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建设

搜索文档
北京发布推动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新版总部政策突出北京服务
北京青年报· 2025-06-23 12:00
政策修订背景 - 北京市修订原有总部政策以匹配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培育壮大总部经济 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1] - 新版政策《北京市推动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分为四部分十七条 涵盖主要目标 总部企业类型标准 便利化措施及组织实施 [1] 总部企业分类与认定 - 总部企业分为六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外资研发总部 贸易型总部 文化型总部 科创型总部 行业示范总部企业 [1][2] -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总部由市商务局直接认定 其余四类需经市发展总部经济工作联席会议确认 [2] - 企业可通过"首都之窗"在线或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申请 符合条件者获发《确认证书》享受支持政策 [2] 核心便利化措施 - 八项便利化措施聚焦四大方向:全球资源调配(资金流动 数据跨境流动) 创新能力(研发创新 政策支持) 营商环境(政务服务 通关便利) 惠企服务(人员服务 政企对接) [2] - 政策集成"两区"建设制度性开放成果 突出"北京服务"品牌优势 [2] 政策实施安排 - 新版措施自印发30日后施行 同步废止原《北京市促进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规定》(京政发〔2021〕3号) [2] - 组织实施机制包括联席会议制度 动态管理体系和市区联动机制 [1]
北京海关罕见病药品查验放行时间压缩至“分钟级”
新京报· 2025-06-13 02:40
物流效率提升 - 北京海关实施空港货运一体化,俄罗斯雪蟹20小时运抵北京,马来西亚鲜榴莲48小时内到货,厄瓜多尔玫瑰3天送达[1] - 罕见病药品查验放行时间压缩至"分钟级",2020-2024年北京医药材及药品进口值从700亿元增至1212亿元[1] - 2024年监管进出境货物、人员同比分别增长35.1%和99.3%[1] 综保区发展 - 北京综保区数量由1个增至4个,天竺综保区绩效从2020年全国第49位跃升至2023年第2位,定性指标全国第一[2] - 天竺综保区2023年进出口值突破千亿元,2024年零售包装药品、人用疫苗、罕见病药进口均居全国首位[2] - 大兴机场综保区实施区港一体化监管,货物运输时间由1小时缩短至10分钟[2] 旅游与消费 - 2024年前5个月北京海关监管进出境旅客899万人次,同比增长22.8%[2] - 境外旅客离境退税申请单总金额约4.7亿元,同比增长91.6%[2] 外贸与服贸增长 - 北京外贸规模从2020年2.32万亿元增至2024年3.61万亿元[2] - 北京服务贸易规模保持全国前三,2021年以来年均增速达9.4%[2] 国际经贸合作 - RCEP生效后北京地区对RCEP国家进出口累计突破2万亿元[3]
北京“两区”建设带动近20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落地展业
新京报· 2025-06-12 23:40
金融业发展 - 北京金融业2024年实现增加值8154.2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创近五年新高 [1] - 2024年一季度金融业增长8%,占GDP比重17.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1] - 金融业法人机构、从业人员数量、总资产、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1] 北京证券交易所 - 北交所上市公司26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近50% [1] - 北交所正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1] 金融机构落地 - "两区"建设累计推动近20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在京落地 [2] - 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期货公司、券商等均在京展业 [2] 跨境金融政策 -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本外币账户合一试点政策率先在京实施,惠及107家跨国公司集团 [2] - 高低互补的跨境资金池政策框架更加稳固 [2] 涉外收支与跨境人民币 - 2024年北京地区涉外收支规模达2.4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7.4%,占全国16.9% [2] - 跨境人民币收支占比从2020年49.7%提升至2024年65% [2] - 银行结售汇、涉外收支规模连续四年保持全国前列 [2]
北京“两区”建设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累计落地项目2.3万个
新京报· 2025-06-12 23:11
招商引资成果 - 北京"两区"建设五年来累计入库项目3.5万个,落地项目2.3万个,涉及金额4.5万亿元 [1] - 落地外资项目超2600个,涉及外资700亿美元 [1] - 2024年"两区"落地项目贡献了全市12.5%的固定资产投资和63.8%的实际利用外资 [1] - 累计落地投资额10亿元以上内资大项目近700个,涉及金额超3万亿元 [1] - 落地5000万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近250个,涉及外资超630亿美元 [1] - 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等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 [1] 招商活动体系 - 市区协同开展近800场招商推介活动 [2] - 形成以中关村论坛、服贸会、京港洽谈会为主阵地,进博会、广交会等为支撑的多层次招商体系 [2] - 2025年计划举办166场招商推介活动,目前已举办60余场 [2] - 构建覆盖全球的招商网络,设立5个境外招商服务站 [2] - 2024年加入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建立25家投资北京全球合作伙伴 [2] - 境外招商服务站组织多批次国际企业来京考察,涉及AI、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 [2] 企业服务体系 - 通过"服务管家""服务包"、12345企业服务热线等机制提供精准服务 [2] - 12345企业服务热线已受理企业诉求72万余件 [2] - 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优化营商环境作用显著 [2]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超8154亿元,北京答卷“两区”建设五周年
北京商报· 2025-06-12 21:18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成果 - 北京"两区"建设累计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 80余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120余项创新实践在全市推广 [1] - 金融领域开放试点措施占比近40%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8154.2亿元 同比增长7.6% 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1] - 2025年一季度金融业增长8% 占GDP比重17.9% 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1] 金融领域创新与跨境金融服务 - 推出首创性跨境金融产品 开展QDLP试点 优化QFLP试点 惠及107家跨国公司集团 [3] - 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本外币账户合一试点 [3] - 2024年北京地区涉外收支规模2.4万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67.4% 占全国16.9% 年均增速13.8% [5] - 跨境人民币收支占比从2020年49.7%提升至2024年65% [5] 支付服务与贸易便利化 - 7家支付机构及银行开展跨境电商外汇支付业务 服务近40万家企业 [5] - 全国率先落地"外卡线上收单"业务 一年结算超11万笔 [5] - 打造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 首创轨道交通外卡拍卡过闸 [5] 后续发展规划 -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完成51项"两区"建设任务 [6] - 将持续扩大金融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