025年中国游戏市场规模达3257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6.74亿,创历史新高[2] - 2025年5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86%[4] - 2021年后移动游戏投资总额和交易数量急剧下降,2025年上半年仅完成2亿美元融资和35笔交易[10][24] 投资环境变迁 - 2018年游戏创业热钱多,初创公司可获亿元级融资,2024年VC大规模撤退,普通创业者难获千万级投资[2][4][8] - VC投资逻辑与游戏行业结构性冲突:游戏依赖爆款、退出路径受阻,无法提供稳定收益[8][10] - 2020年以来61%并购交易集中在移动游戏领域,头部公司通过并购获取市场份额和确定性现金流[26] 创业模式分化 - 休闲小游戏崛起:依赖流量套利,ROI和LTV为核心指标,海外市场存在供需失衡机会[11][15] - 独立游戏回归:发行商成为主要资金源,关注产品完成度而非公司成长性[17][19] - 团队规模缩减:白栩新创业团队仅3人,自投100万;昨日之歌团队仅夫妻2人,依赖外包[1][16][24] 典型案例分析 - 白栩首次创业获1亿融资,因资方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卖房偿债[4][7][8] - 昨日之歌抓住"吸血鬼Like"风口,游戏被收购后还清债务,但前期因谷歌误封濒临破产[13][15] - 铼三实验室专注游戏投资孵化,筛选标准强调团队抗风险能力与商业执行力[19][21][22] 市场结构问题 - 头部公司碾压垂直领域企业,形成"大象踩死猫"的非健康金字塔结构[26] - 热钱退潮后行业留存者多为热爱驱动,投机型开发者减少[27][29] - XR等新兴领域受AI冲击,融资难度加大,创业者被迫回归传统赛道[23][30]
财报前瞻 | Meta(META.US)Q2业绩大考将至 巨额AI押注下能否维持40%利润率?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5:29
财报发布与市场预期 - Meta将于美东时间7月30日盘后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市场关注其能否在人工智能和现实实验室巨额投入下维持40%的利润率 [1] - 市场一致预期第二季度营收445 5亿美元(同比增长14%) 每股收益5 84美元 但连续四个季度平均超预期18 5% 上一季度超预期23% 即便此次超预期10%也可能难以推动股价上涨 [1] - 财报焦点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入700亿美元和Reality Labs年投入160亿美元的背景下能否维持40%以上利润率 [1] 业务板块分析 数字广告业务 - 广告业务规模超1800亿美元 是支撑其他业务的"现金奶牛" [1] - 人工智能广告工具使用率30% 推动Reels转化率提升5% 每用户收入49 63美元(同比增长11 28%) [2] - 隐患包括Instagram和Facebook广告加载量接近上限 ARPU增长依赖定价能力而非流量规模 第一季度亚太市场营收82 2亿美元(低于预期的84 2亿美元) 因中国出口商缩减广告投放 [2] 人工智能战略 - Meta免费开放Llama大模型 与硅谷传统做法背道而驰 2025年资本支出计划600-700亿美元 [3] - 客户人均收入增至49 63美元(同比增长11 28%) 证明人工智能提升变现能力 [3] 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 - 每季度消耗40亿美元 盈利前景不明 但凭借960亿美元运营现金流 Meta有能力承担 [4] - 业务范围从VR头显拓展至AR眼镜 神经接口等下一代计算平台技术 [4] WhatsApp - 30亿用户目前仅带来每年10-20亿美元收入 但商业通信领域可能创造300-400亿美元收入机会 [5] 财务与估值 - Meta市盈率27 60倍 EPS增速17 66% ROE 37 57% 债务权益比15 58% 财务效率高于多数科技巨头 [8] - 市盈率低于微软(38 87倍) 亚马逊(36 78倍)和奈飞(59 62倍) EPS增速高于苹果(2 74%)和谷歌(15 95%) [8] - 面临根本性矛盾:既要大举投入新技术 又要维持支撑1 8万亿美元估值的盈利能力 [10] 华尔街情绪与技术面 - 71位分析师中63位给出"买入"或"强烈买入"评级 平均目标价732 63美元(仅2%上涨空间) [11] - 关键阻力位720-725美元和745-750美元 支撑位700美元 680美元和650美元 [11] - 当前成交量低迷 RSI中性 股价可能剧烈波动 [12]
“AI+游戏”创新生态加速 徐汇区产业融合新突破
快讯· 2025-07-28 11:40
行业动态 - 上海徐汇区正引领"AI+游戏"产业深度融合 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1] - 区内汇聚米哈游 莉莉丝 鹰角网络等头部游戏企业及上千家人工智能企业 [1] - 假面科技等企业通过生成式AI技术实现游戏开发智能化 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内容安全性 [1] 产业规模 - 徐汇区游戏产业年营收预计超过700亿元 占全市40%以上 [1] - 形成完整的"AI+游戏"产业生态链 [1] 政策支持 - 徐汇区通过政策 资本 人才全要素赋能 推动游戏产业从"半城集聚"向"全球引领"跃升 [1] 创新进展 - "元界NeoWorld"元宇宙街区亮相 加速构建"AI+游戏"创新生态系统 [1]
