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攀升,关注中国创新药出海及ASCO会议数据催化-20250525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25 22: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京东健康、方达控股、药明生物、朝聚眼科、中国生物制药、百奥赛图、康方生物、阿里健康、药明合联、荣昌生物、华润医药、再鼎医药、康哲药业、康诺亚生物、海吉亚、时代天使、医脉通、固生堂评级为Outperform [1] - 国药控股评级为Neutral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攀升,建议关注中国创新药出海及ASCO会议数据催化 [1]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60.5亿美元重磅交易,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将补充现金流,加速海外临床进展 [12] - 恒瑞医药登陆港股,有望推动港股Pharma企业合理定价,提升港股医药板块景气度和融资热情 [10] - “最惠国定价”行政令对中国医药影响有限,看好美国药企购买中国临床资产 [13] - ASCO年会中国资产数量创新高,MNC购买创新管线离不开中国市场,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攀升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药行业表现回顾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5.5%,跑赢恒生指数4.4个百分点,年初至今上涨31.9%,跑赢14.2个百分点 [4] - 创新药产业链领涨,Pharma、CXO/科研服务、Biotech跑赢行业,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表现不佳 [4] - 涨幅前五为三生制药、百奥赛图 - B、荣昌生物、来凯医药 - B、康哲药业,跌幅前五为阿里健康、和铂医药 - B、云顶新耀、森松国际、威高股份 [5] - 美股医药行业反弹,标普医疗保健和NBI指数跑赢大盘 [5] 行业重要事件 - 5月20日,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 - 1/VEGF双抗达成60.5亿美元交易,获12.5亿美元首付款和最多48.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8] - 5月23日,恒瑞医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总募资金额98.9亿港元,市值达3641.8亿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5.2% [8] - 5月20日,HHS公布“最惠国定价”行政令细则,美国处方药目标价格参考OECD部分国家最低药品价格 [8] - 5月23日,ASCO披露摘要,中国资产数量达73项创历史新高,口头汇报5月31日至6月2日持续披露 [8] 附表 - 展示本周港股医药公司表现,包含各公司代码、本周收盘市值、涨跌幅等信息 [14] - 覆盖港股医药公司盈利预测,涉及收入、归母净利润、PE、PEG等指标及同比变化 [16]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净值上行,券商看好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5-20 10:05
市场表现 -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 SH)上涨1 40%,关联指数科创生物(000683 SH)上涨1 45% [1] - 成分股中三生国健上涨19 99%,百济神州-U上涨2 41%,泽璟制药-U上涨3 38%,君实生物-U上涨2 70%,荣昌生物上涨4 20% [1] 个股动态 - 三生国健与关联方及辉瑞签署全球独家许可协议,涉及707项目合作开发,推动股价涨停并带动创新药板块走强 [1] - 三生国健作为科创生物医药ETF权重股,其技术授权进展提振市场对生物医药创新链预期 [1] 行业分析 - 医药生物行业呈现板块分化特征,创新药及创新产业链表现突出,与科创生物指数走势形成联动 [2] - 海外生命科学上游企业如Danaher和Thermofisher的25Q1业绩显示生物工艺及诊断业务需求韧性,部分细分领域订单环比增长,或对国内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形成支撑 [2] 政策环境 - 资本市场改革通过优化发行机制、扩容科创债等措施,系统性提升对生物医药等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效能 [2] - 制度红利可能进一步强化创新药企业的研发与资本化能力 [2] 关联产品及个股 -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主要成分股包括联影医疗(688271)、百济神州-U(688235)、惠泰医疗(688617)、百利天恒(688506)、艾力斯(688578)、泽璟制药-U(688266)、华大智造(688114)、君实生物-U(688180)、博瑞医药(688166)、特宝生物(688278) [4]
