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周末刷屏!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1835,高盛是怎么算的?
华尔街见闻· 2025-08-25 09:26
核心观点 - 高盛将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上调50%至1835元 维持买入评级 潜在上涨空间达47.6% [1] - 估值逻辑基于2030年远期估值折现法 反映中国AI供应链市场重估 目标价隐含2030年预测市盈率44倍或预测企业价值/销售额9倍 [1][4] - 牛市情景目标价可达3934元 熊市情景目标价可能回落至1211元 [5][7] 行业驱动因素 - 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激增 腾讯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119% 高盛上调中国云市场资本支出预测 [3] - 供应链多元化趋势推动本土芯片需求 DeepSeek等本土大模型迭代适配国产芯片 降低对单一供应商依赖 [3] - 寒武纪通过中国信通院DeepSeek兼容性测试 印证研发实力 [3] 公司研发投入 - 寒武纪未来三年计划投资45亿元人民币用于AI芯片和软件研发 定向增发方案获上交所批准 [3] - 年均研发投入约15亿人民币 高于2024年的12亿人民币 [3] 估值方法论 - 采用远期估值折现法 以2030年为估值基准年 预计EBITDA利润率达22% [4] - 2030年目标EV/EBITDA倍数从49倍上调至65倍 反映中国AI供应链市场重估 [4] - 以12.7%股权成本折现至2026年 结合现金与债务得出目标价 [4] 估值合理性验证 - 目标价对应9倍2030年EV/Sales 低于公司2022年以来交易区间22-61倍 且低于英伟达15倍2026E EV/Sales 与AMD 7倍2026E EV/Sales相当 [7] - 目标价对应253倍2026年市盈率和44倍2030年市盈率 与中国半导体同行增长率相比处于合理范围 [7] - 牛市情景假设2025-2030年AI芯片出货量复合增长率90%达350万片 熊市情景假设增长率60%达130万片 [7]
隐秘的“资源战争”:稀土巨头MP半年涨3倍及背后万亿产业变局
RockFlow Universe· 2025-08-21 18:32
稀土行业战略重要性 - 稀土推动清洁能源革命、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与国防需求增长 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和安全格局的战略物资 [4][6][8] - 稀土在清洁能源领域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电机、风力涡轮机和氢燃料电池中的高性能永磁体 这些磁体体积小巧、强度高、更轻、更高效、更持久 [11] - 稀土在AI和机器人技术中驱动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手术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 并确保自主导航、物体识别和态势感知所需的高性能传感器信号清晰稳定 [9][11] - 稀土对国防至关重要 用于制造导弹制导系统、战斗机发动机、卫星通信阵列、夜视镜、激光瞄准装置和隐形雷达等先进武器系统和军事设备 [10][19] 中国在稀土行业的主导地位 - 中国生产全球约60%的稀土 控制全球近90%的稀土加工和分离产能 处理超过90%的重稀土精炼 [16] - 中国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采矿 更在于精炼、加工和成品生产 这些是供应链中技术要求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环节 [16] - 中国通过1980年代和90年代初实施的产业政策建立对整个稀土供应链的控制 而西方国家以成本高昂和环境问题为由任由其稀土产业萎缩 [16] -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开采稀土 但经常将原精矿出口到中国进行加工 因为国内缺乏精炼基础设施 [17] 美国稀土供应链多元化努力 - 美国国防部投资4亿美元收购MP Materials公司15%的股份 成为最大股东 并提供1.5亿美元贷款加速其重稀土分离能力开发 [24][26][34] - 美国国防部与MP Materials签署10年承购协议 购买所有稀土产品 并为氧化钕镨设定每公斤110美元的价格下限 [32][34] - MP Materials正在加州扩建精炼厂 2026年增加重稀土回路生产氧化镝和氧化铽 并在德克萨斯州扩大工厂将氧化物转化为金属和钕铁硼磁体 [24] - USA Rare Earth在俄克拉荷马州建设稀土烧结钕磁铁制造厂 计划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制作永磁钕铁硼磁铁原型 2026年初投入第一条生产线 [30][35] - Ucore Rare Metals在阿拉斯加拥有稀土矿床 并在路易斯安那州开发由国防部委托的重稀土和轻稀土精炼设施 已完成国防部合同第一阶段证明其RapidSX机器可以分离铽和镝 [30][36] 稀土行业主要公司分析 - MP Materials是北美最大的稀土矿生产商 运营美国唯一活跃的稀土矿加州芒廷帕斯矿 2024年80%的收入来自对中国盛和资源的销售 