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多元化
搜索文档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美国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愿效“犬马之劳”
观察者网· 2025-10-17 10:31
澳大利亚的稀土供应角色 -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表示该国完全有能力满足稀土需求,并致力于成为美国及全球市场的可靠关键矿产供应商 [1] -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第四大稀土矿床和悠久的采矿历史,被视为中国稀土供应的可行替代方案 [1] - 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位于马来西亚的工厂是中国以外唯一的重稀土生产基地 [1] 美国的战略投资行动 - 特朗普政府正考虑通过多个政府机构收购澳大利亚稀土项目的部分股权,作为更广泛供应链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3] - 美国已对稀土行业主要公司进行类似股权收购,包括MP Materials公司和Lithium Americas公司 [3] - 此消息带动澳大利亚关键矿产项目企业股价大幅上涨,如Nova Minerals公司和Resolution Minerals公司 [3] 美澳高层协调与立场 - 关键矿产市场的可靠性和稳健性担忧将成为澳大利亚总理与美国总统会谈的重要内容 [5] - 澳大利亚前总理表示该国与美国致力于减少对中国关键矿产的依赖,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5] - 澳大利亚声称凭借其地质条件、先进矿业公司和深厚资本市场,能协助美国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5] 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加强对稀土相关物项、几种新稀土元素和数十件稀土加工设备的出口管制 [5] - 中方措施被视为史无前例的出口管制,加剧了美国和欧洲对获取稀土金属的担忧 [6] - 中国外交部表示实施出口管制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并符合国际惯例 [7] 美国的应对举措 - 美国国防部正寻求采购价值高达10亿美元的关键矿产,以对抗中国在国防关键金属领域的主导地位 [6] - 美国国防后勤局披露了加速扩充国家储备的计划,并以有计划且广泛的方式寻找新矿产来源 [6] - 美国此举相较此前的储备力度有明显加速 [6]
AI巨头万亿算力资本狂飙,泡沫将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07:14
AI行业投资趋势 - 2025年全球AI领域总支出或将达到1.5万亿美元 [1] - 中美两国合计占据全球近七成的AI市场规模份额,其中美国市场占比超过55% [1] - 科技巨头投资额从数十亿美元提升至千亿乃至万亿美元级别,核心目标是掌控算力资源 [1] AI算力供应链格局演变 - 英伟达曾一度掌控超过70%的AI芯片市场,其顶级芯片单片成本高达6万美元 [3] - 行业从“不惜一切代价抢购英伟达芯片”转向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布局 [3] - 自2025年起,市场对AI推理算力的需求激增,头部大厂采购策略从单一投资训练算力转向训练与推理并行 [3] OpenAI的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 与甲骨文达成一项价值3000亿美元的5年期协议,购买4.5GW总能耗容量的云计算算力 [4] - 与英伟达签署未来十年价值1000亿美元、部署10GW算力的意向协议,并获得英伟达最高1000亿美元投资用于购买其芯片 [4] - 承诺购买AMD可支持6GW算力的Instinct系列芯片,并获得可购买1.6亿股AMD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若完全行权将持有AMD约10%股份 [5] - 与博通共同开发AI定制芯片,目标在2029年底前完成10GW级自研芯片系统建设 [5] 技术路径与市场展望 - ASIC在AI推理领域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5%飙升至2028年的25% [6] - 算力争夺进入深水区,从抢购GPU到扩大供应链合作,再到自研芯片 [6] 行业商业模式与财务风险 - OpenAI预计2025年租赁计算服务器的开支约为160亿美元,到2029年或升至4000亿美元 [7] - OpenAI预计2025年收入有望达到130亿美元,但仍不足以覆盖亏损 [7] - 出现复杂的“供应商融资”结构,例如OpenAI用英伟达的投资采购后者芯片 [7] - 特斯拉CEO马斯克的xAI通过融资租赁安排储备价值百亿美元芯片,其200亿美元融资中英伟达投资20亿美元 [8] - 甲骨文计划在2026财年投入350亿美元兴建数据中心,但其云业务毛利率曾因部署AI芯片问题导致股价单日重挫逾7% [8]