医药2024、2025Q1总结:关注现金流、盈利能力优先改善品种
中邮证券· 2025-05-15 14: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大于市,维持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和2025Q1医药板块业绩改善,盈利能力提升,下游去库存和反腐影响逐步出清,细分板块分化明显,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有强反弹动能,看好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优先改善品种及核心资产价值回归 [3] - 创新药产业链政策支持,商业化加速,CXO&上游公司订单增速提升,行业拐点已过,我国制药业优势巩固,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高份额,建议关注多个领域 [3] - 2025年院外消费有望改善,中药和医疗服务领域国企并购推动行业发展,建议重视相关投资机会 [3] - 2024年医疗器械板块业绩承压,2025年有望反转,看好设备国产替代、AI+医疗、耗材高景气品种等方向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4 - 25Q1复盘:业绩改善信号持续,盈利能力普遍提升 - 业绩复盘:2024、2025Q1医药板块整体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下滑,业绩压力来自集采降价等,化学制剂等板块表现较好 [7] - 提质增效:2024 - 2025Q1医药板块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毛利率下降但净利率稳定回升,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1] - 现金流与负债率:板块经营性现金流承压,但净资产负债率稳健,部分板块资产负债率优化 [14] - 板块分化:化学制药板块业绩突出,医疗器械板块表现稳健,部分板块业绩承压,2025年业绩有望高速增长 [18] - 估值与持仓: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安全边际高,2025Q1公募基金持仓占比低,有望反转 [23][26] 创新药产业链:政策全流程支持,商业化加速趋势显现 - CXO:海外投融资市场回暖,国内市场复苏滞后,R&D经费增长,基础研究受重视,板块业绩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合同负债回升,资本开支减少,龙头公司订单增长 [31][41][54][81][95] - 科研试剂:需求复苏,收入恢复正增长,业绩底已现,毛利率回升,盈利能力有望修复,费用持续投入,品牌力逐步提升 [97][99][102] - 创新药:政策利好,获批数量增加,企业营收增长,License out交易活跃,建议关注多个大病种领域 [106][111][112][114][116] 中药:重视国企改革、积极外延并购、中药创新药投资机会 - 业绩表现:2024年中药板块增长承压,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滑,部分OTC中药和院内中药表现较好,毛利率下滑,销售费用率下降,营运效率有提升潜力 [120][125][130][131] - 发展方向:看好企业外延并购,关注中药创新药、集采/基药政策受益、高基数出清拐点等方向,推荐和受益标的明确 [134][137][138][139][140] 消费&医疗服务:重视优质资产整合带来的投资机会 - 药店:行业加速整合,中小药店退出,龙头药房利润率有望提升,门诊统筹政策带来业绩增量,利空因素消化,业绩有望回暖,推荐和受益标的明确 [143][147][148] - 医疗服务:2025Q1眼科、口腔经营增速提升,其他持平或小幅度变化,诊疗量大部分增长,价格受影响,2024年毛利率下滑,龙头盈利能力稳健,2025年看好消费复苏、外延扩张、政策受益等方向,推荐和受益标的明确 [158][163][164][167][168][169] 医疗器械:关注以旧换新、关税带来的国产替代机会 - 业绩表现:2024年医疗器械板块业绩承压,细分板块有差异,2025Q1各子板块营收有不同表现 [171][180][181] - 发展方向:看好设备国产替代、IVD AI + 医疗、耗材高景气等方向,各细分领域推荐和受益标的明确 [182] - 不同类型器械:高端影像设备和手术机器人受益于国产替代,高值耗材关税事件推动国产替代,低值耗材部分公司业绩反转,高景气标的迈普医学和困境反转标的怡和嘉业表现良好 [189][192][195][198][205] 受益标的 - 报告列出众多受益标的,包括英科医疗、迈普医学、微电生理等,并给出收盘价、归母净利润、增速、P/E等数据 [207]