但2025年4月因中美紧张局势停止向中国发货 [23][27][34] - USA Rare Earth与PolarStar Magnetics达成多年期供应协议 与Moog签署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谅解备忘录 与The StudBuddy签署两份谅解备忘录 但尚未实现盈利且持续亏损 [35] - Ucore Rare Metals报告经营亏损和负现金流 新宣布的稀土矿产项目平均准备时间为8年 扩大产量极具挑战性 [36] - 稀土与战略金属ETF REMX投资全球稀土、锂、钴、钼等战略金属相关公司 包括矿业、冶炼、加工企业 约60%矿业公司、20%冶炼加工、20%新能源材料 [30][31] 稀土行业供给瓶颈和挑战 - 稀土开采难度大 环保要求高 供给端受限 长期价格有支撑 [4] - 稀土通常浓度较低且与复杂矿石成分结合 提取、分离过程技术要求高且成本高昂 并与钍、铀等放射性元素共生 带来额外监管、环境和安全障碍 [13] - 开发垂直整合供应链需要大量前期投资 以及多年的许可和建设 稀土加工导致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物和放射性尾矿 引发公众反对和严格环境审查 [20]
陆克文“自告奋勇”:美国武器太依赖中国稀土,澳大利亚帮得上忙
观察者网· 2025-08-21 10:10
地缘政治与关键矿产供应链 - 澳大利亚和美国致力于减少对中国关键矿产和稀土的依赖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强调军事装备如潜艇和战斗机严重依赖稀土元素 并宣称澳大利亚有能力协助美国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1] - 澳大利亚拥有570万吨稀土储量 位居全球第四 美国以190万吨储量位居第七 中国以4400万吨储量占全球总储量近一半 [5] - 印度和澳大利亚正谈判建立关键矿产合资企业 涵盖采购和协同加工 旨在制衡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 中国占全球稀土开采量60%以上和加工产量约90% [5] 军事装备的稀土需求 - 一艘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要4.5短吨(约4.1公吨)关键矿产和稀土元素 [3] - 根据五角大楼数据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9200磅(约4173公斤)稀土 F-35战机需超过900磅(约408公斤)稀土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需5200磅(约2359公斤)稀土 [4] - F-35战斗机的发动机磁铁、瞄准雷达和激光器大量采用稀土衍生物及加工品制成 [3] 替代供应链的挑战 - 澳大利亚伊卢卡资源公司积累大量稀土库存 但精炼厂需两年时间才能建成运营 [6] - 澳大利亚石墨矿企西拉资源获美国政府上亿美元贷款 但项目因中国主导地位而推迟或暂停 导致损失惨重 [6] - 美国需向澳大利亚出售3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整个AUKUS计划耗资2450亿美元 预计2055年完成 [4] 中国的政策与市场地位 - 中国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并建立出口许可制度 [9] - 中国依法审查稀土出口许可申请 已批准一定数量合规申请 强调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和民用领域需求 [9] - 中国愿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出口管制对话合作 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与安全 [1][10]
迪卡侬的“中国棋局”:50年来首次开放股权的战略变奏
新浪证券· 2025-08-20 18:22
法国运动零售巨头迪卡侬一项震动业界的决策正在浮出水面。据报道,这家以垂直整合模式著称的家族 企业正计划出售其中国子公司约30%的股权,初步估值区间达10-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若 交易完成,这将成为迪卡侬创立近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质性股权转让。目前多家国际私募股权基金及主 权财富基金已签署保密协议,但部分机构要求持股比例高于30%,与迪卡侬家族坚持保留控股权的立场 形成拉锯。 这一动作的背景耐人寻味。2024年迪卡侬全球财报显示,其营收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5.2%至162亿 欧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15.5%至7.87亿欧元。盈利能力承压之际,中国作为迪卡侬全球唯一与法国本 土并列、实现"研发-生产-零售全链条覆盖"的海外市场,其战略地位更显突出。2023年中国区营收约 100亿元,占全球总营收8.6%,94.2%的在华销售产品已实现本地生产,且迪卡侬目标是将这一比例提 升至100%。 股权出让背后的战略重构 然而结构性挑战依然尖锐。一方面,来自本土品牌挤压。安踏、李宁等通过国潮设计抢占年轻消费者, 迪卡侬的"基础款"形象面临老化风险。另一方面,消费分层加剧。高端市场被lululemon占据,下沉 ...
