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技术

搜索文档
极智嘉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超220亿港元,港股迎今年最大非“A+H”科技IPO
IPO早知道· 2025-07-09 10:11
公司上市与募资表现 - 极智嘉于2025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90",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2] - 本次IPO总计发行1.614亿股H股,募资总额达27.1162亿港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H股IPO[3] - 香港公开发售获133.6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30.17倍认购,其中国际认购倍数在2025年港股中排名第三、科技领域位居第一[4] - 引入4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9130万美元(约7.167亿港元),并获得主权财富基金、国际长线基金等机构踊跃认购[5] - 上市首日开盘价报每股17.00港元,市值超220亿港元[6] 财务表现与商业化能力 - 2021年至2024年订单量从15.9亿元提升至31.4亿元,几乎翻倍[9] - 营收从2021年7.9亿元以45%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24.1亿元,成为港股机器人板块收入规模最大公司[11] - 毛利从2021年0.8亿元大幅提升至2024年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18.5%,2024年整体毛利率达34.8%[12] - 经调整EBITDA从2021年-6.72亿元收窄至2024年-0.25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降至3.8%,呈现"高规模、高增长、低亏损"状态[13][14] - 2024年客户复购率达74.6%,关键客户复购率约84.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1]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提供业内最广泛AMR仓储机器人解决方案,支持单仓超5000台设备并行协同作业,拥有多个"千台级"项目[16] - 2024年按收入计算已成为全球最大AMR仓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并连续六年保持领先地位[21] - 截至2024年底为约806家终端客户提供服务,包括63家财富500强企业[21] - 在全球拥有超过48个服务站点、13个备件中心及305名工程师,形成成熟本地化运营体系[21] - 2024年AMR解决方案收入的72.1%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市场,覆盖超40个国家和地区[19]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预计将以33.1%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1621亿元,渗透率将提升至20.2%[22] - 北美、欧洲、拉丁美洲等主要国际市场正加速采用AMR,受电商兴起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22] - 通用仓储机器人正加速演化为全球物流自动化体系核心基础设施,具身智能技术拓展应用边界[17] 创始团队与投资人评价 - 创始团队保持战略定力,专注AMR仓储机器人赛道,各司其职且相互支持[28] - 火山石投资2016年联合领投A轮,认为团队背景比竞品更强,战略制定和战术实施能力突出[26][28] - 高榕创投2016年联合领投A轮,指出团队在不同发展阶段都做了最重要的事情,包括全球化布局[28] - 华平投资2017年首次投资并持续加码,帮助建立国际化管理体系和拓展海外市场[30] - Granite Asia 2019年投资,认为公司业务基本面好且商业模式清晰,客户持续增购复购[31]
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丨为机器人装上一双“慧眼”
河南日报· 2025-07-04 07:30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中原科技城首批签约入驻企业,2020年5月正式运营 [2] - 公司定位为智能机器人研发企业,联合创始人兼CEO林杰具有13年国外机器人行业经验 [2] - 公司团队平均年龄28岁,科研人员占比65%以上,其中博士硕士占比超50% [2] - 已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认证 [2] 技术优势 - 在视觉智能分析、机械臂控制、人机交互、多模态感知、低速无人驾驶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2] - 将3D视觉技术作为核心研发方向,已成功自研7款3D相机 [3] - 3D相机硬件自研率达70%、软件自研率达100%,能解决深色弱反光工件测量等工业难题 [3] - 产品包括复合机器人、工业3D相机、多模态室外移动机器人控制器、巡检机器人等 [2] 市场应用 - 3D相机技术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等领域 [3] - 技术可满足复杂工业场景需求,实现智能化升级与高效生产 [3] - 公司累计完成百余个标杆项目转化 [1] 发展规划 - 未来将深化具身智能技术研发 [3] - 计划突破精密装配、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 [3] - 目标让创新成果扎根中原、走向世界 [3]