美财长称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是“对抗世界”,中方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0-16 16:20
外交评论与立场 - 中国外交部回应美国财长言论,表示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 [1] - 中方主管部门已多次阐述关于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立场 [1] 国际反应与动向 - 美国财政部长声称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是"中国对抗世界",呼吁美国盟友共同努力降低对华依赖并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1] - 七国集团(G7)财政部长们将考虑采取联合应对措施,以应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 [1] - 美国表示将与全球"民主国家"合作,理由是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供应链和生产流程"鞭长莫及" [1] 行业数据与表现 - 2025年9月中国出口稀土4000.3吨,数量较8月下降30.9%,为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1] - 2025年9月稀土出口量创下当年2月以来新低 [1]
AI巨头万亿算力资本狂飙,泡沫阴霾将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1:18
AI行业投资趋势 - 2025年全球AI领域总支出或将达到1.5万亿美元 [1] - 中美两国合计占据全球AI市场近七成份额,其中美国市场占比超过55% [1] - 科技巨头投资额从数十亿美元提升至千亿乃至万亿美元级别,核心目标是掌控算力资源 [1] AI算力供应链格局演变 - 英伟达一度掌控超过70%的AI芯片市场,其顶级芯片单片成本高达6万美元 [2] - 行业从狂热抢购英伟达芯片转向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布局 [3] - 自2025年起,市场对AI推理算力需求激增,头部大厂采购策略从单一投资训练算力转向训练与推理并行 [3] OpenAI的算力战略布局 - 与甲骨文达成一项5年内价值3000亿美元、购买4.5GW总能耗容量云计算算力的协议 [4] - 与英伟达签署未来十年价值1000亿美元、部署高达10GW算力的意向协议,英伟达拟向OpenAI逐步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 [4] - 承诺购买AMD可支持6GW算力的Instinct系列芯片,主要用于推理 [4] - AMD向OpenAI授予最多可购买1.6亿股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若完全行权OpenAI将持有AMD约10%的股份 [5] - 与博通共同开发AI定制芯片,目标在2029年底前完成10GW级自研芯片系统建设 [6] 技术路径与市场展望 - ASIC在AI推理领域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5%飙升至2028年的25% [6] - 算力争夺从抢购GPU,扩大到供应链合作,再到自研芯片 [6] 行业商业模式与财务挑战 - OpenAI预计2025年租赁计算服务器的开支约为160亿美元,到2029年或升至4000亿美元 [7] - OpenAI预计2025年收入有望达到130亿美元,但仍不足以覆盖亏损 [7] - 特斯拉CEO马斯克的xAI通过融资租赁安排储备价值百亿美元芯片,其200亿美元融资中英伟达投资20亿美元 [8] - 甲骨文计划在2026财年投入350亿美元兴建数据中心 [8]
印度税法成扩张“拦路虎” 苹果(AAPL.US)紧急游说求解数十亿美元税负难题
智通财经· 2025-10-15 19:28
公司核心诉求与现状 - 苹果公司正在游说印度政府修改1961年颁布的所得税法,以确保其向合作制造商提供的高端iPhone生产设备所有权免于被征税[1] - 该税务问题已成为苹果未来在印度扩张的一个障碍,若无法推动法规修改或调整自身业务模式,公司可能将面临数十亿美元的额外税负[1] - 苹果高管近几个月已与印度官员多次会谈推动税法修订,旨在加快其在印度的扩张进程[2] 印度市场战略重要性 - 印度对苹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公司实现中国以外供应链多元化的关键布局地区[1] - 自2022年以来,iPhone在印度市场的份额已翻倍至8%,印度占全球iPhone出货量的比重同期增长三倍,达到25%[1] - 苹果合约制造商富士康与塔塔集团已在印度投资超过50亿美元,开设了5家工厂[3] 印度税法具体障碍 - 根据印度《所得税法》,苹果持有生产设备所有权将被认定为"业务关联",导致其iPhone相关利润需向印度缴税[2] - 若苹果在印度iPhone工厂中持有设备所有权,将被认定为对工厂拥有实际控制权,进而触发缴税义务,此逻辑参照2017年印度最高法院对F1赛事的裁定[4] - 若相关活动被认定为'业务关联',苹果的全球营收可能会被用作计算印度应税收入的基础,导致数十亿美元的税务敞口[5] 行业对比与影响 - 苹果在供应链成熟的中国的操作模式不同,公司负责采购设备并交付给合约制造商,即便设备所有权归苹果所有也无需缴税[1] - 