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587Ah电芯量产,定义下一代储能“最优解”
高工锂电· 2025-06-12 17:01
行业背景 - 2025年储能行业对大电芯技术路线的争论愈发激烈,部分企业认为电芯尺寸越大集成效率越高,但实际中存在运输违规和安全隐患问题[1][2] - 行业在技术狂热与工程限制之间徘徊不定,市场迫切需要既能释放大容量电芯集成优势又能遏制安全隐患的解决方案[2][5] 宁德时代587Ah电芯安全维度 - 构建由电解液、阳极、隔离膜组成的三维防御体系,通过化学层面抑制热失控风险,物理层面阻止热量蔓延[6] - 在过充、针刺等极端测试中保持不起火、不爆炸,通过GB/T 36276与GB 44240国家强制标准认证[7][8] - 优化20尺箱体与1500V PCS电压平台设计,系统零部件总数从3万个精简至1.8万个(降幅40%),遵循45吨危险品运输限重标准[8][9][10] 宁德时代587Ah电芯收益维度 - 能量密度提升至434Wh/L(较上一代提高10%),系统能量密度实现25%跃升[13] - 充放电循环能量效率(RTE)初始值达96.5%,全生命周期内实现RTE缓衰减[15] - 全生命周期投资回报率较上一代提升5%,显著缩短项目投资回报周期[16] 宁德时代587Ah电芯可靠维度 - 山东时代新基地数字化产线实现单体缺陷率PPB级(十亿分之一),安全把控等级达7.5西格玛[18] - 生产节拍提升50%同时碳排放减少57%,工业4.0标准制造体系保障品质一致性[19] - 三年研发测试使自放电引起的故障率较叠片电池降低一个数量级,全球256GWh储能项目保持零事故纪录[19] 行业趋势 - 储能行业向高效化、集成化转型,技术路线胜负手从实验室数据转向实际场景价值落地能力[21][22] - 需在工程实践中平衡多重需求、创造可量化价值的技术将成为下一代储能发展方向[23]
宁德时代新突破
鑫椤储能· 2025-06-12 10:44
宁德时代587Ah电芯发布 - 公司于6月10日正式宣布量产交付下一代大容量储能专用587Ah电芯 该产品历经三年研发测试 在法律规范 整站匹配 系统集成与电化学间找到黄金平衡点 [1][3] - 该电芯通过革命性升级磷酸铁锂材料体系 能量密度达434Wh/L较上一代提升10% 系统能量密度提升25% 充放电循环能量效率初始值达96.5% [9] - 首创自修复阴离子电解液技术及多功能基团复配缓衰减成膜剂 赋予电芯超长寿命特性 [9] 产品技术突破 - 集成空间利用率取得新突破 基于20尺箱体和1500V PCS电压 系统零部件总数从3万个减至1.8万个 严格遵循45吨危险品运输限重 [5] - 建立"三维防御体系" 通过安全电解液 不扩散阳极 耐热隔离膜实现过充 热失控 针刺条件下不起火不爆炸 通过国家强制标准测试 [9] - 本体故障率较叠片电池低一个数量级 生产节拍提升50% 碳排放减少57% 单体缺陷率达PPB级 安全把控等级达7.5西格玛 [7][9] 市场应用表现 - 全生命周期投资回报率较上一代产品提升5% 在全球已部署超256GWh储能项目 覆盖逾1000个储能场景并保持零事故纪录 [5][10] - 公司通过280Ah 314Ah等产品持续迭代行业标准 587Ah电芯将成为储能行业品质与价值新标杆 [10]
钒钛产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现象 业内人士:应避免资源超前过度开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22:11
钒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钒电池作为储能技术路线之一仍处于快速发展初期,相比成熟的锂电池市场份额较小 [1][2] - 2025年钒电池新增规模预计达2.3GW,2030年新增量将达4.5GW,累计装机量达24GW,较2021年0.13GW显著增长 [2] - 大连融科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生产基地 [2] 钒制品应用结构变化 - 2024年国内钒制品在储能领域应用占比达16.3%,显著高于国外的9.93%,钢铁领域应用占比持续下降 [1][2] - 2024年国内钒产量约16.5万吨(以V2O5计),同比增长1.9%,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装机量提升带动钒需求总量增长4.2% [4][5] - 钒钛股份2024年钒产品收入41.78亿元,低于2023年的52.33亿元 [5] 产业竞争格局与成本结构 - 行业形成龙头恒强格局,攀钢集团等构成钒产业头部阵营,大连融科、上海电气为液流储能代表企业 [2] - 钒电池系统投资成本2300-2500元/kWh(电解液占40%、电堆占35%),高于锂电池的1500-2000元/kWh [4] - 产业面临上游资源价格波动压力,需中游企业协同降本,未来方向为技术创新、规模扩张和商业模式探索 [3][5] 产能过剩与供需平衡问题 - 钒钛磁铁矿开发、提钒等领域存在投资过热与低端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下降 [1][5] - 行业过度聚焦资源端开采,需建立需求与供给动态平衡机制,避免超前开发引发恶性竞争 [1][5] - 国家钒钛产业联盟建议组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3]
太阳能:嘉实基金、平安养老等多家机构于6月5日调研我司