亚马逊100万个机器人背后,哪些新趋势值得关注?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3 14:20
亚马逊机器人技术进展 - 亚马逊推出第一百万个机器人,并部署生成式AI模型"DeepFleet",可缩短机器人行驶时间10%,提升包裹递送效率[1] - 亚马逊全球75%的配送业务由机器人协助完成,从2012年收购Kiva Systems至今已拓展至驮伏式机器人(承重500公斤)和全自动AMR机器人[3] - 机器人应用使亚马逊员工人均包裹处理量从十年前175个增至3870个,员工收入增长2.5倍,同时测试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5] 仓储物流机器人行业趋势 - 机构预测到2030年超51%仓库将部署自动化设备,全球AMR市场将增长三倍,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7.75%[2] - 行业驱动因素包括先进传感器技术、AI导航及对柔性自动化方案的需求,AMR可优化劳动力并增强供应链弹性[2] - 多机器人协同调度能力成为竞争核心,头部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递减和算法迭代,形成正向增长飞轮[11][14] 极智嘉技术布局与市场地位 - 自主研发Robot Matrix通用技术平台,支持全品类机器人开发,激光视觉融合SLAM技术定位精度达±10mm(±1°)[9] - Hyper+算法平台支持单仓调度超5000台机器人,拣选效率达400件/小时(货架到人),故障恢复时间<10分钟[13] - 全球部署约56,000台AMR,拥有10余个千台级项目案例(如UPS、Coupang),2025年拟赴港上市[6][10][14] 技术竞争壁垒与行业格局 - 极智嘉在超大型仓库场景验证单仓2000+机器人协同能力,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14] - 仓储AMR行业集中度显著高于其他赛道,规模效应与算法迭代形成马太效应,头部企业优势持续扩大[11][14] - 对标亚马逊DeepFleet,极智嘉通过WES/RMS/IOP系统集成实现全球40+国家交付,市场份额领先[10][13][15]
青年科研人看过来!2025“蚂蚁InTech奖”来了
机器之心· 2025-07-02 19:02
奖项概述 - 第二届蚂蚁InTech奖正式开放提名推荐通道,奖项全面升级,新增博士生奖学金[1] - 奖项旨在为青年学者和博士生提供全周期支持,包括20万元/人的科技奖和5万元/人的奖学金[1][4] - 首届奖项吸引了近百位学界泰斗参与推荐,两院院士和世界顶级学者同台见证[1] 研究方向 - 蚂蚁聚焦四大核心方向: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具身智能技术、数字医学技术、数据处理与安全隐私技术[2] - 这些方向是全球科技角逐的主战场,也是蚂蚁集团长期深耕的创新高地[2] - 蚂蚁期待在这些方向上见证更多青年科学家的突破性成果[3] 奖项设置 - 蚂蚁InTech科技奖面向全球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中国青年学者,每年遴选不超过10人,每人获20万元奖金[5] - 新增10位Future学者荣誉,颁发证书及奖杯激励[5] - 全球计算机相关专业在读中国籍博士生可申请奖学金,每年遴选不超过10人,每人获5万元奖金[6] 提名与评审 - 奖项实行提名推荐制,可由国家级学术单位、学会、学术团体或两院院士、海外院士及符合相应职称要求的同行专家推荐[7][8] - 奖项外部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终审,包括陈纯、Michael I Jordan、张宏江、郑海荣、郑纬民、周志华等知名学者[9] 申报流程 - 申报时间截止日为2025年7月31日24时,评选结果将于9月11日在上海外滩大会颁奖典礼上揭晓[11] - 登录蚂蚁InTech奖官网或扫描二维码可详细了解奖项章程、申报指南及推荐表[12]
东风汽车加速打造具身智能汽车,岚图实现从电控向智能系统跃迁
长江日报· 2025-07-02 08:29
公司战略布局 - 东风汽车牵头建设的"具身智能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完成认定,为公司在智能化战略布局中增添重要支撑 [1] - 实验室聚焦"交通强国""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围绕汽车具身智能关键技术布局四大研究方向 [3] - 公司计划在3—5年内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多学科融合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 [3] 技术创新成果 - 公司首创提出"汽车具身智能体"概念,着力打造"三网融合、五智一体"的具身智能汽车 [3] - 采用2000兆帕超高强钢和热成型技术,部署行业首台16000吨一体化压铸设备 [3] - 新一代马赫动力系统热效率提升至47.06%,创行业新高 [3] - 马赫驱动功率覆盖70—400kW,支持800V高压快充 [3] - 智慧能量管理系统使整车续航提升约15% [3] - 东风岚图发布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实现从电控向智能的系统跃迁 [3]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通过实验室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系,实现基础研究与产业落地全链贯通 [3] - 实验室将为湖北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注入新动能 [1] - 实验室建设将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1]