CXO企业一季报:5家营收破10亿元,8家亏损,国际化与创新赛道或成破局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12:2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国内医药行业投融资放缓导致CXO行业需求承压,竞争加剧 [1] - 2025年一季度CXO板块29家上市企业中17家营收同比增长,12家下滑(跌幅06%-4032%) [1] - 归母净利润方面18家企业增长,11家下滑(最大跌幅43111%),药明康德以3672亿元居首 [1] 头部企业业绩分化 - 5家营收超10亿元企业中,药明康德(营收965亿元/+2096%)、康龙化成(310亿元/+1603%)、凯莱英(154亿元/+1010%)、九洲药业(149亿元/+098%)实现双增长 [2][3] - 泰格医药成为唯一双下滑企业(营收156亿元/-579%,净利润165亿元/-2961%),2024年已现业绩压力(营收-1118%,净利润-7999%) [3] - 博腾股份净利润同比大幅改善(-004亿元/+9548%),海外收入增长30% [5] 国际化布局成效 - 药明康德美国客户收入638亿元(+284%,占比6608%),欧洲客户13亿元(+262%),中国客户153亿元(-13%) [3] - 康龙化成北美收入2003亿元(+1681%,占比6465%),欧洲收入569亿元(+2657%,占比1836%) [4] - 九洲药业新签订单海外占比60%,欧洲和日韩市场开拓显著,Biotech订单占比提升至40%-50% [4] 订单储备与增长动能 - 药明康德在手订单5233亿元(+471%),TIDES订单增长1055%,多肽产能将扩至超100000L [6] - 康龙化成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10%,实验室和CMC服务订单均增超10% [6] - 泰格医药一季度净新增合同超20亿元(+20%),减重/ADC/双抗类订单占比提升 [7] 行业长期趋势 - 沙利文预测2030年中国CXO规模达4823亿元,市占率从148%提升至195% [5] - 细胞基因治疗、多肽和偶联药物等创新领域成为订单增长引擎 [6] - 海外订单价格稳定,美迪西等企业加速建设海外基地(如波士顿研发实验室) [7]
券商聚焦医药领域 持仓、调研多管齐下觅先机
证券日报· 2025-05-10 00:36
券商对医药板块的持仓情况 - 一季度末14家券商出现在25家医药板块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 持仓数量合计5.08亿股 持仓市值合计41.18亿元 [1] - 券商一季度对医药板块持仓调整频繁 新进持有10只个股 增持3只个股 减持11只个股 [1] - 未名医药和嘉应制药均被2家券商重仓持有 中金公司新进持有嘉应制药805.28万股 申万宏源证券和中信建投分别减持未名医药2.15万股和10.03万股 [1] 券商新进和增持的医药个股 - 国信证券新进持有怡和嘉业144.27万股 持仓市值1.16亿元 申万宏源证券新进持有博瑞医药284.54万股 持仓市值1.13亿元 [2] - 中金公司新进持有嘉应制药805.28万股 持仓市值5725.57万元 长城证券新进持有辰光医疗180.77万股 持仓市值2993.6万元 [2] - 财达证券增持华北制药262.35万股 广发证券增持吉林敖东20.64万股 开源证券增持无锡晶海17.49万股 [2] 券商对医药板块的调研和推荐 - 今年以来券商积极调研医药板块 爱博医疗、稳健医疗、开立医疗、怡和嘉业均受50家以上券商关注 亚辉龙等5家公司受40家以上券商关注 [2] - 本月券商推荐23只医药板块金股 百济神州被平安证券、天风证券、东吴证券推荐 恒瑞医药被光大证券、兴业证券、中航证券推荐 [3] - 锦波生物、一品红、泽璟制药、稳健医疗、爱美客本月均被2家券商推荐 [3] 医药板块2025年投资前景 - 山西证券预计2025年医药板块盈利有望恢复 PE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可能获得相对于大盘的超额收益 [3] - 中国银河研究团队认为医药板块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2025年政策推动下行情有望修复 看好创新药产业链、药械出海及细分行业龙头 [3] 医药板块配置建议 - 东海证券建议从三条主线布局2025年医药投资:高成长、强复苏、新预期 关注创新药、设备器械、医院、药店、疫苗等细分板块 [4] - 天风证券建议以策略思维选股 关注创新药械和超跌龙头 尤其是具备全球销售潜力的产品和经营业绩有改善预期的细分行业龙头 [4]
医药板块24年报、25Q1总结:创新药产业链及原料药表现显著,H2多板块拐点向上
华福证券· 2025-05-09 13: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医药板块震荡向上,化学制剂相对较好,各子板块分化严重,创新药产业链及原料药表现显著更好,多板块H2预计迎来拐点 [10][58][6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2025年初至今医药板块震荡向上,跑赢大盘,截至2025/4/30,中信医药指数上涨0.36%,跑赢沪深300指数4.54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 [10] - 化学制剂和医药流通表现相对较好,截至2025/4/30,化学制剂和医药流通涨跌幅分别为+6.8%和+3.2%,其余子行业大部分均实现正收益 [16] - 医药板块估值维持低位,溢价率持续收窄,截至2025/4/30,中信医药PE(TTM,剔除负值)为26.0X,达到11.46%分位,医药板块估值溢价率为23.57%,达到历史4.68%分位,低于历史平均溢价率48.19% [17] - Q1医药行业基金重仓占比回升,25Q1全部公募基金的医药重仓占比为9.1%,环比+0.5pct,超配比例为2.83%,环比+0.45pct [21] - 25Q1全部基金超配创新药、CXO,低配中药、设备 [24] - 25Q1全部基金持股市值前五为恒瑞医药(323亿)、药明康德(276亿)、迈瑞医疗(256亿)、联影医疗(98亿)、百济神州(89亿);主动增持市值前五为泽璟制药(+25亿)、科伦药业(+22亿)、百济神州(+22亿)、药明康德(+20亿)、新诺威(+18亿);主动减持市值前五为迈瑞医疗(-30亿)、华润三九(-16亿)、上海莱士(-12亿)、同仁堂(-11亿)、联影医疗(-10亿) [27] 