搜狐财经· 2025-06-06 12:06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光伏电池组件的制造销售 [7] - 2025年末公司目标投运、在建、拟建及预收购电站总规模超过13.6吉瓦 [2] - 2024年公司运营电站6.076吉瓦,在建电站2.081吉瓦,储备项目17吉瓦 [3] 政策影响与应对 - 136号文及其实施细则对新能源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仅山东、广东公布细则 [2] - 公司将密切关注各省电力交易政策,优化并网投产规划和电力营销策略 [2] 储能业务布局 - 现有光伏配储项目,未来将拓展工商业储能、独立储能项目 [4] - 正在研究构网型储能技术及液流电池、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 [4]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年设立海外业务部,已与斯里兰卡、印尼、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洽谈 [5] - 已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投资署签署项目MOU [5] - 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开发和收购 [5] 财务与融资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3.0亿元(同比下降7.8%),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下降17.62%) [8] - 负债率52.22%,财务费用1.41亿元,毛利率44.79% [8]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3492.77万元,融券净流入168.99万元 [8] 机构预测与评级 - 光大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13.34亿元,华创证券预测18.17亿元 [8] - 华创证券给予目标价7元,海通证券目标价10元 [8] - 90天内1家机构给予增持评级 [8] 可转债管理 - 募集资金将严格用于项目建设,推动装机规模增长 [6] - 将按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加强市值管理工作 [6]
太阳能(000591) - 2025年6月5日 太阳能投资者关系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6 09:08
电站规模与目标 - 2025年末公司电站总规模力争超过13.6吉瓦(投运、在建、拟建及预收购协议)[2] - 2024年运营电站约6.076吉瓦,在建电站约2.081吉瓦[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储备项目约17吉瓦[4] 政策与行业影响 - 136号文及其实施细则对新能源行业发展至关重要[3] - 目前仅山东、广东公布实施细则,其他省份尚未公布[3] - 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落地情况,优化并网投产规划和电力营销策略[3] 储能领域布局 - 现有光伏配储项目,未来将拓展工商业储能和独立储能项目[5] - 正在研究构网型储能技术及液流电池、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5]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年设立海外业务部,已与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洽谈[6] - 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投资署签署项目MOU[6] - 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项目开发和收购[6] 可转债管理 - 严格按募集说明书用途使用资金,确保专项用于项目建设[7] - 按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增强投资者信心[7] - 加强市值管理,促进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7]
赣锋首发10MWh储能集装箱系统,开启储能系统10MWh新时代!
起点锂电· 2025-06-06 02:45
产品创新 - 推出首款10MWh储能集装箱系统解决方案 搭配5MW PCS交流系统 在系统成本 能量密度 部署效率 安全标准 循环寿命等维度实现全方位优化 [1] - 相比6 25MWh储能系统 10MWh系统具有更高集成度 更优交流匹配度 更灵活适应性 满足更多元场景需求 [3] - 开启单集装箱系统容量"10兆时代" 是行业唯一一体化单集装箱系统储能容量高达10MWh的储能系统 [4] 技术优势 - 体积能量密度达146Wh/L 模块化设计可实现规模化应用 为GWh级大型储能电站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5] - 与传统20尺5MWh集装箱系统相比 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显著提升 占地面积减少34% 降低土地投资和场站初始投资成本 [5] - 采用背靠背"田字"布局设计 空间利用率高 100MWh储能电站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52% [5] 安全性能 - 具备"四维安全"保障 从本征安全 四重消防 主动防御及电气安全维度为系统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7] - 推出392Ah和587Ah储能电芯 体积能量密度分别达409Wh/L和438Wh/L 通过热失控 过充 短路等严苛安规测试 [8] 智能管理 - 构建"云-边-端"三级智慧中枢 实现端云互联 智能管控 全景监测和智能预警 可远程诊断和精准调控 [10] - 数据赋能决策 为系统运营提供支持 助力实现最大收益与极简运营 [10] 应用场景 - 构建户用 工商业 大型储能及光储充一体化多元场景产品 [12] - 户用储能系统提升家庭能源自给率 工商业系统优化用电结构 大型储能强化电网稳定性 光储充系统构建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闭环 [14] - 已承接单体超过450MW/900MWh能源项目 国内外总应用规模超21000MWh 连续多年入围全球储能出货量前十 [14] 行业影响 - 从21GWh总应用规模到10MWh单机容量 通过技术迭代拓宽"储能单元" 重构电站设计逻辑 [16] - 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不竭动力 助力行业步入GW时代 [1][16]
赣锋首发10MWh储能集装箱系统,开启储能系统10MWh新时代!