如何看待目前VLA的具身智能技术?VLA还算是弱智人?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7 17:15
VLA技术现状分析 - VLA本质上是升级版行为克隆(BC)技术 缺乏创新性突破 [1] - 当前VLA系统仅能处理极简化的pick-place任务 成功率计算存在严重水分 [3] - 行业存在将单一任务拆分为多个子任务来夸大通用性的现象 [4][5] 技术局限性 - 任务复杂度局限:仅能处理2D平面内1-2个物体的抓取放置 无法应对3D空间操作 [7][10] - 场景适应性差:要求纯色背景且物体数量≤2 与真实世界复杂环境严重脱节 [8][9] - 数据效率低下:需数百次演示数据训练单一简单任务 违背few-shot学习原则 [15] 行业实践问题 - 测试标准失真: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场景和拍摄角度人为提高成功率 [17] - 能力边界模糊:缺乏明确的能力评估体系 无法界定系统可处理任务范围 [16] - 技术路线争议:纯端到端训练方式难以实现真正的通用性和可解释性 [18][19] 核心批评观点 - VLA技术回避了机器人领域真正需要解决的复杂问题 [18] - 当前研究过度简化任务难度来获得表面上的高成功率 [3][6] - 行业存在将简单技术包装成突破性进展的泡沫现象 [18][20]
博雷顿出海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31台电动矿卡交付非洲
财经网· 2025-06-20 14:35
出海战略进展 - 公司一批矿卡于6月17日停靠上海外高桥港口准备运往非洲大陆标志着海外市场拓展迈出关键一步 [1] - 5月成功中标中国有色矿业集团非洲重点矿山项目将批量交付31台纯电动矿卡实现非洲市场规模化应用 [3] - 此次交付为后续更多海外项目合作奠定基础尤其在高温多尘重载等极端工况下的全球化应用能力获客户认可 [3] 客户合作与市场认可 - 公司纯电动矿卡已获多家央企认可包括华润水泥等客户并在内蒙古新疆陕西河北福建等地的世界500强及央企矿山场景中广泛应用 [4] -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业务遍布40多个国家拥有境外重有色金属资源量2000多万吨是"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矿产开发商 [3] - 产品在非洲东南亚已有诸多示范性运营场景验证了可靠性出勤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3] 产品技术优势 - 纯电动矿卡具备高效节能低噪音零排放特点显著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4] - 智能化设计在主动安全智能驾驶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可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员安全风险 [4] - 公司成为具身智能技术工业化落地标杆企业重新定义工程机械智能化边界展现"零碳矿山机器人第一股"姿态 [5] 行业与政策背景 - 在双碳目标加速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化背景下公司积极响应"绿色出海"号召拓展海外市场 [5] - 中国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舞台角色增强公司推动中国技术与国际市场深度接轨 [5] - 未来将以创新为核心加强技术研发与国际布局打造全球竞争力的零碳矿山机器人品牌 [5]
张江纪录|开普勒K2“大黄蜂”:20公斤负载创料箱搬运赛项纪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9 18:55
赛事与纪录 - 开普勒K2"大黄蜂"团队在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张江启动赛)中创造20公斤负载纪录,展现工业应用领域突破 [1] - 大赛为全球首个技能链条完整、技术全面、行业前沿的国际赛事,代表具身智能领域最高水平 [2] - 赛事阶段性成果将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构建技术与应用交汇平台 [2] 技术突破 - K2"大黄蜂"实现充电1小时、续航8小时,远超行业1-3小时平均水平,采用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提升能效 [3] - 行星滚柱丝杠技术使承载能力提高数倍,定位精度达微米级,单臂负载15公斤,双臂协同负载30公斤 [3] - 精旋动力旋转执行器支持毫米级精细操作,量采基础版售价3万美元,可替代1.5名工人作业量 [3] 工业应用 - 