苹果的韩国竞争对手三星未受此税法困扰,因为三星在印度的手机几乎全部由其自有工厂生产,不存在设备所有权归属合约制造商的问题[5] - 印度移动与电子协会支持苹果的诉求,向政府提交文件称传统合约制造商没有能力也不愿投资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专业设备[5] 印度政府立场与行业背景 - 印度政府确认针对影响苹果的税收规则讨论正在进行中,但态度谨慎,核心顾虑在于修改税法可能会削弱印度对外国企业征税的主权[3] - 发展智能手机制造业是印度总理莫迪施政议程的核心支柱之一,但印度面临中国和越南因对手机零部件征收更低关税而带来的竞争压力[3] - 海关数据显示,富士康作为苹果在印度最大的合约制造商,截至今年8月其在印工厂的出货额已达74亿美元,2024年全年出货额为75亿美元[5]
【真灼机构观点】中美贸易紧张再度升级,港股通周一净流入86.0亿港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1:03
大市表现 - 周二标普500指数小幅下跌0.2%收于6,644点 [3] - 银行股业绩普遍优于预期但贝莱德和摩根大通等公司因获利预期调整而出现股价波动 [3] 中美贸易关系 -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特朗普威胁对中国稀土出口实施报复性关税 [3] - 市场担忧此举将导致科技及制造业供应链成本大幅攀升 [3] - 贸易紧张或驱使企业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并进一步重构全球产业布局 [3] 港股通资金流向 - 周一港股通录得净流入86.0亿港元 [3] - 南方恒生科技(03033.HK)净流入最多达11.5亿港元 [3] - 小米(01810.HK)录得第二大净流入 [3] - 中芯国际(00981.HK)录得最大净流出达9.6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09988.HK)录得第二大净流出 [3]
韩政府:高新产业关键材料,高度依赖中国
观察者网· 2025-10-14 14:49
文章核心观点 - 韩国在高新战略产业的关键材料领域存在显著的对华进口依赖,实现供应链多元化是该国的紧迫课题 [1][2] 二次电池材料 - 负极材料所需的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对华依赖率分别高达97.6%和98.8% [1] - 正极材料所需的前驱体与氢氧化镍对华依赖度分别达到94.1%和96.4% [1] - 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核心原料锂的进口中,中国占比达65% [2] 机器人及显示技术材料 - 机器人产业核心驱动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度从2021年的77.7%攀升至2023年的80.3% [1] - 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的五类核心材料进口依赖度均超过90% [1] -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关键材料中,掺杂剂与精细金属掩模版的进口依赖度分别高达67%和95%以上 [1] 稀有金属及半导体材料 - 韩国政府管理的31种稀有金属中,有20种依赖从中国进口 [2] - 半导体核心原材料铌和硅的对华依赖度分别为78%与63% [2] - 镓、石墨、铟、镁等半导体与显示器关键材料的对华进口比例分别为98%、97%、93%、84% [2] 双边关系背景 - 中方强调中韩是重要近邻和紧密合作伙伴,愿同韩方增进互信,深化合作 [2]
苹果iPhone印度转产遇瓶颈,塔塔1亿美元收购中国供应商业务
凤凰网· 2025-10-14 13:07
目前,苹果仍在中国生产其大部分智能手机,但受到美国关税等因素影响,该公司正加快脚步,通过与 塔塔电子和富士康等代工厂商合作,加快在印度建立产能。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尼尔·沙阿(Neil Shah)称,目前富士康仍占据印 度iPhone总出货量的三分之二,塔塔电子负责剩余三分之一。但他预计,随着塔塔电子制造规模的扩 大,这一市场份额格局可能很快发生改变。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4日,据CNBC报道,尽管苹果公司一直希望尽快在印度扩大iPhone生产, 但是印度目前的制造能力难以跟上,而且建立本土供应商生态系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耗费数年 时间。 于是,苹果印度本土代工商开始采用收购策略来扩大制造能力。两位知情人士称,印度塔塔集团旗下负 责iPhone生产的塔塔电子,已经以接近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iPhone供应商江苏杰士德精密工业的 印度业务。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笔交易已于今年8月完成,汇丰银行和印度HDFC银行担任交易顾问。 杰士德精密自2008年以来一直是苹果的供应商。该公司向全球最大苹果产品组装商富士康提供工业设 备,例如用于精密切割和制 ...
