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能源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普洱“碳”寻绿色发展密码
中国环境报· 2025-07-24 10:09
国家级林业碳汇试点与碳中和产品 -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林业碳汇试点县 [1] - "一生一熟"普洱茶获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区域碳足迹标识旗舰产品"认证 [1] - 零碳咖啡品牌"宁小豆"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1] 绿色经济发展成效 - "十四五"期间普洱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73% [1] - 2024年以全省2.4%能耗贡献3.8%GDP 体现绿色GDP高效性 [1] - 绿电供给率达100% 建成2346个"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 [4] 碳达峰行动与能源体系 - 实施九大碳达峰行动 涵盖能源转型/节能降碳/产业提升等领域 [2] - 投产电站161座 总装机容量1072.86万千瓦 [2] - 新能源车辆推广使绿色出行比例达85.8% 满意度90.4% [2] 碳交易与碳管理创新 - "宁碳惠"平台完成63单交易 累计交易量超5300吨 [2] - 开发七大领域碳账户管理平台 覆盖林业/工业/交通等 [3] - 完成景迈山普洱茶碳足迹核算 首创文化遗产低碳融合模式 [3]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 - 形成"种植-养殖-沼气-有机肥"农业循环产业链 [6] - 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 包括普洱工业园区/景谷林产园区 [4] - 有机认证企业335家 证书495张 基地面积77.7万亩全省第一 [4] 工业节能与技改成果 - MVR制盐技改项目使能耗降65% 年减碳3.5万吨 [5] - 安琪酵母等企业获1060万元省级资金支持绿色制造 [6] - 以旧换新补贴拉动零售额超5亿元 公共机构节能创建率100% [6]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 五大重点园区产业落地结硕果
北京商报· 2025-07-11 13:51
创新政策与金融发展 - 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_9%,2024年达2797亿元,占全市34_3% [4] - 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年均增长6%,2024年达156_05万亿元,占全市70_3% [4] - 首创"双管家""四创"服务机制,发布"金开十条""金科十条""金服十条"及"服务北交所十条"政策 [4] - 丽泽金融商务区落地50多个创新案例,包括首笔挂钩"碳减排指数"互换交易和"司库+CIPS"电汇汇款业务 [5] 特色产业与人才引进 - 房山区获批北京市新型储能电站应用示范区,纳入11个储能电站试点项目 [6] - 全国高校绿色能源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聚集4所高校19个专业及200余名专业人才 [6][7] - 延庆区引进杨凤田院士团队设立北京氢能航空创新研究院,联合北航等共建重点实验室 [8] - 延庆园区与13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聚焦氢能飞机、低空安全等技术研发 [8] 消费场景与产业转型 - 首钢园引进外资企业48家,集聚企业941家,年产值突破730亿元,举办近千场国际活动 [9] - 首钢园打造聚落式会展场所,承接滑雪大跳台世界杯、WTT中国大满贯等国际赛事 [9] - 丽泽金融商务区推出"丽泽趣野""天空之镜"等消费场景,建成城市运动公园及滨水文化公园 [10] - 丽泽路全线通车,16号线与14号线换乘,形成大交通格局 [10] 园区发展模式 - 丽泽金融商务区建立"五位一体"服务模式(工委管委会、发展理事会、控股集团、论坛年会、数智平台) [5] - 首钢园深化冬奥遗产利用,构建商文旅融合的综合性会展小镇 [9] - 延庆园区设置技术孵化"快行道",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 [8]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五大重点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京报· 2025-07-11 10:11
西城金融街发展成果 - 金融街五年间纳入市级"两区"项目208个,总金额超6200亿元,占全区项目总金额80%以上 [2] -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达2797亿元,占全市34.3%,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156万亿元,占全市70.3% [2] - 驻区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20万亿元,占全市一半以上,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 [2] - 全国首家外资控股券商瑞银证券、首家"中资转外资"保险集团华泰保险、首批外商独资券商高盛高华证券相继落地 [2] - 金融街论坛成长为国家级金融政策宣传权威发布平台,影响力达到业内顶级 [2] 丰台丽泽产业升级 - 丽泽入驻企业数量从572家增至1300余家,税收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亿元楼宇"达13座 [4] - 形成市场首笔挂钩"碳减排指数"互换交易、全国首笔"司库+CIPS"电汇汇款业务等50余个创新案例 [4] - 挂牌北京首家"汇率避险服务中心",成立丽泽跨境金融联盟,打通跨境服务链 [4] - 银河证券"证券行业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等多个实践案例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可推广的探索创新 [4] 石景山首钢园转型 - 首钢园区集聚企业941家,年产值突破730亿元,累计举办服贸会等国际活动近千场 [6] - 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吸引138家科幻元宇宙企业,形成科幻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7] - 