料箱搬运场景与物流仓储、汽车制造、3C装配等行业需求高度契合,已在上汽通用完成车缝检测、冲压件上料等实训 [5] - 头部物流企业采用K2进行货物搬运分拣,客户认可其稳定性、避障能力及人机交互安全性 [5] - 团队专注工业场景商业化落地,因需求刚性且任务挑战性强,30公斤承载能力可扩展复杂任务 [5] 产业生态 - 张江机器人谷汇聚完整产业链,涵盖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系统集成及资本支持 [7] - 园区集聚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傅利叶智能、智元机器人等领军企业,构建一体化孵化链条 [7] 公司发展 - 开普勒获浦东创投、张江科投等Pre-A到Pre-A+轮融资,将加大本体结构、双足步态稳定性等关键技术研发 [9] - 计划在物流搬运、工业产线上下料场景扩大试点,目标3-5年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领先落地蓝领机器人 [9]
极智嘉获备案并更新招股书:营收24.1亿元, 接近盈利拐点, 商业化领跑机器人行业
格隆汇· 2025-06-16 22:36
公司概况 - 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新招股书并披露最新财报数据 继续推进港交所上市进程 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 有望成为"全球仓储自主移动机器人第一股" [1] - 公司已蝉联6年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To B机器人赛道中率先跑通商业化路径 并建立全球化布局与技术研发等多重壁垒 [1] - 港股机器人板块热度攀升 优必选 越疆科技等已上市企业股价走强 云迹科技 仙工智能等企业相继递交18C申请 埃斯顿与石头科技也拟赴港上市 [1] 财务表现 - 2021至2024年营收从7.9亿元激增至24.1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45% 2024年订单金额31.4亿元 [2] - 毛利率持续优化 2024年整体毛利率34.8% 其中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毛利率39.2% 大陆以外市场AMR毛利率达46.5% [2] - 经调整EBITDA亏损从2021年6.72亿元大幅收窄至2024年0.25亿元 经调整净亏损率降至3.8% 盈利拐点逐步清晰 [2] - 在港股同类科技与机器人企业中 公司营收规模位居第一梯队 同时维持相对较低的调整后亏损水平 [3] 全球化布局 - 2022年起连续3年超70%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客户遍布欧美 亚太等40多个国家 服务全球超800家终端客户 包括63家财富500强企业 [4] - 累计向超40个国家交付56,000台AMR 部署项目超1500个 连续六年蝉联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4] - 在欧洲 美洲 亚太等关键市场建立本土团队 全球设立48个服务站点 13个备件中心 具备7×24小时快速响应能力 [5] - 2024年客户复购率约75% 关键客户复购率高达84.3%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6] 技术实力 - 2025年第四次荣膺RBR50全球机器人Top50创新榜单 与大疆并列成为获奖次数最多的中国企业 [7] - 自主开发机器人通用技术平台Robot Matrix 支持AMR设备快速迭代与定制化部署 [8] - 自研大规模多机混合调度系统 支持单仓超5000台设备并行协同作业 每秒可处理万级任务指令 [8] - 推出覆盖搬运 拣选 分拣 补货等全流程的一体化机器人解决方案 所有机器人在统一软件平台下实现协同调度 [8] 行业前景 - 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387亿元增长至2029年162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3.1% [10] -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 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拥有成熟的全球化业务体系和技术积累 成功跑通可持续增长模型 [10] - 上市后资金支持与品牌增信 有望加速公司迈入扩张期 释放更大投资价值空间 [10]
机器人比赛 只为图一乐吗?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23:11
机器人表演与比赛的意义 - 机器人表演、比赛等活动为大众提供了了解机器人技术发展阶段的展示平台 [1] - 通过跳舞、格斗、端茶倒水等全身动作展示,推动机器人实现解放人类生产力的终极目标 [1] - 这类赛事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普及机器人技术现状,同时作为技术训练场加速产业化进程 [1] 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 机器人已在比赛中展现炫酷技能,但在新环境中动作成功率能否接近100%仍需产业化验证 [1] - 具身智能技术现阶段仍需直面许多挑战,需进一步突破以实现更高可靠性 [1] - 机器人赛事是性能展示的起点,未来需更多"干活的比赛"以体现实际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