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搜索文档
金融调研 | 江浙沪具身智能产业快速运转背后:机器人的“金融总动员”
第一财经· 2025-09-29 20:09
在长三角产业版图上,机器人产业正快速走向舞台中央。 资金安排、融资渠道与政策性补贴,正成为这条新兴产业链快速运转的隐形动力。 这片区域不仅聚集了中国最密集的制造业集群,也孕育了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在商业模式、技术路径和市场布局上各具特色的企业。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 限公司(下称"擎朗智能")、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埃斯顿")、浙江弘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弘顺智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玩 家。背后的金融支持,则是它们快速发展的关键支撑。 随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具身智能"列为推动科技与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江浙沪的创新优势愈发明显。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访三地企业发现,资金安 排、融资渠道与政策性补贴,正成为这条新兴产业链快速运转的隐形动力。 10万台服务机器人"出海"打工 李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没有在实验室里停留太久,而是把机器人推向市场,让它们跑起来、用起来。"这也是擎朗智能的战略核心——通用型与专用 型结合,快速在餐饮、医疗、零售等场景落地。 在市场拓展过程中,擎朗智能还十分关注当地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日本餐厅面积较小,公司出口日本的T8型号机器人可以在仅50厘米宽的窄道中通 行。 ...
木头姐为何时隔四年买回阿里?
格隆汇· 2025-09-29 19:49
如果说,前两年中概股的低谷期,让阿里巴巴的投资者们经历了一场漫长的"信仰考验",那么最近,这艘巨轮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王者归来"。 短短几天,阿里股价起飞,不仅创下近四年来新高,甚至引得曾一度抛售中概股的"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的ARK基金,时隔四年重新买入,并 且连续加仓。 要知道,这位以激进投资科技股闻名的"女版巴菲特",每一次的重大持仓变动,都被视为市场风向标。 那么问题来了,四年前她为什么离开,四年后又为何突然回来了?这背后究竟是简单的市场情绪反转,还是阿里巴巴真的完成了从"大而全"到"精 而尖"的绝地反击?答案,或许藏在阿里正在推进的三条核心战线里。 第一战线:AI——阿里在下一盘大棋 在今天的科技世界里,谈到增长,就离不开AI。 在这两天正在举行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与英伟达在具身智能(Physical AI)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这次合作,也是股价飙升最直接的催化剂之 一。 简单来说,具身智能就是让AI从代码和服务器里走出来,能够进入现实世界,拥有像人一样的感知和行动能力。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工业 机器人,甚至能与人交流的虚拟助理,都属于这个范畴。 这意味着,未来企业想开发具身智能应用 ...
科达自控(831832):携手宇树、山焦,引领矿山“具身智能”新时代
国盛证券· 2025-09-29 19:2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10] 核心观点 - 科达自控作为北交所智慧矿山第一股 深耕矿山智能化领域 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服务智慧矿山、物联网+和智慧市政三大领域 其中智慧矿山业务占比60% 是公司核心基本盘 [1][29][35]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 2024年研发人员占比43.2% 显著高于可比公司的28.3% 研发费用率达11.81% 拥有171项专利 其中56项为发明专利 为长期发展提供强支撑 [2][38][39] - 携手宇树科技和山西焦煤集团组成黄金组合 共同开发煤矿井下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 直击行业痛点 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全球份额超60% 科达自控拥有70多项矿山机器人相关知识产权 三方优势互补 [4][10] - 拟以2.091亿元现金收购海图科技51%股权 标的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800万元、4200万元和4600万元 将强化公司视觉AI能力 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 [9][3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6亿元、0.71亿元、1.0亿元 对应PE为109X、40X、28X 业绩弹性主要来自矿山机器人市场拓展和智能化建设政策推动 [10][11] 业务布局 - 智慧矿山业务2024年营收2.59亿元 占比60% 毛利1.1亿元 占比59% 毛利率稳定在43%左右 是公司核心收入和利润来源 [29][35] - 充电桩业务快速增长 2022-2024年营收从504万元增至9721万元 CAGR达339.2% 营收占比从1%提升至22% 毛利率平均53% 成为重要新增长点 [35] - 365在线技术服务业务2024年营收2167万元 占比5% 表现稳定 毛利率35% [35] 行业前景 - 矿山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 仅巷道巡检场景就有千亿级市场 全国4300个煤矿中90%为井工矿 每个井工矿平均10-20个巷道 保守估计每个巷道需10台巡检机器人 总需求约40万台 单价100万元以上 [3] - 国家矿山安监局最新目录显示煤矿机器人涉及7大类56种智能机器人 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突破 机器人将实现自主巡检、运输、精准作业甚至灾后救援功能 [3][4] - 政策强力推动智能化建设 要求2027年底前大型煤矿100%实现智能化 中型煤矿覆盖率超80% 并明确AI巡检、无人驾驶等应用指标 煤矿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率不低于30% [48][50] - 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能煤矿市场空间达14105亿元 非煤矿山智能化市场规模达9107亿元 合计超2.3万亿元 [5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34亿元 同比增长1.8% 归母净利润3451万元 同比下降37.4% [11][3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9亿元 同比降4.6% 归母净利润457.8万元 同比降68.5% 主要受煤炭市场低迷、研发投入增加、财务费用上升及政府补助减少影响 [2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2亿元、5.00亿元、5.70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0.4%、15.7%、14.1% [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4.5%、174.4%、41.7% 2026年起显著改善 [11]