全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投用,联合腾讯设立国际性综合科幻奖项——科幻星球大赛 [7] - 四高炉变身会展综合体和峰会会场,三高炉成为全球首发中心,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7] 房山高端制造基地建设 -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获批全国高校绿色能源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全国唯一聚焦绿色能源领域 [8] - 独角兽企业卫蓝新能源、上市公司海博思创及新源智储等企业引领储能领域发展 [8] - 建成华北最大燃料电池氢供应基地,环宇京辉拥有全市最多氢燃料运输车 [8] - 谋划首批11个储能电站试点项目,总投资41亿元,将建成9座搭载储能设备的通信堡垒基站 [9] 中关村延庆园低空经济 - 低空产业产值去年同比增长47.7%,营收增长50.2%,集聚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 [10] - 拥有374平方公里免费开放空域,建成低空飞行管防一体化平台 [10] - 开通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实现八达岭长城"外卖自由" [10] - 落地全市首个低空技术产业园,航天九院无人机基地等重点项目开工 [10]
RCEP生效三年释放红利 云南对接区域合作迎新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04:49
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 - RCEP生效三年已成为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稳定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区域整体对外贸易额达13.5万亿美元 高出世界贸易总额增长率3.3个百分点 [1] - 通过降低关税 原产地累积规则 简化通关手续 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 RCEP显著促进区域内贸易投资增长和产供链融合 [1] - RCEP为亚太地区科技创新提供内驱力 90%货物零关税政策降低科技产品贸易成本 原产地累积规则助力技术迭代升级 [2] 云南在RCEP框架下的发展机遇 - 云南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门户 区位优势显著 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和南亚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接壤的省份 [2] - 2024年云南与RCEP区域贸易额同比显著增长 昆明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为企业节省关税近亿元人民币 [2] - 中老铁路通车增强区域互联互通 "铁路+RCEP通关"模式使云南鲜花48小时抵新加坡 物流成本下降35% [2] RCEP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 光伏产业可通过RCEP成员国比较优势实现技术 资源 制造等要素优化配置 提升产品竞争力 [3] - 云南可在绿色能源 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2] - RCEP框架下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可深化区域协作 拓展国际市场 [3]
陕西汉中守护秦巴生态 生态经济产值达1168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7:17
水生态保护与绿色转型 - 汉中市实施60个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网建设项目,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系统性保护,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以上,全市优良水体达100% [1] -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79%,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30天以上 [1] - 推进企业和园区绿色循环化改造,创建国家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7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87% [1] - 生态经济产值达1168亿元,涵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 [1]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集中打造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绿色能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 - 发展大健康、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 - 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1] 中医药与绿色能源产业 - 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统筹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提取、生物医药、药食同源等产业扩能提质 [2] - 一季度绿色能源产业产值增长6.3%,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页岩气勘探开发等项目建设 [2] 数字产业与低空经济 - 实施电竞超算云等90个数字产业项目,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增长8.3% [2] - 谋划实施"人影"无人机制造等42个项目,推动无人机研发制造,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