行业回顾 - 2024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同比微增0.4%,利润总额下降1.5%,25Q1收入同比下降1.5%,利润总额同比上升2.8%,25M3利润增速环比改善明显 [32] - 25年2月医保统筹收入+5.7%,支出+2.2% [33] - 2021年投融资迎来高峰,22 - 24年进入资本寒冬,24年全球投融资总额同比增长1.4%,国内投融资总额同比下降33%,参考25M1全球投融资同比增长88.9%,或可见复苏信号,有望迎来拐点 [44] - 25年3月设备招投标金额同比增长加速,24年12月以来以旧换新订单落地加速态势,验证全年需求向上 [47] - 自2019年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美国成功获批,中国创新药企业全球化进程加快,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外获批原研创新药数量累计达18款,2024年有14款获批,2015 - 2024年间,中国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数量与金额持续上升,2024年总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其中首付款达41亿美元 [52] - 商业健康险在国内医疗体系中有望扮演重要角色,中性预测情景下,国内医疗险收入潜在空间为3.1X,商业健康险收入潜在空间为1.9X;医疗险支出潜在空间为3.3X,商业健康险支出潜在空间为2.7X [55] 各子板块情况 - **化学制药板块**:81家化学制药公司2024全年实现营收4501.2亿元,同比增长0.01%,归母净利润266.9亿元,同比减少2.6%;25Q1实现营收855.4亿元,同比减少5%,归母净利润94.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建议关注头部Pharma、新药加速兑现中Pharma、高壁垒行业Pharma和创新转型企业 [62][69] - **创新药板块**:22家A股创新药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462.2亿元,同比+23.7%,归母净利润-8.3亿元,亏损同比收窄81.1%,25Q1实现营收121.9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3.8亿元;31家H股创新药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876.1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54.9亿元,亏损同比收窄43.67%,建议关注创新药Pharma和Biopharma [73][77][80] - **生物制品板块**:2024年经调整的45家生物制品板块公司实现收入1264.1亿元,同比-21.8%,归母净利润165.2亿元,同比-36.6%;2025Q1实现收入246.7亿元,同比-27.5%,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36.5% [3][89] - **血制品**:2024年6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1.8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62.3亿,同比+14.5%;2025Q1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2.9%,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15.7% [92] - **疫苗**:板块利润下滑,行业增长出现乏力 [93] - **中药板块**:2024年实现营收3561.9亿元,同比-4.6%,归母净利润293.1亿元,同比-18.7%;25Q1实现营收932亿元,同比-8.3%,归母净利润121.9亿元,同比-5.7% [5] - **医疗器械板块**:2024年实现营收2257.1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305.7亿元,同比下滑16.5%;25Q1实现营收524.2亿元,同比下滑4%,归母净利润88.4元,同比下滑11% [5] - **医疗服务&流通药店板块** - **医疗服务**:2024年实现营收800.5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61.8亿元,同比-10.4%;25Q1实现营收195.1亿元,同比增长6.2%,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21% [5] - **药店**:2024年实现营收1162.2亿元,同比增长4.9%,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31%;25Q1实现营业收入296.1亿元,同比-0.2%,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5% [5] - **医药流通**:2024年实现营收9252.7亿元,同比增长