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宇宙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日报社区小板报 | 暴雨和雷电黄色预警中,注意防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5 08:07
社保待遇调整 - 2025年北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待遇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998元 [1] - 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913元 [1] - 退休人员补发养老金将在7月底前到位 [1] 中轴线文化发展 -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周边一批屋顶露台向公众开放 [3] - 红桥市场五层露台成为观坛艺术空间,融合历史与现代文化元素 [3] 百姓宣讲活动 - 北京市在册百姓宣讲员超过8万人 [5] - 100位宣讲骨干参加2025年度"强国复兴有我"宣讲调研汇讲 [5] 元宇宙产业发展 - 北京市举办"创赢未来"元宇宙专场路演活动,14家创新企业参与 [5] - 通过遴选的潜力企业将获得每家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 [5] 城市更新项目 - 回天地区实施两轮行动计划,落地240余个重点项目 [5] - 回天地区累计增加超过2.2万个学位 [5] - 西城区官园桥、广安门桥桥下空间改造新增200多个停车位 [7] 银发经济服务 - 东城区试点"陪医无忧"平台,提供院前陪诊、院内陪护等服务 [9] - 该平台将首先在和平里街道开展服务试点 [9] 文旅产业发展 - 延庆区联动长城、世园、冬奥三张"金名片",2021-2024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超20% [11] - 延庆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冰雪旅游十佳城市等称号 [11] 残疾人事业发展 - "非遗筑梦"汇爱·爱立方残疾人手工艺品展启用线上线下展示专区 [14] - 活动集中展示北京市十余个区残疾人能工巧匠的作品 [14] 花卉产业发展 - "北京印象"花束正式发布,选用玉兰、月季等本土花卉 [16] - 活动共征集225件作品,最终遴选出6束代表性花束 [16]
江苏数字文化产业按下“加速键”
江南时报· 2025-07-25 06:46
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核心内容 - 构建"4916"发展体系 包含四大产业方向、九条产业链和16个集聚区 [1][2] - 2027年目标为规上数字文化企业突破3000家 营收达8000亿元 占规上文化企业总营收超40% [1][3] - 计划包含六大方向、17个方面和90余项具体举措 [3] 产业体系架构 - 四大产业方向为数字视听(2024年营收3158亿元)、数字信息传媒(2033亿元)、数字出版(322亿元)和数字文娱(416亿元) [2] - 九条产业链包括网络视听、广播电视、电影、动漫、互联网信息、数字传媒、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和数字文娱 [2] - 16个集聚区包含13个区域类和3个单体类集聚区 [5] 企业发展目标 - 2024年规上数字文化企业2270家 营收5929亿元 占规上文化企业总营收37% [4] - 2027年营收超十亿企业达120家 超百亿企业10家 [3] - 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 推动数智转型 包括"数智新华"行动和"荔枝智媒中心"建设 [4] 产业载体建设 - 重点培育无锡"国乐之城"、常州捷成视听AI科创园、南通东布洲动画基地等特色园区 [5] - 推动园区提档升级 建设国家级园区 [5] - 3个单体类集聚区分别由省广电集团、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导 [5] 科技创新方向 - 强化关键技术攻坚 聚焦生成式AI、大数据、元宇宙等重点方向 [6] -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全国第二 研发投入强度达3.33%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50% [6] - 建设文化类重点实验室 目标为国家(部)级10个 省级30个 [3][6] 数据要素开发 - 实施"数字文物百宝箱"计划 建设"云上博物"数字博物馆 [7] - 探索数据产权分置机制 推动文化数据开发利用 [7] - 支持文化企业申报可信数据空间项目 [7] 产业生态优化 - 实施"四美江苏"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计划 [8] - 发展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8] - 强化金融服务 开发适合数字文化企业的金融产品 [10] 实施保障机制 - 建立统计监测体系 及时调整优化政策 [11] - 各设区市聚焦本地优势产业 实行"一区一策" [11]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10]
北京市“创赢未来”元宇宙专场路演举办 激活未来产业创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7-24 20:57
北京市元宇宙产业发展动态 - 北京市举办"创赢未来"公开路演活动元宇宙专场 聚焦未来信息领域元宇宙方向 吸引近百家金融投资机构及创新企业参与 [1] - 北京市经信局提出"两平台一体系"品牌 包括"创赢未来"路演平台 "2+N"产业集聚平台 "1+20+N"政策体系 推动社会资本投向硬科技领域 [2] - 朝阳区实施"一纵一横多引擎"元宇宙发展策略 已聚集1400家产业链企业 建成6个共性技术平台 3个市级特色园区及1个应用场景示范基地 [2] 政策与产业支持措施 - 北京市对通过路演遴选的潜力企业提供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 优化人才 资金 数据等要素配置 构建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3] - 发布《元宇宙前沿技术趋势报告》和《AI出海服务计划》 后者通过"境内孵化+境外加速"模式支持AI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3] - "创赢未来"平台整合资金 基金 信贷 孵化等资源 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 引导资本投向未来产业和创新型企业 [3] 企业活动与成果展示 - 14家元宇宙创新企业参与路演展示 与投资机构交流技术成果和场景落地经验 [3] - 活动旨在促进投资机构与企业深度对接 建立长期合作 共同推动元宇宙产业生态发展 [2][3]
以数字媒介驱动淮剧叙事转型
新华日报· 2025-07-24 07:20
□ 卢雪飞 薛馨艺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社会已全面进入数字媒介时代。5G网络的广泛覆盖、短视频平台的崛 起、元宇宙概念的落地,使数字媒介深度渗透至文化传播的各个领域,重塑着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的 生态。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样面临着数字媒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江淮地区代表 性剧种的淮剧,虽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却因传播载体单一、艺术形态相对传统,在 数字浪潮中逐渐陷入传承困境,面临观众老龄化、传播范围狭窄、艺术创新乏力等问题。 淮剧作为地方剧种的典型代表,其视听结构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与艺术审美,在数字媒介驱动下 的转型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深入探究数字媒介对淮剧视听结构叙事转型的影响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媒 介技术与艺术形态的深层互构关系,更为传统戏曲在数字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与实践路径,对推动淮剧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字媒介的崛起为淮剧传播带来革命性变革,其特性重构了艺术传播的底层逻辑。首先,数字媒介具 备"超时空性",依托互联网、5G技术与移动终端,淮剧演出可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APP、戏曲类数字 平台等渠道,瞬间触达全球受众 ...