科技联合深度:从2018到2025,中美贸易对抗改变了什么
2025-08-19 22:4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电子行业,特别是苹果供应链 * 公司:苹果公司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演变:初期针对边缘产品,后期扩大至核心产品如平板电脑和手机,但苹果通过在美国投资产能争取到部分豁免[1] * 中美贸易摩擦促使苹果供应链加速多元化,中国大陆在美国进口额中的占比从2017年的21.6%降至2023年的13.2%,部分产能转移至墨西哥、印度和越南等地[1][4] * 电子板块因关税清单出现较大跌幅,但市场逐步脱敏,对关税事件反应减弱[3] * 电子产品毛利较高,加征25%关税可通过提价10%转嫁成本,对销量影响约为8%,冲击相对较小[2][9] 苹果供应链布局变化 * iPhone 17已在印度完成全系列组装,未来或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但关键零部件仍依赖中国大陆,对供应链价值分配影响有限[1][6] * 截至2024年,印度生产的iPhone占比约10%,未来预期提升至30%以上,Mac和iPad已有40%组装工作移至越南[7] * 全产业链回迁美国本土不现实,成本高昂(可能是现在的三倍以上),重建产业链耗时且依赖政策[8] 市场对中美贸易关系的看法 * 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前期已消化缓和预期,但232调查的不确定性及苹果自身成长叙事影响估值,果链估值仍处于低位[1][5] * 越南20%关税落地后市场反应积极,预示未来积极反馈[1][5] * 中美贸易关系缓和为苹果产业链带来估值修复和成长预期[2][9] 苹果产品与产业周期 * 苹果正进入为期三年的配置升级周期,包括存量产品升级和新品如折叠屏手机及AI眼镜发布,与2019年产业逻辑拐点相似[5] * iPhone收入占比逐年下降,但在北美市场销售占比接近30%[6] 其他重要内容 * 美国对含半导体终端产品加征100%关税的威胁表明其进行了相关评估[8] * 中国曾针对进口模拟芯片实施反制措施,但随着对等关税缓解,这些措施已逐步取消[9] * 商业层面上,各经济体会理性应对关税影响,例如按成本价供货以维持关系[8]
美国惊天大骗局被拆穿!前总统之子怒揭真相:中国从未对美抱有敌意
搜狐财经· 2025-08-19 07:58
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7月大豆进口量达1167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 其中大部分来自巴西而非美国[1] - 中国对美大豆加征10%反制关税后 美国大豆到岸价升至每吨4800元人民币 较巴西大豆每吨4200元价格高出600元[4] - 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约1.05亿吨 其中美国仅占2213万吨同比下降5.7% 巴西达7465万吨同比增长6.7%[5] - 1-7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6104万吨同比增长4.6% 其中1-6月巴西对华出口激增至3186万吨占进口总量65%[5] 美国大豆产业困境 - 美国大豆价格跌至每蒲式耳10美元 低于12美元生产成本线 每英亩亏损200美元[4] - 爱荷华州大豆协会警告共和党 若11月大豆仍无法售出将失去农业州票仓[4] 中国供应链重构 - 中国投资巴西港口铁路仓储设施 将大豆运输周期从45天压缩至33天[4] - 农业科技推广低蛋白饲料技术 每年减少近800万吨大豆消耗[5] - 东北平原国产大豆产量突破2300万吨 自给率从2017年15%提升至30%[5] 中美贸易政策影响 - 中美暂停24%关税90天但保留10%关税[9] - 特朗普政府考虑限制中国汽车 汽车零部件和电池材料进口[6] - 美国拨款约16亿美元资助媒体抹黑中国并对中国芯片产业进行制裁[6]
2025年暑期档票房破95亿元;7月民航运输规模创历史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07:25
2025年暑期档票房破95亿元 - 2025年暑期档(6-8月)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95亿元 [1]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罗小黑战记2》暂列档期票房榜前五 [1]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含预售)突破9亿元 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并进入中国影史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 [1] - 暑期档票房表现显示国内电影消费市场具备强大韧性 《浪浪山小妖怪》等"黑马"影片崛起反映内容创新与家庭观影需求释放 [1] 7月民航运输规模创历史新高 - 7月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8.6% [2] - 7月国内航空市场完成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 