0.3%,归母净利润133.6亿元,同比-4.8%;25Q1实现营收2357.3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2% [5] - **原料药板块**:2024年经调整实现营收1230.1亿元,同比+6.9%,归母净利润152.1亿元,同比+73.1%;2025Q1经调整实现营收311.1亿元,同比+0.3%,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24.8% [5] - **生命科学上游板块**:2024年实现营收354.6亿元,同比-0.7%,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37.3%;25Q1实现营收81.6亿元,同比-1.8%,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4.4% [5] - **CXO板块**:2024年实现营收856.7亿元,同比-5.4%,归母净利润131.1亿元,同比-25.8%;25Q1实现营收211.6亿元,同比+11.6%,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72.7% [6]
医药板块整体低估,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盘中涨近1%,最新规模创近1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5-09 10:56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9日10:24,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0.33%,成分股中再鼎医药上涨7.38%,远大医药上涨3.23%,三生制药上涨2.94%,巨子生物上涨2.53%,微创机器人-B上涨1.61% [1] - 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上涨0.83%,近1月累计上涨16.06%,涨幅排名可比基金首位 [1] 恒生医疗指数ETF流动性及规模 - 恒生医疗指数ETF盘中换手4.41%,成交1135.34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3031.41万元 [3] - 恒生医疗指数ETF最新规模达2.60亿元,创近1年新高,最新份额达2.15亿份,创近1月新高 [3]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估值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为23.83倍,处于近1年4.36%的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95.64%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68%,包括药明生物、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京东健康、中国生物制药、巨子生物、阿里健康、翰森制药 [3] 医药板块投资前景 - 医药板块经历较长时间调整,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公募持仓低配,2025年在政策支持下支付端有望边际改善,创新药械有望获益 [3] - 医药行情将迎来持续性修复,结构性机会存在,创新药产业链有望持续良好表现 [3] 场外投资渠道 - 没有股票账户的场外投资者可通过恒生医疗指数ETF联接基金(018433)布局港股医疗板块 [4]
创新药ETF(159992)近3日净流入1192.74万元!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活跃
新浪财经· 2025-05-09 10:12
创新药板块表现 - 5月9日早盘创新药板块直线拉升,舒泰神涨超15%,河化股份涨停,海创药业、诚达药业、泽璟制药、荣昌生物、热景生物、百济神州等跟涨 [1] - 创新药ETF(159992)盘中涨幅0.96%,近3日净流入1192.74万元 [1] 行业动态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活跃,在全球热门靶点中贡献度居前 [1] - 政策支持和AI赋能推动板块盈利和估值双升 [1] - 多家医药公司回应关税风波,影响相对有限,正通过多元布局拓展新兴市场 [1] - 江苏恒瑞医药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 机构观点与持仓分析 - 2025Q1医药行业基金重仓持股比例回升但仍低于历史均值,生物制品、医疗器械持仓环比下降,化学制药和医疗服务持仓上升 [1] - 长期看带量采购推进下,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管线丰富的企业将持续受益 [1] - 建议关注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等领域估值较低的优质标的 [1] 消费板块投资机会 - 必需消费板块短期需求增长缓慢且缺乏催化剂,但中国资产长期重估逻辑成立 [2] - 啤酒和酒精饮料等低估值子行业具备潜在投资机会 [2] 相关ETF产品 - 