2025中国游戏科技发展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7-26 21:51
游戏科技核心观点 - 游戏科技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超越传统娱乐范畴,与科技创新深度共振[1] - 游戏科技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科技创新的压力测试场,也是跨领域赋能的通用接口[1] - 游戏产业与科技创新形成"技术突破-效应外溢-产业重构"的循环机制,揭示共生共荣的底层逻辑[1] - 游戏科技与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高度契合,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 中国游戏产业发展规模 - 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收入规模达4550.6亿元,近二十年复合增长率26.8%[3] - 2024年用户规模突破7.5亿人,近二十年复合增长率18.6%[3] - 自研游戏国内市场收入占比从早期约60%提升至近年80%以上[5] - 2024年游戏出海收入突破千亿元,美日韩核心市场合计占比57.3%[8] 游戏科技学术研究 - 近二十年游戏科技学术文献数量显著增长,覆盖游戏引擎、AI、VR/AR、云计算等多个领域[10] - 研究成果反映游戏在科技创新、应用转化及社会价值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0] 游戏科技演进过程 - 游戏与科技关系从单向启蒙演变为双向赋能,最终形成共生共荣的协同绑定[13] - 硬件演进使游戏从小众走向大众,软件生态成熟推动系统化创作[15] - 游戏产业通过"技术验证-场景适配-商业收益"闭环反哺科技创新,形成正向外溢效应[17] - 游戏产业与科技创新通过"双螺旋结构"实现良性循环,覆盖AI、XR等多个前沿领域[20] 游戏引擎技术 - 游戏引擎核心功能包括图形渲染、物理模拟、网络功能等模块,降低开发难度[22] - 虚幻引擎5技术支持《黑神话:悟空》成功,国内厂商加速自研引擎布局[24] 人工智能技术 - 游戏承担AI技术验证与数据生成双重职能,促进生成式AI发展[25] - AI在游戏中的应用覆盖用户体验、产品开发及运营全链条[25] - 三七互娱构建40余种AI能力,通过"小七"大模型赋能业务全链路[28] 虚拟数字人技术 - 虚拟数字人融合计算机图形学、AI等技术,实现高精度还原与智能交互[31] - 技术提升游戏艺术表现力,缩短开发周期,拓展营销场景[34] 动作捕捉技术 - 光学式和惯性导航式动捕占据市场主导,计算机视觉方案应用频率提升[41] - 技术用于构建逼真游戏画面,提升角色动作还原度与沉浸感[41] 云游戏技术 - 云游戏依赖云计算、渲染及流媒体传输技术,降低对终端硬件需求[45] - 原生云游戏代表革命性突破,腾讯《EVOLUTION・进化》DEMO验证技术优势[47] 游戏科技外溢效应 - 游戏引擎、XR等技术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51] - 游戏科技构建覆盖手术、康复、诊断及培训的全链条医疗创新生态[56] - 技术赋能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降低自动驾驶验证成本[59] - 游戏引擎与AI技术提升航空航天训练效能,降低实操风险[64] 游戏科技发展趋势 - 游戏科技与通用技术从"单向溢出"演变为"双向生态共建"[67] - 技术驱动文化产业向多元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演进[70] - 游戏科技全面渗透元宇宙六大支柱技术体系,加速其成熟落地[72]
新书| 杜雨博士新书《投资于人》正式出版
核心观点 - 2025年"投资于人"成为国家战略关键词 标志着发展逻辑从"物本"向"人本"转变 通过教育、健康、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价值[5][6] - AI时代人力资本超越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核心要素 中国研发人员总量全球第一 人才红利从数量向质量转化[6] - 前沿技术推动全生命周期精准投资 脑机接口、生物科技、数字孪生等技术重构教育、医疗、培训的投资模式[8][9] - 国际经验显示人力资本投资是破解"马尔萨斯陷阱"的关键 需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7] 目录结构分析 第一章:"投资于人"的多维进阶 - 新发展阶段要求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国际竞争力[5] -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教育投入产生全产业链知识溢出效应[6] - 中央财经委员会2023年提出战略转向 