同比增长2.7% [2] - 国际客运市场表现亮眼 7月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709万人次 同比增长15.7% 规模创历史新高 [2] - 国际航线客运量大幅增长表明旅游和商务往来全面回暖 将推动航空公司盈利修复 [2] 罗永浩曝董宇辉单飞后年收入超20亿元 - 罗永浩称董宇辉自立门户后年收入达20-30亿元 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二 [3] - 与辉同行方面回应称该信息不属实 [3] - 董宇辉收入传闻引发市场对直播电商的再度聚焦 [3] 美关税影响哥斯达黎加咖啡出口 - 哥斯达黎加咖啡产量85%左右供出口 美国曾长期是其最大出口目的地 [4] - 自8月7日起美国对哥斯达黎加实施15%的关税 影响当地咖啡出口 [4] - 当地咖啡企业表示将积极拓展其他海外市场 [4] - 美国加征关税凸显单一市场依赖风险 若能开拓欧洲、亚洲等新兴市场可能促成供应链多元化与产业升级 [4]
2025年暑期档票房破95亿元;7月民航运输规模创历史新高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07:24
2025年暑期档票房破95亿元 - 2025年暑期档(6-8月)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95亿元 [1]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罗小黑战记2》位列档期票房榜前五 [1]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含预售)突破9亿元,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并进入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 [1] - 暑期档票房表现显示国内电影消费市场具备强大韧性 [1] - 《浪浪山小妖怪》等"黑马"影片崛起反映内容创新与家庭观影需求释放 [1] 7月民航运输规模创历史新高 - 7月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6% [2] - 7月国内航空市场完成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同比增长2.7% [2] - 国际客运市场表现亮眼,7月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709万人次,同比增长15.7%,规模创历史新高 [2] - 国际航线客运量大幅增长表明旅游和商务往来全面回暖 [2] 罗永浩曝董宇辉单飞后年收入超20亿元 - 罗永浩称董宇辉自立门户后年收入达20-30亿元 [3] - 该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二 [3] - 与辉同行方面回应称该信息不属实 [3] - 事件引发市场对直播电商行业的再度聚焦 [3] 美关税影响哥斯达黎加咖啡出口 - 哥斯达黎加咖啡产量85%左右供出口 [4] - 美国曾长期是其最大出口目的地 [4] - 自8月7日起美国对哥斯达黎加实施15%的关税 [4] - 当地咖啡业界表示将积极拓展其他海外市场 [4] - 事件凸显单一市场依赖的风险 [4]
研判2025!中国葵花籽油行业产业链、消费量及进口分析:受气候与地缘双重冲击,国内消费及进口受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7 09:08
行业概况 - 2024年全球葵花油主产区遭遇气候灾害冲击,俄罗斯产量因干旱减少10%至1570万吨,乌克兰产量大幅缩减,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产量达10年最低水平 [1] - 俄罗斯自2024年11月起征收出口税推高全球供应成本,导致葵花油价格上升,消费者转向大豆油、棕榈油等替代品 [1] - 2024/25年度全球葵花油产量及消费量分别为2020万吨和190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8.72%和9.11% [1]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葵花籽、清理筛、去壳机、破碎机等原材料及生产设备 [4] - 中游为葵花籽油生产制造环节 [4] - 下游主要应用于餐饮、食品加工、日化、医药等领域 [4] 全球市场现状 - 全球葵花籽主产区集中于黑海地区(俄罗斯、乌克兰)、欧盟及阿根廷 [6] - 2024/25年度全球葵花籽产量及消费量分别为5245万吨和523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34%和7.65% [6] - 鹿特丹市场葵花籽油报价较豆油溢价29美元/吨,2023年同期为折价223美元/吨 [6] - 中国市场一级葵花籽油吨价突破11000元,高价导致消费者转向替代品 [6] 中国市场现状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葵花油消费国,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市场波动影响显著 [10] - 2024/25年度中国葵花油进口量为65万吨,同比下降46.15%,主要因黑海地区地缘政治冲突 [10] - 2024/25年度中国葵花油消费量为86.2万吨,同比下降39.25% [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行业竞争格局明显,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知名品牌及地方性企业构成,集中度较高 [12] - 头部品牌包括金龙鱼、鲁花、中粮、益海嘉里等,凭借规模优势、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网络占据较大份额 [12] 中粮集团 - "福临门"品牌葵花籽油精选优质葵花籽,通过先进榨油和精炼技术保留营养 [14] - 拥有约占全国25%的油脂总生产能力,产业布局从北到南,立足沿海、辐射内地 [14] 山东鲁花集团 - 葵花籽油产品以物理压榨工艺为特色,采用剥壳去皮处理确保油品纯净 [14] - 产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定位清晰,在花生油市场占据第一品牌地位 [14] 益海嘉里金龙鱼 - 推出"金龙鱼阳光鲜榨原香葵花仁油",获得International Taste Institute美味鉴赏三星评价 [1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90.79亿元,同比增长3.15%;归母净利润为9.81亿元,同比增长11.23% [16] 海南京粮控股 - 主营业务包括油脂油料加工、贸易及食品加工,葵花籽油是重要产品之一 [1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1.35亿元,同比下降41.29%;归母净利润为0.13亿元,同比下降43.44% [14] 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集中度提升 - 头部企业如金龙鱼、中粮集团、山东鲁花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创新巩固地位 [18] - 金龙鱼2024年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业务产量达25460千吨,远超行业其他企业 [18] - 行业整合加速,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和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 [18] 产品高端化与功能化 - 健康意识提升推动高端化、功能化升级,高油酸葵花籽油、零添加葵花籽油等细分品类需求激增 [19] - 金龙鱼推出零反式脂肪酸食用油,保留80%以上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 [20] - 母婴专用葵花籽油、健身人群低脂产品等细分市场潜力巨大 [20] 供应链多元化与国产替代 - 中国葵花籽油对外依存度超60%,2024年进口量同比下降46.15%至65万吨 [21] - 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国产油料作物发展,如中化集团"先正达万亩油葵项目"投入150万元资金 [21] - 企业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旱葵花籽品种,提升单产稳定性 [21]
中国稀土王牌要失效?美国阴谋要得逞了?
搜狐财经· 2025-08-12 13:17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掌握全球92%的稀土精炼能力 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冲击美国军工产业 例如F-35战斗机单次飞行需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 [1] - 缅甸稀土产量从2014年200吨飙升至2020年3.1万吨 占全球产量7.9% 成为中国最大稀土进口来源国(占总进口量57%) [2] 美国稀土供应链困境 - 地理障碍:缅甸稀土矿位于克钦邦战区 陆运需穿越500公里冲突地带 空运成本侵蚀利润 [4] - 技术断层:美国稀土精炼技术停滞30年 本土芒廷帕斯矿缺乏配套产业链 依赖中国成品进口 [4] - 产业链缺失:美国稀土加工环节多处于实验室阶段 中国已建立从开采到永磁体生产的全流程体系 [6] 中美稀土博弈动态 - 中美经贸磋商达成协议:中国恢复部分非军事稀土出口 美国解除对华高科技产品限制 凸显中国议价权 [8] - 美国重建稀土产业链需至少10年 欧盟日本虽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但仍维持对华合作 [9] 缅甸稀土开发可行性 - 美国计划被智库评估为不现实 运输与精炼双重瓶颈导致"资源富国 材料贫国"矛盾 [4][8] - 缅甸项目更多是政治姿态 无法撼动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核心地位 中国技术体系仍具不可替代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