AI创业清华系强势领跑,北京、杭州成重要创业基地!2025值得关注的AI创变者重磅发布
创业邦· 2025-09-29 19:14
在 AI 技术迎来迭代爆发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正加速从技术概念走向产业实践。无论是 AI 大模型的场 景化落地,亦或是具身智能驱动的智能硬件创新,均已成为推动各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然而,处于发展早期的优质 AI 创新项目,往往受限于信息壁垒、资源短缺等问题,难以被市场充分发 现,其技术潜力与商业化价值亟待专业平台挖掘与赋能。 作为早期创业者 "被看见、被发现" 的最佳平台,创业邦 启动 2025 年 "值得关注的 AI 创变者" 榜单 评选 。 榜单 以 "挖掘早期潜力、赋能生态成长" 为核心,聚焦 AI 创新应用、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两大核心领域 —— 通过 "线上问卷提交、内部初审、线下创新展示" 三层评选流程,历时两个月推进评选工作,最终汇 聚超百家早期 AI 企业参与。其中,通过初审的企业于 2025 年 9 月 24 日 - 25 日,在创业邦 Demo China 大会现场展开创新展示,由现场专家进行终审评分,最终 33 家企业成功入榜。 与此同时, 本届活动最高荣誉 "DEMO GOD" 得主 —— 荆华密算, 出自 AI 创新应用专场。该企业核心 团队源自清华大学,由清华长聘副教授任炬担任首 ...
打造城市“地下高德地图”,这家“小巨人”用机器人重构城市生命线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9 18:11
在城市的地下深处,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发生。 地下管网中,一台特种机器人正穿梭于狭窄空间,精准捕捉毫米级的裂缝;化工园区高危环境里,另一台机器 人代替人工,7×24小时无休巡检——这些看似科幻的场景,正是深圳市施罗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日常 现实。 当大多数人的目光还停留在人形机器人或工业机械臂时,这家专注有限空间具身智能特种机器人的企业,已经 悄然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技术生态: 从检测到作业,从预警到运维,他们正用机器人技术重新定义城市生命线 与工业安全的标准。 ·城市之痛:地下"血管"的运维盲区 地下供排水、燃气、热力管网是城市的"血管",但 这些关键的有限空间,其"在哪里、什么状态、存在哪些风 险" 却长期以来是行业盲区。 70%以上的安全风险长期潜伏,仅在暴雨内涝、管道老化爆管等极端情况发生 时才被动暴露。更棘手的是,当前治理模式以"事后应急"为主:排水不畅引发内涝后才紧急抢险,燃气泄漏突 破安全阈值后才被动处置,往往等事故发生后,才能介入干预。 数据孤岛进一步加剧了运维困境。 80%的运维数据仍以纸质或离线形式存在,水务、市政、气象等部门信息 无法互通。险情发生时,依赖的是"拉群+电话"式的临时调度,决 ...
快讯|优必选获3000万元人形机器人订单,优艾智合冲刺港股“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9 18:11
1、 优必选获3000万元人形机器人订单 9月29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宣布,子公司UQI优奇与天奇股份签订采购合同,天奇股份将采购 总价3000万元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交付。天奇股份成立于198 4年,聚焦智能装备、循环、人形机器人三大主业。优必选称,加上此次订单,其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 已获近4.3亿元合同。 2、 优艾智合冲刺港股"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9月26日,优艾智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通过18C章程在主板上市。作为工业具身智能领域先行者, 其2022 - 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80.9%,但三年累计亏损近7亿元。2024年,优艾智合在全球工业移 动操作机器人领域排名第一。目前,其客户覆盖多行业,方案进入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次上市募资将用 于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 3、 四川坤弘远祥"鸓鸟"抑爆系统斩获国际大奖 9月28日,四川天府辖区企业四川坤弘远祥科技有限公司自研的"鸓鸟智能抑爆系统",在2025金砖国家工 业创新大赛中,获工业设计赛道一等奖及印尼国别赛金奖。该系统融合数十项专利,抑爆效率提升3倍,1 00毫秒内完成 ...
工控主板隐形冠军信步科技:过去10个月销量同比增长60%
中国经营报· 2025-09-29 17:53
事实上,在今年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和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背后,都有信步科技的身影。比如,夺得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 的人形机器人"天工"的具身小脑主板就是由信步科技提供。 今年4月,英特尔正式发布具身智能大小脑融合方案。英特尔方面彼时表示,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 身智能,当下普遍采取大小脑双系统的主流算力方案,即负责AI计算的"大脑"和控制运动的"小 脑"(注:以X86为主,包括英特尔12、13代酷睿及凌动N97、N305)分属不同主板,但长远来看大小 脑融合将是趋势。 当时,英特尔便与其工控主板供应商信步科技推出了具身智能硬件开发平台HB03,HB03搭载英特尔酷 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和英特尔锐炫B570显卡,峰值算力能达96TOPS。 中经记者 李玉洋 上海报道 人形机器人或具身智能,无疑是当前热门赛道之一。在今年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期 间, 深圳市信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步科技",Seavo Technology)对外展示了百款工控主板新 品。 "工控市场竞争环境和5年、10年前相比不一样了,今天 ...