通过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全球产业链地位[7] 第二章:投资逻辑的范式革命 - 价值创造要素从"钢筋混凝土"转向"人脑算力" 以DeepSeek为例展示人才驱动的技术突破[6] - 文明演进逻辑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解决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物本逻辑弊端[10] - 北欧、新加坡等国经验显示人力资本投资需覆盖教育、医疗、职业培训多领域[11] 技术赋能路径 - 脑机接口提升偏远地区教育公平性 语言学习效率大幅提升[9] - 抗衰老技术将医疗支出转化为生产力 延长人力资本回报周期[9] - 元宇宙技术实现零边际成本技能培训 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降低培训成本[8] 国际实践案例 -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实现产教融合 日本终身学习制度促进技能迭代[13] - 新加坡医疗储蓄账户模式优化健康投资 瑞典福利体系保障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13]
空间智能闯入生活,AI 正在重新定义“私人空间”
搜狐财经· 2025-07-26 20:09
空间智能市场概况 - 全球空间计算市场预计2024年达45亿美元,2029年突破100亿美元,年增速18% [4] - 中国元宇宙市场2030年规模预计达8500亿元人民币,其中空间智能相关占比40% [4] - 行业正从实验室概念快速渗透至消费级硬件(VR/AR眼镜、智能手表、AI玩具等) [5] 技术驱动因素 - 多模态大模型和3D生成式AI突破使机器理解三维空间成本骤降 [7] - 百度智能云联合数十家伙伴成立"空间智能产业联盟",加速应用落地 [7] - 百度智能云3DGC工具链将3D模型生成效率提升80%,某游戏公司场景构建周期从数月缩短至两周 [17] 企业布局案例 - 苹果加大AR眼镜研发,追求轻便与功能强化 [8] - 华为推出智能汽车座舱技术提升驾驶空间智能化 [8] - DPVR接入百度大模型后,AI眼镜交互自然度显著提升,计划打造"个人数字助理" [10][11] 应用场景创新 - 儿童智能手表通过情绪监测实现心理健康预警,超越传统定位功能 [13] - 智能家居设备(如窗帘、灯光)实现环境自适应与情感化交互 [13] - 虚拟现实设备向社交属性转型,如DPVR针对年轻用户设计AI眼镜 [10] 基础设施支持 - 百度智能云百舸平台实现99.5%训练效率,支撑VAST等公司算力需求 [15] - 千帆大模型平台提供一站式开发引擎,降低企业技术门槛 [15] - 空间智能联盟聚合Unity、米哈游、上影集团等头部企业推动标准制定 [17] 生态发展现状 - CG模型网AI二次创作专区半年内创作者增40%,交易量破50万笔 [7] - 超90%空间智能企业选择百度智能云作为大模型落地平台 [17] - 行业从"极客玩具"转向"生活常客",用户需求驱动生态繁荣 [10]
木头姐赚疯了!元宇宙第一股翻身
格隆汇APP· 2025-07-26 17:59
木头姐投资组合表现 - 木头姐因持仓中AI含量极高实现业绩大翻身,十大重仓股中AI应用股占比达50%(含特斯拉),今年平均涨幅75% [1][2] Roblox股价反转 - Roblox股价从历史低点反弹,2025年二季度涨幅达80%,连续五个季度上涨 [4][6] - 2025Q1收入10.35亿美元(同比+29%),预订额12.07亿美元(同比+31%),日活和用户交互时长分别增长26%和30% [7] - 13岁以上用户占比从2021年47.7%提升至2025Q1的62.4%,推动每用户平均预订量提升 [17] Roblox商业模式演进 - 2007年推出开发者交换计划和虚拟货币Robux,构建UGC生态经济系统 [9] - 2010年代实现多终端跨平台运行,2021年上市后因元宇宙概念市值一度突破900亿美元 [9][10] - 2021-2024年股价暴跌80%,主因用户增速放缓、2023年净亏损11.6亿美元及美联储加息冲击 [11][13][16] AI技术赋能 - 发布3D生成AI模型Cube,开发者效率提升,形成"技术赋能创作-用户增长-商业变现"闭环 [24] - 与GUCCI、Nike等品牌合作虚拟场景营销,拓展广告收入渠道 [21] 国内AI资产估值 - 头部企业如阿里巴巴通过技术开源推动AI应用规模化落地,形成研发-应用正向循环 [27] - 快手可灵AI业务2025Q1营收1.5亿元,70%来自C端付费会员,日均生成视频560万条 [30] - 恒生科技指数动态PE仅15.7倍,低于历史均值23.8倍,存在估值洼地 [36] 互联网公司业绩 - 腾讯2025Q1游戏收入1800亿元(同比+12.9%),调整后净利润率34.8% [34] - 美团2024年收入3376亿元(同比+22%),调整后净利润438亿元 [34] - 百度2025Q1净利润率19.9%,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34] 行业趋势 - AI竞争焦点转向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突破,互联网公司加速构建AI驱动生态 [38] - 政策与技术双驱动下,科技产业从流量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