起点锂电· 2025-06-05 18:45
产品创新 - 推出首款10MWh储能集装箱系统解决方案,搭配5MW PCS交流系统,在系统成本、能量密度、部署效率、安全标准、循环寿命等维度实现全方位优化[1] - 相比6.25MWh储能系统,10MWh系统具有更高集成度、更优交流匹配度和更灵活适应性,满足多元场景需求[3] - 作为行业唯一一体化单集装箱系统储能容量高达10MWh的储能系统,体积能量密度达146Wh/L[5] - 采用创新的模块化设计,可实现规模化应用,为GWh级大型储能电站建设提供高效解决方案[5] 技术优势 - 与传统20尺5MWh集装箱系统相比,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显著提升,大幅减少占地面积[5] - 采用背靠背"田字"布局设计,空间利用率高,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可提升52%,占地面积减少34%[5] - 具备"四维安全"保障,从本征安全、四重消防、主动防御及电气安全维度为系统稳定运行保驾护航[7] - 推出392Ah和587Ah储能电芯,体积能量密度分别达409Wh/L和438Wh/L,通过严苛安规测试[8] 智能管理 - 构建"云-边-端"三级智慧中枢,实现端云互联、智能管控[10] - 通过全景监测和智能预警功能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可迅速响应异常并远程诊断[10] - 数据赋能决策,为系统运营提供支持,助力实现最大收益与极简运营[10] 应用场景 - 构建从户用、工商业到大型储能及光储充一体化多元场景产品[12] - 户用储能系统与光伏发电配套使用,提升能源自给率、降低用电成本[14] - 工商业储能系统通过削峰填谷机制优化用电结构、降低用电成本[14] - 大型储能聚焦电网侧与新能源发电侧,实现调峰调频、平滑新能源发电波动[14] - 光储充一体化系统深度融合光伏发电、储能与充电桩功能[14] 市场表现 - 已承接单体超过450MW/900MWh的能源项目[14] - 在国内、海外市场总应用规模超过21000MWh[14] - 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全球储能出货量前十[14]
标杆案例 | 储能破局城市充电难题 海博思创树立充储协同新标杆
海博思创· 2025-05-30 16:37
新能源汽车与储能技术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1] - 储能技术成为解决充电网络峰谷矛盾的核心突破口[1] - 海博思创完成上海北翟路超级充电站储能项目交付通过峰谷套利与智能功率支撑技术树立能源管理新标杆[1] 储能系统应用与效益 - 上海超级充电站日均服务超千台次电动车面临电价高与峰值负荷超限挑战[2] - 海博思创采用液冷户外柜产品实现日均两次满功率充放电循环完成谷电存储与峰电释放[2] - 储能系统通过监测变压器功率自动实现短期功率支撑避免充电峰期降功率运行造成的收益损失[2] 项目实施与未来规划 - 海博思创通过模块化预调试与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压缩联调周期确保工程进度可控[3] - 公司计划为充电场站工业园区高耗能行业等场景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探索分布式储能新市场增量[3] - 储能技术为充电场站带来经济效益同时推动零碳未来[3]
柯讯科技签约企知道科创空间,共建清洁能源未来新生态
公司概况 - 柯讯科技是一家集新能源电芯研发生产与PACK成组制造为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主导产品为"大容量移动储能电源" [1] - 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总部位于深圳市坪山高新园区,构建了涵盖移动储能系统、备用电源、轻型动力电源等多类型产品的多元化矩阵 [2] - 公司已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重认证 [2] 市场表现 - 公司主导产品"大容量移动储能电源"2023年、2024年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达14.36%和18.35%,连续两年稳居行业前列 [1]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年均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 [5] - 公司与航天锂电科技、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业务覆盖全国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5] 研发与技术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52.63%,已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7件,包括2项发明专利与25项实用新型专利 [2] - 首创双阶段防火防爆防护体系与自动化定向排列技术,将储能电源安全防护效率提升200%,电池组装配速度提升至12秒/组且定位精度达±0.05mm [3] - 在大容量储能电池安全防护方面,公司首创储能用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双阶段主动防护技术,实现12MPa抗爆压力,较同类进口产品提升40% [4] 产品与创新 - 大容量移动储能电源主要用于为居家生活、户外活动、旅行探险等提供电力支持,产品循环寿命突破8000次仍保持85%容量 [3][4] - 公司提出高功率电池模组动态热管理技术,散热翅片密度达85片/dm³,显著高于国际竞品的60片,灭火精准度提升至98% [4] - 开发出便携式储能电源智能排列技术,空间利用率提升至9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78% [4] 行业与未来 - 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浪潮中,户外露营、房车旅行、移动办公等新兴生活方式推动户外移动储能产品快速发展 [3] - "十四五"期间,储能产业迎来广阔发展机遇,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能源结构转型要求 [7] - 公司签约企知道科创空间,将利用其全球5亿期刊论文数据、1.9亿+专利数据等资源提升科创效率和成果转化水平 [7]
良正风光(上海)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5-28 00:33
经营范围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储能技术服务;太阳能 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新能源原动设备 销售;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电池销售;试验机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机动车充电 销售;充电桩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照明器具销售;机械电气设备 销售;电池零配件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太阳能热利用装备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金属制品销 售;五金产品零售;电子元器件零售;通用设备修理;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电动汽 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集中式快速充电站;余热发电关键技术研发;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 技术研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名称良正风光(上海)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袁金龙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国标行业科学研 究和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望园南路1288弄80号 1904、1909室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营业期限2025-5-27至无固定期 限登记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