安永何兆烽:具身智能进入关键阶段 商业化落地进程加速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17:48
本报记者 张文湘 见习记者 占健宇 港股市场的支持力度同样强劲。"港交所为特专科技公司开辟上市绿色通道,大幅降低尚未盈利企业的上市门槛,契合具 身智能领域'高投入、长周期'的特性。"何兆烽指出。 "当前中国具身智能行业正处在'政策托底、产业筑基、资本接力'的关键阶段,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场景的步伐正在加 快。"近日,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对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态势作出判断。 作为深耕资本市场与新兴产业交叉领域的资深人士,何兆烽从产业竞争力、资本适配性与商业化落地等维度,解析了行业 发展的核心逻辑。 政策与产业链共振 在何兆烽看来,中国具身智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源于政策与产业生态的深度协同。"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 作报告》,各地也持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国家人工智能基金亦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要素保障。"这种自上 而下的政策支持体系,为行业发展奠定了稳定基础。 产业端的全链条布局更让优势进一步凸显。"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形成了'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布 局。"何兆烽表示,"例如深圳具备全球最完善的硬件供应链,伺服电机、传感器等关键组 ...
英诺天使基金|李竹:在AI时代“走出自己的算法”
搜狐财经· 2025-09-29 17:27
走出清华园之后,李竹经历了两次创业。2013年,他成为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从多媒体数据库软件开发者到硬科技投资人,李竹用十余年时间在 AI领域完成了一场商业化实验。在他看来,清华人的AI故事,"不是追赶,而是定义"。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非共识"的裂缝中。 "我们不追风口,只投那些'非共识'的创新" 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清华校友总会互联网与新媒体专业委员会(TMT)成立,旨在帮助校友创业。李竹作为首任会长,经过探索发现,创 业者最需要的还是第一张支票。于是,在2013年成立了英诺天使基金,聚焦于天使轮和Pre-A轮的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 造、生物科技等领域。 在人工智能领域,英诺天使基金广泛布局,涵盖具身智能、算力、大模型等多个细分方向,所投企业尤其注重技术落地与行业结合,已投资智行者、英视 睿达、加速进化、松延动力、深言科技、原粒半导体、阿丘科技、千诀科技等技术类校友企业。 "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非共识中——当所有人都觉得可行时,机会早已被瓜分。"李竹坚信,良性的创投关系需要将创始人的前瞻性与投资人的非共识结 合。深言科技CEO岂凡超在决定创业时,第一时间向李竹 ...
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宇树H2将推出新品,新时达人形机器人于海尔工厂完成部署-20250929
国元证券· 2025-09-29 16:3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 且维持该评级 [7]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具身智能技术迭代加速 政策支持力度增强 产业链公司积极布局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2][3][4][5] 周度行情回顾 - 2025年9月21日至9月26日期间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下跌0.68% 跑输沪深300指数1.74个百分点 [2][12] - 年初至今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累计上涨77.17% 跑赢沪深300指数58.07个百分点 [2][12] - 周涨幅最大个股为力星股份(+26.96%) 周跌幅最大个股为云南旅游(-18.37%) [2][18] 政策动态 - 上海发布ITU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展望及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 并推出"浦江X"具身智能标准化数据集平台 [3][21] - 工信部明确"十五五"时期将开辟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3][21][22] 产品技术进展 - 智元机器人获得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CR认证证书(编号001) 认证涵盖数据集分类编码规范 数据标注标准 统一格式及质量评价准则 [3][23] - 宇树科技算法升级使机器人稳定性显著提升 支持反重力模式及复杂动作执行 计划下半年推出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3][5][24] 投融资活动 - 诺亦腾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 由经纬创投和阿尔法公社联合投资 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3][24] 重点公司动态 - 豪能股份已开发高精密行星减速机等产品 在人形机器人 机器狗等领域实现部分产品批量供货 [4][25] - 云天励飞自研噜咔博士AI毛绒玩具预计2025年底推出 同时开发新一代DeepXBot系列芯片适配人形机器人 [4][26] - 长盈精密人形机器人业务已供应超400个料号 2025年上半年海外品牌贡献营收3500万元 年初至8月底交付价值超8000万元产品 [4][26] - 新时达人形机器人已完成在海尔重庆冰箱工厂产线部署 即将开展智能工厂实训 [4][27] - 纳思达控股子公司极海微发布全球首款基于Arm®Cortex®-M52双核架构DSP芯片G32R501 推出多款一站式解决方案 产品矩阵覆盖关节控制器 传感器等关键领域 [4][27][28] 行业趋势与建议 - 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至100% 具身智能迭代加速 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如长盛轴承 华锐精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