上海徐汇:加速人工智能赋能游戏产业集聚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3 20:05
游戏产业生态构建 - 上海徐汇加速构建游戏产业良好生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游戏产业集聚发展 [1] - 上海亚马逊云科技游戏数字化赋能中心揭牌启用,聚焦游戏行业数字化创新 [1] - 赋能中心提供"构建-运行-增长"全生命周期方案,涵盖3D内容创作、云游戏串流、AI客服等技术服务 [1] 技术赋能与合作 - 启动"游戏行业赋能合作计划",集聚数数科技、悠星网络、VAST等生态合作企业 [2] - 生态企业与亚马逊云科技技术平台互补,共同为游戏企业提供赋能服务 [2] - 成立专家评委会,提供资本运作、内容创作、技术落地等多维度专业指导 [3] 产业集聚发展 - 徐汇漕河泾光之希望游戏集聚基地启用,构建"技术+生态+人才"三维架构 [2] - 基地与亚马逊云科技赋能中心联动,实现空间集聚、资源合作、服务融合 [2] - 8家创新型企业入驻基地,涵盖主机游戏开发、元宇宙应用、AI+游戏等前沿领域 [3] 产业规模与布局 - 2024年徐汇游戏产业全年营收超过700亿元,占上海全市40%以上 [5] - 徐汇集聚70多家规模以上游戏企业,包括腾讯、网易、米哈游等头部企业 [5] - 正在打造1.9公里"元界NeoWorld"元宇宙街区,形成完整游戏产业链 [5] 人工智能基础 - 徐汇已集聚近600家大模型企业、千余家人工智能企业 [5] -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游戏等千行百业 [4][5]
海南封关进一步扩大开放,北证指数有所回调
东吴证券· 2025-07-23 19:00
资本市场新闻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3][8] - 截至6月末,制造业、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8.7%、7.4%,新增贷款主要投向这两个领域[3][9] - 特朗普宣布美日达成贸易协议,美方对日本进口商品关税由25%降至15%,日本将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获90%投资利润[3][10] 行业新闻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沪成立,推进我国聚变工程化、商业化[3][11] - 《农村公路条例》9月15日起施行,要求升级改造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的现有农村公路[3][12] - 上海印发行动方案,支持智能眼镜主控芯片研发与产业化[3][14] 市场表现 - 7月23日,北证50指数下跌1.58%,创业板指微跌0.01%,上证指数与A股指数均小幅收涨0.01%,沪深300指数微涨0.02%,科创50指数上涨0.45%[3][16] - 截至7月23日,北证A股成分股268只,平均市值31.47亿,成交额340.96亿元,较前日减少18.24亿元[3][16] - 收盘上涨个股48只,涨幅居前的恒立钻具、百甲科技、国源科技分别上涨29.98%、17.16%、10.65%;跌幅居前的中设咨询、铁拓机械、威博液压分别下跌16.15%、14.07%、13.64%[17] 风险提示 - 个股盈利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加剧,政策不及预期等[2][25]
东软睿新集团盘中最高价触及3.8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7-23 17:0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7月23日收盘报3.79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0.27%,盘中最高价3.8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66万港元 [1] 公司定位与战略布局 - 总部位于大连,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化人才教育服务提供商及"教医养康旅"生态先行者,2020年9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1] - 依托"教育+科技+医养"创新研发能力,打造"教医养康旅"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新生态 [1][16] 教育科技业务 全日制学历教育 - 拥有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三所IT应用型本科高校,全日制在校生5.8万名,累计毕业生16.2万人 [2] - 实施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计算机与软件类等五大产业学院,2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22个为数字技术专业,占比90%) [2][14] 教育资源输出 - 构建4S产品服务体系(CaaS/SaaS/PaaS/DaaS),与全国700余所院校合作,包括30余所"双一流"高校和60余所"双高计划"职业学校 [3] 继续教育服务 - 业务覆盖26个省市,拥有80余项省级资质,在线教育平台注册用户超230万人 [4] 医疗康养与老年教育 - 推出"LIFECARES"模式(乐/养/医/学一体化),通过东软凤凰学院打造"活力老人梦想大学" [7] - 引入国际养老科技产品,规划养老人才培养认证体系,目标成为数智养老生态繁荣者 [8] 医疗与康旅服务 - 整合睿康心血管病医院等资源,构建城市级智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 [9] - 运营6家云舍酒店,建立"学-游-养"一体化老年教育新模式 [10] 研发能力与成果 - 聚焦教育数字化与智能化,研发覆盖AI导学、虚拟实验等技术,2023年通过CMMI3级认证 [12][13][15] - 疫情期间免费开放慕课平台,服务300所院校8.7万人次,获"ESG先锋60"社会责任奖 [16]
从地标场景到元宇宙应用,上海全方位扶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生态
第一财经· 2025-07-23 13:18