创新药ETF(159992)、港股创新药ETF(159567) [3]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超1%,机构:整个GLP-1产业链将持续步入景气度上行通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09:56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8日港股市场集体低开,恒生指数低开跌0.45%,恒生科技指数低开跌0.28%,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逆市高开涨0.18%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开盘高开高走,现涨1.16%,成分股中亚盛医药-B涨超3%,乐普生物-B涨超2%,昭衍新药、荣昌生物、药明生物等股涨幅居前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紧密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该指数反映港股通生物科技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 [1] 减肥药行业动态 - 世卫组织计划首次将减肥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以治疗成人肥胖症,目前正在制定使用GLP-1 RA和GLP-1 RA/GIP双受体激动剂治疗成年肥胖患者的指南,预计2025年8月或9月出台最终方案 [1] 机构观点 - 光大证券指出,国产减肥药即将步入商业化,销售能力将成为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备领先研发进度和强大销售执行力的企业将占据优势地位,GLP-1产业链景气度将持续上行 [2] -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医药板块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公募持仓低配,2025年支付端有望边际改善,创新药械有望获益,医药行情将迎来持续性修复,看好创新药产业链表现 [2] - 信达证券认为,2025年第二季度创新药或有医保谈判、医保丙类目录落地预期、重要肿瘤药临床会议等事件催化,建议关注商业化快速放量的创新药标的和具备较高研发亮点的创新药标的 [2]
医药生物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综述:创新领航,春华秋实
东方证券· 2025-05-06 19: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诊疗需求释放和国产创新产品商业化,部分板块边际改善,考虑供给端创新带来需求增长,未来行业成长确定,叠加“低仓位+估值底”,当前是配置医药行业极佳时间点 [8][29] - 细分领域中,创新药产业链和部分出海器械,以及院内产品成长较确定 [8][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坚守创新药产业链 上市公司:板块分化再加深,化药表现亮眼 - 2024年全行业营收增速同比-0.6%,为近年首次下滑;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8.1%和-5.9%,较23年降幅收窄 [8][12] - 2025Q1行业营收和利润端下滑,因去年一季度呼吸道疾病诊疗高基数和院外消费力弱 [8][12] - 24年零售、化学制药、医疗器械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4.5%、4.2%、1.8%,超行业平均;生物制品、中药同比增速为-15.8%、-4.1%;CRO/CMO全年收入增速-5.1%,但逐季修复 [8][14] - 25Q1 CRO/CMO业绩回暖,同比增速11.2%,远超行业平均;零售板块增速高于行业平均;生物制品和中药表现欠佳 [8][14] - 24年仅有化学制药扣非净利润同比正增长97.7%,大幅高于行业平均;医疗服务、医药零售利润增速下滑多 [8][16] - 25Q1利润端与营收端趋势相仿,CRO/CMO和化学制药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8][16] “低仓位+估值底+稳增长”,配置性价比高 - 公募基金产品重仓股中医药持仓占比从24Q1的11.2%降至24Q4的8.7%,25Q1末环比提升0.4%至9.1%;非医药主题基金重仓股中医药持仓为4.4%,较24Q4提升0.3%,当前持仓比例接近历史最低且低于医药总市值占比 [8][19] - 截至2025年4月末,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为26倍,处于10年最低点附近,预计随着创新产品涌现和集采政策稳定,行业进入创新驱动成长逻辑 [22] - 医药基金重仓创新药产业链,25Q1化学制药仓位提升至32%,为近年最高点;CRO/CMO仓位从24Q1最低点13%升至21%;小幅下调医疗器械、中药仓位;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持仓稳定;零售和流通几乎无持仓 [8][24] 投资建议 - 创新药产业链(Biotech+CXO+上游)和部分出海器械,建议关注奥赛康、益方生物 - U、迈威生物 - U等 [8][29] - 院内产品(中药/化药/器械)成长更确定,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信立泰等 [8][29]