中国不买大豆美国慌了,为何中国大豆消费能力这么强?
搜狐财经· 2025-10-13 20:42
来源:BT财经数据通 美国中西部农田里,金黄的大豆即将迎来收获。然而,与丰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豆农脸上难掩焦虑。 美国大豆协会发出警告:自2025年5月以来,中国——这个曾经最大的买家,再也没有从美国采购一粒大豆。这一突如其来的"断单"让美国大豆市 场陷入困境,库存满仓、价格下跌,农民面临"丰产不丰收"的窘境。为何中国的大豆消费能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其采购动向足以牵动全球农业市 场的神经? 要理解中国大豆消费的"巨无霸"地位,要看中国的强大消费能力,并非源于对大豆本身的直接食用,而是源于其作为现代食品工业和畜牧业基石 的不可替代作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尽管2025年5月后中国暂停从美国采购,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减少了大豆消费。恰恰相反,数据显示,中 国每年的大豆消费量超过1.2亿吨,而国内产量仅约2000万吨,这意味着超过80%的大豆依赖进口。如此巨大的缺口,使得中国在全球大豆贸易中 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在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价值126.4亿美元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这一数字直观地说明了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业的"命脉"作 用。中国不仅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也是巴西、 ...
陈光炎长文剖析稀土与贸易平衡:美国超过8成精炼稀土来自中国,短期内难以改变
聪明投资者· 2025-10-13 11:33
稀土的战略地位与贸易影响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稀土储量为4400万吨,是美国的23倍,美国储量仅为190万吨[41][44] - 美国超过80%的精炼稀土依赖中国供应,这些稀土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子和清洁能源领域[8][53] - 美国及其盟友若要构建完全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预计需要5至15年时间,短期内难以替代[10][63] 中国的稀土管理政策 - 中国实施稀土出口许可制度,许可证有效期为6个月,并对军工、半导体等敏感用途实行逐案审批[4][8][11] - 中国拟禁止非国有企业从事稀土开采、冶炼和分离,未来仅授权大型国有企业运营,并要求企业每月上报生产数据[73] - 中国将出口管制扩展至镓、铋和钨等其他战略性矿物,并加强技术信息管控以防知识外泄[73][74] 稀土在国防与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 稀土元素对现代军事系统至关重要,美军F-35战斗机使用超过400公斤稀土金属,"爱国者"反导系统等均依赖稀土构件[43][52] - 稀土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武器、雷达系统、无人机电机、喷气发动机及夜视光学系统等国防技术[45][47] - 稀土还支撑电动车、风力发电、消费电子等民用领域,福特汽车曾因磁体供应受阻导致工厂停产一周[58][69][70] 关税政策对供应链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达100%的关税,导致美股单日蒸发2万亿美元市值[5] - 高关税下,中国对美服装出口在2025年5月同比下降52%,市场占比降至9.9%,为数十年来较低水平[21][22] - 尽管面临高关税,部分企业如Pashion Footwear仍选择中国制造,因中国供应链在效率、工人技能和灵活性上具有优势[24][25] 全球供应链调整与应对 - 美国启动《国防生产法》并投入稀土回收研究,但本土唯一运营的稀土矿场MP Materials仍需将矿石运往中国加工[55][56] - 缅甸供应全球50%至60%的重稀土,近期动荡导致中国从缅甸的稀土进口量减少一半,引发全球供应趋紧和价格上涨[64][84] - 中国通过加强在东盟地区的投资合作进行回应,2024年投资超过100亿美元,以应对美方关税影响并保持市场准入[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