产业支持政策 - 上海市推出《上海市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沪九条),旨在推动数字内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 [1] - 构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打造高端交流交易平台 [2] - 对成效显著的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产业园区给予奖励,并对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的应用场景建设主体提供资金支持 [2] 金融支持措施 - 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风投、私募基金进入内容产业,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小型内容企业信用贷款和股权融资 [3] - 推动创业投资基金关注互联网内容产业早期项目,支持企业上市或并购,拓展退出通道 [3] - 加强知识产权融资工具运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证券化(ABS),使知识产权成为可交易资产 [4] 科技赋能与创新 - 支持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VR/AR等技术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提升变现能力 [5] - 区块链技术可追溯、不可篡改,适用于版权确认和保护,提升知识产权价值 [5] - 元宇宙产业创新提供沉浸式互动场景,结合区块链技术推动NFT门票等应用落地 [6] 全球化与资源开放 - 鼓励优质内容出海,优化外籍创作者签证服务,吸引外资进入中国数字内容市场 [2] - 向创作者开放地标景区、文博场馆、重大节展赛会等公共资源与创作场景 [2] 行业标准与监管 - 互联网内容产业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需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和行业标准 [6] - 加强金融监管、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协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6]
斥资104亿港元,果链巨头发起并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1:45
收购交易概述 - 歌尔股份拟以约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5亿元)收购香港联丰全资子公司香港米亚和昌宏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两家标的公司2024年度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合计约91.1亿港元 [1] - 香港米亚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5亿港元,主要从事投资控股及精密金属零件贸易 [1] - 昌宏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5000万港元,主要从事投资控股 [1] 标的公司业务与协同效应 - 标的公司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具有行业领先竞争力,拥有金属/非金属材料加工和精细化表面处理的核心技术 [2] - 标的公司与行业领先客户长期合作,具有可观的营收规模和资产规模 [2] - 收购有助于歌尔股份提升垂直整合能力,增强精密结构件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2] - 收购可深化与行业领先客户的合作,推动主营业务长期健康发展 [2] 歌尔股份现有业务与战略 - 歌尔股份2024年精密结构件业务所属板块"精密零组件"营收占比为14.9% [3] - 公司积极投入研发,探索AI技术与新兴智能硬件产品融合的新趋势 [3] - 公司前5大客户占营收的89%左右,并购策略聚焦于大客户为核心的产品逻辑 [2] 行业背景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2.4亿部,同比增长约6.1%,带动精密零组件市场回暖 [3] - 标的公司旗下米亚精密金属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参与过最畅销智能手表功能件和外观件的研发 [1] 市场反应 - 7月23日早盘,歌尔股份股价高开后走低 [4]
果链巨头发起百亿并购,标的资产位于东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0:17
收购计划概述 - 公司拟以约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5亿元)收购香港联丰全资子公司香港米亚及昌宏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预计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 标的公司2024年度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合计约91.1亿港元 [4] 标的公司背景 - 香港米亚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5亿港元,主要从事投资控股及精密金属零件贸易 [4] - 昌宏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5000万港元,主要从事投资控股 [4] - 标的公司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具有行业领先竞争力,拥有核心技术积累和长期合作的行业领先客户 [4] 收购战略意义 - 收购标的与公司现有精密结构件业务具有优势互补和协同作用 [4] - 通过收购可获取优质资产并提升垂直整合能力,增强公司在精密结构件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4] - 有利于提升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深化与行业领先客户的合作 [4] - 公司2024年前5大客户占营收的89%左右,此次收购有助于增强客户交付能力和客户粘性 [5] 公司业务现状 - 公司2024年精密结构件业务所属板块"精密零组件"营收占比为14.9% [6] - 公司积极投入研发并探索新兴产品技术方向,持续巩固核心竞争力 [6]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12.4亿部,同比增长约6.1%,带动相关精密零组件市场回暖 [6] 市场反应 - 7月23日公司开盘涨1.64%,报24.20元/股,总市值约845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